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緣(二)
梁乃崇教授
我這一趟是第二次到吉隆坡「圓智精捨」來,有非常多的老面孔我還記得,也有一些沒有見過的新面孔。我這次來,距離上一回已經一年四個月了,可是感覺好像又回到了從前,不覺得時間已過了這麼久。希望在座有不少人在這一段期間修行已有一些進步。
自從華藏祖師圓寂以後,這十多年來馬來西亞同門有一些變化,令人非常惋惜,因為很多人都退轉了,或是走到別的路上去了,只有一些人還能堅持下去。在這種情況下,「圓智精捨」的同修還能夠把持信心與意志力,繼續學習華藏祖師所傳下來的圓覺宗法門,真是非常難得,所以大家要珍惜。
「圓智精捨」今天還能夠重新接續華藏祖師的法脈,這件事情要感謝「圓智精捨」幾位出力的同修,他們非常發心,也非常努力,很感謝他們有這樣的願力及意志力,並且能付諸行動。當然,在這裡面,锺福田先生是發心最大、出力最多的一位,很是難得。好!現在我們言歸正傳。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十二因緣」,就是黑板最上面四個字。
「十二因緣」是什麼呢?它是佛教裡面緣覺乘修行的根據。辟支佛就是修「十二因緣」的,一旦修成,就是辟支佛。這正像小乘修苦、寂、滅、道四谛,羅漢是從苦、寂、滅、道修成的。中乘修行的果位有緣覺、獨覺和辟支佛。羅漢則分為一果、二果、三果和四果,到四果就修成了。
緣覺乘是中乘,比羅漢乘(小乘)要大、要高明;但是和大乘十一地、十二地和十三地,也就是等覺、妙覺和無上正等正覺來比,又小一點、差一點。
「十二因緣」在佛法裡的重要性,不亞於苦、寂、滅、道四種修行方法,但是一般人對這「十二因緣」並不是很了解。同時大家可能還注意到一件事情,這個中乘除了有緣覺,還有獨覺,最上面才是辟支佛。這個獨覺是很特別的,他不需要靠佛的幫助與加持,自己就能修成——如果這個世間沒有佛、沒有佛法,獨覺照樣可以成道!對他來說這個世界並不一定要有佛法住世和引導,才能夠修成;獨覺可以獨自成就,所以叫「獨覺」,這是獨覺的特性。
中乘主要的依據就是「十二因緣」,是靠這「十二因緣」來修成的。也可以說如果懂這「十二因緣」,就可以像獨覺那樣不靠佛助,而自己修成。甚至「十二因緣」這套說法不存在這世間了,他都有辦法把它找出來,為什麼呢?
各位看我下面寫的這些結構:外境(外在世界)、肉身、意識、潛意識。這些結構不是「十二因緣」,而是我們現在的知識,現在知識的了解就是如此;所以如果一個人心夠細,他自己可以把這「十二因緣」找出來。現代的知識也不曉得有「十二因緣」,但是會找出和「十二因緣」程序相近的東西來。
所以即使「十二因緣」不在了,佛法沒有了,連「十二因緣」這樣的佛法都沒有了,仍然有人能夠自己修成,之所以如此,是他自己把這十二因緣的結構找出來了。
這「十二因緣」是什麼?就是人類的認知心理結構,我們人的心靈結構就是這十二支環環相扣的因緣所組成的。所以其實不需要寫出來,大家只要把自己心靈的結構弄清楚,就會發現有這十二支因緣。所以「十二因緣」就是我們的心靈以及認知結構的真實狀況。
那麼我現在就先來介紹「十二因緣」:
(圖一)十二因緣與現代知識對照表
「十二因緣」的組成結構依序是這樣的:「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一共有十二支。
我們先來看「無明」緣「行」,「無明」是怎麼來的?「無明」是從「本明」來的。「本明」就是一般佛法裡面講的「本來面目」、「佛性」、「自性」、「實相」……這個「本明」一出來入世,就造成了一個「無明」。「無明」是怎麼造成的呢?就是一個迷糊,「本明」一迷糊,就是「無明」。「無明」就是迷惑、不明白的意思。所以只要昏一下,就「本明」的狀況來講,就生出了「無明」。
這個「無明」是怎麼生出來的,要想體會並不容易,什麼人可以體會得到?已經在「本明」這邊的人可以體會到;他若要出來入世,要在「本明」這裡昏一下才出得來。這昏一下與在六道輪回投胎前喝了孟婆湯,把過去的事都忘掉,那麼昏一下的意思相同,這麼昏一下,就變成了「無明」。
