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義訣(下)
梁乃崇教授 闡釋
我們現在繼續將今天早上《發菩提心義訣》未完的部份講完。
「何謂佛心?即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覺行圓滿。依之而修,謂之發菩提心,依之而證,謂之佛陀。佛者覺也,覺分三種:一、外覺,二、內覺,三、直覺。外覺即『澄心』,專修一個『惺』字。內覺即『住心』,專修一個『靜』字。直覺即『攝心』,專修一個『寂』字。以上三點合為一修持,是為『大圓覺』,亦即發大菩提心。依此而修持,是為法身常住境界。此時行者安住甚深三摩地,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性平等而住,不生不滅,謂之究竟涅槃。」
什麼是佛心?也就是什麼是心性?那就是「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覺行圓滿」,這就叫佛性。
這裡的「自度度他」是一種「覺」的推廣,所以「何謂佛心」這一段,重點就是一個「覺」字,就是要「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覺行圓滿,依之而修,謂之發菩提心;依之而證,謂之佛陀。佛者,覺也」。
這裡說:「佛者,覺也」,所以佛和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如果你覺悟就是佛。佛就是徹底的覺悟者,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所以他不認為自己是什麼神,也不自以為是什麼上帝,他就只是覺悟,是對宇宙、人生真正最奧秘的東西都覺悟了、了解了,不再有疑惑了,是個徹底的覺悟者。其實任何一個人都有覺悟的本質,只看他是否做到了,一旦做到了,他就是佛。
那「覺」又分成三種層次(當然不分成三種也可以),如果合成一個就叫「大圓覺」。倘若要分成三個層次,那就是:一、「外覺」,二、「內覺」,三、「直覺」。
「外覺」就是「澄心」。譬如說:有一桶水是混濁的,我們慢慢把那些混濁的雜質沉澱下來,水就變清了。把心澄清就是這個狀況,此即「外覺」,即「澄心」。
「專修一個『惺』字」,我把這個「惺」字,解成「清醒的樣子」,就是清醒了。對照到「澄心」,對照「外覺」的「外」字,所指的就是對這些外相不迷了。這些外相,如果你迷的時候,它就像一陣煙霧一樣,會讓你弄不清楚。
「澄心」的話,也就是把這些都澄淨下來、清澈下來,此時才會看清楚,人也就清醒了。所以這個「惺」字,就是外相對你來講,不會讓你迷惑,你的心就不受外相所左右了。
「內覺」即住心,就是要安住在這個心上。因為我們心中的妄念很強,所以要它安住,不要讓它東想西想。那要怎麼樣才能安住在心上呢?就是要能掌握到自己內心的性質。因此「「內覺」」就是在修空。
而所謂「住心」,也就是安住於空,這個時候就是專修一個「靜」字。要注意:我們是「依義不依語」,所以要注意的不是這個字,而是這個字的意思。「靜」的意思就是妄念靜止下來,故「靜」跟那個「空」的意思是相通的。「內覺」修成了,你就不受心中的妄念所控制了。
「直覺」即「攝心」,就是把心「攝回來」。本來一直在分裂的這個心,把它收回來,不分裂了。像我們在解剖東西時,那個心都是一直分裂下去的。
譬如物理中的「基本粒子」,就是把一個東西一直分、一直剖,一直把它碎下去、碎下去、碎下去,再分、分、分、分。也就是先把一個東西剖成兩個,然後再把剩下的剖成兩個;而剩下的那個,又再把它剖成兩個……,就一直這樣剖下去,所以是一種一直連續不斷分裂下去的狀況。這不是「攝心」,而是分裂心。
「攝心」就是把這個心合起來,收回來。這個收回來的動作就是「攝心」的過程,本身就是在找源頭,就是在找初發心,也就是在歸元。攝到最後,就會攝到「本來面目」。兩邊就是把一個東西分成兩個,而離兩邊就是不要分了。
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常常會做得到「外覺」,而做不到「內覺」;或是「內覺」做到了,而外覺不會做;更有甚者,是兩者都做不到,或是都只做到一部分。「直覺」是不管什麼內或外,因為都是被知的,所以一概都不理,也就不受它們的限制,只是把心攝回來。這一攝如果攝得徹底,就回到「本來面目」。
