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述義 第五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述義(第五講)

請看經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捨利弗、摩诃目犍連、摩诃迦葉、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诃劫賓那、薄拘羅、阿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並諸菩薩摩诃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诃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好,請看這段經文。那麼下面呢,我們就正式講經文了。經文,我們有一個科表,幫助我們理解這部經整體的脈絡。一般經文都會談到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這三分的分法首先是來自於東晉道安大師的分法,跟古印的譯經、注經師所分的是高度一致。序分裡面特別,有兩個:一個是通序,一個是別序。剛才念的是通序,標顯這個《阿彌陀經》法會的時和處,一般講有六種證信。這三分呢,稱為初善、中善、後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都是必不可少的,就好像一個人的身體——有機的統一。這個序分就好像人的腦袋,臉部五官具存;正宗分就好像人的身體,五髒六腑都具足;流通分就好像人的手和足,能夠運行不滯。所以就稱為初善、中善、後善。一般的人總是會把稍微涉及到一點義理的文句都判為正宗分,導致好像序分及流通分只是一個空架子。這樣就很難說“初語亦善,後語亦善”。我們要看到這個序分裡面,它的通序、別序還是寓意深刻的。

那麼先看這個通序。通序,六種證信。“如是我聞”,“如是”,是這樣的一個經法,是“我”——“我”是阿難尊者——親自從佛那裡聽聞到的。“一時”,就是師資道合的意思。釋迦牟尼佛所在的地方是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個“如是”就表明“信成就”;“我聞”表“聞成就”;“一時”表“時成就”;“佛”表“主成就”;“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表“處成就”;“一千二百五十人”表“眾成就”。就在這一句話裡面,六種成就都具足。好,那我們怎麼去看待這六種成就?“如是”的意思是標舉一個信心,順於這個信心;“我聞”是表明師承,具有從佛那裡聽來的,師承關系;“一時”表師資道合,由弟子求出世的心來感得佛說這個出世間法;“佛”是標顯我們娑婆世界的教主;“捨衛國”表說經處。

具體來說,怎麼理解這個“如是”的“如”?這個“如”是實相妙理——實相的奇妙理體,就是我們一切眾生現前一念心的體性。這種體性超越古今,超越時間,永恆不會變易,這就叫“如”。依這個實相理體建立的法門,我們依教奉行念佛求生淨土,這樁事情絕定不會有謬誤,這“決定無非”,就叫“是”。特別要注意:這個“如”是實相的妙如,就是實相。我們能念的心就叫實相的心,所念的佛號也是實相的佛,產生的這個信願也是從實相升華出來的。所以能求的是實相的信願,所求的極樂淨土又是實相的法性土,那麼這樣的能、所都是實相。這樣的實相本來就沒有謬誤、虛假,所以勉強就叫“是”。這,“如是”。所以這裡面就包含著在現象界我們的信受跟真如法性那種耦合。像印章印上去一樣,沒有一點差誤,從中理解。這就叫信成就。

“我聞”,這個“我”是阿難尊者的自稱。實際上佛法講:並沒有一個實我。凡夫眾生把那種“無我”執著成一個“實我”,這就是邪見我。但為了流通佛法呢,也不妨有一個假我,這叫“不壞假名”,但實相裡面“非我非無我”。所以仍然稱“我”。這個“聞”呢,是作用於我們的耳根。耳根,我們這個世間最利的一根。為什麼叫聲聞?用音聲做佛事,讓我們顯發“聞”。就是耳根生發一種耳識,這個耳識有持有、了別的意思。他能夠通達這個音聲的體性,音聲的體性實際上就是空。由這個耳識親耳聆聽佛所宣說的圓頓音聲。這個耳識也是由阿賴耶識的見分裡面所顯發出來的。這個見分是無相的,那麼相分也是無生的,所以我們能聽的和所聽的實際上它們的體性都是空。所以就叫“如空印空,似水投水”。在這種深層面當中,對這種體性的溝通就構成了聞成就。不僅僅是聽一種聲音,透過這種聲音契入到法性裡面、心性裡面,默契於胸,就好像“拈花一笑”的感覺。這就是聞成就。

