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正淨法師:華嚴念佛三昧論淺釋(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華嚴念佛三昧論淺釋(三)

【又雲: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沒有一個眾生沒有如來的智慧,《具有》,表示已經有了,在座的人,每一個人,都具如來佛性,這是佛說的。佛成佛時所證明的事實。成佛就是因為證到了這種境界,每一個人都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我們要精進,要慚愧,我們有如來智慧,可是我們就墮落成這個樣子。為什麼我們墮落成這個樣子呢?因為無明,煩惱、分別、執著,不能承當自己的佛性。如果放下我們的顛倒執著,就能證到自己本來的自性智慧。假設我們離開了妄想,你的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你本來具足的,不是外面得來的,我們每個眾生都具有如來的智慧,不需要修證。什麼叫修道呢?改習氣、去毛病、去執著、去分別,放下這些本來智慧自得現前。有人啟求佛菩薩加被我們,讓我開發智慧,加持我。佛菩薩不是不加持,而是加持不上,智慧是自己開發出來的,不是別人給的。比方密宗講灌頂,給你灌了頂,送個別號,你是他的弟子了,灌頂雖然殊勝,一剎那的功夫很殊勝。但是不解決根本問題,還有靠自己開發本來智慧,不靠自己怎能開發智慧呢?自修自得,不修不得,別的人修出的智慧,不能代替我們的。

別的師傅有修行開了智慧,有了神通,是他的不是我們的,還需要自己放下身心世界,放下顛倒執著開發自己本來智慧。不向外求。過去古人講:愚人求佛,智者求心。有智慧的人,他不求佛,他求自己的心清淨,自然具足,所以我們要明白自心,求自己心清淨。自然具足智慧。如果我們放下執著心、分別心、我慢心、嫉妒心、通通放下,這幾種心都像毒蛇一樣,障住我們的本來智慧,佛在經上講過,慢心一起,由如一座大山把我們的自性光明都障住了,永遠不能開發智慧,我們現在的人,慢心太大,都需要放下,自然智,一切智、無礙智自然現前。所以我們在修行過程中,主要覺查自己,我們每一天做的事,覺查自己有沒有錯,如果錯了,馬上慚愧要改掉。

我們的念佛法門是非常殊勝的,念佛法門是一切總歸處,不論禅、不論密、唯實、天台,通通包括。念佛三昧是三昧中之王,所以包括一切。念佛三昧尤如如意寶珠,能出生一切珠寶,念佛法門能出生一切三昧門,為什麼說呢?念佛法身能包一切經教,所以過去古人講,一句佛號,全攝無礙包括三藏十二部,這裡講的念佛法身,不是你能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能包括,那是事上念佛,不是理上念法身佛,這樣理解是錯誤的,你必須明白什麼是念法身佛?你才能具足一切三昧門。

念佛法身為什麼這樣殊勝呢?華嚴經講的是事事無礙法界,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你念佛的法身,你的心量托開,盡虛空遍法界這麼大。你這一句佛號念出來,你看是不是全都念到了,每個眾生的自性佛,也全都念到了,一切經教都從法界流出,還歸於法界,一切行門全歸於法界,一切宗派也沒有離開法界。比方說禅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沒有造作,沒有階次,以心印心。過去的禅師傳法的時候,舉舉手,揚揚眉你能懂這是什麼意思嗎?如果你回答不上,這個法你就沒有得到。禅宗就是這個樣子,不和你細說細講。這就是禅宗的方法。過去的古人智慧高超,我們現在的人不行了,細說細講還不明白,你不說就更不明白了,過去古人一點就參透了,就是叫你承擔當下的佛性,讓你認識佛性,認取他、承當他,你就悟到了禅宗的道理,這樣就和我們念佛是一樣的,我們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就是不讓我們有個造作的心,有啟用的心,如果你有啟用的心,就是生滅法,就是心意識。我們自性本來清淨光明。比方說我們念佛時,你要和本性相應,就必須達到無念無作,無修,不去啟用心意識,應該用無用的用,無念的念,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佛在經上講過,什麼叫三昧呢?念而無念無念而念,能念所念俱滅。念而不著念相,無念還在念,這為真念,寂照現前,寂而照之,照而寂之,桓寂桓照,雙脫雙泯,桓為一心。這就是三昧的境界。

