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照法師:禅修要義 第一章 皈依三寶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一章 皈依三寶

有些人去寺廟的時候,出家師父看你對佛學比較感興趣,常常就會問:“你皈依了嗎?”你常常會回答:“我已經皈依某某師父了。”或者“皈依某某寺廟了”,“領了皈依證了”等等,你覺得皈依了,佛就能保佑你,不皈依佛就不會保佑你。其實這些回答都表明你還沒有真正的皈依,不懂得皈依和三寶的含義。

皈依三寶是整個佛學的基礎,我們要非常清楚它的內涵和外延,生起真正的信仰,才能保證我們一直會按照佛法僧的指引去修行,中間不會出現叉路和歧路。那什麼是真正的皈依三寶呢?我們看永嘉大師的原文:

稽首圓滿遍知覺,寂靜平等本真源,相好嚴特非有無,慧明普照微塵剎。稽首湛然真妙覺,甚深十二修多羅,非文非字非言诠,一音隨類皆明了。

稽首清淨諸賢聖,十方和合應真僧,

執持禁戒無有違,振錫攜瓶利含識。

這就是皈依三寶的偈頌,三寶就是佛、法、僧,是整個佛法的代表。前四句是皈依佛寶,中間四句是皈依法寶,後四句是皈依僧寶。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是十方三世一切法,僧是十方三世一切僧,因此皈依並不是形式,也不是皈依某個人、某個寺廟,更不是有了皈依證、念念皈依文就算皈依了。皈依首先要有至誠恭敬信仰的心,要稽首。首就是頭,稽首的原意是“引頭至地”,也就是磕頭的意思。稽首也叫“頭面接足禮”、“頂禮”,就是用人最高的頭去頂對方最低的腳,這是古時對待最尊貴客人的禮節,我們皈依三寶就要生起這種無比恭敬的心才可以。

圓滿遍知覺”是佛,“湛然真妙覺”是法,“清淨諸賢聖”是僧對三者都要稽首,表示佛陀的境界是我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佛所走過的道路是我要頂戴受持的,所有經典所闡釋的道理都是最高深、最了不起的,都是我要如法修學的;所有僧人都是三寶的住世代表,都是我修學的榜樣。佛法僧是我生命中最寶貴、最尊貴的依靠,皈依三寶是最有價值的事情。有這樣的心態和認識才叫“稽首”,修行的時候我們才會專心致志、一絲不苟。如果我們一邊念經、禮佛、聽開示,一邊覺得沒什麼意思,還不如去玩或者去工作,那就沒有做到“稽首”

稽首還表示我所至誠恭敬的三寶都是可以企及的、可以達到的,並不是空中樓閣,這就是“接足”的含義,也是佛教和其它宗教所不共的地方。比如有些宗教,只有一個上帝,其它的人永遠不可能成為新的上帝,這就不是“頭面接足”,和佛教就完全不同了。佛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皆堪作佛”。三寶是佛,我們也是佛,但我們是未來佛,所以我們需要稽首皈依三寶,而頂禮三寶其實就是頂禮我們自己。

古人是很講究禮節和氣節的,古人講“男兒膝下有黃金”,“上跪天地,中跪朝廷、下跪父母”等等。對那些自己不尊敬、不愛戴的人是不會行“稽首”這麼隆重的禮節的。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很快,“稽首”、“叩頭”這種禮節基本已經廢止了,我們現在見面都握手,這體現了互相之間的尊重和平等,很簡單,也是社會發展的必要,但“稽首”依然保持在佛教的禮儀中,並沒有改變。

稽首”可以讓我們認識到彼此之間高低的區別,如果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會把三寶和世俗的很多思想觀念無序地、雜亂地疊放在一起。比如我們會覺得財色名利和佛法一樣重要,甚至為了世間的利益和享受會放棄修行。什麼都得不到了、萬念俱灰時,才會想到來學學佛,想從佛教的角度來得到些心理安慰、得到些好處;覺得皈依了佛就會保佑我,不皈依佛就不保佑了。這些都是極其錯誤的迷信觀點,根本就不是皈依,也不是學佛。