本來我們這個心沒有歸位,沒有歸元,沒有回到「本來面目」時,是因一部份分到外相上去,一部份則分到心識(即內心)裡去,這時候你就被拉下去了,心也就被分出去了。如果你把它一收,而且收得夠徹底,就會回到一個沒有東西、不知所雲的地方,那就是回到了自己的本心。
這一攝就是「直覺」,直覺一做到,就寂滅了,什麼都沒有了,也就是不入世、脫離世間了。原先「內覺」、「外覺」所面對的問題都還在世間,而這一攝就回去了。所以「直覺」就是專修一個「寂」字,比「靜」還要徹底。因為「靜」還只是安靜,心中還有其它東西;而「寂」就什麼都沒有了,比「靜」還要深沉或者寂滅。
這「惺」、「靜」、「寂」三字就是代表這三種「覺」的狀況,或是給人的感覺。我們一直在講:對事情要有感覺,這三個字就是這三種覺的感受:你修「外覺」的時候,就會有「惺」的感受;修「內覺」的時候,就會有「靜」的感受;修「直覺」的話,則會有「寂」的感受。
「以上三點合為一修持,是為『大圓覺』,亦即『發大菩提心』」,那我們怎麼發大菩提心呢?粗淺的講就是要做好多事,要去布施、去救度眾生……等等;而深的解釋則是修「外覺」、「內覺」和「直覺」,再進一步將以上三覺合成一個,一次修持,即是「大圓覺」,這才是發大菩提心。
「依此而修持,是為法身常住境界」,你依照這樣子去修,就是住在法身境界。住在那裡的話,是沒有什麼分別,也沒有什麼喜歡與不喜歡、要或不要的問題,心中十分平等。此時它不受一切內外的影響,事實上是連內、外都沒有了,因為有內有外,就還不平等。
所以下面接著說:「此時行者安住甚深三摩地(正定),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性平等而住不生不滅,謂之究竟涅槃。」
如果這個時候,修行者能夠安住甚深三摩地,就是修得很深,做到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性平等而住不生不滅,「自性平等而住不生不滅」,就是你的心性已經很平等、很安穩、很寧靜,沒有扭曲,是很順暢的;就如此停留、保持在不生不滅的狀況,這就叫做「究竟涅槃」。
所謂「不生」,就是沒有生出來,那是不是什麼都沒有了?不是的,因此它馬上告訴你:「不滅」。所以那裡就是不能講什麼,無論講什麼都不對。如果你心裡還要找它是什麼,那就不是了,它什麼都不是。
證到這個境界的時候,如果要用話來講,就只好用「不生不滅」來表達,其他的話都很難正確說明。因為一般要不是偏「生」,就是偏「滅」,總是在這兩個之間擺來擺去。現在它既不是生,也不是滅,是平等而住,心是在中間。
但我們說「中間」的意思,就是兩邊都一樣,其實它沒有兩邊。我們一般講「中間」的時候,你心裡還有一個兩邊,這不是它的意思。它講「中間」是連兩邊都沒有了,所以你沒有辦法取兩邊——這就是「法身常住境界」,也就是「究竟涅槃」。
事實上,我們可以把「何謂佛心」和「佛者,覺也」中間這一段用括弧括上,那麼讀起來整個就很單一、很順暢。也就是說把「即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覺行圓滿。依之而修,謂之發菩提心;依之而證,謂之佛陀」,當作對「佛」的注解,那麼這一段一開始就是「何謂佛心?佛者覺也,覺分三種……」,這樣就很單純。
好,我們接著看下一段:
「澄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對一切外境,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而住,心不取境,境不臨心是也。其真義是令行者依此口訣徹底修行,使六根清淨。」
「澄心」就是「外覺」,是教修行人對一切外境,就是外相,要「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而住。心不取境,境不臨心是也」。
這個其實就是大家法本裡面看到的「外修」,教人怎麼修外修。就是心跟境不要勾結,也就是心不跟六塵勾結,不向外追逐,不向外攀緣。你不追逐攀緣外境,就能使六根清淨,六塵也就不會在這個六根上面制造煙霧、制造迷障。一旦你六根清淨了,就是澄心了,心就沒有受到六塵的污濁之氣,那麼這也是前面提到的,你就不染了。
