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名利枷鎖 老老實實念佛(上)
現代人生活忙碌,從出生到小學、中學、大學再到社會。不外乎都是為了享受好的生活而准備。為名為利追求。所謂「熙熙為名來,攘攘為利去」,由出生到死都沒有停下來。能有多少人認真反省一下生命的意義。靜下來思考生命的價值與及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宇宙、所居住的生活環境的真相?我們這樣的忙忙忙碌,到底為了什麼呢?這讓我想起來一個公案。
相傳清朝乾隆年間,金山寺有位知客和尚,他不但博學多才,而且智慧聰敏更是勝人一籌。一天,乾隆皇帝簡裝便服,帶著一、兩個侍從,化名為高天師來到金山寺附近游覽。但看此人頭戴青緞小帽,手持象牙扇,身穿綢袍馬褂,腳蹬雙梁軟鞋,氣度軒昂,舉止更是不同一般非;方丈慧眼深知此人定非一般富貴人家、等閒之輩,於是便叫知客和尚出面殷勤接待。一路上,山道彎彎,石階整齊,知客和尚小心翼翼,全程引導,陪同乾隆皇帝上山,過頭山門、二山門又過了三山門,乾隆皇帝和知客來到長江邊。長江之壯美令人折服,只見江中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滾滾長江東逝水,正值夕陽西下,霞光映照,賞心悅目,一幅「長河落日圓」的詩情畫意景象。
此時,乾隆皇帝忽然發問:「請問法師,江中每日來往有多少船只?」知客和尚一聽,心裡暗自思量:這個問題提得別有深意,此人定非等閒之輩,江上這許多船,特別是兩端盡頭處若隱若現,如何計得了數?知客和尚氣定神閒、徐徐道來:「常人看來長江之中每日千船百舸,來來往往,但在貧僧看來只有兩艘。」
乾隆皇帝聽到如此回答,覺得很是奇怪,於是說:「每天明明有這麼多的船在來往,為什麼你說只有兩艘呢?」知客和尚回答道:「就是只有兩艘,一艘為名,一艘為利。」
乾隆皇帝一聽,心想這位法師真有智慧,真是與眾不同。對啊!只有兩艘,一艘為名,一艘為利!真的不錯啊!
上述的故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發,世上如此多人,每天營營役役、奔波忙碌,到底是為的什麼呢?不外是名、利二字罷了。但是,這樣值得嗎?這些名與利是永恆的嗎?我們有沒有認真思考過呢?
其實依佛法來說,世間的一切都是緣起無性的,都是無常的,那有永恆不變的存在?宇宙離不開成、住、壞、空;萬物逃不脫生、住、異、滅;不只世間是無常的,就是我們的身心,也是剎那剎在變遷;我們的身體不過是四大(地、水、火、風)的假合,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生、老、病、死,是生命必然的過程,試問有誰能幸免呢?
說到這裡,不得不又提到「閻王爺的五封信」;故事是這樣說的:
有一個人,沒有准備好死閻王爺就把他抓去了。死了之後見到閻王,他覺得很不合理,於是就向閻羅王來投訴,埋怨閻王做得不對。他說:「你啊!(指閻王)你真不講道理。你叫我來見你,應該早點通知我啊!等我把一切准備好後再叫我來,我現在還有很多事情沒有交代好呢。無論如何你也應該先給我提個醒,捎個信。現在就這樣把我捉來了!你太沒有道理了。」
閻王就對他說了:「我早就給你報信了!我之前給你好幾封信了,可是你卻不知不覺。」
他說:「我從來沒有收到你的信呀!」
閻王說:「你還記得嗎?你的眼睛是什麼時候開始花了、模糊了?看東西看得不清楚了呢?」
他說:「是啊,我四十多歲時眼睛便開始花了!」
閻王說:「對,這就是第一封信。」
他繼續追問:「那第二封信呢?」
閻王說:「你的耳朵什麼時候聽力減退、有點聾了?」
他說:「是呀,我的聽力不到五十歲就減退了」「這是第二封信呀。」
他再問:「那麼第三封信呢?」
閻王說:「第三封信哪,你的牙齒是不是慢慢地都掉了?」
他說:「是啊!喔,這是第三封給我的信啊!我不到六十歲就開始掉牙齒了。我不知道這就是閻王你給我的信。那第四封信又是什麼呢?」
閻王回答說:你的雙腿什麼時候酸痛無力、有點走不動了呢?你的背是不是慢慢開始駝了呢?」
他說:「是呀!真的是這樣的呀,原來這就是第四封信。」
