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就是明白與放下
人的煩惱有兩種,一種來自先天基因,叫做“俱生我執”,一方面來自後天的環境熏染,叫“分別我執”。後天的執著容易在見性後得以清除,叫“見所斷煩惱”,因見覺悟之光,頓除後天的黑暗煩惱;而先天基因導致的煩惱習氣,則要經過長期修行,才能脫胎換骨,清除干淨,這便是“修所斷煩惱”。
當一個人不執著於外部世界,不認假成真,世上任何境界都不能動搖他的安寧與快樂時,他就已經解脫了。明白真理、並能用真理之光觀照行為,這本身就是解脫,再不需要去尋求另外一種解脫了。如果離開這種真理,離開自己的心靈和心性,去尋找另一種解脫,就是‘心外求法’,是一種錯誤的選擇。所有心外的東西,都是有為之法,最終還是會鏡花水月一場空的。”
有些人在修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體驗,原因就在於他有顆單純的心。古人雲:“直心是道場。”單純的人沒有諸多的名相,也不願看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他們只會從文字或者某種東西中感受到一種精神的東西,這種精神恰恰就是最珍貴的東西。
這就像一些女孩子年輕的時候很容易被一些外現所迷惑,比如這個人長得很漂亮、也很有情趣等等。當她上了一定的年齡,有了一定的閱歷之後就不注意這些了,因為那時她就有了一種直觀的智慧,她可能更關注一個人的本質。
有些人明心見性之後,在修行的過程中就會從裡向外滲透著一種喜悅,哪怕某種外現的東西有時候可能會影響他的情緒,但那個情緒只不過是一種表面的東西,你內心的喜悅很快就會把它沖淡。那諾巴對此作過一個很好的比喻,他說,明心見性之後,就好像把一棵大樹的樹根斬斷了,那妄念的樹枝肯定會枯萎的。
那諾巴說的那棵大樹就是思維之樹、輪回之樹。雖然樹根被斬斷之後大樹仍然活著,但是它會慢慢枯萎。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明白心性之後,他的那棵思維之樹、輪回之樹就會慢慢枯萎,這個枯萎的過程也許是漫長的,但是在此過程中,他會越來越明白,他的狀態也會變得越來越穩定。因為這時候好多習氣就被清除掉了。有的人也可以不經過這個清除習氣的過程,就頓悟頓證,就是說開悟和證道是同時的。
因為人的煩惱有兩種,一種來自先天基因,叫做“俱生我執”,一方面來自後天的環境熏染,叫“分別我執”。後天的執著容易在見性後得以清除,叫“見所斷煩惱”,因見真理之光,頓除後天的黑暗煩惱;而先天基因導致的煩惱習氣,則要經過長期修行,才能“脫胎換骨”,清除干淨,這便是“修所斷煩惱”。開悟僅僅是看到了智慧光明,與生俱來的習氣一時還難以清除,需要經過長期的熏修,才能真正徹悟。
很大一部分人清除習氣的過程都是非常漫長的,歷代的八十四個大成就師和後來的成就者之中,有的就用了十二年的時間來清除習氣。之後,他們證悟的那種光明才會真正照耀他們的人生。所以,有個關於八十四個大成就師的普遍說法是:“十二年後,他們得到了大手印的究竟證悟。”也許,這十二年,跟人的生命規律有關。
剛開始清除習氣時需要閉關,但是單純的閉關還不夠,閉關的目的是為了讓那個東西穩定,但穩定之後還沒達到完全徹悟,還需要到生活中去修,去磨煉心性,去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在事上也打成一片。如果沒有生活中的“修”,那麼他的成就便不究竟。
比如說慧能,當他開悟、明白了之後,沖米的時候就是一個保任的過程,五祖為他講《金剛經》就是一個印證的過程,並且進一步為他開示心性。之後,他在獵人堆裡呆了十多年,這十多年既是在保任,也是在磨練心性。十多年過去之後,他的證悟就非常穩定了,世上的任何境界都不能改變他本有的那種明空智慧了。
當一個人不執著於外部世界,不認假成真,世上任何境界都不能動搖他的安寧與快樂時,他就已經解脫了。明白真理、並能用真理之光觀照行為,這本身就是解脫,再不需要去尋求另外一種解脫了。如果離開這種真理,離開自己的心靈和心性,去尋找另一種解脫,就是“心外求法”,是一種錯誤的選擇。所有心外的東西,都是有為之法,最終還是會鏡花水月一場空的。
明白人看戲時,肯定不會被戲的內容所控制。因為他知道,這一切都是演員們在演戲。如果你投入太深,認假成真,就會被它所迷惑,所控制。比如有的人看了恐怖片,當晚連去一趟廁所都會心驚膽跳,因為他害怕馬桶裡會突然伸出一只白晃晃的手來。這就是被幻象控制了。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談的也是這麼一回事。所謂的當局者,就是認假成真的人,他們不知道任何事情都是虛幻無常的,不是永恆的,所以才會被這些假象控制了情緒。旁觀者,則是指那些沒有投入到正在發生的事情裡面的人,對於他們來說,眼前的事情跟一出電影沒多大的區別,跟一個夢也沒什麼區別,所以他們不會因為眼前的事情覺得痛苦,更不會放不下。
在這個時代生存的一部分人,他們雖然知道某種東西是不存在的,但他們仍然在試圖尋找另外一種解脫。究其根本,是因為他們並不知道什麼才叫做解脫。事實上,解脫並不是一個口號,或一個具體現象,它是一種生命狀態。
很多現代人都在找解脫,他們心目中的解脫也許只是 “賺很多很多的錢,然後環游世界”。但是他們沒有想過,就算他們賺了很多錢,並且環游了世界,這種快樂又能維持多久?要是他們發現自己終此一生所追求的“解脫”,在一個星期之後就消失了,自己又陷入全新的煩惱之中,那該怎麼辦好?
生命中最大的矛盾,就是執著太多,偏偏什麼都不會永恆。很多人不是執著金錢,就是執著名利。金錢名利都不執著的,就執著愛,執著美,執著快感。可惜的是,它們一個比一個消失得更快。拿愛情來打比方吧,即使你和老婆兩個人都不變心,也總會相繼去世。連古今中外千萬人歌頌過的愛情,都不會永恆,還有什麼會永恆?
明白了一切都不會永恆的時候,你就不需要再去追求某種心外的解脫,因為當你擁有這個見地的同時,就已經解脫了。然後你就要對治,所謂的對治就是放下。這裡的放下,不是讓你啥也不做,而是讓你做事的時候不要執著結果。比如你可以炒股,但暴漲時不要過度興奮,狂跌時不要過度沮喪。因為當你能吃飽穿暖後,這些東西對於你的一生來說,便沒有大的影響,也沒有大的意義。況且,無論你有多少財產,無常一到,它都會變成一串沒有意義的數字。世間的一切都不要執著,面對一切都要如如不動,這就是“放下”和“破除執著”。
放下、破執的同時,你還要盡力做事,只是不要讓任何東西把你從覺悟中拽出來,始終保持明心見性後的空性狀態。你在該做事時專心做事,事情完成後,無論結果如何,都能心情舒暢地欣賞迷人的野花和夕陽,這就對了。
--選自《讓心屬於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