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文摘
慧律法師
1.定力有兩個角度來調伏外在的跟內在的:
第一個外在的要隨順眾生:恆順眾生不要跟眾生作對。如果我確實要糾正他,我也必須態度和善。隨順眾生不要跟眾生作對,眾生的無知,我們憐憫他、同情他,因為他生活在無知、無明之下,他不可能有智慧。他沒有智慧,他就會執著自我,執著自我的人,他就會傷害別人。所以你對別人的傷害,你不要怨恨,這是我們的業障。因此學這個定力是很重要的,在靜態裡面必須觀無常;在動態裡面必須觀空。用空觀跟無常觀很容易,如果你智慧夠的話,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就沒有,世間本來就沒有,你執著什麼?哪一點可以讓你執著。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空中的受法、色法也是假的。受想行識、這個色身所有的前五識、第六意識分別、第七意識都沒有這一些,連根本無明也沒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就沒有,哪裡有什麼染污不染污的,空中你潑這個墨水去,空中也不會停住墨水,染污不了它們。一個人胸量如虛空的時候,你怎樣傷害他、怎麼樣侮辱他,連感覺都沒有,他永遠如此,所以定力就跑出來了。所以定力不一定是坐,直把私心禁絕,就是當下把自私自利的,這個私心除掉、私心禁絕。誓死往生極樂世界,當我們動一個念頭,堅定不移,我發願要到極樂世界清淨的國土去。我要遠離,這些惡的眾生、濁惡的眾生。因為我們還是沒有那個定力,破除一切的煩惱,我們人很容易受人家影響,所以到極樂世界去,就是先換一個環境修行。有的人講往生極樂世界是逃避現實,其實他根本不了解佛法,往生極樂世界是,換一個環境好好的去修行,換一個環境好好的去長養聖胎。而不是逃避現實,因為在這個娑婆世界裡面壞的人多;好的人少,自然萬緣俱息,我們發一個願往生極樂世界,什麼叫做萬緣?就是紛爭,就是那一些紛爭,你自然的就會除掉。
定力:必須動態有靜,靜態有動,動靜一如名為定
你說你必須要負起你的責任要養活你的家庭,可以;你到社會上你一樣要負起你的責任,但是在責任當中當下就解脫,不一定要擺脫這個家庭才能夠解脫。如果你有這種透視的理念你走到哪裡你統統一樣。定力是由觀照而來的,不是只有坐在那個地方發呆的。我坐的時候有定力,我起來怎麼辦呢?釋迦牟尼佛打坐的時候有定力。那麼起來度眾生呢?所以佛是那伽常在定。這個定力必須動態有靜,靜態有動,動靜一如名為定;而不是說我在靜的時候我能靜,我在動的時候我必須拿一種力量來克制它,它才能夠定,那這個還不是定力。在動態裡面必須觀空;在靜態裡面必須觀無常。在動態裡面為什麼必須觀空,因為你所有的六根、六塵、六識統統是虛妄的東西,短暫的、變化的,所以在動態裡面必須觀空。在靜態裡面必須觀無常,為什麼在靜態裡面必須觀無常呢?因為在靜態裡面譬如說你打坐,你就會發現這個身體有變化,吃進去的東西馬上變化,又拉出來,我們的每一個細胞都在變化。事實上這個身體找不到一個真正的自我,只是一個臭皮囊而已,短暫的、變化的,然後你對這個執著馬上放下,你就不會說我一天到晚都要化妝、我一天到晚就要買什麼西裝、我一天到晚就是要怎麼樣享受,因為你知道這個是假的,你就知道我必須運用我的智能來跟一切眾生生活在一起,而在現實裡面當下即入超越的境界,而超越的境界裡面必須面臨這個現實。這個定力就出來,永遠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