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經也是一種禅修
念經如果方法得當,也是一種禅修。
所謂禅,全稱叫做“禅那”,漢譯為“靜慮”。心念不雜亂叫做“靜”,心中觀察明了叫做“慮”。能夠這樣調整安住自己的心,就叫做禅修。
如果經常進行禅修,就會逐漸產生禅定和智慧。而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好產生的。因為心的深處本來是不亂的,所以禅定其實是心固有的屬性之一;因為心本來就具有自然的觀察與明了,所以智慧其實也是心本來的屬性之一。當然,這裡所說的心,不是指思維心,不是指某種想法和念頭,而指的是心的本體和本性。
修行的目的,就是要透徹了解心的本體和本性。
禅修就是最直捷了當的修行方法。
在念經的時候,只要不回憶過去,不設想未來,當下專注在經文裡面,心念自然是不雜亂的,自然是“靜”。同時,經文的文字當中有內容和道理需要觀察,只要足夠專注,其內容和道理大致可以明了。這時,自然就是“慮”。所以,專注的念經其實已經具備了“靜慮”,其實就是一種禅修了。
正因為如此,念經聞思修才被公認為佛教當中最基本的修行方法之一。歷代高僧大德,除了不識字的,幾乎都實踐著這樣的修行。也正因為念經與禅修相通,所以才會有不少念經入定,以及念經悟道之類的事跡流傳下來。智者大師念《法華經》寂然入定,悟入法華三昧前方便,得到了辯才無礙的初旋陀羅尼,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即使在禅宗語錄當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某某禅師因為閱讀某部佛經,或者閱讀某段語錄而豁然開悟,豁然有省的記載。
然而,並非所有的念經都屬於禅修,念經需要適當的方法。
有很多學佛的人,他們經常念經,並且給自己制定了功課。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本來是很好的事情。可惜的是,從此他們就開始為了完成功課而念經了,他們的注意力,放在了數量和時間上面。還有很多人,甚至開始追求念經的速度。以自己可以在多少分鐘之內念完某部佛經為榮,並以此作為炫耀的資本。
這其實已經與念經學佛的目的背道而馳了。
念經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佛陀在世的時候,還沒有形成文字的佛經。弟子們想要學習佛陀的教法,就必須不辭辛苦,親身前往佛陀的住所,當面聆聽世尊的教誨。在世尊的指導下,學習修行的方法,解答心中的疑問。有些根基成熟的弟子,明白了世尊的教導,當下如法地觀察自己的心,就可以立即悟道或者證果,獲得解脫。
漸漸地,佛陀的每一次開示,都被弟子們記在了腦海當中,並且經常念誦,也會念給別人聽,這就開始了佛經的口頭流傳。
後來,世尊涅槃以後,為了把佛陀的教法沒有錯謬地流傳下去,便有了大迦葉等著名弟子們的“結集”。類似的佛經結集,在歷史上有好幾次,先是口頭結集,後是書面結集。最終,形成了大量文字形式的完整佛經,全面地記錄了釋迦牟尼佛一生當中的非凡智慧。這些智慧的教義,我們把它叫做佛法。
再後來,梵文的佛經從西域流傳到了中國,由鸠摩羅什、玄奘等等數不清的中外高僧譯成了漢語,並由歷代佛弟子們抄寫、刻印流傳至今,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佛經了。
之所以歷代高僧以及大居士們,都格外重視佛經的流傳,無非是為了讓有緣的人們,能夠通過佛經,聆聽來自佛陀的慈悲教誨。
因此,念經的目的,就是為了聆聽並接受佛陀的教導。
當然,對於尚未步入佛門的人來說,念經可以作為他們了解佛教的一種可靠方法,遠遠勝過那些不著邊際的道聽途說。
我自己就是通過念經來了解佛教的。念得多了,就了解了;了解了以後,就產生了信心。是超越了普通信仰的那種信心。於是,就義無反顧地走向了學佛之路。
在學佛的過程當中,念經是我所嘗試過的,最適合於自己的修行方法。而我已經明確了,念經就是為了接受來自佛陀的教導。
聆聽,並接受來自佛陀的教導!
還有比這更清晰,更可靠的修行方法嗎?
