人間佛教的推廣教育
呂勝強
本文為筆者個人成長及參與人間佛教團體草創的經驗,所涵蓋的也僅是「人間佛教」推廣教育的一個面向,不盡然能闡發印公導師「人間佛教」的全貌,請大家指正。
學習
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三月,宏印法師繼六十八年台北「能仁學會」之「*輪班」後,在高雄,假心穗法師之「法雨講堂」舉辦南部*輪班,以研讀《妙雲集》為主,當時協助宏印法師的,除了心穗法師(已往生)外還有慧瑜法師(目前在莺歌)。由於當時,學佛者並不普遍(那時一些愛好佛法者,大多不敢公開自己的信仰,不像現在,佛法「似」已成為顯學,大家多以學習佛法為榮,有少部分甚且以此附麗炫耀),因此,宏印法師即找一些大學時代已學佛並曾任佛學社團干部的,來擔任分組討論的小組長,其中有:楊敏雄、黃崧修及筆者等人,南部*輪班運作的期間約為一年。
探索→微光
當時擔任小組長,常須就《妙雲集》銷文解義、報告大要,以我個人而言,自是學力不足,也因此,激發自己精進研讀的意志。雖然如此,對於《妙雲集》的掌握,仍覺意有所滯,六十九年底,經由師友的介紹,請到一本民國六十七年春重版之綠皮封面《印度之佛教》(系私下刷印版),如獲至寶。記得那時適得急性胃炎,但因求法若渴,並且為該書『重版前言』的一段文字:「本書予吾人對印度佛法流傳之遞變以提綱挈領之認識,出吾人於摸索附會之深坑,示吾人學佛之正途,免學者之枉勞,可謂開吾人眼目者,較諸一般,究非凡響。」所吸引,沒想到文言本的天書,在不顧體能的情況下,於一個星期內竟囫囵吞的讀完。尤其,該書增附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的序文,從中了解印公導師對佛法的根本信念與看法,也因『重版前言』之建議,越過了《妙雲集》,追溯閱讀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及《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二書,藉此增上緣,漸漸對於印老思想有了一番新的認識,於全體佛法也打開了眼界;亦可謂於佛法見到一些「微光」,堅定此生不退失佛法的信心。
發心→確認「正聞、正信、正行」之方向
不久,因一次六天的教育召集,於營區內,意外看到一本「哲學與文化」(雜志名稱可能記錯),其中有一段張曼濤教授介紹印老思想的結語:「導師的思想,於目前雖只是潛隱伏流,將來必是一股影響佛教思潮的洪流」(原文引自性滢法師《印順導師語錄》之「出版後記」,曾當面請教性滢法師,她告訴我,當時她筆記了這段內容,但忘了書名。我則純憑記憶,並於八十一年請示導師的信件中報告了同樣的內容,以表示自己「跟隨洪流的志願」),讀了張曼濤教授的結語,心中起了巨大的回響。後來為了多了解「印度佛教學派思想」,讀了演培長老的《異部宗輪論語體釋》,意外看到導師為該書寫的序文:「中國佛教之積弱,勢不可以急圖……然一反積弱之病態以為治,則要有三焉:病在執理廢事,應治以正行。病在迷妄怪誕,應治以正信。病在愚昧:教外之說興而義解疏,專宗之習盛而經論晦。……此應治以正聞(深入經藏)」,一時思潮澎湃,想起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的序文「佛法,佛法的研究,復興,原不是一人的事,一天的事。」;接著《成佛之道偈頌》「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之頌文也湧上心頭,當下於此「發心」(前年,為莊春江師兄的《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寫的序中,曾自述:「個人於一九八O年左右,閱讀了《印度之佛教》等印順導師所著有關印度佛教思想史方面的著作,獲益良多,也因此才真正打開佛教之眼界,並對自己日後發願投入護教輔教之志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更確定推動人間佛教的方向與次第為「正聞、正信、正行」三事。這也是近二十年來,自修參學並與一些法友參與草創佛青社團,投入護教輔教的南針。