佛法講述的是生命的真相,我們學佛是學習智慧,並不是求神問卜的迷信。有了智慧以後,我們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以及人世間的森羅萬象都會了解得很清楚,心裡會非常清淨、安定、明了,不會再有任何煩惱,也不會再有雜亂的行為,周圍的環境就漸漸好轉起來,層次也會拉開了。

佛法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諸惡莫作,就是世間有煩惱的這一層是比較低的。第二層是眾善奉行,善永遠比惡要高,但善惡還都是世間法。第三層是自淨其意,也就是要超越善惡,善惡俱泯、解脫輪回,這就是出世間法了。這三個層次就是整個佛教的內容,因此佛陀教導我們的是人生的真相,讓我們不再顛倒妄想、造業受報,不但能自救成佛,還能去救其他的親人,讓天下所有的眾生都遠離生死痛苦。對於這樣的佛、對於這樣的法、對於這樣的諸佛使者,除了稽首皈依,我們還能用什麼來表達自己對的感恩和尊重呢?

一、皈依佛寶

圓滿遍知覺是佛寶,圓滿是一個意思,是普遍,真理都是普遍的,覺悟到普遍的真理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就是圓滿的,這就佛。我們現在只感覺肚子餓了有飯吃就好,有房子住就好,累了能休息就好,思想或者知覺性只是停留在眼前的生活當中,最多也就能遍及到生後死前的這短暫幾十年的人生中,甚至覺得能把世間法全部搞明白的人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我們生前從哪裡來,死後又到哪裡去?無法遍及到這裡,就不是圓滿遍知覺。唯有佛才是圓滿遍知覺的。佛不但內在自覺了,而且也覺悟了宇宙人生、乃至九法界一切眾生的真相,這才叫遍知覺,普遍地知道、了解,而且非常圓滿,沒有絲毫缺陷。

是有一點區別的,是一種客觀的,對外在事物的了解、了知,是內在的覺性,就是每一個眾生都本來具備的、不用去修證的,也叫佛性。因此都是正覺,沒有邪覺;而屬於後得智,卻有正知和邪知,知的范圍也有大有小。那麼我們所要稽首的,所要頂禮和遵循的,是最圓滿、最普遍的真理,而覺悟了最圓滿、最普遍真理的人,就是佛。圓滿遍知覺總攝了佛的含義,也就是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覺圓滿。萬德具足,這才能稱為

這個偈頌的後面三句,是佛的三種形態,也就是法、報、化三身。很多寺廟的大雄寶殿裡都供奉著三尊佛像,釋迦佛的三身,中間一尊是法身佛,右邊的是報身佛,左邊的是化身佛。一般中間的佛像要高大一些,因為法身是諸佛和眾生所共的,毫無差別,也叫真佛,而報身和化身則隨因緣和願力的不同而不同了。

寂靜平等本真源,這是指法身佛。佛講的“一切眾生皆俱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站在法身的角度上講的。法身是無相的,遍一切處,也叫真心、佛性,是一切眾生本俱的,並非修得。我們大家跟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乃至十方法界的一切眾生的法身佛是完全一致的,沒有任何區別,所以講眾生平等就是指法身的平等。

既然是平等的,我們為什麼還要頂禮呢?還要皈依呢?可見佛和我們還是有區別的。區別就在覺與不覺,佛陀是覺者,他證得了法身;我們雖然也有法身,但我們不覺,迷失了,不知道法身在哪裡,所以得不到法身的利益,雖然有,卻和沒有一樣。佛經裡有個比喻,人人都有個變化無窮的如意寶珠,但都被縫在口袋裡了,我們找不到就只好去要飯;佛陀覺悟了寶珠的下落,所以就能自在無礙了。我們皈依就是要聽佛陀的話,把自己的如意寶珠找回來,不再去作乞丐。你說這個皈依值不值呢?我們要不要頂禮呢?