所以「無明」是什麼呢?就是一個糊塗,「無明」再一糊塗,就會生出「行」。
「行」代表一種意志,有執行、行動的意思。它會讓你覺得身不由己,不得不推演下去,有一股必須推演下去的力量,一直變化下去,而且非得這樣變不可。所以一到「無明」以後,就會生出「行」來。
而有了「行」以後,又會生出「識」。「識」是什麼?就是認識。我們會對一件事情有所認知,這種認知的能力就是「識」。
我前幾個禮拜在台北參加了「第三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的論文發表,我畫了一張圖,總共有四十八個綠色的點。這四十八個點乍看之下,就覺得像一個人的臉,對不對?但事實上它只是四十八個點。但是我們會把這四十八個點認定是人臉,而不會看成只是四十八個點散在那裡。我們很容易賦予這四十八點的圖一個意義——這是張人臉——這種認知就是「識」的作用;如果沒有「識」,不會曉得這是人臉。
我另外又畫了兩張,右邊那張你會覺得是笑臉,左邊那一張是哭臉(見圖二)。其實沒有什麼,只不過把代表嘴角的線彎上彎下而已呀!彎上是笑,彎下是哭,全是「識」的作用;如果沒有「識」,就沒有這個笑、哭的作用,只不過是兩條虛線,一條往上彎,一條往下彎而已。但是「識」會賦予它意義,這個意義是「識」自己創造出來的。
大家聽我講話,之所以會聽懂,都是這個「識」在作用,而給了它意義。這個世界上每一樣東西,我們的「識」都會賦予意義,這種能力是電腦所沒有的。
如果我畫的這張圖像用電腦接一個攝影機去照,螢幕上也會出現這些點,但是電腦不會說這是人臉,只是會出現這些點;會說這是人臉,一定是有「識」的人,看到了螢幕上的點,而有這種認知的。所以還是要有人的「識」,才會有這種作用。好!各位聽了我剛才的分析,對「識」有了基本了解,這還是「識」的認知作用,對不對?
圖二
有了「識」以後,又會生出「名色」來。「名色」是一個簡稱,應該有「色」、「聲」、「香」、「味」、「觸」、「法」,「名色」代表了這些。所謂「名」就是「名稱」,任何東西我們都要給它一個名稱,人也要給一個名字,否則就不知道怎麼辦了。而且這個「名」裡面不只是名稱,連一、二、三、四……這些數目也都在「名」這裡,所以「名」是法。「色」則包括了形象、聲音、香氣、味道及觸覺。
而「名色」之下又會生出什麼呢?會生出「六入」。「六入」是什麼呢?「六入」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就是我們的身體。
大家看到這裡,有沒有發覺一件奇怪的事情:我們的眼睛要見「色」,應該是「色」被眼睛看到啊,怎麼會是這個「色」去生出「眼根」來呢?這是因為我們心中是先有「名色」,後有「六入」的。當我們閉起眼睛,不用眼根,仍能見「色」,此「色」不是眼根所見,而是「識」所見,不同於眼根所見的「色塵」,所以「名色」就緣生出了「六入」。
有了「六入」以後就緣生「觸」,就是接觸。我們的眼根就像儀器或攝影機,它看東西,先要和光線接觸,一接觸以後,就生出「受」。「觸」和「受」分不出來的時候,常常會把它當成一個;如果弄得清楚,就可以分成兩個。
所以我們把一些測量的儀器都叫做 detector ,就是「接受器」,可以接觸外界的刺激——「六入」就是這個「接受器」,它接受刺激後,然後才產生感受。這裡的「受」有非常奧妙的東西在裡頭,不要小看這個「受」,好像只是一個階段、一個名詞,實際上我經常講到的feeling 就在這個地方。我們常說有些人很理性,有的人很感性——很感性就表示這個人很有feeling 。
這個「受」又會生出什麼來呢?生出「愛」。當然這個「愛」應該還要包含「惡」(一種相對的情緒),這裡簡單用「愛」把「惡」也代表了,事實上應該還要包含「惡」。一有了「愛」以後,接著下去就會想要得到,「取」就這麼生出來了。所以一愛以後,「取」(當然還包括與它相對的「捨」)就生出來了,就有了取捨心。這一取以後,就生出「有」,一「有」了以後呢?就生出「生」,生命就生出來了;一有「生」就會「老死」,就是會生老病死。
整個「十二因緣」就是依著以上這個次第生出來的,所以生、老、病、死是怎麼來的?是由「無明」來的。一有了「無明」,這麼一整串發展就生出來了,很快的,一剎那就生出來了!並不是像我講了那麼久才生出來的。只要這麼一無明,後面十一支因緣馬上就生出來了。
