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空海(惟傳)法師:《阿含解脫道次第》第二十章 持戒 問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阿含解脫道次第》第二十章 持戒 問答

三三七、戒律的精神總原則是什麼?

答:戒律的精神總則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所秉持的是良心本性,具體的展現是慈悲之心。

三三八、修行人持戒常犯的毛病是什麼?

答:用自己的標准,拿著戒條去衡量別人,挑別人是否犯戒。這是無明、我慢的展現。戒律是規范自己的,守戒與別人無關,對別人犯戒要包容、諒解。

三三九、你的判斷可信嗎?

答:只有證到四果人的判斷是可信的。所以無論對任何事情,都要給自己的判斷留有空間和彈性。對別人也是這樣,不應該把話說死,以便減少煩惱,避免沖突。

三四O、持戒的一個重要觀念是什麼?

答:戒律是用來規范自己的,千萬不要拿去檢驗別人。戒律是幫助解脫的,所以持戒要有智慧、有彈性,要靈活,把握好分寸,不要被戒條束縛住,不要因持戒而增加新的煩惱。

三四一、過分的、死板板的持戒是什麼心態?

答:1.有名利心,作表面文章給別人看;2.有大我慢,好指責別人,心量小,不能包容異己。為解脫而持戒才是持戒的根本目的。

增補:

250、空海師父所辦的禅修只限於修解脫道的人參加嗎?(49頁)

答:佛法不是佛教所專有的法,是包括宇宙人生、身心內外、現象界萬事萬物的真理實相,我們只要把身心清淨下來,如是去體悟萬事萬物存在的真面目,本來面目——“無常”與“無我”的法印,就會從過去顛倒夢想的世界裡醒過來。所以實際的禅修、不局限於任何宗派、宗教的人士參加。因為不受任何宗教、宗派人士、不受任何種族國家,只要沒有了悟真理實相,你的苦一定存在,因為真理實相就是“無常”、“無我”,所謂的實修實證,就是要去體悟、體證“無常”、“無我”,所以師父舉辦的禅修並不局限於修習解脫道的人士參加。

251、空海師父心路歷程五點對人生哲理方面有那些很深的體會?(51頁)

答:一是名利的腐蝕性很大,從而實際去參悟為什麼世間人看不開名利?從領導與服務中去觀察我慢、我是、我能,使其對人生在哲理上有很深的體會。

二是勇於接受挑戰,勇於承擔。可以從實際的服務人群中,承擔中體會到書本學不到的人生哲學,會看到眾生的真實面目。

三是覺得該怎麼做,憑著我的良心理性去做,至於別人要怎麼評論,就隨順因緣,才會慢慢地從八風一吹就動的情況之下超脫出來。如果你很在乎別人的閒言閒語,很在乎別人的評論,幾句話就把你打的東倒西歪,怎麼能八風吹不動?

四是不要逃避,也不要怕承擔。各種境界都可以讓我們學習,可以讓我們成長,要坦然面對各種順逆境界與因緣的考驗。

五是對別人的判斷與評判、評論、我們要保持一個彈性的空間,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免之的態度,不要急著馬上就檔掉,也不要因此而困擾,讓時間去證明一切。

 

 

上一篇:空海(惟傳)法師:《阿含解脫道次第》第十九章 正知正見 問答
下一篇:程叔彪居士:無門直指 第二十五節 自心佛性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