“一時”,佛經從來不會說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或者用其他的歷法——沒有。為什麼?時間是沒有真實性的,叫不相應行法。你做一個片刻的夢,哎,可能就過了一輩子。“洞中方七日,世間已千年”。時間在不同的參照系,在不同的心理感覺當中,它完全不一樣的。六十小劫可以濃縮在一頓飯的時間,一頓飯的時間可以延拓很多劫。時間既然沒有真實的實體性,那怎麼構成這個時成就呢?就是從佛的這一面跟弟子那一面:他們正好一個願說,一個願聽。師資道合,說和聽都圓滿具足的一時,構成時成就。從“如是我聞”到最後的“作禮而退”,都叫“一時”。那這個“一時”,就是我們無量劫以來稀有難得所成就的一時。正好這一時,就是:我們厭離娑婆要出離的這個心,由這個心變現了,或者佛順應我們出離的心顯現的——佛為我們說念佛往生淨土一法。只要一說,我們當下信受,當下去實施,當下成就:這就構成了“一時”的時成就。

那主成就呢,就是跟我們講這部經的這位佛,自己從無明大夢裡面覺醒了——朗然大覺的,又要令一切眾生從無明大夢覺醒——這就是覺他。而且他的這種覺悟的行持不是因地菩薩的行為,而是究竟圓滿果地上的做人天大師的身份。這就是“佛”。佛所住的地方在捨衛國。捨衛是中印度一個大國的名稱,就是波斯匿王的首都。這個首都捨衛稱為“聞物”。聞物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國家具足四種德能,哪四種呢?第一是多聞,第二是解脫,第三是財寶,第四是五欲。“多聞”就是這個國家知名度很高的人多。“聞”就是聞人,聞人說明有知名度,道德、智慧甚多。那我們知道一個國家的人才,是一個國家的珍寶。說明這個國家的精英人才非常之多。這就是一個很有活力的、文明程度很高的國家。第二是解脫,就是這個國家的民眾不是停留在五欲——物質層面——的滿足,他有一種超越的意向,有一種解脫的要求,而且得到解脫利益的人很多。這是從他的智慧層面來看。從他福德層面來看,這個國家物質生活:財寶很多,經濟發達,珍寶很多。然後微妙的五欲滿足程度高。由這樣的四種德性,周邊國家都能夠聽聞,就叫“聞物”。如果這樣說,在古印十六大國裡面,它可能就叫第一世界了——一等國家。

“祇樹給孤獨園”,這是大家了解的一個公案了。波斯匿王有一個大臣叫須達多,又叫給孤獨長者。你看他的名字“給”,就是布施給那些孤獨的、窮苦的——這樣的一個布施。長者又有財富,又有權勢。它這個緣的來歷是說當時須達多長者跟王捨城另一個長者,叫珊檀那長者——是一個好友了。給孤獨長者為了他的兒子娉媳婦,就到了珊檀那長者家,當天半夜,珊檀那長者家就一下子非常忙碌,上下都在打掃衛生,張燈結彩,在准備很盛大的節日似的。須達多長者一看:“你們怎麼這麼忙碌?是不是為了請國王或是嫁女兒啊?”珊檀那長者是迎接佛陀:第二天要請佛陀還有佛陀弟子來應供。這須達多長者就很奇怪:“有什麼樣的重要人物能夠讓你這樣熱忱、這樣周到的做准備呢?”珊檀那長者就向給孤獨長者說佛陀的功德:太子出家悟道,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具有十八不共法,等等。就說佛的功德。

這一說呢,給孤獨長者聽了——也是他的善根深厚,一下子毛骨悚然,悲喜交加,就很渴望見到佛。晚上的時候就有一束光明引導他走出了城門,見到了佛陀,還有天人給他示現禮儀:繞佛三匝,再頂禮。佛那時候正在竹園精捨外面經行,看到給孤獨長者,就給他講法。這一講法呢,給孤獨長者就得到了初果。斷見惑得初果。給孤獨長者得初果就很感激,就請佛陀到他的國家去——就是捨衛國去,去受供養說法。佛陀也答應了,說第二年已經有其他國家請,後年過去,但是要帶一千二百個比丘去,看他有沒有比較寬大的地方能夠容納。那給孤獨長者一看佛答應了,就很高興,說沒問題,他一定會想辦法找到一個寂靜、寬大的地方。他回到了自己的國家捨衛國,就到處尋找地方。看來看去都不合適,唯有祇陀太子的花園最合適,四圍有一由旬,樹木參天,地方寂靜。但是呢,祇陀太子可不是一個能把花園賣出去的人,他不會去買賣。