這「十二因緣」裡面又有一個東西很奇怪:大家會想「愛」是感情,應屬於心靈層次,怎麼還在這個「六入」(身體)下面?應該在「六入」之上,是吧?不是的,其實它確是在「六入」之下。會把「愛」或感情當作是心靈的一部份,是現在西洋的觀點——這個觀點是錯的,是沒有弄清楚其中的奧妙,等一下我會一個一個把它指出來。
各位想想看,這個層面的「愛」和欲是有關聯的,所以它與身體一定要有關聯。你去注意看看,一般男女結婚前要談戀愛,要有愛情,就是在這裡喽!他們談戀愛,皮膚一定要接觸,一定要手拉手什麼的,否則愛情一定生不出來。
你說要讓兩個人談戀愛、結婚,不讓他們手拉手,生不出感情來的,所以愛情是靠接觸生出來的。如果說兩人間的愛情是柏拉圖式的,沒有欲望,那是單相思,不是真的愛情——真實的情況就是如此。由這裡可以看出來,「十二因緣」真正講到了人類心靈的真實結構。
有愛,就有惡(音「霧」),也就是厭惡,心一討厭,就會不想要。所以相對於「取」就是「捨」,所以一有取,就會有捨,取捨就產生了。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老(病)死」,就是我們講的「外境」,也就是這個世界。而從「六入」一直到「觸」、「受」、「愛」、「取」這幾個地方都可以歸類為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感官。當然一般現在講的愛情根本就是身體的一部分,是屬於身體層次的。
一直要到「六入」以上,「識」的部份才是心。這個地方西洋人弄錯了,尤其是現代科學,認為意識就在我們的意根,就是我們的大腦神經系統——其實大腦神經系統才是意根,而識心是識心,二者不一樣;但是他們把這兩個混在一起了,以為我們的識心就是我們的大腦,大腦如果沒有了,就沒有識心了——這個看法是錯的。
他們的根據其實是非常粗糙的,以為只要大腦一受傷害,人就不認識東西了,認知能力就沒有了,所以意識就是大腦——這是胡扯,因為有這麼一個錯誤的偏差,他們會認為人死了,就沒有靈魂。可是由這個圖表大家可以很清楚知道,雖然死後身體沒有了,但我們的識心依然存在,仍有認知能力,這一部分可以視為靈魂。沒有肉體的靈魂相互間能夠溝通,靈魂與活人也有溝通的機會,譬如我們常聽說去世親人托夢的故事。
我們再來看這「名色」:色、聲、香、味、觸、法,大家可能會想這些應該擺在「有」這個外境世界這裡,被感官(「六入」)這樣看,然後在心裡面去認知啊!怎麼會變成不必有眼睛就有色塵,不必有耳朵就有聲塵呢?我們的識心裡面會有「名色」(色、聲、香、味、觸、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不稀奇,大家想想看,我們不用六根的時候,心裡面難道沒有「名色」(色、聲、香、味、觸、法)嗎?我們作夢的時候,眼睛不是閉起來的嗎?可是夢中卻有山河、大地、人物……,什麼都有啊!那些東西是怎麼跑出來的?就是「識」生「名色」啊!所以外境不需要透過感官就已經有了。
而現在西洋的科學家、心理學家沒有了解到這層,因此糊裡糊塗講錯了,但是佛法的「十二因緣」把我們心靈的結構弄得清清楚楚。我現在把眼睛閉起來,你們的形像在我心裡面還是有啊!大家都有這個能力嘛!是不是?所以「名色」是心裡面的,我們心裡面原本就有這些。而且很好玩的,這些心裡面的東西又會生出「六入」,然後又會生出「觸」、「受」、「愛」、「取」……,生出這樣一個的世界來。
我們所接觸的世界,其實與自心的「名色」(色、聲、香、味、觸、法)大有關系。大家也許都聽過基督教的說法:人是上帝依照他自己的形像制造的。佛教的看法則是:人的「六入」是依照自己的「名色」制造的。我們心裡面裝什麼「名色」,就會制造出什麼樣子的「六入」。如果裝的是很莊嚴、很有智慧、福報很好的「名色」,那麼生出來的「六入」就是很有福慧、很健康的;如果裝的是福報很差、很不健康的「名色」,生出來的「六入」就不健康——因為「六入」是依「名色」而生的。
