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明海法師:寺院生活儀軌的意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寺院生活儀軌的意義

明海大和尚

(2007年7月19日晚於觀音殿前)
 
各位營員: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們寺院僧俗大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生活禅夏令營已經辦了十四屆,今年是第十五屆。每次開營之前,都要跟大家講一些在寺院生活的儀軌。所謂寺院生活的儀軌,很多方面涉及到身體的姿勢、身體語言,有一些涉及到我們的講話。

我們現在學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呢?我覺得你們有機會到寺院來體驗幾天寺院的生活,有一些朋友是想深入地了解佛教這一種信仰,了解佛法,深入地去學習,甚至去體驗;也有一些朋友,可能是想在知識的層面了解一下;有一些是想深入地體驗或者進入。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有這樣一個機會到寺院裡來,了解寺院從外在形式上的東西到內在的方面我們的一些要求,我覺得都很有用。

大概來說,佛教在社會上存在和發展,通常我們認為是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我們知道佛教是個信仰。這個信仰,以佛教來說,來自於釋迦牟尼佛,他的覺悟,他生命的覺醒和體驗。於是,他幫助我們也能跟他一樣覺悟,所以他就有講法以及告訴我們一些覺悟的方法,這個是信仰層面的。但是,同時佛教在時間和空間這兩個方面要傳播,要借助於很多的手段,借助於很多的形式,當然語言文字本身也是一個手段。更展開地來說,你們在寺院看到的像建築、佛像、還有一些地方的壁畫、還有我們聽到的晨鐘暮鼓,還有我們今天要學的佛教的禮儀,其實這些都是傳播、傳達佛法內涵的工具和手段。這個層面通常我們稱之為文化,我們稱它叫佛教文化。佛教文化有很多內容已經進入到社會生活中,成為我們民族文化的一個構成部分。第三個層面是社會層面,佛教在傳播中要用各種各樣的工具、語言、文字、塑像,包括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禮儀,同時佛教也有社會的實體,像寺院、佛教協會或者是佛教的社團等這些社會實體,社會實體在社會中存在,它也有一些形態,有它的一些組織、一些規章制度,還有它跟社會要融洽,要遵守社會國家的法律和各地方本有的習俗。

我們要了解佛教,除了要了解信仰內涵,同時也應該要了解佛教文化的層面。佛教文化層面很重要,佛教有另一個詞叫“相教”。相,就是外在的現象,也就是釋迦牟尼佛講的這些人生的境界、覺悟的境界,它要通過外在的形式、外在的這些現象來傳達出來,同時也通過外在的形式和現象來影響和熏陶我們的心。通常我們講佛教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淨化心靈的。淨化心靈的工作不是憑空地來開展的,還得通過很多手段來達成,通過這些外在的形式、外在的相來達到內心的淨化,所以這其實是一個教育的藝術,是一個熏陶人的心靈的一個技巧。包括佛像在內,都是這樣的。因此在現代的社會有的人會誤解,會覺得佛教的形式太多,可能有一些知識分子出身的人覺得這些外在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在內心嘛,所以有的人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些說法和想法是有些極端的,有些偏。為什麼呢?因為你離開這些外在的形式,你說你的心中有佛祖嗎?這些好像說不上,而且也不好保證。而且我們心中要有呢,首先要從外面開始,從外面這個形式開始有,這樣慢慢心中才有。比如我們在寺院裡面,你們在這裡吃飯,已經參加了過堂,過堂需要有師父去行堂,首先把飯做出來,盛到我們的碗裡,那麼如果說不需要這些外在的東西,他拿一個空盆,走一下,我們看一下就飽了,會嗎?那不可能。所以說需要這些外在的形式,因為形式跟內容不能分。我講這個的意思是大家到寺院來了解和學習寺院的這些禮儀以及在佛教上的重要性。
同時你們也知道,佛教傳到中國漢地兩千多年,已經和中國文化融合,本土化了。在兩千多年的傳播、發展的歷史上,實際上從印度來的佛教,在中國的文化環境裡它的信仰的內核沒有變,它的外在表現形式上變化多多,有很多的變化。因此,現在我們漢傳佛教寺院裡很多儀軌,其實保留了很多我們中國傳統像儒家文化的一些禮儀的精神和一些做法。禮儀在儒家是很重要的。禮樂,禮是用來改變我們的氣質,是熏陶我們的氣質的。因為歷史的變遷,有些東西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已經沒有傳承了,這傳統已經中斷了。但是還好,在佛教,包括道教裡面還保留了一些屬於中國傳統文化裡面一些“禮”的精神。據說在宋朝的時候,有個理學家叫程颢,他到禅宗寺院去,看到寺院裡的師父們吃飯的那個情景,師父們吃飯人很多沒有聲音。你們在這裡吃飯有沒有感覺到,是跟你們在學校有些不一樣,好幾百人但是沒有聲音。我好幾次出去辦事,正好吃晚飯的時候回來,從齋堂門口過,裡面亮著燈,一點聲音都聽不到,在外面聽不到,我說:“現在吃飯了嗎?”走到門口往裡一看才知道,好幾百人在裡面吃飯。當時宋朝的這個理學家程颢,看了以後他很感慨。我相信宋朝的寺院做得肯定比我們現在還好。程颢不是佛教徒,他是一個儒家的知識分子,對佛教甚至還有些批評的。他當時看到這個場面有一個感慨,他說:“三代禮樂,盡在此中。”就是說儒家有個理想,禮樂的制度規章,人們的這種生活方式,是在很早以前,在周公那個時候興起的,在宋朝他覺得這些東西已經都不太興旺了,想不到在佛教的寺院裡面看到了這種情況。