念經的目的明確了,方法也就清楚了。
就好比我們聆聽某位老師的講課,當然希望老師能夠吐字清晰,語速平緩,有條不紊。這樣才有利於我們聽得清楚,理解得明白。
念經也是一樣的。雖然表面上是在自念自聽,而實際上,念經也是在說法,替佛說法。念經念得好,可以被尊為法師。在《法華經》裡面,就提到了五種法師:一、受持佛經的法師;二、念經的法師;三、誦經的法師;四、講經的法師;五、寫經的法師。
法師本來是指那些通達法義,一方面學習繼承佛法,一方面用佛法來利益眾生的人。如今,所有的僧人都被稱為法師,這其實並不恰當。甚至連那些自己剃了光頭,買身僧裝,滿大街招搖撞騙的人,也被叫做了“法師”——這大概就是所謂的“中國特色”吧。
念經之所以能夠成為法師,是因為念經能夠利益眾生。因為,當我們念經的時候,正在聆聽的並非只有我們自己。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眾生也在聆聽,也在一同接受著佛陀的教導。而這些教導,最終將幫助這些眾生獲得覺悟和解脫。所以,佛經上經常說,念經有多麼多麼了不起的功德。
也正因為如此,在念經的時候,我們應當為所有的聽眾著想,為自己著想,念得吐字清晰,語速平緩,有條不紊才好。
除此之外,念經作為一種長期的修行方法,以下幾個方面也應當盡量做到:
一、 選擇簡單的生活方式;
二、 盡量減少人事往來;
三、 空閒時間專心地獨自念經;
四、 挑選相對安靜的住所;
五、 注意動靜結合,適當運動和勞動,以保持健康;
六、 注意呼吸的調整,學習運用腹式呼吸,使念經發音與呼吸節奏相協調;
七、 注意聆聽自己念經的聲音,同時體會經文的內容;
八、 念經時端身正坐,充滿敬意;
九、 最關鍵的是:身心放松,心平氣和。
如果能夠這樣念經,用不了多久,就會體會到其中的妙味。我們的身心,由於在經文的指導下,開始擺脫塵世的混亂,而初步體會到了安詳與寧靜——那種源自心靈深處的輕松自在。
像這樣念經,熟練了以後,在念到某句經文的時候,忽然之間,會覺得豁然開朗,心靈因為得到了啟發而充滿了輕松喜悅——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法喜。這也是我們的心,與佛陀教法最初的一種相應,它非常可貴。從此以後,念經,就不再顯得那樣枯燥乏味了。
遺憾的是,很多人雖然經常念經,卻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體會。究其原因,要麼是缺乏信心;要麼是方法不恰當;或者是牽掛太多,而導致身心不夠放松造成的。
必須要說的是,法喜只是一種初步的覺受,不能代表任何成就。而且,法喜通常是不長久的,是斷斷續續的,時有時無的。
但是沒關系,隨著我們堅持長期念經修行,法喜就會時常生起。當我們帶著念經所產生的法喜,進入到日常生活當中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心比以往要自在很多,從容很多。但是,往往好景不長,隨著自己心裡面分別、計較等各種習慣性(習氣)的逐漸歸來,或者一旦遇到了自己非常在意的一些情況,我們又會變得異常煩惱了,甚至會比以前更加煩惱。
這是為什麼呢?
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
因為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就好比兩軍對壘一樣。佛經所給予我們的,是引導我們的心放棄牽掛和執著,尤其是放棄“自我”的執著,從而趨向於本來的自在解脫。這也正是佛經與其它書籍之間的不共之處,佛陀的教導,能夠賦予我們解脫的力量。
我們久遠以來的那些分別、執著的習氣,則是另一股力量,它試圖通過生起各種分別念頭而擾亂我們的心,讓我們永遠隨著它煩惱不已。它很善於偽裝,它所起的每一個念頭,都試圖為了“自我”而服務。這極大地迷惑了我們,讓我們拼命地隨著習氣進行分別、執著而樂此不彼。
直到我們開始念經,開始接受佛陀的教導,我們才忽然發現,原來我們被所謂的“自我”欺騙了。於是,我們不再甘心聽從於分別習氣的蒙蔽,我們開始學習放棄分別和執著。這時,法喜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在無形當中,接受了佛陀教導的我們,其實已經開始向煩惱習氣宣戰了。
然而分別、執著的習氣之根還在,它還很有力量,它絕不甘心失敗。所以,一有機會,它就會發作起來,甚至比以往分別、計較地更加厲害,也讓我們內心覺得異常煩惱不安。
這是內心智慧與無明煩惱之間的戰斗。