有人說,佛陀找到了自己的法身,那我的法身在哪裡佛也知道嗎?當然知道,佛是圓滿遍覺知嘛。凡夫都執著你的、我的,分得很清楚,所以明白不了這個法身,其實法身是我們與諸佛所共的。佛知道了自己的法身在哪裡,當然也就知道我們的法身在哪裡了,將來我們開悟了,也自然知道別的眾生的佛性在哪裡。

法身是無相的、遍一切處的,那還會有動亂嗎?會有區別嗎?有你我他之分嗎?當然沒有。法身是寂靜平等、本真的,是寂滅,是沒有吵鬧、沒有動搖,寂靜是不動搖、不散亂;平等就是無差別,猶如虛空;本真是本來具足的、唯一真實的;就是萬法之源,也就是法身佛是我們一切眾生的本相,本相其實就是無相,是一切生命之源,是清淨、無相、遍滿一切處的真佛。

所以一切眾生都生活在法身裡面,佛菩薩的萬德莊嚴是法身的作用,我們的貪嗔癡、殺盜淫妄也離不開法身的作用。比如我們都能思考,思考都是意識的作用,我們看得到意識嗎?看不到。但意識是確實存在的,能指導我們的行為。意識人人本具,就如同我們的“法身”,但想好、想壞就不一定了,好的想法就表現出好的行為,壞的想法就表現出壞的行為。行為都是可見的、有差別的,意識卻是看不到的,因此是沒有差別的,但一切行為和思考都離不開意識的作用。

再打個比方,生命就像一條河流,河流裡的生物非常豐富,代表我們無盡的輪回當中積累的各種善業和惡業,法身就是河流的源頭,佛菩薩和我們是共有一個源頭的,從源頭流出來的水一樣,江河湖海卻不完全一樣。佛菩薩的生命之流是被清理了的,所以非常清淨、平靜,能像鏡子一樣把沿途的風景都清晰地反應出來,能圓滿遍知覺;我們的生命之流是被污染了的,非常骯髒,還有驚濤駭浪,各種煩惱翻滾個不停,所以什麼風景也看不明白,這叫“無明”。

源頭雖然都一樣,我們卻沒有佛的受用、莊嚴和德行,所以就要通過修行來清理我們的生命之流,把內心產生的煩惱慢慢地消除掉,把過去的習氣修改過來。就像治理污染,讓河流恢復本有的清澈一樣,河流只要一干淨,功德馬上就顯示出來了。比如二三十年前,很多的河水都很干淨,可以用它洗衣服、洗菜、洗澡……干什麼都行。現在呢?基本都污染掉了,不但不能用了,還會污染空氣和其它河流。所以並不是說沒有污染的水裡要有什麼金銀珠寶才算好,沒有污染本身就是好的,我們的法身就是被煩惱污染了,只要能覺悟,通過修行把污染去除掉,並不要再來添加什麼東西,清淨的生命本身就能顯現出圓滿莊嚴的世界,這就是相好嚴特非有無

相好嚴特非有無,是指佛的圓滿報身。這就像大家都不注意環境保護的時候,我們就會生活在一個垃圾堆積起來的城市裡面,果報就很差;大家都注意衛生的時候,我們就能生活在一個清淨莊嚴的世界裡了。

其實心靈世界經過清理,恢復了生命最初的真相,也就是完全清淨平等、沒有任何雜染的本來面目的時候,就不止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是無量百千萬億的相好,做什麼都是最好的。比如河水清澈了以後,拿它作什麼都好,洗衣服能洗干淨,煮飯也行,游泳也行,做什麼都能做好;可是一旦被污染了就做什麼都不行。