「自心平等而住」的意思就是:安住在自心平等的狀況。這裡只要審察一下,就可以知道:你看你在分別的時候,心是很忙的啊,你要愛惡——喜歡這個,討厭那個;還要取捨——要拿這個,丟那個。你的心一直在做這些活動的時候,是不會平等的。只有在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的時候,心就平等了,沒有起伏了,也就安靜下來了。
所謂「心不取境,境不臨心」,就是要心不取外境,境也不掛在心上,那麼就跟六塵切斷了關系,心就可以不受外境所染著,而可以純淨下來。此時心沒有向外看,不受外境所牽制,就能做到六根清淨。這一段「澄心」,主要是針對修六塵這個外相的階段而言的。
平常我們的心被太多的事情給束縛住,煩惱太多,心就不平,因此就靜不下來。而且我們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念頭,要它不想,卻沒辦法。當你在想的時候,如果去審察心的狀況,會發現它總是一下擠到這端,一下又擠到那端,那怎麼會平等?就是不會平。
所以這裡的句子都是由感覺出發來講的,都是有感覺的東西。如果你讀這些東西,讀不出感覺的話,就是還不懂,要讀到有感覺才算懂。
「住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對心內一切事——過去、現在、未來——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而住,於心無事,於事無心是也。其真義是令行者依此口訣,徹底修行,使第七識(末那識)清淨。」
「住心」是住什麼呢?是一個怎麼樣的修行法呢?也就是「內覺」是做什麼的呢?
就是教行者面對內心無形無相的事,如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觀念;或是一些抽象的想法,如數目字;以及內心許多沒有形相的心情——比如說心中有一種喜歡的情緒或是怨恨的情緒,它可以沒有對象,你不知道自己在喜歡什麼或討厭什麼,但就是有這種心情——面對這些無形無相的心念時,也還是一樣,要「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而住」。面對內心的事的時候,要不去分別,不去愛惡,不去取捨,那麼你的心就安了,不會跟內心的事以及時間、壽命糾纏在一起,心中沒有波動,自會平靜下來,這就是「內覺」。
修「內覺」、「住心」有個要訣,就是「於心無事,於事無心」。也就是心裡面沒事,事裡面也沒把心放上去,是這樣子來修。它真正的意思是「令行者依此口訣,徹底修行,使第七識清淨」。「第七識」指的就是比較抽象的思考、抽象的心念,如前面提到的時間觀念或數目字,這部份以前講過非常多,也曾舉過非常多的例子。
「攝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對一切外境及心內一切事,將外境內事打成一片,是為『中境』。觀外境如夢如幻,內事悉皆空寂,空幻一如,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而住,住世同一夢境,出世還歸一如是也。其真義是令行者依此口訣,徹底修行,由第八識(阿賴耶識)清淨,轉成第九識(庵摩羅識,即「清淨無垢」意)。」
「攝心」的教理是什麼呢?就是教導修行人,對一切外境和內心一切的事情,把外境跟內心的事情連成一體,打成一片,就是連成一個,這就是「中境」。
看外境的時候,是如夢如幻的;而自己內心的事情呢,是空寂的。空寂的內事跟如夢如幻的外境是一如的,就是「空幻一如」。
所謂「一如」,全是一個真如,就是空幻是一個真如。也就是說在修「攝心」、「直覺」這一段的時候,是要把前面的「外覺」和「內覺」一起修。
前面還分成有外境,有內事;到這裡,外境、內事根本就是一個東西,就是一如,就是一體,也就是所謂的「中境」。
這個時候就要觀外境如夢如幻,觀內事悉皆空寂。那個空寂的跟如夢如幻的狀況,根本是連通一體的,也就是空、幻一如。面對這樣的中境,我們要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而住。也就是面對外境和面對內事(也就是內境),其實是一樣的。