參與團體(擴大型南部*輪班)
回顧民國七十年初,南部地區佛教青年在佛法教理的研習活動,一般而言是相當沉寂的,雖然不定時會舉辦大專佛學夏令營等短期佛學講座,惟其對象僅限於大專學生。當時尚無一有組織、有系統,並能普遍攝受在學及社會青年的長期佛學研習班。高雄佛教堂青年會,有感於此,乃研擬規劃,期使南部佛青們不再停滯於參加一些道場法會,聽聽講經及隨喜功德而已;更希望佛青們能深入經藏,得佛法正見進而弘法利生。
七十一年四月,適逢宏印法師受邀南下演講,青年會向法師提出開辦研習班之構想,幾經商議,終蒙法師應允指導研習班,同時決定以「南部*輪班」名之。同年十一月七日起開班,期間半年,每二周上課一次,每次上一整日(周日),參加者約百人左右。那時除兼任小組長外,宏印法師另指派我接洽高雄佛教堂場地之借用等事務性事宜,及與各小組長間的聯系工作。
南部*輪班的教學方式為授課與分組討論合一制,課程內容以印順導師之《妙雲集》為主,每次上課均排定進度,學員們預行研讀(並鼓勵撰寫心得報告),俟上課當日,法師先就該課程進度內容開示大要,繼而學員們進行分組討論,最後再請法師作綜合結論,及解答分組討論之問題。分組討論之目的旨在培養學員獨立思考的精神,由相互問難中,深入問題的核心,不為填鴨式名相之背誦及模稜兩可的一味信受;並藉此訓練語言之表達能力,以為日後宏化之准備。*輪班倡導「以佛法研究佛法」的客觀態度,以「自依止,法依止」的精神,推動「人間佛教」的思想教育,有關「南部*輪班」成立的緣起詳如附件(編按:此附件共七,及文末法友的心聲三篇,限於篇幅,均從略)。
「清涼文教基金會」
南部*輪班半年結業後,由於青年朋友們反應熱烈,學佛的願欲也很迫切,大家擔心法友星散,大家無緣共聚切磋佛法,於是,部分干部敦請宏印法師,於七十二年(1983)年八月,在慧瑜法師的「慈苑」,創立「清涼文教基金會籌備會」(以下簡稱為「清涼」),繼續佛法的聞思修學,並推動人間佛教的思想教育工作。當時在宏法寺開會決議:請宏印法師擔任主任委員、慧瑜法師為執行秘書、鄭國榮老師為總干事,我為學術組組長。
為了擬訂「清涼」的精神及中心工作,我們於七十二年六月十四日,在慧瑜法師的帶領下,專程赴台中「華雨精捨」禮見導師,就「這個時代的學佛青年應有的認識」及「組織在家佛教青年團體」等問題請求開示(筆者當時錄音整理本次開示為「華雨精捨參訪印順導師記」,文稿已完成,但未公開)。
「清涼」的共識與精神為:考察歷史的事實,由知佛法之興盛,常有賴義學之發揚;衡諸時代之適應,則唯有佛教青年走向社會群眾,方是契合佛陀人間佛教之本懷,故效法太虛大師奉獻佛教之精神,基於人間佛教之共識,建立組織。
當時教內慈濟機構漸多,為不使資源重迭,佛教宏化力量能分工團結,「清涼」主要推動的工作,對外為: (一)不定期邀請教內外專家學者作學術演講。(二)資助有志於研究佛法之學者各項資具。(三)定期至公眾團體及社教等有關單位訪問、布教。(四)支援各佛教道場之文教活動。(五)協助社會團體推展各項活動,並隨緣宏化。對內則加強組織干部之共識,定期舉行佛法研習討論會,以培養弘法人才。
「清涼」草創初期,曾邀請昭慧法師及游祥洲、藍吉富、楊惠南三位老師做專題演講。平時則定期舉行佛法討論會,並將討論會報告之內容(文章),編輯為「清涼簡訊」,刷印分寄會員參閱(一共辦了八期);另舉辦了二屆的「大專學生論文寫作」,以提倡知識青年從事佛法的研究,優等者頒給獎學金。
「清涼」的活動,進行了三年多。當時,宏印法師已北赴圓光佛學院主持教務,慧瑜法師則受邀住錫於莺歌,會務因此出現瓶頸。後來,干部開會檢討,並於七十六年(1987)年四月十四日發出通知:
「……檢討三年多來的工作成效,答案是不盡理想的,總結的說:來會的善友們獲益不多,而會務推動者,自身亦進境有限,這其中應有內外的諸多因緣。…決定暫時選擇先『自修』後『外弘』的次第,希望透過較為嚴謹的共修計劃,內自砥砺,致力於『萬裡之行,始於足下』的扎根努力,以期日後隨俟因緣繼續護教輔教的弘化工作。基於此項抉擇,會裡訂定一個研讀經論原典的自修計劃,期間暫訂三年,共修的方向為:經論法義的探討及掘發經論中對於淨化身心及適應現代社會之意趣,歡迎有『長恆心』的同修共同參與……。」