無量的相好,就是指做什麼都能做得最好,非常莊嚴,誰都喜歡,佛菩薩就有這種萬德莊嚴。嚴特是指非常特殊的、殊勝的莊嚴,也就是清淨、智慧和慈悲,和我們沒有修行的人完全不一樣。

凡夫有時也會打扮得很莊嚴,但卻很執著、迷惑,所以就不會有這樣的相好嚴特。佛證得的是人無我、法無我的這種究竟圓滿的境界,所以能具備無量無邊的功德。什麼是功德?“功”是內在的,誰也看不見,我們盤腿坐著一動不動,不見得是在用功,而那些天天干活、忙得沒有時間坐下來的,功用得可能更好。所以用不用功不能拿表面的現象判斷,但只要我們真的用上功了,外在的行為上、德行上就會顯示出來,顯示出來就叫“德”。

孔子說:“察其言,觀其行。”看這個人有沒有德行,不能只聽他如何說,還要看他如何做。如果一個嘴巴上很講用功,卻表現得非常自私,凡事只為自己、不為別人考慮的人,他就不是真用功,或者說剛開始用功,還沒有力量,還顯示不出德行來。只要真正用功了,那隨時隨地都能顯示出德行來。

佛就能做到萬德莊嚴,無論是被別人侵害時,或者普利眾生時,佛都能顯示出非常圓滿的德行,也就是智慧和慈悲。這是凡夫所不具備的、不可思議的,稱為嚴特,非常特別,與眾不同,也很難形容。非有無,這三個字是告訴我們,這個相好嚴特的圓滿報身和一切相一樣,都是“非有非無”。有不是增加起來的有,無不是說什麼都沒有,而是我們原本如此,現在雖然顯示不出來,但只要通過修行改正了自己的缺點,就會有了。所以有無都不用去執著,當下即是,這叫非有無。

我們常常會覺得現在是修因,將來才能證果。比如佛經裡的方便法說,拿花去供佛,來生就很漂亮,因為花很莊嚴,所以感得的身體就會很莊嚴;我們去拜藥師琉璃光佛的時候,來生皮膚就會很光滑、潤澤,臉上也不會有痣,別人看到都會生歡喜心……因果上是確實如此的,但並不是說我們布施了以後,就像做買賣一樣給自己創造了一個好的果報出來,佛法的利益不是這樣來計算的。

其實我們之所以很難看,是因為有一顆吝啬的貪心,把自己的心情揪擠在一起放不開的緣故;當我們願意去布施時,就有了一份愛心,原來揪擠得很緊的心就放松了,甚至消失了,那我們的心情就舒坦了,臉上就自然漂亮起來。

所以漂亮是我們本來就有的,從來也沒有失去,只是因為貪心讓它顯示不出來了而已,那你說這個漂亮到底是有還是無呢?所以是非有無,說它有吧,還顯示不出來,說它無呢,它本來就有,從來也沒有失去過。佛的圓滿報身就是如此。

慧明普照微塵剎是指佛的千百億化身,也就是佛的智慧光明。就是國土、世界,微塵是極多的意思,智慧的光明能夠普遍地照耀無量無邊的世界,為無邊的眾生點燃生命的光明。這就是佛的無數化身,一直在隨緣地救度無邊的眾生,就像陽光一樣,並不會選擇好惡,而是普遍地令所有國土都充滿光明。

其實我們大家也有“法身”、“化身”和“報身”,但都是染污的、不清淨、不圓滿的。比如我們的“法身”就是思想、認識,思想是無相的,所以境界高低誰也看不見,但都跳不出善惡的范圍,不是善的,就是惡的。比如人生觀、世界觀等等各種觀念、認識、看法,不但確實存在,而且還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身體和感受。身體和感受就是我們的“報身”。