如果我們著相念佛,邊念邊踩著點,步子要走的整整齊齊的,別走錯了,這就是著相了,這是讓外邊人看,修的非常好不明自心,本來心是無用的,清淨本然,要和你的本心相應。

什麼是佛呢?放下就是,狂心一歇,即見菩提。當下就是,就是把身體歇下來,把心歇下來,不去用它,就在當下承當,所以禅宗告訴我們,照顧話頭,什麼是話頭呢?就是這句話沒說之前,如果一動念,就是話尾了,前念以去,後念沒有生的當處,那就是話頭,照顧話頭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照顧我們的自性的法身佛,念佛法門也就是照顧空性,一句佛號,和空性相應,就是照顧話頭。也就是一念沒生的當下。空空蕩蕩的大空鏡,就照顧它。它就是佛性,當念佛時一句佛號,和空性相應,是同時的,不是一句佛號放下才去觀照,而是一體的,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這樣念佛,時時消業障,時時開智慧,六根門頭,海印放光。所以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從心地上啟用,才能消除業障煩惱,開智慧,臨終才能往生上品,所以我們在修行過程中,首先要認識本心,才能見性,見性成佛,不明自心,就等於盲修瞎練。沒有眼睛閉著眼睛走路一樣。

所以念佛法身,就是無上的深妙禅,也是無上的密法,它包括一切行門,無不在其中,你啟用這一句佛號,阿彌陀佛這一念,把心量放開象虛空法界那麼大,整個虛空法界被我所念,這一句佛號還回歸法界,你看是不是全啟用了,是不是包括一切禅。一切密法,一切禅密行門沒有離開法身(自性)。

為什麼包括一切密法呢?密法也分很多宗派,紅教、白教、黑教,密宗也很殊勝,最終也修法身佛,從法身上啟用。比方說紅教的大圓滿。黃教的大手印。這都是修的法身佛,從法身上啟用,但是密宗分次第,黃教的菩提道次,就是有階次的,開始讓你灌頂,修出離心,在修菩提心,菩提心修完了。在修資糧道,什麼是資糧道呢?叫你磕十萬大頭,念四十萬遍百字大明咒,來消業障,這叫資糧道。修幾年以後,在告訴你修加行道,什麼叫加行呢?就要再多磕頭,多持咒,這叫加行。加行修完了以後,再修身。首先打開經絡,修成金剛不壞身,然後再告訴你從心地上下功夫。從心地上持咒觀相,密宗離不開觀照。從心地上修到位了,然後上師再告訴你,從性上下功夫,才為紅教的大圓滿,黃教的大手印。這些次第最少加起來,少說也得修二三十年左右。

一開始修你連心地邊都摸不著,什麼心啊?什麼性啊。根本不懂,沒有人告訴你,所以我們現在修行淨土法門,是從心地上下功夫,直接告訴你,從心性啟用,念法身佛,所以說一句佛號,具足法身。一切禅密都從法性中流出,所以一句佛號包括一切行門。是殊勝的殊勝,直截了當,圓頓的圓頓,就是從本性上下手,連心都不用。如果你念佛成片的人,當下安住在法身體上,安住在佛的大圓滿光明果海中,在念這句佛號,就具足了佛的自性光明。馬上就和佛相應了,這就是果地上啟修,從如來果地上用功,立地成佛,當生成就,不用第二世。如果你能念法身佛,這一生就能往生極樂世界,上品上生,花開見佛,見佛以後,佛給我們摩頂授記,那就到了八地菩薩以上。八地菩薩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修行,需要二個阿僧祗劫,一個阿僧祗劫就是無量劫。無量大劫多麼漫長啊。淨土法門是非常殊勝的,不需要那麼長時間去修行,就成佛了,所以普賢菩薩在華嚴經上說,勸華藏世界法身大士,你們都應該念西方極樂世界安樂國阿彌陀佛,成佛快矣。所以說這個念佛法門非常殊勝,千萬要認識這種念佛的方法不能錯過,這是了生死的最佳出路。

雲何離於妄想。須知一切眾生顛倒執著,全是諸佛法身。何以故。

怎麼離妄想呢?底下的話,大家要注意,是彭居士論述的重點,無論是淨土宗、禅宗、還是密宗都是登峰造極的話,從密宗看,今天能聽到這個話,等於毗盧遮那如來給大家做大圓滿灌頂。