但這種情況是可以改的,用觀想就可以改,可以改得神清氣爽、福慧莊嚴。我們密宗不是要修觀想、觀本尊嗎?觀來觀去做什麼?就是在改「名色」。你觀無量壽佛,「六入」的壽命就長了,你就長命了。密宗的修行,不是在亂搞,而是有我們心靈上的結構為基礎的,命運可以改變,原因就在這裡。
我們一般人,大概都是把「識」與「名色」合起來叫「意識」,而把「行」與「無明」叫做「潛意識」,這是西洋心理學的分法。為什麼叫「潛意識」?因為他們覺得這部份在人清醒的時候並不知道,一定要在催眠了以後,才被發覺出來;而一旦催眠醒來以後,他還是不知道,所以就把這部份叫做「潛意識」。但對修禅定的人來講,我們自己會知道的。所以整個來講,這「識」的結構我們就叫「第六識」,這個「行」叫「第七識」,「無明」也叫「第八識」,我們可以這樣分析、了解。
下面,我們說「行」之前,先說「無明」(第八識)又是什麼?第八識在佛法裡面都講它是「阿賴耶識」,是種子,也是一個一個的念。那麼「行」是什麼呢?是拿一個個種子組成一個比較復雜的東西,這就是「行」。若再組成更復雜的,那就是「識」。所以「識」是我們的粗煩惱,比較粗、比較明顯。「行」則是細煩惱,「無明」就更細,更不容易察覺。「粗」是大的,「細」是小的,看不清楚,很小的。所以像貪、嗔、癡、慢、妒這五種煩惱是很清楚的,我們很容易找出來,屬於「識」這裡,是粗的煩惱。
「行」這裡就難找了,都是比較抽象的觀念,比如說大家都覺得有時間。而「時間」是什麼?就弄不清楚了。至於單獨一個念,那就是第八識的種子,就像一個元素,這個元素當然不是化學裡面那一百零幾種的元素,而是念的元素。它是念,是一個個的,像是原子,我們可以想象它是原子這樣的一個念。「行」則是分子,它要好幾個第八識的種子的念組成。所以像「時間」這樣一個「行」的觀念,最少要三個念,是哪三個念?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這三個念,一定要有這三個念,否則這個「時間」組不成,你感覺不到「時間」,「時間」就生不出來。
「識」就比這更復雜了,是許多念組成一個很大很大的分子,或一個很大很大的系統。比如說我們現在看到這枝筆,你認識到這枝筆,事實上要有非常多的意念才能組成這枝筆。你看這枝筆有好多顏色,它有形狀,還有一條一條的線條,這裡還有一個突起來的東西,上面又有個蓋子,非常復雜的。你若去分析、計算這裡面組成的意念,會和計算這枝筆裡面的原子數量差不多,是許許多多的念才組成這個「識」的。
通常我們大概只能察覺到「愛」這裡,所以認為「愛」是我們的心——你的心停留在某個境界,才可能體察該境界。也就是你必須到達「十二因緣」中某一層次,才能夠了解這裡和它以下各層次的情況;但你仍然沒有辦法了解它以上各層次的內涵。譬如有人一點都不懂感情,像個木頭人一樣,這是因為他的心停留在「取」這裡之故;他的心若停留在「受」這裡,就會有感情,會了解感情。所以用這種方式很容易檢查自己的心是在什麼境界,非常容易檢查的。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外境、感官、心識的結構與現在世人對心靈的認知,大致上是相合的,只是細節上有些錯誤。
現在我們從「十二因緣」的觀點來了解修行,先只講「外修」這部份好了。若在這裡(指「名色」)放一套好的「名色」,生出來的「六入」就不一樣了,外修就是在做這件事。怎麼去放呢?就是觀想、持咒,此外還要把貪、嗔、癡的意念去掉,清得干淨一點。把貪、嗔、癡的意念去掉,就在「識」這裡啊!這三毒去掉後,下面就是好的了。
所以佛教的修行方法,都是有根據、有基礎的,這樣修,就是改造身心。大家都聽過,真心學佛,命運就會改好。命運為什麼會改?因為身心都變了,命運自然會改!所以說學佛可以改造命運,但那還只是求求福報而已。
這個「六入」(身體)是會壞的,而靈魂是會輪回的。一般人認為人死掉了,什麼都看不到了,其實看到的東西可多了,因為「名色」這裡的東西都是他的世界。我們常常會認為只有肉眼這個感官看到的世界才是世界,「名色」這個世界不算。怎麼不算?亡靈認識的世界也是真真實實的。