我講這個意思,就是說你們有機會到寺院來,也接觸這些知識,實際上是跟我們的傳統發生了接觸,跟我們這個文化的傳統發生了鏈接。我有時候到社會上去參加一些活動,包括開一些會,比如說政協會等。我有時也在想,其實我們應當建立這樣一套在公共生活的有些場合關於服裝、關於身體語言,按照我們的傳統精神,在新時代建立一套這樣的規范。如果這樣一套規范能建立起來,我覺得對大家都有好處。因為這不光是好看,你這個身體有時候有的一些姿勢,會影響你的心態。等一下我們的維那師要給你們講一下拜佛以及吃飯的規矩。有一些姿勢會影響我們的心,你看我們一合掌,我們拜佛一合掌,你的心就很專一,對吧?如果見到佛你不合掌,你把兩個手抱在腦袋後面,你們試試看,現在你們試試,你們聽我講話的時候,把兩只手抱在腦後,或者是交叉放在胸前,你們感覺一下。在佛跟前,交叉雙手放在胸前,感覺就不大一樣。或者是我們把兩只手插在我們的兜裡,但是好像你們現在這個衣服沒有兜,插不了,這些姿勢都會影響心情、影響心態。兩手當胸一合掌,自然地這個心態馬上變了。還有我們說,見到佛像我們鞠躬,我們問訊,還有我們身體在地下,會有感受,你的心裡會有感受。

現代的人呢,一般有的人他不接受,憑什麼我對這個石頭或者是木頭刻的像來趴下呢?他不懂得,其實這是一個教育的藝術——熏陶、自我熏陶、熏陶你的心,還有熏陶你的氣質。經常拜佛的人,他的這個身體顯得很調柔,很好使喚,很溫順,就是很優雅,有這麼個味道,他就是沒有野性。一個人出來,他的氣質、身體語言會呈現出來。有的人是粗粗拉拉的,就跟一塊有稜角的石頭一樣,沒有磨垢剖光;有的人呢,特別有的男士,看起來就是很舒服,是經過打磨的,英文裡叫“gentleman”,女士也可以叫“gentlewoman”。就是他們經過了一個文化的熏陶和打磨,是不一樣的。

