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蔡禮旭老師: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非禮之禮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非禮之禮 蔡禮旭老師 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非禮之禮。似是而非的事情太多了,我們要會明辨,行善才會行得正確,否則很可能是以善心行了惡事。 “非信之信”。你答應別人,好像是守信,但是那件事是欺騙其他人的,就是非信之信。信與義配合才是真正的信。若非真正的信義,你還遵守,就是助纣為虐,就是非信之信,一定要會判斷。 “非慈之慈”。看起來很慈悲,對人和和氣氣,這是《論語》說的“鄉願,德之賊也”。“鄉願”是指所有的人看他都很順眼,連壞人看他都很順眼,實際上他是個不能明辨是非的人。孔夫子說這樣不好,看到每個人都不得罪,看到壞的行為也視若無睹,把社會的是非善惡都混淆了,這樣的人是“德之賊”。所以,面對惡人要能正直地指責規勸,才是讀書人的氣概。如果你對每個人都很仁慈,讓惡人、或者你的孩子,因為你的慈反而做了很多壞事,而你都沒有制止,就是“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你的寬容讓人家有機可乘,是沒有智慧的寬容,所以是非慈之慈。 “非禮之禮”。我們要能判斷,對人恭敬的動機是什麼?假如是為了一己的私利,這就不是真正的禮貌,而是另有目的。 所以,善惡要會分辨,分辨清楚之後,善要積極去做。
|
|
|
|
|
|
上一篇:蔡禮旭老師:從存心去判斷善的真假
下一篇:蔡禮旭老師:子路受牛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