這個時候,「住世同一夢境」,像我現在這個狀況,在世間跟大家做同一個夢。也就是已經修到中觀、已經攝心的人,這個時候是什麼呢?是跟世間的人做同樣的夢。
「出世還歸一如是也」,如果他離開了這個世界,就又回到真如了。「其真義是令行者依此口訣,徹底修行,由第八識清淨轉成第九識」,這樣子修下去,就是把你的第八識清淨轉成第九識——就是「清淨無垢」的意思。這個第九識(庵摩羅識),就是行者的清淨心性,也就是佛心、菩提心。
「經雲:『諸佛清涼月,游於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
各位知道這一段是什麼味道嗎?就是庵摩羅識的味道。
「繼要安住甚深三摩地,保任此正定,則自性與法界性打成一片,即究竟涅槃矣。」
如果你繼續保持在很深的正定上,那麼就能夠使得自性與法界打成一片。「自性」指的就是內心、內事這邊的性質——空寂的性質。「法界」指的是外境。(當然這個外境,用「法界」來敘述的話,是很復雜的,而且其復雜的程度是難以說明的。)
這個時候,自性就跟全宇宙可以打成一片了。「打成一片」,就是混成一體。這個狀況就像什麼呢?就會像觀外境如夢如幻,內事悉皆空寂。「空寂」的內心跟「如夢如幻」的外境是相通的、一體的,此時即究竟涅槃。
當然這個地方不是那麼簡單的,自性可能還比較單純一點,而法界不是那麼單純,它不只是肉眼所能體察的這個法界,同時還有另外很多層次、更高層次所體驗的法界,都要包含在這個法界性的內涵裡面。
當然,我一直也在說明這個世間、這個宇宙本身就有什麼非因非果啦,又有無限啰,有許多性質。其實這些說法就是在做打成一片的事情,就在表現打成一片是什麼狀況。像我在「第一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中講「無分別心與對稱性」,說明在物理的定律裡面,本身有無分別的性質,這就是在連接自性與法界,不過是舉一些實例就是了。
像我在前幾年講到無分別、講到空性時,都不會拿現象界、也就是法界的狀況來做例子,直到最近一、兩年才開始這麼做。同時也常常會從財富上來看,從什麼上面來看,這都是在法界裡面找出自性,找出他們相似的地方。這些說辭無非是在表達自性與法性打成一片的狀況。
「修行之道無他,惟有革心而已,即將眾生之生滅心轉為不生不滅之大菩提心是也。」
這一段話把前面所有的內容都統合在這裡了。「修行之道無他,惟有革心而已」,就是說修行其實並沒有什麼別的方法,只不過是革心而已,也就是要改革我們的心。那要怎麼改革呢?要將眾生的生滅心轉變為不生不滅的大菩提心,就是把生滅心轉變成不生不滅心,就這麼簡單,這就是修行。
「總之,一切眾生未明心現性時,見色住色,聞聲住聲,心為六塵所轉,四大五蘊所障,四相所迷,自己作不得主,故輪回生滅;現性之後,六塵還原為佛性矣。」
所以總括來說,眾生在沒有明心現性的時候,他「見色住色,聞聲住聲,心為六塵所轉」,心被這個六塵所牽制,被它們牽著鼻子走。「四大五蘊所障」,「四大」是地、水、火、風,「五蘊」則是色、受、想、行、識;也就是心被地、水、火、風及色、受、想、行、識所障礙了。
「四相所迷」,「四相」就是我、人、眾生、壽者相,就被這四種層次的相所迷惑,弄得糊裡糊塗的。「自己作不得主」,這個「自己」指的是什麼?「本來面目」、「自性」就是你真正的自己,那個真正的自己就不能作主,而是被別的東西作主,被六塵、四大、五蘊、四相奪權了,是它們在作主,真正的主人反而不能作主,那不能作主就是被奪權了。
所以我說要提倡「佛權」,佛權才是真正的主權,是真正的自己做主人的權。也許有的人一旦聽到「佛權」,就會想成是由釋迦牟尼佛作主,或是師父作主,我們不得作主。如果聽成這個意思,那簡直完全歪曲了這句話的原意。
「故輪回生滅」,因此就會一直在六道中循環生死、輪回生滅。「現性之後,六塵還原為佛性矣」,如果明心現性了以後,六塵就還歸為佛性,那麼佛性就不會被外面這些塵相所控制了,他自己可以作主了。
其實那些外相、外境原本都是佛性,都不離佛性;你一旦現性之後,它們也都還原為佛性了,是一體的——以上這一段就是告訴我們人為什麼會被迷,是被些什麼東西所迷;而清醒之後,又是怎麼一種情形。