你們大學畢業以後去找工作,你去應聘,那些面試你們的人都會觀察你這些東西的。你在椅子跟前怎麼就坐?你坐在那什麼姿勢?你見到別人怎麼打招呼……這些東西很難說,它是長時間訓練出來的。這些地方如果你們通過在寺院裡面拜佛,通過跟師父學這些規矩,把你那氣質轉化了,打磨好了,那麼你們的未來會好,對你們會有實際的好處。這就是講我們的身和心相關聯,不能分。因此我們在寺院裡面也是來學這一課。出家人學這些,以我來說是學了很長時間,你們只有七天的時間,也不知道你們能學成什麼氣候。像拜佛,師父教,你們會了。但是,你有一些毛病一些習慣改過來很難。我那時有個毛病,坐著腿會晃、腿會搖,其實是一個下意識的動作,在某種意義上說,是身體不在心的掌控下,心是分裂的,有一部分在這兒,有一部分在別的地方。所以,身體會失去控制,會有這些小動作。那時候師父都會提醒我們,有時候會打我們一下。你們在這裡七天時間,今天晚上集中一個時間,由維那師給你們講解這些規矩,希望你們用心地學。關於吃飯、關於拜佛怎麼做等等。你們學好了,以後到其他寺院裡去,比如說拜佛,一拜人家就知道,這是受過正規訓練的,不是雜牌軍,是正規軍,就不一樣。

這些規矩裡面,你們也要注意,關於我剛才講的熏陶我們的心態的作用,陶冶我們的氣質的作用。還有兩個作用,特別是學管理的人要注意。第一個作用是什麼呢?管理。管理,就是說在一個團隊裡面,一些身體語言比較統一的時候,它自然有一種管理的氛圍、管理的效能。在寺院裡面,有一些要求是與整個團隊集體的活動有關系。打個比方說,我們進佛殿,等一下師父要講,我們在佛殿裡怎麼站,東邊、西邊,包括繞佛怎麼繞,它都是因為集體活動的時候,就是這樣最合理,它有它的合理性的。還有我們進佛殿,一般我們習慣於先邁靠近門邊的那個腿,你覺得很怪,怎麼這麼要求呢?其實它很科學。你進佛殿,我們的習慣是從門邊走,不在中間照直走,這是一個文化,這是我們中國人的一個文化,是謙虛的意思。因為寺院的建築是依照傳統的皇宮建築,中間是主賓走的,所以一般表示謙虛是靠邊走的。你進佛殿一般是靠著門邊走,所以要邁靠近門邊的一條腿,你試試,你不邁那條腿邁另一條腿呢,你會覺得很別扭。所以它有一種團隊管理的意義。也是在熏陶身心。第二個作用就是說這些禮儀,這種統一性還有一種廣告效益,有一個宣傳的作用、公關的作用。別人到這一看,這個統一性,實際上這種統一它就凸顯了,它是一個個性化的,是一種活的LOGO,是吧。它是特征化的、個性化的,它有這種作用。所以在企業裡面,在企業文化裡面,講管理呀,那麼多企業,你要突出你的形象,這些地方都是,我覺得可以從寺院這裡學到很多東西。

我們漢傳佛教裡有些禮儀,你注意看,它很有意思,它跟我們中國人的哲學,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國人的,漢人的,這種思想境界有關系。比如說拜佛,我們到西藏拜佛,西藏拜佛是整個的身體全部趴下去,這個是特別徹底。那麼我們漢人也拜,我們也趴下去,但是呢不是全部的,是既非常恭敬,同時也有一個分寸,有一個尺度。實際上是我們漢人文化的一種精神,一種中庸之道,一種文質彬彬。孔子講嘛,文就是要有文化,質是質樸,西藏的這種拜法就比較質樸,比較直接,沒有任何修飾,全部下去。我們這樣也是要表示恭敬,但是帶一點點收斂,就是表達恭敬心帶一點收斂。在這裡面你們都可以體會到這種不同的民族文化在禮儀上所表現出來的差異。

所以今天晚上,我們這一課有這麼多重要的意義,希望你們好好學。下面我們就請維那師,還有我們幾位法師跟你們講寺院生活的一些禮儀。

 

附錄:《上殿、禮佛、過堂禮儀及注意事項》

道智法師
(2007年7月19日晚於觀音殿前)

