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文化論稿
作者: 魏承思
序言
中國佛教文化史是一個古老的綜合論題。
遠自釋道安首倡“出家無姓,同稱釋子”,綜理經錄為中國佛典目錄學之始。羅什為答慧遠所問大乘深義十八科而撰《大乘大義章》。厥後天台、華嚴分科判教,別立門庭。天台若《大乘止觀法門》(傳慧思作),釋如來藏,總明三性,發萬法互攝之說;湛然作《金剛錍》,立“無情有性”之義。華嚴若法藏《金師子章》,明緣起,論五教。宗密晚出,和會“宗”“教”,作《禅源諸诠集都序》,分為三宗七家;乃至《原人論》兼及儒道有關人生來源論點,直顯真源。蓋已“上為以前佛學作一結算,下為以後道學立一先聲”(馮友蘭語)雲。至宋延壽禅師出《宗鏡錄》,亦隱為“宗教會合”之結撰也。
近賢自楊仁山刻經弘教,歐陽漸建立內學院,章太炎、梁任公、呂澄、湯用彤諸氏,迭出宏篇,綜論佛法與中國傳統文化,其致廣大而盡精微之業績,固已為內外學者所公認矣。顧尚未有將二千年來佛教史跡與傳統文化之交涉,源源本本,作一鳥瞰式的敘述,而予吾人以一明確詳盡的概論,乃今於魏生承思新編《中國佛教文化論稿》一書見之矣。
作者立足於前修與時賢豐碩成果之上,妙善抉擇,取精用宏,蔚成長編。認為佛教是一種特殊文化形態,對古代印度文化的一次系統總結和重大變革。中國佛教則是印度佛教在中國文化圈內的移植。其與中國本土文化的主體——儒、道文化相接觸,已經歷一個由依附、沖突到互相融合的過程。此一過程既是佛教中國化的過程,同時也是中國佛教化的過程。經過長期的選擇、改造和重構,中國佛教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從而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一般來說,它具有適應性、世俗性、調和性、簡易性的特點。這些特點既是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狀況和文化傳統作用於佛教的結果,也是佛教能夠在中國長期存在、廣泛傳播的條件。佛教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燦爛輝煌的文化遺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本書此一敘述,要言不煩,甚得探骊之快。余嘗言文化有三性:繼承是歷史的傳統,吸收是時代的潮流,創造是民族的形式。二千年來佛教中國化的過程,大乘佛學天台、華嚴、南禅諸宗的開創,承先啟後種種殊勝,足為吾說張目;而魏生論稿之問世,實一大事因緣也。吹網投針,全憑自力;他山攻錯,所望讀者。因樂為之序,藉證同參之雅雲爾。
蘇淵雷
一九九一年辛未清明於姑蘇旅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