「佛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是已成之佛,汝是未成之佛。過去諸佛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未來諸佛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我今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望為勉旃。」
「佛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說所有的眾生都有佛性,因此無論是中國人、馬來人、西方人、阿拉伯人、印地安人、非洲人統統都有佛性,一切都是平等無差的。
「我是已成之佛,汝是未成之佛」,華藏祖師自己說:「我是已經修成的佛;你呢,還沒有修成,是未成之佛。」
「過去諸佛,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未來諸佛,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我今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望為勉旃」,過去諸佛,就是指過去已經修成的佛,都是像《發菩提心義訣》裡面講的這些狀況,都是這樣子悟的,這樣子修的,這樣子證的。
以後要修成的這些佛呢,「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也還是一樣要經歷這同樣的過程。「我今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華藏祖師說他自己也是這樣悟,這樣修,這樣證,他用這點來勉勵大家,希望大家早日成佛。
因為以前的佛是這樣,以後的佛也是這樣,他現在一樣如此,那不是已經穩了嗎?這不是在向大家保證:只要依照這同樣的方法去修,就一定可以成道!而不是去考證以前釋迦牟尼佛穿什麼袈裟,住在什麼樣的地方——這些外在的形式是可以變的,而修行的方法是沒辦法改變的。
因此無論是在什麼時代,無論是怎麼樣的環境,無論是哪一類的人,這些容或有不同,但是亘古不變的是這個修行的方法,是百千萬佛實驗成功的,這麼重要且寶貴的成佛心法大家務必要珍惜!
問:我在念咒、觀想時,心靈上不太會運作,我不知道要如何和這篇《發菩提心義訣》裡講的道理配合。
答:念咒和觀想是在習定,講這個就比較復雜,而且要因人而異。這篇文章沒有談到要如何念咒、觀想,比較相關的是在「澄心」的教理這一段。
大家如果還記得,以前我們在教一些法的時候,在觀想之前先要念一個咒,叫做「淨業觀空」,然後才觀想。而觀的時候是觀前面空,然後在空中再現出什麼來,是吧?如果你不能夠觀前面空,前面不空,很實在,你就變不出東西來。你想要變,都變不出來的。
問:另外有一個問題,就是所觀出來的像,跟肉眼看到的,會不會互相沖突?
答:觀出來了就算數,並不去比較正誤。若要審察,就要審察你在觀的時候,心是不是分別的、愛惡的、取捨的?是不是自性平等而住的?你如此審察就對了。
我以前曾說要用庵摩羅識去觀想,就是把心一空,它自己就要現出來。它不出來,你也不必在乎,不去管它。就只是一個意願,希望它出來。而不是用那個心去刻、去雕、去畫;不過,剛開始修的人是做不到的。
所以你還是先去刻、去畫、去描,不過不是用筆,而是用心。這樣可以讓你練習專注,所以還是有用的,只是不夠好而已。當你的心力相當集中的時候,才能描得出來。所以這樣修,至少心專注的能力可以練出來,這對修行還是有幫助的。凡是不會專注的人,還是要先練習專注。
所謂「專注」就是集中精神。所以法本上面也有寫道:「制心一境,無事不辦」。因此倘若你做不到觀空,就要先練習集中精神,這只要下死工夫就可以了。其他的,好像要有點慧根,那沒有慧根怎麼辦?沒有慧根,也是要先下死功夫,去練習專注;專注久了,慢慢地其他的能力就會培養出來。
好,我今天就講到這裡。下面的時間留給陳國鎮教授。
陳國鎮教授:
