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肖永明居士:人間凈土的社會意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人間凈土的社會意義 第一屆凈土會議論文 南京金陵刻經處 肖永明 從原始佛教阿含經中已經涉及到的彌勒兜率內院凈土,到大乘佛教經典頻繁宣說的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凈土、藥師佛東方琉璃凈土,乃至無量諸佛勝妙凈土,佛教的凈土思想愈顯豐富多樣,但這無量諸佛勝妙凈土又都是相對於人間娑婆世界的他方凈土,相形之下,人間娑婆世界似乎就成了必須出離的所謂五濁惡世穢土了。然而,時至近現代,太虛大師關注現實社會人生,倡導人間佛教,發起建設人間凈土之願行,這在整個佛教凈土思想中,都是非同凡響的,有著特別重要的社會意義。 當然,太虛大師建設人間凈土的思想是有其深義甚深義的,太虛大師說 “近之修凈土行者,多以此土非凈,必須脫離此惡濁之世,而另求往生一良好之凈土。然此為一部分人小乘自了之修行方法,非大乘的凈土行。此與有些人以中國之環境不佳,而需用復難滿足其欲望,同時艷羨美國之豐樂,於是竟脫離中國求入美籍而作美國人之意相同。此皆由意志薄弱,或於凈土所以然之理不曾究竟明白,故有此舉。然遍觀一切事物無不從眾緣時時變化的,而推原事物之變化,其出發點都在人等各有情之心的力量。既人人皆有此心力,即人人皆已有創造凈土本能,人人能發造成此土為凈土之勝願,努力去作,即由此人間可造成為凈土,固無須離開此龌龊之社會而另求一清凈之社會也。質言之,今此人間雖非良好莊嚴,然可憑各人一片清凈之心,去修集許多凈善的因緣,逐步進行,久之久之,此濁惡之人間便可一變而為莊嚴之凈土;不必於人間之外另求凈土,故名人間凈土。”① 太虛大師於此提出的建設人間凈土的思想依據,實際上也就是《維摩诘經》所謂“隨其心凈則佛土凈”之“唯心凈土”論。根據這種唯心凈土原理,只要心性修為清凈了,那麼,所居器界國土自然也就會隨之清凈。然而,要做到自力心性修為清凈,其實並不比清凈器界國土這種外在世界來得容易,應該說也還是一種難行道。正因為此,所謂末法眾生福薄障深,唯求自力他力相應,帶業往生他方凈土之方便法門易行道,也就應機而生了。 然而,這種帶業往生他方凈土之說畢竟也只是一種方便法門,仍應以“唯心凈土”為依歸,只是,所謂“唯心凈土”,也不能僅僅局限於心性修為而已,而必須在自他相依、內外兼修中,才能真正建設凈土,這也是太虛大師人間凈土思想的深義所在,也才是真正的大乘精神,而那種偏於一己生死解脫之心性修為,乃至帶業往生他方凈土,都還只能說是一種“小乘自了之修行方法”。 因為,所謂“心”,雖然可以成為主導,但“心”卻也是不可以獨立自在的,其實是與“物”相依共存的,而所謂“自”,也必須是與“他”相依共存的,所以,心性修為雖然是主要的,但假如不使外界也同時得到改變,那麼,心性修為也不可能真正完成。因此,要真正求得一己生死解脫,不根據眾生一體的原理,使小而社會公眾,大而法界眾生一並究竟破執解脫,那也是根本上做不到的。這是大乘佛教精神理念的自然推導。所以,那種墮於空洞的心性修為,卻不關注社會改革;為求一己之所謂橫超生死而往生他方凈土,卻逃避此間現實,不施改造建設的所謂凈土行,都只能是太虛所尖銳批評的“小乘自了之修行方法,非大乘的凈土行”。當然,從切實處入手,作為現實社會中的人修凈土行,還是首先必須在社會這個因緣中去建設創造凈土,最終使此娑婆世間成為人間凈土! 那麼,怎樣在我們這個社會中建設人間凈土呢?太虛大師針對人類社會的特性,提出了實施方略:“實施上仍須分工以進行,一曰實業,實業發達,衣食住行的生活問題方可解決。二曰教育,教育為改造思想與發展能力之要素,教育進步,社會乃有進步。三曰藝術,藝術為實業之升華,由資生之工藝進而為娛樂欣賞、陶神悅性之美術,因以提高其思想與健全身心。四曰道德,道德為教育之根本,由致知之教導,進而為操存、涵養、誠意、正心之德行,乃可保持此良好之社會至於悠久,而永不忘卻創造之心,以繼續發展而求進步……人間凈土之創進,其進步至於道德,即大乘佛教中最初步之菩薩行為。以此為基礎,經過無數時間之繼續不斷的力量而向上進行,則成為佛的宇宙。”②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進步至於道德”,它既是“大乘佛教中最初步之菩薩行為”,又是“經過無數時間之繼續不斷的力量而向上進行”“成為佛的宇宙”的“基礎”。 