思想如果是惡的,比如殺心非常嚴重,身體肯定就短命、多病,常常會感到莫名的恐懼,醒著的時候不害怕,可是夢裡就會出現恐怖的夢境;如果思想很善,比如很慈愛的人,很珍惜其它眾生的生命,那自己的身體也會很健康安穩,不會生畏懼;善惡不太分明的思想,比如貪吃的人,腸胃就容易生病,貪色的人往往會傷身,有節制的人身體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了。所以身體的受用跟思想有直接的關系,這在哲學上就叫做“意識的主觀能動性”。

佛教史上有位著名的蘇曼殊,是民國年間佛教界的一個才子,據說才華可以和弘一大師相比。他年輕時就從印度留學回來了,可以講梵文、日文,而且音樂、詩詞、書法、繪畫樣樣精通,非常厲害,可是三十多歲就去世了,後來有人分析就是思想過分壓抑所導致的。

因為蘇曼殊的母親是日本人,從小就沒有見過父親,在過去那個社會裡,這是非常受人歧視的,所以他常常感覺很苦悶,也無處發洩,就染上了一個不良嗜好——暴食。有一次,他乘輪船到日本去,隨身帶了三麻袋吃的東西,別人還以為他是做生意的,結果他坐在麻袋上面就一直不停地吃,船還沒到日本三麻袋東西就全吃完了。有這樣的心理和習慣,身體當然就不可能好了,胃痛得厲害不說,最後還短命而亡。

所以身體的疾病和思想是很有關系的,我們如果不注意心理、思想的健康,身體就會受影響。比如有的人喜歡打游戲,一天到晚都在打,停下來手就癢癢。這樣下去用不了多少時間,身體就會有反應,頸椎骨、腰椎、眼睛、頭腦,全都會出問題,會感覺惡心、腰酸背痛、頭暈眼花的,難受了就去吃藥、治療,邊治還邊玩,那怎麼可能治好呢?

思想是“法身”,身體是“報身”,身體根據思想的要求,去完成各種社會和家庭角色、生起的各種作用就是“化身”。比如我們學習時就是學生,回家了可能就是父親或者母親,在單位裡就是員工……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展現,但是無論你怎麼展現,都離不開思想和身體,所以法身和報身圓滿了,化身才會圓滿。

凡夫雖然都是佛,但都是在無明大夢裡沉睡的佛,天真佛性都被無明覆蓋住了,法身就變成了我執,思想意識變得很自私、狹隘。有這樣一個不圓滿的“法身”,報得的身體也不可能圓滿,因此整個生命現象都是顛倒、錯亂的。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會非常完美,這都是思想不完美造成的,就不能和佛一樣展現出圓滿、智慧、自在的行為。所以我們只有皈依佛寶,擺脫掉我執,才有從迷夢中清醒的可能。

二、皈依法寶

稽首湛然真妙覺真妙覺是指法的最究竟處,也就是無相的妙法。佛陀證得的境界又叫做妙覺,就是覺悟到了極妙之處。僅次於妙覺境界的叫等覺,等覺是十地菩薩的境界,對所有生命,哪怕是地獄眾生的心態也能了如指掌。而佛陀的妙覺境界呢,就是對所有的一切宇宙人生的真相都了解到了極至,覺悟到了極點了。

湛然是清澈、透明的意思,指佛法內在的本意。佛法所說的這個“法”是安住在法界裡的,包括色法和心法兩部分。我們看到的有相的物質,桌椅板凳、動物、植物等等,這在佛教裡統稱為色法;看不見的意識、思維、知識等等統稱為心法。這一切法其實都是沒有生滅、沒有動搖之相的,這叫湛然

佛陀是很有智慧的,接引眾生時從來不破壞世間法,而是隨順眾生的根基來教化我們,所以佛才說佛法有正法、像法、末法的遷流變化過程。同時,佛也不停地強調,佛法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永恆不變的真理。前者是接引、教化眾生的方便;後者開權顯實,闡明佛法的本意,兩種說法並不矛盾。

有人說“正法五百年,像法五百年,末法是一萬年,我們現在都是末法”。這種觀點至少是不全面的,因為佛法是安住在法界中湛然不動、遍滿一切處的,這是法的本意。我們想要學法,就在法界當中去學,學到後跟佛法相應了,我們就和不生滅相應了,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夠安住在法裡面,這就是正法。如果跟法不相應,那我們即使在佛身邊也見不到佛法,還是和世間法相應,只能去生生死死地輪回,那不是末法又是什麼呢?