我們常常會說我們陽間怎麼樣,靈界又怎麼樣——陽間就是「六入」以下,靈界則在「名色」的層面,這裡的世界復雜的程度比陽間更有過之。很多人修行修到後來,說他有什麼境界——這些境界都不在「外境」這裡,而全都在「名色」這部份。各位看看,這「名色」是在「六入」(身體)之上,對不對?若要把「名色」固定為腦神經(「六入」之一的意根),就「十二因緣」來看是不通的。
但這還不是修行真正想要達到的境界,因為這個識心還停留在輪回的世界。很多人修行修出很多境界,其實就在「名色」這個層面。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很了不起了,可以炫耀了,喜歡搞一些法術——他們這麼做,因為會影響到「十二因緣」下面各層次,自然也就會影響到外面的世界。因此法術之所以會成功,就是「名色」這個地方的作用。
由這「十二因緣」心靈的結構,可知確實會產生這些所謂的法術作用,但這些都沒有脫離輪回,就佛法來講,不是我們要追求的!佛法真要追求的是超出無明,脫離輪回,到「本明」這裡。所以雖然一個人法力再高、再厲害,卻沒有解脫,因為這些不但不能使人解脫,對解脫來講沒有幫助,甚至反而會造成障礙!
此外還有些事情很奇怪,例如催眠術。我在台灣電視上看到有位催眠大師馬汀在日本的表演,好厲害喔!那個被他催眠的人,一聽他放的音樂,就亂跳起來!馬來西亞有沒有播放?沒有啊!馬汀常到世界各地表演,而我看到的是在日本的表演。為什麼那個人不自覺地就被控制了?我甚至懷疑若馬汀要那個人去殺人,他就會糊裡糊塗地就去殺了。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如此,但就是會這麼做。
有馬汀這種催眠能力的人真是太可怕了,他們可以在法庭上要人作偽證,那個被催眠的人就會做偽證,這是令人驚訝的事情!為什麼那個人被馬汀在面前弄一弄,就會照做?馬汀是從小練習催眠術的,我猜想這是他入定練出來的本事!
他的定力到那裡?可能到「行蘊」這裡了。他掌握了別人的「行蘊」,在別人的「行蘊」這裡換一換,那人就會聽他的指令了。「行蘊」就是要行動嘛!被掌握了,自然就聽他的指令去作事。「行」差不多等於電腦的作業系統,而「無明」差不多是電腦的memory(記憶),相當於這樣一個關系。
但是無論馬汀有多大的本事,都沒有解脫,所以佛教徒不應羨慕這些事情,也不要去追求。佛法要追求的是破「無明」,「無明」的殼一破掉,就回到了「本明」,所有的問題通通解掉了,就不是原來那樣的境界。我剛才說「名色」這裡的境界比下面的外境還要復雜、豐富,是根據什麼呢?是因為下面的外境要受到「六入」、「觸」、「受」、「愛」、「取」等的約束和限制,而「名色」沒有這些限制。
像我有近視,要戴眼鏡,眼鏡一旦拿掉,就看不清楚,外境就變得模模糊糊了。外境這邊會受到「六入」、「觸」、「受」、「愛」、「取」這些特性的約束和限制;而「名色」這裡沒有這些限制,它只有「無明」、「行」和「識」的限制,限制比較少,所以這裡更廣大、更豐富,自由度也大,這些都是它的特性。
我再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名色」會影響你的外境。有一句成語:「情人眼裡出西施」,一個人如果在心裡認定某人是他的情人之後,那個人被他一看,就覺得像西施一樣漂亮;如果那個人意識心裡面沒有種下一個「這是我的情人」的念頭,再怎麼看對方,都不覺漂亮,只是個普普通通的人而已。
這個經驗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件事情證明了「名色」的狀況會影響外境。實際上,那有什麼漂亮不漂亮,都一樣啊!可是心裡若裝的是「情人」,你就覺得那人漂亮;如果裝的是「仇人」,就會覺得那人丑陋。所以「名色」的影響非常大,「六入」以下整個都受到影響。
佛教說要修心,是修什麼呢?就是要把心裡面的執著去掉。執著在那裡呢?就在「十二因緣」這裡,有十二種層次的執著!如果我們把心裡面層層的執著去掉,就不會再被這些執著控制了,整個「無明」以下都不會被它控制。所以要把心清淨,就是把一些不好的、偏執的、不正確的執著都去掉,才能破「無明」,進入「本明」。我們一旦了解了人類心靈的結構「十二因緣」以後,就明白佛法教我們修行的方式都是有根據的,而且是非常有效、非常如實的。