確實,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最終體現還在於道德的改善。假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發展了,而這個社會的道德水平卻很差,人人損人利己,損公肥私,甚至損人不利己,損公不肥私而僅圖一時之快而無所不為,那麼,很難想象,這個社會的物質文明能繼續發展。不僅發展,就是維持,其實也是難以為繼的。不僅這個社會的物質文明難以繼續發展、維持,就是這個社會自身存在也都是難以為繼的,終將要分崩離析而歸於徹底毀滅的。所以,從根本上來講,道德是社會的根本,也就是說,社會發展了,道德必然進步,道德改善了,社會也必須發展,因此,那種末法惡世之說,只能是一種方便說法,作為一種社會發展中的解毒劑是有益的,但假如將它作為對現實社會的評價,因而悲觀厭世,唯圖所謂橫超生死、出離現實世間,就只能是一種缺乏大悲普濟之心,沒有社會歷史責任感的小乘自了之焦芽敗種,不可能成就弘法利生的大乘菩薩道而圓滿佛果的。 當然,對於道德,我們必須具備正知正見,然後才能如實踐行,進而推動社會發展,建設人間凈土。 我們必須明了,道德實際上分為宗教性道德與社會性道德,其間離合變通,是必須慎重其事的。 所謂宗教性道德,是指個人性理想道德操守,也稱為“私德”;所謂社會性道德,是社會性現實道德規范,也稱為“公德”。所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只能是道德理想主義式的“私德”;所謂“不損人的利己主義”,就是一種可以成為現實社會道德規范的“公德”。其實,作為現代社會規范基礎的“法律”,從根源上講,也就是一種最起碼的、最低標準的“公德”。現代法律對公民最基本的生命權、財產權、言論權的規定,就來源於生活中不殺人、不偷盜、不誹謗等最起碼的道德訴求,與佛教的基本戒律要求也是相一致的。這種最起碼的道德規范,是一個社會能成其為社會的最低要求。隨著人類歷史經驗教訓的積累,必須遵守這些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就成了人們的一種普遍的道德共識,這時,人們感到有必要通過一種制度安排來使這些最起碼的道德規范成為人人必須遵守的準則,從而使人們的行為更規范,更具可預見性,進而降低人們生活中的道德風險帶來的損失,於是,法律便產生了。形成了法律這種剛性制度安排的道德規范、公德要求,使人們的行為的可預見性增強了,這就促使了人們之間權利讓渡交易的自然擴展。因為,只有人們之間行為的可預見性、信譽度提高了,人們之間才能不斷地進行交易,互通有無,互惠互利,並且,正因為人們之間行為的可預性、信譽度提高了,人們之間的交易就得到了一種自然的激勵,交易規模也就自然擴展了。而擴展了的交易必然給人們帶來更大的規模效應,產生更大的利益效用,也就自然而然地帶動了社會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繁榮。同時,產生了更大效益,帶動了社會發展,促進了社會繁榮的這種結果,又會促使社會普遍產生更高的公德訴求。當這種更高的公德訴求成為了整個社會絕大部分人的道德共識時,就會促使社會用新的制度安排使這種更高訴求的道德共識成為法律,來進一步提高人們的行為的可預見性、信譽度,來進一步減少人們社會生活中因不守道德而造成的道德風險所帶來的損失,進而進一步提高整個社會的收益、福利。 但是,另一方面,假如以宗教性道德所蘊含的個人性的道德理想的高標準,來要求還不具備這種道德共識的整個社會的全體公眾,那麼,就又會產生另一種道德風險,就是反而使社會公眾因普遍達不到這種道德高標準而采取一種偽善的方式、欺騙的手段,來讓人產生錯覺。在這種道德錯覺狀態中進行權利的讓渡交易,當然就會反而產生更大的風險,造成更大的損失,整個社會反而會欲速不達,適得其反,走向衰敗!並且,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也反而會下降,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那才將會是一種充滿偽善、欺騙、陷害的,佛教凈土宗經所謂的五濁惡世哩! 所以,要讓此娑婆世界不致真正變成一種五濁惡世,而最終成為人間凈土,反而就是要從社會的層面,從道德的最低標準做起,積極而切實推動社會性道德的改善,而不是相反地汲汲於以宗教性道德之個人道德理想去要求全社會,從而導致一種激進的社會改造運動,或者相反,導致一種悲觀、厭世、逃避而唯圖自了的真正的自私行為。