怎麼去這個妄想?妄想有二種:一種是妄想,一種叫妄念。什麼是妄念呢?我們過去時,接觸的人和物,而留下的影相,在阿賴耶識裡存放的種子為妄念。當我們念佛時,出來的妄念,這是過去的阿賴耶識裡存放的種子顯發出來了。也就是六根接觸外面的六塵,根塵相對,一分別就產生了影相,然後進入阿賴耶識裡面,成為業習種子。六根是心法,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外面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根接觸六塵以後,然後一分別,這是六識的作用。六根、六塵、六識,這為十八界。然後第六意識,分別以後傳送到第七識,末那識,末那識是執著我相的識別心。然後又送入到阿賴耶識裡面去,成為生死的種子。所以我們要想解決生死的問題,必須從六識七識上來解決問題。六識好比采購員,采集外面善惡的種子。第七識,是執著我相,第六識采集種子以後,第七識接受第六識種子以後,執著我相好的就想取著,不好的就想捨掉,所以把這善惡的種子就送到阿賴耶識裡面去,成為輪回的種子。

我們要想解決生死的妄念,就必須從第六識、第七識上轉識成智,怎樣轉呢?佛在經上講過,六七因上轉,八五果上圓,從第六七識上,就開始轉,這為轉識成智,當我們接觸外面的事物以後,有人謗我們,罵我們、污辱我們,當時會執著我,罵的是我,誹謗的是我,當時就有了我相,所以起煩惱妄想。妄想煩惱就是這樣來的。所以我們要六七識上馬上轉識成智,啟發般若智慧,當下觀照無我、就把善惡的種子,一刀斬斷,不留後患。第七識空無我,到第八識就變成了大圓鏡智,所以說這是解決生死的根本方法。

阿賴耶識是藏識,是存放善惡種子的倉庫,能收藏一切善惡的種子,但是佛性也在阿賴耶識裡面,被善惡的種子覆蓋住了,不能顯現,八識為心意識的心王,心王是心鎖,通攝一切心意識,所以生死是由於第八識來投生。第七識,第六識,是接觸外面事事物物的境界,才產生了第六識。第七識,所以我們要想解決生死的問題,必須對外面的境界不分別,不執著。第六識第七識就不起作用了,到第八識,就不產生生死的種子。

妄念怎麼斷除呢?接觸外面的境界以後,馬上啟發般若智慧,到第七識上,觀照無我,沒有我,誰受輪回。當我們念佛與靜坐時,阿賴耶識的種子,翻出來以後,這為妄念,妄念出來以後,不要理采它,也不要隨它,它出來就出來,讓它自己跑掉,所以《圓覺經》上講,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不作方便,沒有漸次,當妄念一出來時,離開也就沒有了,就覺了,不要作方便,什麼為方便呢?妄念真煩人啊。這就是作方便,沒有漸次,離開已經就覺悟了,和佛性相應了,所以沒有漸次,這個方便又多了一個妄念,所以離開就行了。在我們念佛時妄念出來不要管它,出來越多越好,不要管他。這是阿賴耶識的種子開發出來的,出來以後,它就沒有了。

什麼叫妄想呢?就是阿賴耶識裡沒有存放過的種子,那是獨頭意識,在那裡想至非非,想掙大錢啊?發財啊?做官啊?吃好吃的東西啊?這都是獨頭意識。這個獨頭意識非常厲害,它到阿賴耶識裡面,又成了新的種子,又成了輪回的根本。所以妄念不要管它,妄想不能要它,必須在六七識上用般若智慧,時時掃掉。所以佛在經上講六七因上轉,八五果上圓。到第八識上,就成為了大圓鏡智,第七識變成平等性智,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前五識變成成所作智。

其實八識都是虛幻的,對境而生的,如果我們念佛時,當時觀空掉,一切都是空的,四智也變成一智,一智也沒有,都是假名。

何為觀照呢?這引證華嚴經的《如來三谛》、《圓覺經》講的三覺性。何為三谛?