好!我今天就把「十二因緣」介紹到這裡,各位有什麼問題,請提出來。
問:社會上的盲人……?(注:「……」系錄音帶不清楚之故,敬請原諒。)
答:盲人只是眼根不好,「名色」部份仍是在的。
問:有的母女的樣子很像,但是……
答:不會不像啊!會很像的。母女心靈也有很多很像的,但命運不見得完全一樣;外形可能像的比較多,但其他部分有些會變的。
問:剛才談到觀想……
答:觀想是修「名色」。去粗的執著是修「六入」以下;去細的執著是修「名色」以上。
問:如要去除第七識和第八識……
答:要去除「第七識」和「第八識」一定要有定力,禅定一定要夠深,定到你能夠清楚察覺它的時候,才曉得怎麼除去;不然它在哪裡,你都不知道,又如何除去?
例如小偷在哪裡你都不知道,那要如何抓小偷?亂抓一通是抓不到的!一定要察覺小偷就在某個地方,那一捉就捉到了。
問:有關「時間寬度」……
答:「時間的寬度」太復雜,我們暫時不談。不過我可以介紹「時間」,「時間」就在「行蘊」這裡(指圖)。那它是什麼呢?比如說發生一件事情,拍一下,過去了;再拍一下,又過去了;又再拍一下,一共有三次,你是不是覺得這三次有先後秩序?這就是「時間」。
你為什麼會覺得有秩序,它是不是真的有秩序?因為這是你感覺到的,你有這樣的感覺,所以「時間」就出來了。如果我再拍三下,一、二、三,這三次你不覺得有秩序,「時間」就沒有了。
如果某個念頭來了以後不再來了,你的感覺是什麼?就沒有「時間」了。所以一定要有三個念頭,我們才能夠有過去、現在、未來的感覺,這就是秩序,一旦產生了這種秩序感,「時間」就出來了。
這個秩序是什麼組成的?就是三個念,就好像水分子是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的元素所組成的,變成水以後,水的性質與氫和氧的性質都不一樣。現在我拍三下,所產生的三個念就組成了「時間」,「時間」這個念和它的組成元素並不一樣。
所以真正的原因是你感覺有先後的秩序,所以我們的世界才有「時間」。如果能夠體會到什麼是時間,知道時間怎麼生出來,怎麼樣子就沒有時間,這種狀況是什麼?這是破了「壽者相」。眾生心中都有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和「壽者相」。「壽者相」就是「時間相」,也就是「壽命相」。所以「時間」這一相非常復雜,然而現在的科學對它的了解卻非常粗淺。
我在「第二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的論文《談時間》裡面,第一次提出來時間有寬度,現在的這個時間是有寬度的。一直到目前為止,科學界對時間的想法是有問題的,他們始終沒有注意到時間有寬度。時間是有寬度的,而且是非常多、非常復雜的寬度所累積的,並不是單一的寬度。
我們每個人有非常多的時間寬度在運用,這樣才造成時間,也才有壽命,生命的定義也才能夠定下來;如果沒有弄清楚時間,對什麼是生命的定義就不清楚,這是將來我在「第四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裡准備再進一步討論的主題。
問:剛才提到我們發夢的時候會夢到親人、朋友,或是夢到佛菩薩,那時候常是混亂的,會夢到很多東西來。白天我們能入定、入空,可是晚上發夢常不能控制。
答:不會呀!那是你夢不清楚,有的人夢是清楚不亂的。夢如果很清楚,就不會如此;通常我們的夢並不是很清楚,才是這種狀況。有人可以控制夢,但你不會控制。有人想要作夢就可以作夢,而且還曉得自己作夢。如果定得深,夢就很好控制。你的狀態是深淺的問題,如果在這十二支因緣之間擺來擺去,夢當然也就不清楚。
大家若想要改造命運,那就要學佛;如果覺得自己的福報不夠,希望增加福報,也應學佛。這個比到外面去努力賺錢還更有效,而且比較不辛苦。因為你「名色」不好,卻拼命想把「六入」以下的部份改造得很好,那是很辛苦、很累人的事,而且不容易弄出一點點成績。如果你修改「名色」,「六入」以下很自動地就都改了,這是比較輕松的。
問:修行的時候能不能談戀愛?