剛才大和尚介紹了理論,我再講一些實踐的。寺院裡出家人每天的生活都是由法器引領,隨著法器,就是大家聽到的鐘聲、鼓聲,還有觀音殿前掛的像大魚一樣的梆,還有銅的火典也叫雲板。寺院裡出家人的生活全是由法器引領,所以出家人生活很簡單,光用耳朵聽就可以了,包括上殿、誦經同樣的都是由法器的引領,不需要專門有人去招呼。法器,也叫龍天的耳目,法器一敲起來,天上的龍天護法就會知道我們在做佛事,在誦經。龍天的耳目,大眾的號令,所以全部由法器來引領我們的生活。
每天早上所有的法器響起都是由禅堂開始,柏林寺的禅堂就是觀音殿後面的無門關。怎麼區分一個寺院的宗派,就是到禅堂看那個板,禅堂裡面一口鐘下面掛了一塊板,就是這塊板。外來參訪的師父到這個叢林裡,到禅堂裡一看,看到這塊板就知道這個寺院是什麼宗派。你們沒有機會到禅堂,因為柏林寺的禅堂不允許在家眾進,包括出家的女眾也不可以進禅堂,只有出家的男眾才可以進禅堂。禅堂裡有鐘板的寺院就是叢林,也就是大寺院、大廟。不管寺院的建築再大,沒有鐘板都算不上叢林,算不上大廟。所以禅堂有鐘板的寺院才稱作大寺院。過去,聽老和尚們講,寺院裡的方丈,傳過出家眾具足戒的方丈才能真正的稱為方丈。

我們每一天法器的響起是由禅堂開始,早上是四點一刻打板。這裡有法師給大家做示范,大家可以看。法師手裡提的這塊板叫夜巡板,就是寺院每天早上起床聽的打板。每天早上,在院子裡面打四板,在禅堂裡起板,最先開始打板是打三板,打三板就是在禅堂裡打三遍,打四板是繞寺一周,大家聽到打了四板就要起床,起床洗漱,這是最開始聽到的板響。

寺院裡打板以後,禅堂裡就接板,禅堂裡接鐘板,禅堂裡的鐘板響了以後就套鐘鼓樓的大鐘,寺院裡這些法器都是一環套一環的,沒有間斷的,都是銜接上的,沒有打空板的,早上打了板,禅堂裡再接夜巡板,禅堂裡再接鐘板,套鐘鼓樓的大鐘。早晨是先敲鐘後敲鼓,晨鐘暮鼓,晚上是先敲鼓後敲鐘,這幾天大家可以注意聽一下。剛才講的是早上起床的時候聽這個板響。同樣做晚課的時候,每天做晚課是下午四點半,也就是四點一刻在觀音殿這邊開梆,然後禅堂裡打板,接鐘板,再打夜巡板。晚課聽到打板就是打一板,單獨的就一聲板響,打一板也是繞寺一周,這是一板,隔上幾秒鐘打一板,大家聽到這個板響就集中到普賢閣做晚課。同樣在大殿裡誦經,敲木魚、敲引磬。大殿裡放的木魚,有一種講法,魚睡覺也是睜著眼睛,它一直是不閉眼的,寺院把它做成法器,每天念誦的時候用來敲,就是警策出家眾要像魚一樣精進。我們觀音殿旁邊的那個魚形的梆,有一種說法,就是一位師父生前做很多事,他說死後他會投身成為魚,每天敲他,也是他忏悔業障的一種方法。我們每天誦經的時候都是由法器的引領,每天上殿都要敲木魚,就是由它來掌板,所有的唱誦都是由法器來掌握的。

下面我給大家講一下禮佛。我們在大殿禮佛,站的時候身體要站直,由於我們穿的衣服都是沒有衣領的,站的時候就要頸靠衣領,身體也要自然地挺直,這樣的話頸椎是直的。腳下是前八後二,腳尖與腳尖之間是八寸,腳跟與腳跟之間是兩寸,身體自然直。在大殿裡,不合掌的時候要操手站,所謂操手站就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兩個拇指微微相觸,結這個印,放在胸口的位置是比較端正的,這叫操手,也叫結印。平時在大殿裡誦經有合掌的時候,也有操手的時候,合掌的時候十指並攏,掌心不是空的,實心實意的,拇指是碰到胸口而不是離開胸口的,臂肘也不要架起來,這樣看起來很緊張,合掌的時候兩個臂肘是向下自然放松的,而不是搞得很緊張的把胳膊架起來,這樣很累。