比方說萬法的本體,都是空的,萬法是緣起法,緣起法本來性空,沒有自性,它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和合而滅。沒有實質的本性,是緣起緣滅的,比方一座大樓,它是鋼筋,水泥、磚瓦、木料等。而聚積到一起成為大樓。所以說它是因緣和合而生,到若干年以後,它倒塌了它就因緣和合而滅了,它是緣生緣滅的本無自性,也包括我們的身體,臭皮囊也是假的,萬法本來是空的,這就是萬法的本性,所以這稱為真谛。

我們一念之心,是俗谛。俗谛是心的作用。是從真谛起的妙用,萬德齊張。何為中谛呢?不取空,不著有,中道了義,中道也不立。這是諸法實相。這是一切諸法的本來空性,為諸法實相。也就是佛的清淨法身,這為如來三谛。我們的自性本體,是清淨本然的,光明朗照一物沒有。我們念佛的一念為用,這是從自性清淨法身體上,起的一念的妙用,回光返照本來自性,這為觀照。念念回歸法身自性,當下就是佛,一切妄想煩惱,當下消除,念念清淨,念念佛,妄想就沒有了。

當念佛時,你心在想佛的法身,當下我們就在作佛、心作心是。《華嚴經》有句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句句子說明了,一切諸佛是從眾生心想生,三世一切諸佛,都是心想而生,法界性就是佛的清淨法身。一切唯心造,就是心在想法身佛。就是我們當前的一念心,法本無法,一切法本來沒有,空寂的對境而生,如果心裡無念,外面無境,哪有法可生呢?如果悟道的人,就一法不立,本來沒有一法可得,也沒有一法可滅,沒有生哪裡有滅呢?一切法仗境而生,無境哪有法生,所以說一切唯心所造,一切唯心所變,一切唯心所現,如果我們要明白了一切都是唯心的,佛也是唯心所造的。什麼是回光返照呢?觀就是觀想,想就是觀。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觀想是妙用,我們一念的普光明智,照著外面諸境,了了常知,一念的普光明智為般若德。對著空空蕩蕩的空境為法身德。一念的普光明智和空空蕩蕩的空境,成為一體的時候為解脫德。這是如來三德密藏。

什麼叫三身佛?佛有清淨法身,還有報身、化身。法身就是一念不生空空蕩蕩的空境為法身。從空空蕩蕩的空境中起一念的普光明智為報身。對一切境界而顯現的妙用為化身。這為佛三身。三身也就是一身,當我們念佛時,因為我們念佛的精神集中,外邊的聲音聽不進來,內裡的心聲也就活躍起來了,外邊聲是聲塵,所以我們要開發自心裡邊的心聲。當我們念佛時聽到外邊轟轟的像車一樣響,這就是成片的預兆。到這種境界,繼續加功念佛,念著念著就能聽到佛號聲,越來越大,這為成片的境界。在這個境界的基礎上繼續加緊念佛,佛號就越來越清楚。所以在這種境界當中,就不要用有念的念去念了,專用耳聞,聞空中的佛號聲。佛號不要放到心窩上,也不要放在身上,任何一個部位,把佛號要放在空中聽出來,也不要隨它念,專用耳聞就行了,然後在加緊念佛,聽的佛號聲越來越大,就像泉湧一樣,聲音越來越大,功夫到這種境界時,佛號聽著聽著突然就斷了,這樣的境界久而久之出現,功夫到這種情況下,已離三昧還有一箭之地。離三昧就不遠了,要加緊念佛,這是事上一心的境界。然後再加緊念佛,體究念佛,向一句阿彌陀佛上,重重體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越提越親,就是當念佛時,念上三句五句,停下來參究,看這一句佛號是從那裡來的?它又落到何處去了,來回體究。然後體究看舉底這一念又是誰?反復體究,因緣到時,能念所念突然脫落。證到念而無念的境界,這是理上一心。這也是禅宗講的桶底脫落,大地平沉,虛空粉碎,打開本來,見自本性。過去古人講,悟後空空無大千,大地也沒有了,大千世界也不存在了,圓托托的一大光明藏,這就是見自本性。過去古人修行的過程,見性的經過。給大家學學,我也沒有證道。

 

 

上一篇:正淨法師:華嚴念佛三昧論淺釋(二)
下一篇:正淨法師:華嚴念佛三昧論淺釋(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