這就是所謂的“佛魔之爭”。
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堅持,堅持念經修行,堅持接受佛陀的慈悲教導,堅持學習如何放棄分別和執著。
很多修行人都徘徊於此,感慨自己“業障深重”、“根基淺薄”、“不幸生於末法時代”、“無緣遇到大善知識”等等。殊不知,他們其實已經在修行解脫的大道上面了,他們需要的只是堅持,堅持一門深入地修行下去。
只要不懈地堅持,終有柳暗花明的時節。
遺憾的是,多數人選擇了徘徊和退縮。
隨著念經修行的不斷深入,它和禅修的共同特質愈加明顯。法喜已經不再需要產生,因為我們的心已經大體與佛法相應了,這種相應,使我們初步安住在了法的自在當中。
這裡的安住,就是“靜”。在安住的同時,我們的心對於法義會格外明了,這就是“慮”。所以這樣的念經就是一種禅修。而這時所體會到的自在就是所謂的“禅悅”,它與法喜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也屬於悟道之前的一種“覺受”。
在這個階段修行了一段時間以後,我們應當學會放棄自己所得到的那些禅悅和法喜。所謂放棄,其實就是不要在意它們,不要希望它們出現,讓一切都順其自然。我們只需要順其自然地繼續念經,或者,繼續我們平常的生活。
這樣的話,在某個不期而遇的因緣觸動之下,我們將會豁然開悟。或者,豁然有省。
開悟並不一定發生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它也經常發生在生活裡面。但是,它只屬於堅韌有素的修行者,它只屬於不散亂的心靈。
開悟和開悟也是不同的。
大體來說,真正的開悟有兩種:一是解悟;二是證悟,初步的證悟,就是通常所說的“悟道”。
如果在開悟以後,只要略加思維,就能夠基本通達一切佛經的法義,而不再需要別人開導。道理上極為透徹,除了一些字詞需要查閱之外,似乎沒有什麼障礙了。這就屬於典型的“解悟”。
解悟的力量比較小,它是名相概念的執著瓦解以後的一種初步悟境。它還沒有能夠穿透思維的束縛而明達自性。
已經獲得解悟的修行者不應當停步,而應當進一步禅修,觀察自性。或者,去向真正悟道的善知識參學。
通過念經而開悟的人,解悟居多,這是一條極為穩妥的修行之路。因為有了佛經的指導,修行不太會出偏差;而一旦獲得了解悟,就具備了正知見,就不會再誤入邪路了。
同時,這也是一條相對緩慢的修行之路,因為獲得解悟的人,還有少許由於長期念經而形成的思維習慣的束縛,使他們不能夠徹底了悟心性。
這時,可以放下佛經和各種文字,進行專注的禅修,如實地觀察心性。
這也許需要一些時間。
但是,獲得解悟的人有足夠的耐心,他們與普通修行者畢竟是大不相同的。(如果不經過念經階段,而直接禅修觀察心性,也是一種修行方法,它適合於另外一些人,同時它也是一條較為艱險的修行之路。)
當我們在專注的禅修當中,或者在禅修之余的閒暇,也是某個因緣的觸動,忽然之間,思維心停歇了,那個佛經裡面用了千言萬語來描述的東西——所謂的心性等等,就會明明白白地“呈現”出來。一方面可能有些驚天動地,因為它的確不可思議,妙不可言;令一方面,又顯得極其平常,因為它從來就如此,從來不曾離我們而去,只是由於它的無形而被忽略了。
這時,我們會對於自性生起決定的信心,並深知它就是不生不滅的佛陀法身,它就是一切智慧的源泉。這種對於心性超越思維的當下明了,就是初步的證悟,也叫做悟道,也可以叫做見道。
之所以說它只是初步的證悟,因為,在修行解脫的過程當中,證悟的程度千差萬別。從最初的開悟自性,到最終的圓滿成佛,都可以叫做證悟,也可以叫做覺悟。但是,這兩者所呈現出的功德智慧,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悟道只是修行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那悟道之前的修行是什麼呢?嚴格說來,那很難算作修行,因為在悟道之前,我們就好像黑暗當中的行人一樣,根本看不清前方的道路。
悟道就好像夜行人見到了黎明前的晨曦,雖然不算明亮,卻已經足以看清腳下的道路。只要繼續前行,曙光不久就會出現。
通過念經的修行,我們完全可以獲得初步的證悟。在這一點上,念經與禅修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悟道之後的修行則無需多慮,那是順水行舟的事。所謂消得一分習氣,顯現一分功德。
但願大家都能夠老老實實地念經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