當時,選訂研讀的第一部經,為《雜阿含經》(以印老編集的《雜阿含經論會編》為讀本)。第二部為(印老所著)《印度佛教思想史》,由於這項自修因緣,醞釀了日後莊春江師兄《雜阿含經二十選》及《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等書的完成,也成就了我們往後宏化的資糧。因緣無常的推移,「清涼」的活動,因「中華民國佛教青年會高雄分會籌備會」的成立,於七十九年底結束。
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會
七十九年下半年,「中華民國佛教青年會」(以下簡稱「中佛青會」)決議在各縣市成立分支會,並選定高雄市為第一個試辦地區。七、八月間,該會理事長宏印法師到高雄講學時,即與當地的佛青朋友們提及此事。當時,陳議長夫人原本就有設立「光和講堂」之宏願,於此,亦樂意將之移充為中佛青會分會會所。經多次商議研討,終於在十一月成立「中華民國佛教青年會高雄分會籌備會」(我與春江兄及目前正信佛教青年會的一些干部負責籌備事宜)。自七十九年底至八十年六月,曾舉辦多項佛法講座、佛法研習班(如「心經講座」及「大智度論」、「成佛之道」、「基礎佛法」、「中級佛法」、「雜阿含經導讀」、「中觀今論導讀」等研習班)及數期靜坐班,並於八十年四月中旬,協助「中佛青會」在市立圖晝館舉辦「印順導師八六嵩壽佛學講座」。
籌備會原決定在八十年五月「中佛青會」改選理監事之後,正式申請加入「中佛青會」,惟因當時內政部,對於全國性社團所轄分支會,規定其「人事」及「經費」等調度權應歸於總會,基於因地制宜之地域特性,及避免「分會」在實務推動上無法靈活運作等因素考量,不得不將該籌備會予以解散,而以原來的軟體及硬體設施改組為「高雄市正信佛學會」(後改為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會,現已加入中佛青之分支會),並向高雄市政府正式登記立案為社會團體(宏印法師為導師)。
正信佛教青年會成立迄今十年有余,草創最初的四、五年,由於會友學佛的背景歧異甚大,知見之「共識」不足,所以團體的運作,並不順利,筆者曾於「佛青會的運作與人間佛教的實踐」(1995年)一文中反省:「回顧佛青會的創立(不論是總會或分會),並不完全是先建立在「同見同行同願」的共識基礎上,再來成立組織的。由於這先天的不足,對於佛青會在『共事』上,常有理念等多方面的扞格與沖突。」近幾年來,由於宏印法師及宏法組干部在「純正佛法」上的堅持與努力,正信佛青會已成為高雄地區宏揚印順導師思想的道場之一,理監事及干部們也從會裡所開辦的課程,漸漸了解什麼才是「正見」,而朝向「名實相符」的「正信」佛教團體邁進。所以在「共識」與「共事」上,有了顯著的改善。
編輯教材→「妙雲佛青學苑」
正信開了六、七年印順導師思想及阿含的課程,學員的佛法基礎也慢慢增長,不過因為所開的課程,大部分是零星各成段落,或屬於某一主題的,所以對於印順導師思想之整體把握,仍嫌不足。想起當初成立佛青會的重要任務—―「培養青年弘法人才」,似也因緣成熟,為了佛法的薪火相傳,不能不有系統性的規劃考量(在此同時《妙雲華雨的禅思―—印順導師止觀開示集錄》正在草擬中)。筆者即與春江、崧修兩師兄研議,並向宏印法師建議:希望能成立一個三年一期的短期學苑,以「聞、思、修」為次第,把印順導師的思想,編輯成教材作有系統的介紹,並且組成教學團,以三年一階段,作六年二循環的嘗試。以上即是「妙雲佛青學苑」成立的最初構想,而「正聞班教本」、「聞思班教本」及「妙雲集導讀(教本)」,也在這個因緣下產生。
各階段課程規劃重點:
(一)「正聞班」(20節):以佛教史概要(4節)與佛法法義概要(16節)——緣起法為主軸。目標是:使參學者對佛法有全盤性的鳥瞰(得要),從「正聞」中培養獨立思惟的能力,敢於質疑,進而能分辨法、非法,以確立正見,並漸次落實佛法的實踐力。
(二)「聞思班」(27節):以「佛法」及「大乘佛法」(主要為大乘三系)及菩薩道的實踐為主軸,作較深入之探討(由「得要」漸次「深入」)。培養「如理思惟」的能力及人菩薩行的「增上意樂」。