所以正法、像法、末法乃至滅法都在我們的心中,末法時代也有正法,要這樣去看事情。我們現在都還沒有開悟,被無明一蒙蔽,思想就有了問題,會覺得人世間都有生滅,有時間空間的概念,有好有壞等等,這種認識就不是湛然,就是非常局限、障礙的凡夫見,沒有認識到法的本意。

具體地說,當我們大家對三寶有絕對的恭敬心,破除了人我執、法我執,生起正覺的時候,就和佛的正法相應了,那我們現在就是正法;如果我們只是內心對三寶有信心,自己修行也很認真,但卻只是喜歡世間善法,只想得人天福報,對破除我執、法執沒有信心,並沒有和佛法相應,只是相似,那就是像法;如果我們只是外表跟著做做佛事,卻沒有法喜,對三寶也沒有什麼信心,這就是末法了;如果我們內心全被貪嗔癡掩蓋了,什麼善事也不願意做,心中已經沒有法了,那就是滅法了。所以正法、像法、末法、滅法都是我們的心所感召的現象,法的本身卻永遠是湛然的。

甚深十二修多羅修多羅是梵文,翻譯成漢字叫“契經”。契就是默契,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既要跟佛默契,還要跟凡夫默契。把佛意正確無誤地傳達給凡夫,就叫做“契經”,我們中國簡稱為“經”、“經書”。

“經”並非佛教獨用,比如中國古代儒家的四書五經、道家的《道德經》,以及外教《聖經》等等,也都用“經”字,所謂“聖人被下之言”為經,就是聖人教化我們的這些語言,都稱為“經”,如“經典之作”。因此,經代表真理,是不能被修改的,無論什麼時候都有它的存在價值。

十二是指佛教的十二部經,並不是說佛教只有十二本經書,所謂三藏十二部經典,數量是浩如煙海的,窮其一生也很難讀得完,十二是指佛講法的十二種體裁,是經書的一種歸類方式。比如我們講的文學體裁,有小說、詩歌、議論、記敘等等,佛經的體裁就有長行、重頌、授記、孤起、無問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一共十二種,稱為十二部。三藏就是經、律、論三大類經書。所以三藏十二部經是佛說教所有經典的統稱。

那麼佛說的經典有多少部呢?這個就很難統計了,往往同一本經書就包含好幾部,比如每本經書裡都有長行,也就是長篇的敘述文字,也有重頌,就是把長行的內容用簡單的偈頌概括起來重新說一遍,這是印度文學的一個特點。還有一些無問自說的發起因緣等等,比如《阿彌陀經》。這些都合稱為三藏十二部,內容極其廣泛、深奧,所以叫甚深。

非文非字非言诠,這是講三藏十二部經典的根本。文字固然是佛經,但佛經並不只是文字,我們要通過經典的文字找到成佛的這條路徑,這才是真正的佛經,也叫做法。

我們要皈依的這個法,是能讓我們升華生命的真理。《法華經》說“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從佛口裡講出來的這個法,我們大家依照它來改變自己,升華自己的生命狀態,就如同新的生命從法中誕生一樣。比如我們以前很不負責任,學了佛法後,我們認識到負責任是生命的一個重要力量,負責任才會活得更踏實,心裡才不會空虛,不會抱怨,這樣一來,我們的生命就升華為一個負責任的狀態了。這個狀態就是從法變化而來的,佛法在我們身上起作用了。

