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宗舜法師:略談楊仁山居士評淨土真宗--寫在《楊仁山居士評淨土真宗論著全編》前面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略談楊仁山居士評淨土真宗

--寫在《楊仁山居士評淨土真宗論著全編》前面

宗舜法師 

  淨土真宗在國內的流傳已經越來越廣,一是因為打著淨土宗這塊金字招牌,二是所說純信他力,實在符合凡夫的心理。阿彌陀佛為我們蒸好了饅頭,現在連開口吃都可以免了,想想就飽,真是妙用無方,不可思議!
  對淨土真宗的問題,楊仁山居士發現得最早,看得最清,批駁得也最透徹。他總結說:
  “貫宗所別於通途者,摘其大綱:一曰取一願廢諸願。貴宗以第十八願為宗本,判十九願為非佛本意,則佛有違心之語。故取一願令人專修可也,貶諸願謂非佛意不可也。二曰專他力而盡廢自己力。考經中佛說雲雲,平心論之,雖以他力為所,仍以自力為能信也。三曰貶經中所說三輩九品之相為不足貴,而另立一往生之相,駕於九品之上,雲往生即成佛,是修行者生品反低,而不修者生品反高也。四曰判聖道為此土成佛之教。夫聖道為十方三世成佛之教,極樂世界亦在其內,所勝者無退緣,常與諸上人同會一處耳。然在淨土得忍以後,度生願切者,必回入娑婆,或往他方世界行大悲利生。淨土菩薩若阙大悲,彌陀亦應诃斥也。”(《雜評》)
  的確,淨土真宗的要害在於純信他力,廢黜自力。既然只能依靠他力,那麼造惡之人就是“正機”,為善之人反成偏門。既然善非往生之因,惡也不成為往生的障礙,那麼因果自然可以超越,大家就只要隨業就夠了。淨土真宗就是認為宿業既定,行善是過去的善因驅使,造惡也是過去的惡因驅使,所以不需要害怕造惡。而且如果過去沒有惡因,今生想造惡也造不成,所以親鸾說:“汝不去殺千個人乎?然者,必定往生淨土。”這就是“善事、惡事皆任業報”(見《歎異鈔》)說。其實,“任業報”是定命論,是外道的觀點。按照這種觀點,既然造惡是宿業不可避免,就算縱情造惡,也是可以理解和原諒的,因為我們這些凡夫無力對抗宿業呀。有善不為也沒有可慚愧的,因為我們沒有宿業呀。那麼,結果只能鼓勵大家消極行善,積極造惡。就算親鸾自己苦口婆心地說“不可因藥而好毒”,後果豈是他能控制的!所以,我們說,淨土真宗對佛法的破壞,起自純信他力,根在破滅因果。
  淨土真宗的人最喜歡引善導大師的話為自己裝點門面,但是,對善導大師的另一些“不利之言”,卻視同不見,或者任意歪曲。如果善導大師也同意純信他力的觀點,那麼下面一段話又如何解釋?
  “若自他境上,獲得三業,能令清淨,即是生佛國之正因。問曰:既道三業清淨是生淨土正因者,雲何作業,得名清淨?答曰:一切不善之法,自他身口意總斷不行,是名清淨。又自他身口意相應善,即起上上隨喜心,如諸佛菩薩所作隨喜,我亦如是隨喜,以此善根回生淨土,故名為正因也。”(《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贊》)
  這個“一切不善之法,自他身口意總斷不行”,是佛賜給我們的不行呢,還是自己努力不行?這個“自他身口意相應善,即起上上隨喜心,如諸佛菩薩所作隨喜,我亦如是隨喜”,是佛力令我們得到隨喜呢,還是自己發心隨喜?
善導大師又說:
  “三從今向世尊下,至忏悔已來,正明夫人淨土妙處,非善不生。恐有余愆,障不得往,是以求哀,更需忏悔。”(《四帖疏》之序分義)
  這個忏悔,又是佛賜給我們的忏悔嗎?“非善不生”的善,是佛的圓滿的善業(功德)還是我們凡夫不圓滿的善業?如果是佛的,佛已經把圓滿的善業賜給我們,如何還要忏悔?如果是凡夫的,造善業、求忏悔不是又涉及自力了?
  楊仁山居士所說的“佛經且任意廢棄,何況凡位學者之言,而不肆口诋诃?”又豈只是對某一個人!
  楊仁山居士對淨土真宗,原未留意,自謂與“南條、北方諸君,往返二十年,未嘗講論佛法”,而因為日本人要刻印法然的《選擇本願念佛集》,“機緣觸發,不惜一番話墮,引出無限是非。”一開始,楊仁山居士對淨土真宗還寄予希望,“貴宗廣布佛教,勢將遍於地球,伏願參酌損益,駕近古而上之。故不憚繁言。陽似辯駁,陰實資助。”甚至幻想“一切教規,概不更動,但將捨聖道之語,隱而不言,不過少小轉移之間,便成契理契機之教。”但是與淨土真宗信徒的幾次書信往還,終於不可統一意見。楊仁山居士沉痛地說:
  “講論佛法者,期有益於人也,聞者既不見信,則所言便為無益,若再置辯不休,豈非同於流俗爭論是非乎?故於奉到大著二冊之後,但閱其意趣所在,不贊一詞也。深知彼此志願不同,弟以釋迦遺教為歸,不敢絲毫逾越,貴宗另出手眼,獨樹一幟,雖欲強而同之,其可得乎?”(與日本龍舟書)
  的確,道不同,除了不相為謀,各行其是之外,又能如何?眾生業力不可思議,也只好如此而已。
  楊仁山的對淨土真宗的批評,始於“評《選擇本願念佛集》”,終於“與日本龍舟書”,收錄於《楊仁山居士遺著》裡,一直不大為淨宗學人所知。今年因見淨土真宗信徒日眾,而學淨土者多不明其真相,故將批評淨土真宗的舊信公開,又輯楊仁山居士批評文章發布於網站,引起不小的震動。由於當時時間關系,楊仁山居士的文章未能收全,且校對不嚴,有些錯字脫文。現在我們將楊仁山居士著作中涉及淨土真宗的全部文章輯出,匯編成《楊仁山居士評淨土真宗論著全編》,以期對大家有所啟發。
  我們要說明的是,這裡討論的不是一宗一派的問題,同研究批評會集本一樣,討論的是用什麼樣的態度信佛學佛的問題,也就是依法與依人的問題。如果不顧佛經,別出心裁另搞一套,縱有一時勸化小善,而最終會對佛教造成極大的損害。楊仁山居士說:
  “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故知佛法非外人所能破也!”
  三反其言,令人竦然!正信的佛子,要警惕呀!

 
 1999年7月16日於蘇州西園
  戒幢佛學研究所無盡燈樓

 

 

上一篇: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華錄 第七章 唯識精義 11 六種無為
下一篇:宗舜法師:讀竺摩法師《東西兩法並行不悖》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