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捨菩薩行
凡是學佛之人,皆應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菩薩」,梵語「菩提薩埵」,漢譯「覺有情」。菩薩的品位雖然高低有別,但從初發心到最後身,境界有深淺,本質卻是一樣的。凡是修大乘道的人,均可稱為菩薩;如一個初發菩提心的人,可稱為之菩薩;文殊、觀音等大菩薩,也稱為菩薩。初發心的菩薩,雖然並不具備什麼大功德,經中卻把他們稱許為「眾生之上首」,為一切人天和二乘聖賢所尊敬,因為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依菩薩行而成就──菩薩不僅具有人天的善法,聲聞、緣覺的善法,乃至一切諸佛的善法,皆依菩薩而有。三世諸佛,皆從菩薩中生。所以說,菩薩道為一切善法之源,菩薩精神乃弘法利生之根本──菩薩的信願、悲行、深慧,受到佛弟子們的推崇與尊敬。
佛法、世法其實是不一不二的;以佛菩薩的精神入世,世間法就是佛法,無有一法不是佛法;以凡夫心去理解佛法,一切佛法也就變成了世間法。由此可知,所謂世法、佛法並不在事相上,而是在心境上,所謂「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佛法的高明與圓融,就在於不壞世間法而成就出世間法,所以世尊在世時,對印度許多其他宗教徒的教化,並沒有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只是修正他們的觀念,幫助他從迷信的生活,回歸到覺悟的正信生活。世尊沒有強硬的改變他們,只是加入新的解釋、新的思想、新的觀念,這方法正是中國古聖賢所講的:「極高明而道中庸」,這才是真實的智慧。
覺悟的生活就是菩薩行,換言之,就是從凡夫的生活回到菩薩的生活,但現實生活並沒有改變,過去做什麼行業,現在還做什麼行業,所不同的,過去是迷,現在是覺;迷的時候有苦,覺的時候有樂,這個樂就是所謂的「法喜充滿」,不同之處就在於迷與悟,並不是改變過去的工作、過去的行業。《華嚴經》中的五十三參,我們看到那些菩薩,就是從他們原本的生活習慣、原本的迷當中通過修行覺悟了,因而離苦得樂,這就是佛法。
佛法的修持,菩薩道的實踐,概要而言,實離不開「慈、悲、喜、捨」四字;《維摩诘經》中,文殊師利菩薩問:「雲何行慈?」維摩诘居士言:「菩薩作是念,我當為眾生說法,是則真實慈也。」「何謂為悲?」答:「菩薩所作功德,皆予一切眾生。」「何謂為喜?」答:「有所饒益,歡喜無悔。」「何謂為捨?」答:「所作福佑,無所希望。」菩薩行事,功德歸於三寶,好事予他人,壞事自己反省檢討;以法相授,樂見他人成就,只問付出不求回報。本著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上求下化,自利利他,斷除貪欲,去除瞋恚,返觀自性,自然煩惱淨除,身心自在。所以人人皆可為菩薩,只要安住正念,行一切善法,於一切因緣中心存慈悲,樂見他人得益,而自己無有希求,這就是最實在的菩薩行。我等修習佛法的行者,又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