那麼佛法的這個作用怎麼來的?是從佛經的文字來的嗎?是從經典的解釋來的嗎?都不是,是我們學習了佛法以後,按照佛法去做,佛法才會有作用,不做就沒有作用。所以說“非文非字非言诠”,是語言,是解釋說明,不是把文字全都背誦下來,天天掛在嘴上,也不是說我們很會解釋佛經,佛法就自動能夠起作用了。佛法不是用來說的,而是要去修行印證的。

我們學佛法其實就是學智慧,佛法的智慧稱為般若,分為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三種,也叫聞、思、修。智慧的第一個階段都是從學習文字、聽聞言诠開始的,這就是聞;第二個階段就是要用學到的佛法來觀照自己的心,如法地思考,把以前錯誤的認識改正過來,這叫觀照般若,也叫思;第三個階段要把認識到的真理落實在行動中,把錯誤的行為改變過來,這就叫修,這樣才能進入真正的智慧,也就是實相般若。達到實相般若以後,佛法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無論我們走到哪裡,都會如法處理事情,包容萬物,引導眾生學習佛法、離苦得樂,為一切眾生服務,我們就成為佛法的化身了。

因為佛法的本意並不能被文字和語言所障礙,所以就能一音隨類皆明了一音就是一種語言、甚至一句話。佛陀講法時十法界的眾生都會聽到,所有眾生都能同時受到佛法的利益。就如同太陽普照萬物一樣,萬物都能得到陽光的利益,但萬物都不能真正地了解太陽;同樣,不同法界的眾生聽法時,會有不同的覺受和認識,大家都覺得能理解佛的意思,其實佛的意思只有成佛了才知道,否則都是錯會,至少是不圓滿。

比如我們現在都是凡夫層次,大家聽法的時候,會根據自己的修學基礎體會到不同的感受,都會受益,讀佛經時也覺得能理解佛說的意思。其實層次稍微高一點,你就發現,原來的理解並不正確,如果到了初地菩薩、二地菩薩,覺得以前的理解真是可笑。佛的經典非常深奧,境界非常高,我們可能只懂其中一點點,但這一點點就是我們現有的生命層次能隨類明了的內容,就能讓我們現有的生命層次得到升華,變化我們的氣質,升華以後我們又可以對同一本佛經有新的理解,這個理解又讓我們再進一步升華……直至解脫成佛。

所以佛法是非文非字非言诠的,這樣的法才極具生命力,能讓不同的眾生在不同的時期都會得到不同的受益,而它永遠是一音,永恆不變。佛法是終極的真理,這就是皈依法的重要性所在。

三、皈依僧寶

清淨諸賢聖稱為僧,出家的佛弟子稱為清淨和合眾。諸賢聖要求就高了,大乘佛法裡所謂三賢四聖,賢位、聖位是有差別的。破掉見惑才能稱為賢,賢共有三個果位,分別要破掉見惑、思惑、塵沙惑,稱為三賢。菩薩四十個果位裡,十住、十行、十回向,這三個位次稱為賢人。如果我們大家在理念上、道理上已經感受到無我了,從這個時候開始就是賢人,而不是凡人了。破一品無明、徹底見到佛性,才能稱為“聖”,才算登地的菩薩。我們要稽首皈依的就是這樣的賢聖僧,也就是要向他們看齊,把我執、我見去掉。

十方和合應真僧十方是指十方世界,所有的清淨和合大眾,應真僧是指證得羅漢果位的僧人,見思二惑破完稱為應真,就是“應化真寂”。羅漢位的聖人已證得涅槃的真體,見到了生命的真相,也就是萬法內在的本質他已經看到了,但他還在這個世界生活,“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隨著眾生的根基來應化、教化我們,讓我們都感受得到佛法的好處,這叫應真僧