因此,人間凈土之建設,要從社會的層面進行逐步的自下而上的改進著手,要著眼於從社會結構運動發展中尋找一種社會道德共識傾向、要求,進而推動這種道德共識逐步成為一種制度安排,反作用於社會,促進社會的發展。所以,從人間凈土建設的內在要求出發,我們要深入體察現實社會的發展狀況,根據社會發展階段總結出此階段的社會道德訴求取向,然後再推動這種道德訴求成為一種社會道德共識,形成為全社會的社會公德要求,進而促使其成為人人可以,也必須遵守的法律制度,從而使整個社會的發展在法律的軌道上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事實上,人間凈土思想將關注轉向社會,也是有充分的歷史依據的。歷史經驗證明,只有從社會層面來著眼,而不是從個體心性、主觀意志出發,社會發展與道德改善才能同步向前。也許,就個體來說,當今社會的道德理想人格比起古代聖賢所倡揚的道德理想人格,似乎並沒有多大的不同。古代崇尚捨生取義,現代崇尚忘我奉獻。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古代所標榜的那種捨生取義式的道德理想人格,比起現代所追崇的忘我奉獻式的道德理想人格,其高度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但是,無論是就個體本身的全面的道德素質,還是就全社會的整體道德水平來講,現代人比起古代人來,都有很大的提高。而現代社會的普遍的道德水準、公德意識,之所以比起傳統社會有了明顯的提高,其關鍵就在於基於社會發展而形成的對社會公正、權利平等理念的大力倡揚。佛教雖然在二千多年前從創立起就高倡平等,既反對古印度社會中極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又從終極關懷的高度揭示出人人都有佛性,眾生皆可成佛的道理,但是,就歷史的實際情況而言,不僅佛住世時,那種社會中的普遍的不平等並沒有得到多大的改變,就是後來講究濟世度生的大乘佛教興起後,那種社會不平等,也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然而,人類文明進入近代以來,隨著市場社會的發展,社會公正、權利平等,卻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了實現。 當然,現代社會之實現社會公正、權利平等,似乎是靠一種“利益的驅動”,因為,人的許多個體需求、效用、利益都是無法局限在個體自身范圍內通過“自了”來實現的,人的很多這些需求、效用、利益都必須通過其他個體的合作來實現。這種合作可以采取兩種方式來完成,一是不平等的強制,一是平等的自願。但是,對整個社會來說,最了解各個個體的內在需求、效用、利益的,不是某一個別人,而應該是他自己,這樣,不平等的強制的合作並不能完全與個體內在需求相應,這樣,這種強制的合作就是不會自然擴展的,而只有平等的自願的合作,才會自然擴展。沒有得到擴展的合作不會產生規模效益,而自然擴展,不斷擴大了的合作,就會產生一種更大的規模效益,使合作各方的個體利益以及各方的整體福利都得到提高。整體福利提高了,社會也就發展、繁榮了。在這裡,作為社會個體的人們之間的平等自願原則,就成了社會發展改善的關鍵,而社會在此條件下的改善發展,又會促使人們更加尊崇平等自願的原則,人們之間更加互相尊重了,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當然就提高了,同時,互相間平等自願原則得到普遍尊重,整個社會道德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以後,人們之間的合作、交易就會得到進一步擴展,社會發展也會得到更進一步的促進,這樣,就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正是這樣的良性循環,促使人類社會近代以來獲得了空前飛速的發展,同時,整個社會的公德意識、道德水平,也普遍地提高了。特別是,在平等這種人類最基本的道德訴求上,現代社會比起傳統社會來,是非常明顯地在更大的程度上實現了。當然,比起佛教的平等訴求,現代社會的平等現狀,還是很不夠的,並且,就平等所追求的內涵來講,似乎還存在明顯的背道而馳的傾向。佛教平等追求的是破除各種外向執著索求的解脫成佛,而現代社會平等追求的則似乎是各種外在名聞利養,正是佛教應予破除的。然而,這其實只不過是人們平等合作的范圍自然擴展超出兩兩人之間以後產生的一種異化。