於是乎閻王慢條斯理地說道:「這回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呢?」
他認真想了一想,自己活了這麼多年,從來就沒有珍惜過生命,實在早應該有所覺悟,這也是對的。牙齒也掉了、眼睛也花了、耳朵也聾了、雙腿走不動了、背也慢慢駝了,這都是閻王給自己送來的信。可是自己卻一直都不知不覺。
他又問:「那麼第五封信是什麼呢?」
閻王回答說:「這第五封信,看你自己的頭發什麼時候開始白的呢?」
他說:「這個更早呀。我每天為名為利,機關算盡,日思夜想。不到四十歲,開始白了頭。喔!原來這就是第五封?其實這封信來得是最早呀。」
於是乎,這個人再也沒話講了。
我們的人生不就是如此的不知不覺地、匆匆忙忙地便虛度了嗎?我們有很多的欲望與貪求,其中包括了前面所說的名和利;我們的一生就花費在這些如浮雲般、虛幻不實的追逐當中。我們的貪欲,令我們迷失了生命原有價值與方向;有的時候,不是需要,而是想要;我們想要的實在太多了,我們不但想擁有地球,還想擁有太空。最好這宇宙都是我的。殊不知「大廈千棟只是夜眠三尺;山珍海味不過日食三餐。」哎!想到百年今人都成古人。睡到三更一切名利皆成幻影。由於每天營營役役,沒想過人生目標與理想,生前更沒有因緣學佛修行,死後魂歸何處更是不清不楚,只是隨著一生所作的善行惡業,在六道中去流轉輪回;人死為羊,羊死為人,生而復死,死而復生,生生死死,永無出期。這是多可惜呀。
放下名利枷鎖 老老實實念佛(中)
(接8月7日開示文)
生死如何能了?但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生命的擔子是如此的沉重,每天的生活是如此的忙碌;為學業,為事業、為家庭、為理想。所謂的“立德、立功、立言”。壓得我們每個人透不過氣來。身心都覺得很疲乏。這些重擔,如何才能得到減輕,如何才能得到解脫呢?
說到這裡,又使我想起了佛陀時代的一個故事:
一個人覺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見佛陀,以尋求解脫之道。
佛陀沒有說什麼,只是給他一個簍子讓他背在肩上,並指著一條沙石路說:「你每走一步就拾一塊石頭放進去,看看有什麼感覺。」那人就遵照佛陀所說的去做,佛陀則快步走到路的另一頭。
過了一會兒,那人走到了小路的盡頭,佛陀問他有什麼感覺。
那人說:「感覺越來越沉重。」
「這就是你為什麼感覺生活越來越沉重的原因。」佛陀說:「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都背著一個空簍子,在人生的路上他們每走一步,都要從這個世界上拿一樣東西放進去,所以背上的負擔就會越來越重,就會有越走越累的感覺。」
那人問:「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這些沉重的負擔嗎?」
佛陀反問他:「那麼你願意把工作、愛情、家庭還是友誼,其中哪一樣拿出來呢?」那人聽後無言以對。
佛陀說:「既然你現時的一切都難以割捨,那就不要去想背負的沉重,而去想擁有的歡樂。其他我們每個人的簍子裡裝的不僅僅是上天給予我們的恩賜,還有責任和義務。當你感到沉重時,也許你應該慶幸自己不是另外一個人,因為他的簍子可能比自己的大多了,也沉重多了。這樣一想,你的簍子裡不就擁有更多的快樂了嗎?」那人聽後恍然大悟。
佛教講萬法唯心所造。有所謂「苦樂由心,炎涼在我」;苦與樂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問題在於我們如何去面對;其實人生在世本來擁有很多的幸福和快樂,只要我們不執著,不要總是把過去的負擔背在身上、放在心裡;我們要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命中的各種逆境與困難,無論是得是失,多從正面去思考問題,就會發現心中的重擔自然會慢慢減輕。
但是,佛教所說的解脫,是要我們徹底放下,不要被外在事物的假相迷惑蒙蔽;我們之所以無法開啟智慧,得不到自在,就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的貪執,太多的不能割捨;我們捨不得名、捨不得利;捨不得情、捨不得愛、捨不得已擁有的一切......如何才能捨呢?首先要做到不貪名,不求利,萬緣放下,那如何才能做到呢