執持禁戒無有違,這是第三種僧,就是凡夫僧。第一種是賢聖的菩薩,第二種是十方的羅漢,第三種就是清淨的出家人。執持禁戒無有違,就是持戒清淨的意思,雖然是凡夫,但是戒律嚴謹,因此也是我們修學的榜樣。振錫攜瓶利含識,錫杖代表戒法的莊嚴,瓶也代表守戒,比如出家人都有濾水瓶,喝水時要過濾一下,不要誤傷到小蟲,非常慈悲;錫杖代表智慧和無畏,也是代表法義,就是僧人看到眾生有苦難,隨時可以用佛法去救拔他們。含識就是眾生、有情,就是有妄想分別的眾生,分別心沒有被轉化為智慧,都叫含識

所以真正的僧寶是要利益一切眾生的,在世間會有三種顯現,第一是賢聖僧,也就是大乘的菩薩僧,第二是二乘的羅漢僧,第三就是持戒的凡夫僧,這三種僧都是我們皈依的對象。

佛、法、僧三寶是三位一體、不可分割的。佛是彼岸的明燈,法是舟船,僧是領航人,我們想度過生死苦海,這三者缺一不可;或者說佛是醫王、法是藥方、僧是看護,我們想治好病,也要有這三方共同的護佑;佛代表自性覺,法代表自性正,僧代表自性清淨,佛、法、僧代表自性,是不能拆開的,所以才合稱為“三寶”。

我們皈依三寶,就要對外在的佛像、經書和出家人,以及內在的覺、正、淨,都要生起至高無上的皈依感,內心生起一種安穩、清淨的感覺,這種心態是很重要的修行基礎。有了這種皈依感之後,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甚至山河大地都在給我們講經說法,那我們還能不成就嗎?

釋迦佛在過去世修行時名為雪上童子,曾遇到一個羅剎,對雪山童子說半偈雲:“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雪山童子請他說全偈,羅剎說:“我快餓死了,你如果能夠讓我把你吃了,我就為你說。”雪山童子馬上答應了,於是羅剎又說了下半句,“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雪山童子聽完很法喜,就讓羅剎吃掉自己。其實羅剎是帝釋天變化來試驗雪上童子的,所以並沒有真把雪山童子吃掉,但這個故事就是雪山童子至心皈依三寶的表現。如果換作我們,就會選擇考慮一下了,“我憑什麼要聽一個羅剎說法呢?他自己還吃人呢!”那我們的皈依就不清淨,沒有達到至心。雪山童子早就成佛了,還教給了我們八萬四千法門,我們卻還在這裡輪回,這就是沒有至誠皈依造成的。

我這樣說,有人會不服氣,因為大家覺得自己皈依三寶的時候都很真誠的,也都稽首了。可我們稽首的時候是不是至心呢?至心就是趨向於一心,還不是真正的一心。一心的力量非常大,可以心想事成。凡夫心就不行了,力量很弱,因為凡夫做事的特點就是三心二意的。二意就是意識分別,意識心一動,分別就出來了,這個好,那個不好,要這樣做,不能那樣做等等,這就是凡夫的境界,有陰陽相對的二意;意識一分別,也不明白為什麼,反正好的就拼命去貪,壞的就起憎恨,三心——貪嗔癡,就起來了,所以中國的語言是很有意思的。

我們剛開始皈依,肯定也會三心二意,比如心裡首先會對師父有個評價,這個師父好,那個師父不行,我供養這個師父的,不供養那個師父等等。對法門也一樣,什麼淨土宗好啊、禅宗高啊……常常會比來比去,然後诋毀其它法門。對佛菩薩呢?念了阿彌陀佛,不夠,還要念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都要念,如果不念,佛就不保佑了……大家可以仔細檢討一下,看自己皈依後是否還有這些想法呢?如果有,那就是三心二意,不是至心皈依,就很難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還需要按照永嘉大師的皈依要求逐條去對照、去落實,把基礎打牢。如果能達到至心皈依,那我們很快就會明白佛陀所言的真實不虛,就會得到佛法的無窮利益了。

 

 

上一篇:達照法師:禅修要義 前言
下一篇:達照法師:禅修要義 第二章 發宏誓願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