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心律法師:莫以善小而不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莫以善小而不為

釋心律

古人曰: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

環顧身邊,可行善事比比皆是,就看你怎麼做。

節約用水、用電等等節約能源之舉,可以使其他需要的人得到這些資源,就是行善;言語溫和,與人和睦相處,等於淨化了周圍的人文環境,也是善舉;講究衛生,不亂扔廢棄物,愛護花草樹木,環境因此而更美好,當然也是善舉。

公交車上讓位於老人孕婦,路遇行人時候熱心指點,些微小事,舉手之勞,卻都是善事。

富豪千金捐助,是為善舉;乞丐將自己乞討的零錢捐獻,亦是善舉。善不分大小事情,只要心存善念,所行與人有益,即為善舉。

與人為善、敬愛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敬重尊長、愛惜物命等等,無一不是行善積德之舉。

幫助別人並不一定非要等到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後才去為之,力所能及的援手有著更為深刻的意義。在現實生活中,與不吝施捨的富足者相比,那些具有慷慨之心的窮人往往比前者顯得更為偉大與高尚,盡管他們的援助是那麼“微不足道”。

助人之人因為做了善事,心境平和,所以更快樂,更易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相傳,唐代宰相裴度未做官時,因父母雙亡家境貧寒,只得寄居在山神廟中。有一道人為裴度相面,斷定他命該橫死。一日裴度在廟中撿到兩條玉帶,他一直等著,直到有人來認領,就在裴度送失主出門之時,山神廟倒塌,裴度得以逃脫橫死厄運。後裴度赴京趕考,得中狀元。

所以,很多人著書立說,希望通過自己的言行感召更多的人積德行善。

明朝袁了凡先生,結合自己親身經歷和畢生學問修養,為教育子孫而作《了凡四訓》,告誡後人要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標准,改過遷善,要行善積德等等。數百年來影響了無數人命運,流傳至今,成為了東方第一勵志寶典,修身養性古書今讀之必備。被譽為是“治國立家、澤被後人的訓子家書!”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行小善,乃積大德。

 

 

上一篇:心律法師:煩惱來源於放不下
下一篇:正慈法師:如何照顧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