答:可以啊!你問到這個問題,我要再說明一下。我剛才稍微提到,「十二因緣」上面一出來的時候,下面這一邊也就一下子整個出來了,幾乎找不到間隔。我們這樣子分析,並不是看這十二支因緣生出的快慢,而是在研究它的結構,也可以說這「十二因緣」整個全都是合在一起的。
所以你也可以把「愛」和其他部份一起壓縮成一個,當你壓縮成一個東西的時候,每一部份就都含攝了其他部份的性質。所以我不認為修行人就不可以談戀愛,除非想要當和尚,那當然就不可以談戀愛;如果只是作居士,仍然可以談戀愛。
事實上很多男女談戀愛,他們之間的愛情是可以升華的,升華上去以後會到大慈大悲,原來小我的感情會變成慈悲心。他們本來可能只是互相愛戀對方,而一旦愛心擴大以後,就會變成博愛,博到最後,一切生靈他都會非常愛護,那就是把「愛」化成了「慈悲心」。
所以也不要以為「愛」就一定不好,一定要把它去之而後快。我們修行並不需要把它去掉,而只是把它化開,這些東西都可一個個地化過來,化到後來,就會變成慈悲心。
所以從另外一個觀點來看,我們很高興有這樣的外境世界,有這樣的身體、識心給我們練習的機會,讓我們把它提煉、升華到「本明」,如果沒有這整套「十二因緣」,我們就沒有材料可以修練!就像煉丹一定要有料和工具,否則就不可能煉成。
煩惱就是修行的材料,這「十二因緣」就是鍛煉的工具,有了材料和工具,我們才可以修煉,才可以把煩惱提煉成「本明」。所以就我的看法,在這世間輪回的眾生都在做什麼呢?大家都是來鍛煉成佛的。我甚至不管他是不是學佛的人,也不管他是否贊成我這個看法,我就是把大家看成都是准備要成佛的。我就是有這麼一個看法,而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是如此,即使他不相信,認為這一套根本是胡扯八道,我還是把他看成是來修行的。
問:我們知道除了肉眼外,還有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究竟它們是在哪個層次?
答:喔!天眼看到的是「名色」,這和「六入」以下都有關系。所以他雖看到「名色」這裡,卻能了解下面的世界,也就可以告訴你,你的外境是什麼狀況,但它不能分辨邪正。慧眼則是看到「識」和部份的「行」;法眼的話,是看到部份的「行」和「無明」;佛眼則無所見!根本就沒有向外看什麼,它不去看什麼,它是在「本明」這裡(指圖)。所以它沒有被知的,而只是一個「知覺者」!
問:請問「金剛心」是在哪裡?
答:「金剛心」是在「本明」這裡。什麼是「金剛心」?就是本來面目,就是你的佛性、你的本性,那就是「金剛心」。為什麼把這樣的心安了「金剛」兩個字?「金剛」是表示堅固不壞的意思,它是要表示這裡的心有一個特質,它非常堅固不壞,而且不會改變。為什麼不會改變?因為它根本沒有辦法被知,你無法知道、摸到、打到,你碰都碰不到它,它當然像金剛永遠不變不壞了。
問:……
答:不是的,他的壽命如果沒有結束,他還可以出來;當他壽終的時候,就是人這個身體壽命結束的時候,他就不出來了。不出來以後,他就不曉得出了;如果他事先曾發願要再來世間度化眾生,那他就會再出來。
現在已十點多了,我想問題也問得差不多了,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各位!
——陳貴玲居士記錄
【編者的話】
本期《圓覺之友》原為梁教授有關「十二因緣」講詞的第三篇,系梁教授在民國八十三年赴馬來西亞吉隆坡圓智精捨所開示的講詞。前兩篇已合編為本期的第一部份,因本篇內容與其互有詳略,故編者決定也將本篇一並刊出,以幫助大家對「十二因緣」有更全面且深入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