那怎麼辦呢?這個給孤獨長者就找到了太子,說希望把這個園子賣給他。這祇陀太子一聽,就給他開玩笑,說:“你要買我的花園,除非用黃金把我的花園全都鋪滿,我才賣給你。”他說這個話實際上是拒絕。但是給孤獨長者一聽就很高興,既然提這個要求,他就覺得有希望了。就把自己的倉庫打開運黃金,真的來鋪。那是很大的花園了,說明給孤獨長者的財寶也是無盡的。直到鋪得快滿,剩了一小角的時候,這個祇陀太子一看,就很吃驚:“還真的布滿黃金?!”他就覺得不解:“是什麼樣的人讓你這樣真誠的供養?”那麼給孤獨長者又向祇陀太子宣說佛的功德。這樣祇陀太子對佛的功德也產生了信心,就說:“好,那沒有鋪下的地你就不要再鋪了,我們共同來做這件有功德的事情。我的樹沒有賣給你,我的樹就布施給佛陀。”這個園子就由給孤獨長者來鋪金買下,供養佛陀和僧團;祇陀太子由於感歎長者這樣的誠心,就把剩下沒有布滿黃金的一小塊地以及所有的樹也布施出來:就叫“祇樹給孤獨園”。這麼一個因緣。好,那這樣看起來,這個說法處也是很殊勝的。“祇樹”——祇陀太子的樹,太子的樹就表達著:你能夠念佛,就好像一個國家的太子。這個花園是一個大富長者所提供的,地方殊勝。那麼這個國家,包括這個花園的殊勝,就表明講這個法也是非常殊勝的。

好,下面呢,就是這些眾成就。這個眾成就裡面包含著聲聞眾、菩薩眾和天人眾。那聲聞眾擺在第一位,表明他是圓頂方袍——披袈裟,屬於出世間的相。要尊重僧團,所以把他放在第一。其次呢,這些僧團是常隨眾,佛法要靠人去傳揚,以六和敬原則組建的僧團是傳揚佛法的載體,所以要放在首位。那菩薩眾放在中間,是由於菩薩的相不定。相不定就是:有的示現為出家菩薩——就是比丘的形象;有的示現為在家菩薩。而且這些菩薩是以度化眾生為使命,他就不一定每天跟隨佛陀。所以菩薩居中,“表中道義故”。那天人眾列在後面。天人眾就是“外護”,是世間的相狀,凡聖都有,所以列在最後。

好,那麼聲聞眾首先標顯的是“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大比丘”,說明參與《阿彌陀經》法會的不是一般的比丘了,是修行證悟與發心都很勝妙的大比丘。比丘就是受具足戒的出家人。這“比丘”的梵語有三種意思。第一是“乞士”。“乞”是乞討的意思,但是他不叫乞丐,他叫士。士就是一種有精神追求的人。他三衣一缽外,沒有任何物質的財富。他用缽來乞點飲食滋養自己的身體,其目的是要求解脫之道。所以就叫乞士:乞食來滋身,乞法來滋慧命。那麼第二個意思就是“破惡”。他要修行——無論是四念處、四正勤、七覺分、八聖道分……就是三十七道品,以他正念的智慧觀察,破煩惱賊。對見思惑——情愛的思惑、偏執我執的見惑,要對治,這就破惡。第三個意思是“怖魔”,一個人發心出家受具足戒,白四羯磨成就,就有地神傳達一種聲音說:“有人受戒了,要遠離魔障了,要解脫了。”他就次第的傳到上面去。這個魔王呢,就會恐怖,魔宮就會震動,這叫怖魔。

這個“僧”是僧伽的簡稱,翻譯成中文叫和合眾。大家注意,這個和合眾是用六和敬的原則組成的一個僧團。四人以上才能稱為僧伽。就好像樹林的概念,一棵樹、兩棵樹不能成為樹林,一定是多棵樹才能成為樹林。僧伽一定是四比丘以上,或者四個比丘尼以上。“同證無為解脫”就是寂滅、寂靜狀態,叫“理和”。那麼他的六和敬:身和同住,你在一個僧團裡面要與眾起倒,大家過堂,你得過堂,大眾上早晚殿,你得上早晚殿,在作羯磨法,大家坐著,你得坐著,不能站著;口和無诤,不要斗诤堅固,不要說人我是非,口業要清淨;意和同悅,意念當中都是修解脫的佛法,都是喜悅的心情;見和同解,在一個僧團當中你的知見一定要相同;戒和同修,大家所求的戒是一種,共同來修持這個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的三百八十四條戒這些;利和同均,社會上白衣居士的四事供養,大家都有份,要平均分配。六和敬是事和。這“一千二百五十人”呢,是佛陀早年所構建的僧團的數量——常隨眾。

                                                                 ——庚寅年五月大安法師講於溫州太平寺

 

上一篇:大安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述義 第六講
下一篇: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之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