而人們通過平等合作來謀求實現的個體需求畢竟在根源上是自內發生的,這就決定了人們的追求在因緣成熟時就會向內轉變,並且,通過人間凈土的道德建設,人們的外向追求也是會被最終善巧導向內在的。 本來,人與人之間需要通過互相合作來實現的個體內在需求,可以通過直接的溝通、交易來進行,但是,隨著人們之間合作交易范圍的擴大,人們之間的交易合作就超出了兩兩人之間的直接交易,而必須在超出兩兩人之間范圍的“公共領域”——市場中來實現,這時,人們之間的交易就是以非個人化的價格為參照系了:“這裡,經濟作為一個整體,人與人之間的選擇是相互作用的,但是對單個人來講,所有其他人的行為都被總結在一個參數裡,這個參數就是價格。這樣,一個人作出決策時他面臨的似乎是一個非人格化的東西,而不是面臨著另外一個人、另外一個決策主體。他既不考慮自己的選擇對別人選擇的影響,也不考慮別人選擇對自己選擇的影響。”③這樣,人們就只根據價格來進行自己的生產,再進行市場交易,而不是直接根據對方個體的真正的內在需求來進行。並且,人們之間交易都通過了一種非人格化的形式——貨幣來體現,於是久而久之,人們需要通過互相合作來實現的個體內在需求,就似乎變成了對一種完全異己的外在的冷冰冰的物質——“錢”的追求,這樣,異化就發生了。 但是,這種異化了的人們對外在物質的追求,其根源還是人們的內在需求。為了更大地實現個體的內在需求而促成的個體之間平等交易的自然擴展,一方面固然在更大程度上、更廣的范圍內使個體的內在需求得到了實現,但另一方面,這種超出兩兩人之間,已經進入市場公共領域的交易帶來的規模效益,又必然地忽略了眾多個體各各不同的需求特性,這樣,市場上的供應品就不會完全吻合個體主觀的特別的需求,因為說到底,個體主觀內在需求,在其他市場主體的觀察視域中,並不是都能完全如實明了的,並且隨著交易個體數量的增加,需求信息更容易被扭曲,結果,市場需求與個體需求的距離就越來越大了。 然而,面對市場,人們雖然也在不斷地追逐外在的物質需求,但個體內在需求始終還是決定性的、根源性的,人們總有一種將物質需求提升轉化為精神需求的內在取向,所以,太虛大師說:“實業之升華,由資生之工藝進而為娛樂欣賞、陶神悅性之美術,因以提高其思想與健全身心。”事實上,人們在“解決”“衣食住行的生活問題”,發達實業的過程中,內心始終還蘊藏著將此實業 升華為“工藝”、“美術”的要求。而作為“自由的象征”的藝術——“工藝”、“美術”,實際上就體現了人們改造外在物質世界以契合內在精神自由的根本取向。這種根本取向又必然促使人們還是在力求根據自己的內在需求去改善那種解決需求的交易制度,於是,人們從市場信息鏈過長而導致信息扭曲中尋求解決辦法。信息技術應機而進,獲得了飛速發展,結果,市場信息鏈由於信息技術的改進而縮短了,市場需求與個體需求的距離也縮短了。“積極的制造商今天征求甚至支付報酬,請消費者來幫助設計產品。這不僅在直接銷售給顧客產品的工業部門,如食品,肥皂,化妝品等等,甚至在先進的工業部門,如非群體化發展最為迅速的電子工業,情況更是如此……消費者最終有可能將他們的規格要求,輸入到制造商的計算機中去……計算機不僅能設計消費者所需要的產品,而且選擇制造的工序。它能操縱機器,順序完成必要的步驟,從銳削和研磨,直到油漆。它能為分計算機和數據控制裝置編寫操縱機器的程序。它甚至可以將適應性控制輸入計算機,為經濟和環境保護兩方面的需要,盡可能完善地制定各種工序。最後,消費者不僅提供規格要求,還得按一下使這個整個工序開動的鍵鈕。在目前世界上,穿斜紋粗棉布服裝的裝配線工人逐漸消失的情況下,消費者將成為生產過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④這樣,通過信息等新技術的發展,消費者逐步成為了生產過程的一部分,市場的生產與消費這兩極之間的鴻溝消除了,消費者的個體內在需求就能更真實地在生產過程中得到體現,市場外在需求也就逐步回歸個體內在需求了。 當然,要讓市場外在需求完全回歸個體內在需求,使人們不再一味向外追逐物質需求,而是回歸本體,使外在世界更符合內在需求,這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這又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因為人們自我完善的內在追求是始終存在的,只不過一念無明,緣起增上,人們向外馳逐的趨勢才越演越烈,似乎難以改變,於是,此間娑婆世界似乎也就成了一個五濁惡世。但實際上,這種似乎難以改變的東西,都只不過是一種習性,只是人們被習性牽著走,逐步形成了一種“形態模式”。