剛剛有人問到觀想和持咒的問題。實際上在「澄心」、「住心」這裡面可以看到兩句話,所謂的「澄心」,就是「心不取境,境不臨心」(或「於心無境,於境無心」);「住心」呢,則是「於心無事,於事無心」。
如果還要持咒、觀想,實際上你的心裡面,有境也有事,所以還不是「澄心」的情況。如果你還不懂這裡的意思,我建議你就繼續地持咒,繼續地觀想,一直做下去,做到有一天,你自己會懂得怎麼樣是心裡面沒有境,這境裡面也不住心;又怎麼樣是心裡面沒有事,在事裡面也無心。
這是比較偏向反省的方式在修,不是循著一些境或者是事,用文字的方式在修。開始時,可以把文字當做一條路,慢慢地修上去。到後來不需要再攀附文字的話,你就比較知道這個心到底是什麼狀況,於是你會知道什麼叫做「於境無心」,就是碰到一些境界時,你的心不會被它所轉,不會被它所迷,你也不會在無中生心,這是比較難一點。
你可以看看《發菩提心義訣》裡面有一段話:「觀其始由眾生心念而生,故佛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善修行者明乎此,故慎其初念,制其染心,斯為要法。」
這是最重要的一段。所以你要先察覺到你的心,然後還要知道這個心是不是初心,是不是初念。要先覺察到這個,你才會修後面這三個覺,如果沒有辦法察覺到你的初心,就不必勉強,還是繼續持咒語或修觀想。
說起來我也是一步步修上來的,也不是說一下子就懂的。華藏上師的這篇東西,我是看了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不是頭一次或頭幾次就看懂了,而是看了好久好久以後,我才似乎明白了一點點;然後才又慢慢一點一點、锲而不捨地逐漸去了解。
所以你也不必急著用自己的話去诠釋這些句子,結果反而容易走樣,而且走樣了自己還不見得有感覺,這並不是很好的修行。當然,如果沒有體會,卻做了太多的诠釋和嘗試,這會讓你導致邪見。這種做法是自己的心去纏自己的心,纏得非常的復雜,反而很難破繭而出。
「直心是道場」,所以你就先一直修,不要時時刻刻都想要用自己的話去诠釋。你要用心去感覺它到底是什麼味道,用這個方式,慢慢地你就可以走出各種困惑了。
梁乃崇教授:
講到這裡,我想起以前陳昌祈曾問過華藏上師要怎麼修《發菩提心義訣》,他說要每天念一遍。
陳昌祈副教授:
上師說要念幾萬遍,然後再六度萬行。
梁乃崇教授:
這篇文章如果你每天念一遍,一年才三百六十五遍,一百年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遍。
陳國鎮教授:
當時你大概沒有察覺到這幾萬遍是什麼意思!
陳昌祈副教授:
我聽了以後,就很勤快地把它背下來。
陳國鎮教授:
這個方法其實非常好,不過就是要真的用心去讀,而不是在讀這些文字。
這些文字裡有些逗點也點得不對,念到那個地方就有點中斷或者很突兀的感覺,如果你常常會卡在那個地方,這就表示你的心不太能自主。你如果這樣子念下來,不覺得句子斷得不對,對你來說,就是那麼的流暢!
有沒有標點符號都無所謂,反正你的心很順暢。甚至於你不是從頭念到尾,而是隨便看到哪一句,就覺得很貼心,那就對了。所以,我們不能在那個字面上盤桓,這會使得你脫離不了「文字相」,不算是真正在修。
真正修行是:每念一句,每念一個字,在你心裡面就好像有回響一樣的感覺,就好像在山洞裡面喊叫一樣,會有回應。
如果你有這種回應的感覺,那麼任何一段文字看起來,都會有非常豐富的意思在裡面。所以佛法不離字裡行間,也不在字裡行間。實際上,你能念到心底去的話,就會發現:華藏上師所講的真的非常微妙,每一個字都可以打動你的身心。
我發現只要把這篇華藏上師的《發菩提心義訣》看完了,幾乎所有的佛理差不多都在裡面,只是有些地方像「十法界」等很復雜的境界,它沒有辦法敘述得那麼豐富、那麼完整而已。
實際上,真正佛法的要旨統統都在裡面,而且這篇《發菩提心義訣》,它的文字很符合我們現代人使用的習慣,所以看起來也最順暢,不會像一般讀佛經有逐字逐句去理解的困擾,所以我覺得這是一篇很好的經文。真正看得懂的人,真的會贊歎,覺得其中每一個字都是寶。
問:我想請問一下,最後這一段「佛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是已成之佛,汝是未成之佛……』」。華藏祖師突然加上這個「佛言」,是他入定到佛性,還是他引用佛經裡的話?