接下來講禮佛。先合掌,禮佛叫頭面接足禮,拜下去的時候兩只手翻開,掌心向上。禮佛的時候作一種觀想:我的兩只手好比兩朵蓮花,兩朵清淨沒有污染的蓮花托著佛的兩足,所以叫頭面接足禮。拜的時候分了好幾個動作,我們拜的時候腰先慢慢地彎下,慢慢弓腰的同時腿彎曲,向下拜,拜的時候先是右手放到蒲團也就是拜墊的中心,然後在慢慢跪下的同時左手放到拜墊的左上角,然後右手放到拜墊的右上角,同時頭碰到拜墊的時候要翻掌,翻掌的時候頭剛好在兩只掌的中間下一點,兩只掌的手指成這樣一個形狀,因為我們觀想佛剛好是面對我們站,他的腳也同樣是前八後二站的,掌和掌之間是八寸,指尖和指尖是兩寸,掌一定要伸平,十指並攏,拜的時候頭碰到拜墊然後再翻掌。起來的時候是先翻掌,然後再起身,起來的時候還是同樣的,先是右手放在拜墊的中間,左手慢慢地離開拜墊,起身,起身的時候左手還是合掌在當胸。我們拜佛一般是拜一拜起來,然後再拜第二拜,如果是你在拜墊上不起來,一直在拜,相當於一個禮,所以我們是拜一拜起來再拜,再拜,三拜,連續的三拜。一般我們在早晚功課之前都先禮佛三拜。禮佛的時候動作不要太快,稍微緩慢一點。我們起身的時候,是後面臀部這裡先起來,拜下去的時候這兩個膝蓋分開,剛好是在蒲團的兩個下角,這樣拜下去的時候臀部不會高翹,拜佛的時候也要講究威儀。

我們講鞠躬叫問訊。問訊的時候,先合掌,弓身九十度角,頭也是一樣的,不要把頭勾下去而身體還是高高的,身體是平的,成九十度直角,我們都是年輕人,這樣可以做得到。我們禮佛之前要問訊,禮佛之後還要問訊,問訊的時候站著時合掌,問訊的時候手慢慢地變化,變成放掌操手的姿勢,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起身的時候結一個印,叫毗盧印。這個印是右手包著左手,右手的食指稍彎曲,左手的食指搭住右手的食指,後面兩個拇指是並攏的,手心是空的,兩只手抱在一起。我們在問訊起身以後結這個印——毗盧遮那佛這個手印,結這個手印齊眉,與我們的眉間相齊,但不一定要碰到眉,與眉相齊就好,結毗盧遮那佛這個手印,毗盧遮那佛是法身佛,問訊起身以後結這個手印。剛才講了在大殿上都是由法器的引領,法師手裡拿著的這個叫引磬,我們禮佛的時候都要聽這個引磬,在萬佛樓你們可以看見有個很大的磬,那是大磬,現在這個也叫二磬,沒有大磬的時候就會用這個代替大磬來掌握,禮佛的時候就用引磬來招呼。禮拜,我們現在就配上引磬,先問訊,問訊的時候弓身下去是一錘引磬,起身是一錘,合起來是兩錘引磬。禮拜的時候第一拜是三錘引磬,拜的時候拜下去是三錘,起身是一錘;第二拜,拜下去是一錘,起身一錘;第三拜,拜下去是兩錘,起身一錘。好,問訊,起身。