這種形態模式也可以說就是一種知識的積累,但在這種知識積累之中的人們,總還是處在一種更大的無知之幕的籠罩之中,甚至正象愛因斯坦所指出的那樣,知識越多,卻會越加深刻地感到無知,會產生一種更深的無知的恐懼,會茫然失措,找不到方向,這時,人們就從本體上需要一種道德的指引,這也就是康德所謂物自體不可知而唯有道德永恆之深意所在。所以,太虛大師也才說:“由致知之教導,進而為操存、涵養、誠意、正心之德行,乃可保持此良好之社會至於悠久,而永不忘卻創造之心,以繼續發展而求進步。”因為,在佛教看來,道德之本在於人人本具佛性,只要我們同樣不斷加強我們的善念,發心建設人間凈土,使我們凈念相續,使社會道德良好,體制鍵全,形成另一種良性形態模式。這樣,只要精進不懈,這種良性形態模式也就會越來越穩定,進而使此社會良好,使此人間成為凈土。 並且,實際上,現代社會的最新發展表明,那種市場社會的外在物質追求的異化程度,正隨著信息等新技術的發展而得到改變,在自我實現精神超越的內在要求驅動之下,人們的個體內在需求在社會層面得到愈來愈充分的實現。而與各個個體的內在需求得到愈來愈充分實現相應,整個社會的平等度就更高了,人人的價值都愈來愈得到平等的實現,再也不象此前的市場社會中個體價值的實現完全受制於各個個體對外在物質財富的擁有情況。人們不再通過一味追求外在財富的更大擁有來充分實現自身的價值,而是在具備了一定的外在物質條件的前提之下,更注意激揚自身內在的精神需求,並使之外在化,使我們這個世界的外在形態愈來愈具有了各個個體豐富的內在精神色彩,這樣,不僅社會更加“人化”了,而且自然也更加“人化”了。久而久之,就能象太虛大師所說的那樣,使社會更加良好,而國土也更加清凈,進而使此娑婆世界變成了人間凈土! 當然,這裡的關鍵,還在於如何使人們的內在需求“進步至道德”。這時,就需要作為道德理想的宗教性道德成為社會性道德改善的向導,但又只能是作為一種“遠山的呼喚”,激發人們心向往之,成為一種深層而永恆的動力,而社會性道德的具體改善,則是人間凈土建設的當務之急,也正是人間凈土的真正的社會意義之所在,它需要如登山一樣,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按照社會規則的路徑行履,通過社會規則的巨大力量促使人們的內在需求符合社會性道德規范,並進而響應遠山的呼喚,不斷向道德理想的高峰邁近! 我們必須知道,一方面,人們的內在需求是豐富多樣的,既有發於不忍人之心的對他人的無私關愛,也有源於生命延續要求的本能式的自私自利,另一方面,只要人們處於社會之中,順應社會發展,按照社會規則辦事,那麼,源於生命延續要求的本能式的自私自利,就會最終被導向發於不忍人之心的對他人的無私關愛的道德良知。所以,現代市場社會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社會規則前提下,按照市場邏輯的發展,反而會促使整體社會福利都得到提高。在這裡,要能夠使經濟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時促進整體社會福利也得到同時提高,最關鍵就在於維護市場自身的邏輯,而“維護市場邏輯只能靠理論和觀念的力量。在現實中,這種力量多寄寓於宗教和倫理道德之中。”⑤這樣,在維護社會規則,呼喚社會公正,促進人們的自利行為同時利他而帶動全社會的繁榮、發展中,秉具了深厚的道德底蘊的,同時又關注社會改善的人間佛教的人間凈土建設思想,就可以發揮一種深刻的作用了。當然,這裡需要的並不是用佛教高遠的道德境界去激進地批判、否定現實的社會規范,而是要善予呵護這種社會規范中既存的良性的道德取向,進而引導這種道德取向一步一步地,漸進地,向更高的道德境界邁進,最終成就“佛的宇宙”! 注 釋 太虛《建設人間凈土論·附錄·創造人間凈土》,台灣善導寺佛經流通處1998年版《太虛大師全書》第24冊第427—428頁。 同上,第429—430頁。 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頁。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聯書店1984年版,第368—369頁。 盛洪《從經濟自由主義的角度看》,《市場邏輯與國家觀念》,三聯書店1995年版第8頁。
|
|
|
|
|
|
上一篇:大安法師·開示問答:只要至誠了教理就會透徹?
下一篇:方廣锠教授:印度佛教講座:教團與弟子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