放下名利枷鎖,老老實實念佛<下>
(接8月8日文):
在蓮宗八祖蓮池大師所著《竹窗隨筆》中亦有如下的記載:當年蓮池大師不遠萬裡去京城,向聲名遠播的辯融大師拜訪請益,辯融大師對蓮池大師說:「你要守本分,不要去貪名求利,不要去攀緣。只要因果分明,一心念佛。」蓮池大師受教而退。那時,同行的人嘲笑蓮池大師說:「這幾句話,那個人說不出,千裡遠來,以為可以求得甚麼奧妙的高見,原來不值半文錢。」蓮池大師說:「這個便見到他的好處,我們因為仰慕他,所以遠來,他卻不說玄說妙來凌駕我們,只老老實實,把自己的親身體認,切近精實的工夫,給我們叮咛開示。故此,這是他的好處。」
上述的這些也正是我們當今社會所需要的。首先要守本份。子女有子女的本分。母親有母親的本分,父親有父親的本分。我們每個人都要盡到自己的本分。這個本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是非常的難。真正去學著做到不貪名逐利。身心不外求,不攀緣。還要知因識果。更要一心念佛,求生佛國。
佛教講求的就是這麼多。我們要老實的學、踏實地修,以祖師大德為榜樣;這才是我們人生的大課題。佛教認為,唯有透過修行,透過身拜佛、口念佛,意想佛。去除我們貪嗔癡的煩惱,斷除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令惡念不生,如是身口意三業就會逐漸清淨,這是修行的功夫。佛法,其實就是引導我們出離生死、渡過生死苦海的方法;由於眾生的煩惱有八萬四千種之多,所以佛教法門也就有八萬四千種之廣,可是,如此多的法門,學佛之人應該選擇哪一門,又應該從何而入、從何下手呢?因此,慈悲的佛陀特別為我們開示了「念佛法門」,只要我們一心一意,老老實實地念佛,並且真誠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就會來迎接我們往生彼國。這就是念佛法門的殊勝。以下,我們要為大家說一個真人真事的例子:
民國初年,我們天台宗第四十四代傳人倓虛大師在哈爾濱極樂寺傳戒,請他的法師父谛閒老和尚做得戒和尚。傳戒期間 有一位出家人修無師,到戒場幫忙,人笨笨的,出家前做泥木匠,不識字,什麼都不會,只是會念「阿彌陀佛」。他願意在受戒期間照顧傷風感冒的病人。可是,過了幾天。他向老和尚告假。說他要走了。
住持倓虛大師沒有責怪他。監院定西大師聽說他要走了,就對他說:「我們傳戒五十三天,還沒有圓滿,怎麼可以中途走掉!」他回答:「我不是到別的地方,我是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兩位法師都呆住了。問他哪天走。他說大概不出十天,請常住為他預備兩百斤干柴,准備火化。所以,倓虛和定西兩位大師都很佩服他。看他土頭土腦的,什麼也不知道,身體還這麼好,也不生病,卻預知時至。第二天,他又再去找兩位法師,說他今天就走,趕緊替他准備。並請常住幾位法師替他助念,送他一程。在柴房搭鋪,他盤腿坐好,助念送行者請他留詩偈作紀念。修無師說了一句:「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說完就不再說話。念佛約十五分鐘就坐著往生了。
試想,一生就一句佛號,其他什麼也不知道,真的能念到一心不亂。他雖不識字,不會講經說法,臨終這一預知時至,不知度多少眾生。單憑老實念佛,就能預知時至,這就是修行的功夫。他真是現身作法,做榜樣。我們學佛人應該從中有所覺悟、有所警醒啊!佛法是內求的,是實實在在的修行;如果我們只知道理論,而不去實踐的話,我們就無法得到真正的利益。
要知道,一個人越是放下越是向前;放下不等於什麼都不做,倓虛長老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放下、自在安樂。」
讓我們放下一切名利的枷鎖,一起老老實實念佛,一起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才是我們終極的追求。諸佛菩薩最大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