陳國鎮教授:
這應該是引自佛經吧!這不是 華藏上師編造的故事,應該是佛說的。
陳昌祈副教授:
華藏上師就是佛啊!
梁乃崇教授:
是啊!但並不是所有的讀者都知道。
旁答:
加上「佛言」有鼓勵的作用,他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成了佛,你們跟我一樣也可以成佛啊!所以加上去也很好。
陳國鎮教授﹕
這是有鼓勵作用。但是加上去,就不要把它看成是必要的「正字標記」。
旁答:
我想補充一下,華藏上師曾經說過:中國以前的法師也曾講過怎麼發菩提心,譬如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就是。但是他說他這篇是最詳細的,以前的法師則講得比較簡單。
我們現在看看,他這篇真是既簡要又詳細,他把整個佛法的大綱通通包括在裡頭了,不論是對初機或深機,所有學佛的人從初發心開始,直到最後成佛,都可以拿來做印證,也可以當作一個法本。所以華藏上師常常自己贊歎說他這篇寫得非常好,而且非常非常重要,是千年以來中國佛教界一篇偉大的著作。
陳國鎮教授:
確實如此。當初我拿到這篇《發菩提心義訣》的時候,我只修兩個字,就是「初念」,我去審查什麼叫做「初念」?
到後來才知道它是怎麼一回事,這給我修行帶來很多幫助。因為審察初念,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你必須心要定,還要很分明,同時分明中又不能去攀援,然後才能夠一步一步找到心念的根,這中間就要琢磨好多事情,我就在這個「初念」上花了很多功夫。
當時我還不敢修什麼「制其染心」,因為根本還不曉得什麼叫做被染,所以就先去找何謂「初念」。
我發現心中本來有個念頭,覺得它滿簡單的,仔細再一鑽,哇!底下一大叢念頭糾結在一起,是由很多念頭糾結成一個我認為很簡單的念頭;然後我再抽絲剝繭,慢慢去找,發現原先以為很簡單的念頭,底下還是這麼一叢又一叢的,我又慢慢地找,找到後來才發現,噢!原來「初念」竟是那麼簡單又那麼深邃,當你的心稍微這樣搖晃一下,就是初念了。
那裡間不容發,而且連痕跡都還不能講,只要你心中一不定,就是一個初念。怎麼個不定?說起來就太多了。
從這樣的反省裡面,我一直回頭去找,這一個尋找的過程是滿辛苦的,不過卻是滿有味的,因為每找對了以後,我就會看清楚自己的內心,裡面有許多障礙糾在一塊兒。每解了一個,就會快活一陣子,好像脫胎換骨一樣,是一種大死而後大生的感覺。
所以開始時,《發菩提心義訣》中最打動我的,就是「初念」這兩個字,其他的我還不懂。後來才知道,原來所謂「制其染心」就要在源頭(初念)上去注意,如果源頭上不注意,後面想要收拾,都煞費工夫,而且也不見得收拾得了。就像傳染病一樣,一旦傳染開來以後,你再想去撲滅它、消除它,是件好難好難的事。
我由「初念」這兩個字開始修,後來越來越明白,才知道《發菩提心義訣》中每一句話都那麼好,真是一篇偉大的著作。
我們如果不深入到裡面去,會覺得其中的文字並沒有什麼,起、承、轉、合也沒有一些文章來得精彩,可是他講得簡明扼要,脈絡清楚,不同層次修行的感覺,通通都包羅在這裡面,所以這篇文章真是值得我們讀幾十萬遍。
——姚介玫、姚介和、劉玉娟等居士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