我們在合掌的時候,誦經的時候不需要把眼睛完全閉攏,眼神下垂,眼觀鼻,鼻觀心。上殿的時候不東張西望,要全身心地投入誦經,收攝我們的身心,如果東張西望的話心就不專一。放掌,放掌也叫操手,就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操手放在胸口,不是放在丹田腹部這裡。大家不要嫌麻煩,出家人在受戒的時候,一個月的時間就是做這些事情,每天都是這樣的,因為我們是在寺院裡生活,所以要按照寺院這個規矩來講給大家聽。
我們剛才講的是上殿禮佛,以後每天都是按照這樣來做,誦經之前先禮佛三拜,慢慢地大家就會熟悉這些動作。在殿堂裡不允許講話,因為殿堂是清淨的地方,佛住的地方,更不允許在大殿涕唾,扔髒物,這都不允許。不是在這裡嚇唬各位,大殿裡涕唾都會墮地獄,所以大家要慎重,在大殿裡一定要注意。出家人每天都綁腿,穿的衣服都嚴嚴謹謹的,就怕有一點髒物弄在殿上,所以大家在大殿一定要保持殿堂的清淨整潔。進殿的時候剛才大和尚也講了,我們是男眾女眾分東西兩單,男眾在東,女眾在西。站西進門的時候就要邁左腿進殿,如果站東就要邁右腿進殿,進殿以後不問訊,從大殿的下邊繞道到你要站的那個位置,然後再轉身向上問訊。在大殿裡不能直接地從東邊到西邊,直接地穿來穿去,這叫穿堂直過,穿堂直過在叢林裡是犯規矩的,不允許的,不能穿堂直過。穿堂直過只有僧值師父可以,因為僧值師父在叢林裡負責管紀律的,他可以在大殿上穿堂直過。再一個就是香燈師父,因為他是為了添油啊燒香啊,他可以在殿堂裡直接走過,但是也不是無緣無故的直接地穿堂走來走去。所以大家注意不要在大殿裡直接穿來穿去,整個規矩在所有漢傳的寺院裡面都是一樣的,對於叢林的規矩大同小異,有些寺院因當地的環境不一樣制定的規矩不同,但是基本的規矩都是一樣。在大殿直接從中間上中間下的,方丈和尚可以。寺院裡有四大班首,首座和尚、西堂、後堂、堂主師父、班首師父可以直上直下,東邊就是維那師父可以直上直下,其他的清眾,包括寺院裡的清眾師父都不可直上直下。所以大家都要注意,進殿後不可以從中間直接走到你想站的位置,這樣是不可以的。在大殿上不能講閒話,不要坐在拜墊上,我們站的時候看常住師父,學著常住師父怎麼站,進殿以後正身端站,東西兩單對面站,這是大殿上要注意的。

我們每天吃飯是和出家師父在一起,早晨和中午叫過堂,晚上叫方便堂。早上和中午過堂的時候我們應該是要比出家師父提前到齋堂坐好,一看到出家師父排班進到齋堂就要站起身,等著師父們站好,然後維那師父進來兩錘引磬,一起向上問訊,再坐下。剛才大和尚也講了,齋堂裡不允許講話,要保持安靜,坐的時候同樣是要正身端坐。不要翹腿,不要伸腳,因為你把腳伸出去了,為我們打飯的行堂的師父或營員走過來的時候可能會被絆倒,所以腳一定要放好,身正坐好。我們吃飯的碗,兩個碗都是放在桌的上方,一個碗裝菜,一個碗裝飯,右邊的碗盛飯,左邊的碗盛菜,筷子放在桌子上挨我們身體這邊。吃飯之前通常先念供,出家眾所有吃飯之前一定要先供養,這麼美好的飲食先供養佛,培養我們的恭敬心,先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先念一個供養的咒供養諸佛,然後再吃飯。我們這個齋堂叫香積樓,這個詞出自《維摩诘經》,一般齋堂通常叫五觀堂。我們在念了供養咒之後出家眾都會做觀想,做五種觀想:第一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第二觀,忖己德行,全缺應供;第三觀,防心離過,貪等為宗;第四觀,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第五觀,為成道故,方受此食。在念了供養咒之後就會做這五種觀想。不記得,就做一個“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的這種觀想,因為寺院的飲食都是由十方檀越信士們供養的,大家一定要做這種觀想。吃飯的時候是先拿起筷子,不管你吃飯是習慣用哪一只手拿筷子,左手拿筷子或右手拿筷子,用這個左手食指和中指並攏,將筷尖那一頭就是細的那一邊壓一壓,筷子是一頭粗一頭細的,將細的這邊壓一壓,筷頭自然翹起,然後用右手把筷子拿起來,然後把碗拿下來,先拿盛菜的碗,放到右手邊,再將盛飯的碗端起來。我們吃飯的時候飯碗一直是在手裡托著的,不是把碗放在桌子上趴在那裡吃,吃飯的時候也要講究威儀、形象,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威儀形象,讓別人看著好,自己覺得也很舒服。吃飯的時候同樣是正身端坐,左手將飯碗托起,夾菜的時候一定要把飯碗伸出去,不要將菜湯和油漬滴到桌上,滴到身上,要保持干淨。我們吃的過程中如果菜飯有不夠的時候,等行堂的師父或者營員過來以後,添飯也好添菜也好,就把碗伸出去放到桌子上方,如果你想要吃稀一點的東西,就把筷子在碗上輕輕地蕩一下,如果要吃稠一點或者是干的東西就把筷子豎在碗裡,因為在齋堂裡不講話,一切用動作來表達我們的語言,所以大家要注意,不要把碗伸出來以後就說我要吃稀的我要吃稠的,這樣的話在齋堂裡就犯了規矩了,僧值師父就會來提醒我們。如果是吃的量多少,就將筷子在碗裡做劃,劃一格,劃到哪個部位就會添多少。吃飯好了以後,就把兩個碗輕輕地摞起來,同樣地推到桌上方,把筷子放在碗的右邊,筷尖與桌邊齊著,放好放整齊。大家要記得一定要把菜飯吃干淨,不能有剩余,因為是檀越供養,所以大家不要有剩余的,要全部吃干淨。吃好飯,不管你是吃得快吃得慢,先吃好的就坐在座位上等,因為吃過飯以後還要結齋,出家眾還要念結齋的一段文,這段文也就是說我們受的飲食的供養,把這個功德,把修行的功德回向給檀越護法,為他們做一個祈禱,結完齋以後出家眾到大殿去回向,我們才可以離開齋堂。在齋堂裡講話,叢林裡叫“兩句半話”,所謂的“兩句半話”就是方丈和尚可以在齋堂裡講話,也叫表堂,有什麼事通知大家,或做一個簡短的開示,這叫一句話;再一個就是僧值師父他可以講,因為他看到哪裡不如法的,看到有犯規矩的地方他隨時都可以講,他有一句話;半句話是行堂的,輕輕地講話,齋堂是這兩句半話。所以大家注意在齋堂裡千萬不能講話,做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因為我們的僧值師父看到不如法的不威儀的他就會隨時來糾正我們,所以大家要注意。