(三)「妙雲集導讀班」(15節):依據印順導師「佛法一切聖典的集成,只是四大宗趣的重點開展。在不同適應的底裡,直接於佛陀自證的真實」(《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878)及「四悉檀,即是佛陀應機說法的四大宗旨」(《佛在人間》p.29)之開示,以「四悉檀」作為「妙雲集導讀」教材編輯之架構。目的是為提供初學者研讀《妙雲集》的前方便,避免因《妙雲集》的內容較廣,使初學者望而卻步。
(有關創設「妙雲佛青學苑」的緣起,及以上各種教本的編輯說明,詳如文末附件。)「高雄市正信佛青會」的推行情形為:
(一)1998年七月完成「正聞班」課程,學員計100位。
(二)1999年九月完成「聞思班」課程,學員計61位。
(三)2000年五月完成「妙雲集導讀」課程,學員計50位。
學團的成立(人才培養)
「妙雲佛青學苑」在高雄正信,開了三年的課程,分別以「正聞班教本」、「聞思班教本」及「妙雲集導讀」為教材,上半年上完課,下半年則組成讀書會復習上半年課程(由原來的講師主持)。讀書會是采分組討論,每一組有二位組長,組長是從上半年課程,心得寫作較優異的會員中選出,除均經本人同意外,且大多有意願未來擔當宏法的工作(分組討論的構想來自「南部*輪班」)。在分組討論中,確實看到了小組長們在獨立思考、深入問題、緣起思惟及語言表達能力上,都有長足的進步。
(以下資料由莊春江師兄整理提供)
由於佛法的因緣,大家長期互相切磋討論,法誼友誼日深,在春江師兄的提議下終於組成「學團」。1999年12月成立,一方面作為「思修」階段的實驗(人才培訓),另一方面嘗試建立長遠的修學團體。初時成員有15位,目前16位。學團第一階段(1999年12月至2000年8月)的活動為:
(一)找自己關切的主題作思惟,並將過程與結果在學團中報告、交流、討論。
(二)基本要求:報告人作30-50分鐘的報告,要有書面大綱。討論時,正、反意見盡可能詳明理由與根據之出處。討論會主持人,由上一次讀書會報告人擔任。主持人負責人數之掌握、時程之變更聯系、秩序之維持、討論會時間之控制。
(三)限學團內的成員參加。
(四)完成報告之題目為:<人間菩薩之理論與實踐>、<解脫道與菩薩道>、<「苦谛」之研究>、<《雜阿含經》〈道品誦〉心得>、<福慧資糧:在家佛弟子修行的現代觀點>、<佛使比丘緣起思想的反省與探討>、<青年佛教精神與人間佛教的推行>、<「人間佛教」的推行需要「青年佛教」的精神為動力>、<快樂人生——從十二緣起看解脫下手處>、<淺談業與報>、<非信不可?>、<談「西方淨土」信仰歷程>、<「本生故事」釋疑>、<人間菩薩道的展現與實踐(以慈濟菩薩行為例)>、<知苦與修行>、<緣起的淺思>。
(五)「學團」成員心得參考:
—均超越基本要求的書面報告。
—普遍感受到的壓力與伴隨來的成長。
—知不足處。
—厘清問題:少了一分迷惘,多了一分信心,對修學有增上作用。
學團第二階段的課程自2000年12月開始,以《中觀論頌講記》為素材,至2001年3月初為止共進行了六次七品。
薪火相傳
回顧二十年來,筆者與崧修、春江成長的歷程(學員→小組長→宏法組干部→講師→社團理監事),深深感受師友間相互增上的力量,也對導師所說:「中國佛教之積弱,勢不可以急圖」(當然包括佛法、佛法的研究與復興、佛青的培養)有切身的感觸。人才的培養,是無法一蹴而至的,所以對於「學團」的因緣甚為珍惜。最難得的是,有人願意「踏著前人的路」,一起為「人間佛教」的宏遠大道盡一分心力:正信佛青會現任副會長(原為宏法組組長)吳世全師兄、宏法組長鄭健師姊及宏法組副組長魏志堅,他們都是參與「正聞班」、「聞思班」、「妙雲集導讀」三班的小組長,目前亦是學團之一員,他們的發心讓我堅信導師五十年前有力的聲音:「然使有少數大心者出,能堅其信,廣其聞,充其行,則於悲智兼大,淨化人生之佛法,必能有所益。」(《異部宗輪論語體釋》序)也印證了筆者當年發心的方向――「正聞、正信、正行」。願與大家共勉!
(本文為2001年3月31日弘誓文教基金會主辦之第二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研討會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