剛才講的禮佛、過堂,再一個就是我們在寺院裡見到出家師父,為了表示恭敬要合掌,可以向法師說一句“阿彌陀佛”。佛教徒見面合掌說“阿彌陀佛”,相當於世間的握手說“你好”。見到法師走過我們應避讓,在路邊側身讓法師先過,因為是對法的尊重。“佛法僧”三寶中“僧”是一寶,所以我們在寺院裡見到法師一定要恭敬。如果你想知道這個法師的名字,怎麼稱呼法師,你就先向法師合掌:“請問法師上下怎麼稱呼?”法師就會很謙虛地說:“草字某某。”他會回答你。在寺院裡跟法師交談最好是兩個人以上,不要單獨一個人與法師交談,尤其我們女營員一定要注意,因為出家眾有戒律,大家一定要尊重法師。所有的營員不允許到任何法師的房間,有問題到方丈室去或者想見方丈和尚,也應兩個人以上,不要單獨的。其他的不要到法師房間,除非法師有特殊情況請你幫忙,搬一些東西呀,或者是為了三寶事可以,閒談事不要到法師房間,因為叢林裡有這個規矩,不要破壞了叢林的規矩。寺院裡,法師們每天除了集中的修行,在房間裡都會有自己的修行,所以在寺院裡不要高聲講話,一定要低聲輕語。尤其是晚上,敲了鐘鼓以後還要打板,聽到打板就要洗漱休息。在寺院裡稱呼法師,看到出家眾可以稱“法師”或者“師父”、“某某師”、“某某師父”或者“某某法師”都可以。“和尚”是一個非常尊貴的稱呼,寺院裡是“一個半和尚”。就是方丈稱“和尚”,剛才講,我們明海大和尚稱和尚、方丈和尚;“半個和尚”就是我們的首座和尚,首座稱“半個和尚”。其他師父都是“某某法師”或者“某某師父”,不能稱為和尚。我們稱大和尚可以直接稱“大和尚”,或者“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都可以。我們現任的住持是明海大和尚,退居住持是上淨下慧老和尚。寺院裡做過一任方丈退居以後不管年齡大小都稱“老和尚”,如果是大和尚退居以後我們也同樣稱他“老和尚”。我們見到淨慧老和尚可以稱他“老和尚”,或稱“慧公老和尚”。今天晚上就講到這裡。


 

 

上一篇: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華錄 第四章 修道 11 莫著境界
下一篇:其它法師:禅修指導(衍空法師)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