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課(2009年3月7日)
上節
大家跟我一起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佛!大家下午好。這是非常殊勝的因緣,能和大家一起研修《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在浩瀚的般若經典中,《金剛經》在中國非常普及,很多對佛教沒什麼了解的人,也接觸過《金剛經》。包括我自己,起初接觸佛教,也是因為看了南懷瑾老先生寫的書《金剛經說什麼》,覺得佛法非常微妙。我們應當以文字般若進入學習,起觀照般若,最後證得實相般若,就再也不會有迷惑了。
一、全經的脈絡與結構
(一)全經分為兩大部分
大家翻到第12頁。有這樣的話:“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再翻到第50頁。“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前後有兩次這樣的問題。
以此為標志,我們可將全經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般若道,第二部分為方便道。這是依智者大師的分法。我在學習《金剛經》的過程中,覺得這個分法非常好。
有人認為這前後兩部分是重復的,第一部分是佛陀在細說,有些人來法會遲到了,他們來到的時候,佛陀又為他們簡單地復述了一下。但是,如果你細細品味前後兩部分經文,會發現味道不一樣,後面一部分,在觀法上、在行持上都不同。所以,把它們劃分為般若道和方便道,很有道理。
般若道,首先要證得般若。從初發心開始。發起了求智慧的心、願成佛的心、利益眾生的心,從當下開始不斷修習空性的無我智慧。最終開悟了,從資糧道、加行道,一直修到見道位,就證入了聖果。這段時期的修行,注重通達性空和離相,破執著,把凡夫心轉過來,了解無相的道理,看破,放下。這個階段,以般若的修學為主,就叫做般若道。
方便道,是以般若而起的巧用。當你開悟了,證到空性之後,沒有結束,這恰恰才是進一步修行的開始。見道位以後,進入了修道位。證到空性的菩薩,在度眾生的過程中,不斷地圓滿他的福德,空性的智慧也越來越廣大、越來越圓滿。這是一個漫長的修習過程,一直到成佛。這個階段,是依空性而起方便。因為斷除了我執,所以菩薩有很多方便。而眾生是沒有那麼多方便的,因為我們有執著、有掛礙,我們的執著還沒有打開。
(二)兩道包括五種菩提
般若道、方便道有五種菩提。
1、發心菩提:初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菩提心。在座的諸位,可能很多都已經發起這樣的心。這個階段的發心,叫世俗菩提心。
2、伏心菩提:就是《金剛經》講的“雲何降伏其心”。實行六度,降伏煩惱,淨化身心,漸與空性慧相應。
3、明心菩提:折伏了粗大的煩惱後,修習止觀,按照道次第,定力要修到近分定以上,然後觀察,修毗婆捨那,這時就可以斷一切煩惱,徹證諸法實相。明心菩提是般若道的成果,修到明心菩提,般若道就圓滿了,同時這也是修方便道的起點。這個階段所發的菩提心,是勝義菩提心,比世俗菩提心更殊勝,更了義,更圓滿。
4、出到菩提:登地菩薩繼續往上修,要修方便道。一般來說,從修行的位次而言,初地菩薩已經證悟空性了。但是,空性的完整的通達,要到七地以上,也有些經文說要到八地。在此之上,他要莊嚴國土,成熟眾生,圓滿福德,漸出三界,到於佛果。
5、究竟菩提:斷煩惱習氣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圓成佛道。
《金剛經》圍繞著這五種菩提展開。
二、序分
經典一般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就是經典前面的序言,開場。
序分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證信序,第二部分是發起序。
(一)證信序
證信序,一般經典裡都會有,內容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某地方,與大菩薩眾多少人俱……
1、六成就
這一部分並非佛陀親口所說,它是阿難結集的時候加上去的。為什麼要加上這部分呢?這是結集經典的六種成就的需要——證信序為了證明經的確信與可靠,從六個方面來證明。
佛陀在世時,阿難問過佛陀:未來把佛經流傳出去的時候,如何讓後世的人生起信心呢?佛陀慈悲地告訴阿難,一切經典前面,先加上“如是我聞”,把時間、地點都告訴大家。
佛滅度後,很多僧人非常悲傷。但也有些佛弟子挺高興的,覺得佛陀在世時經常管我們,這不許做、那不許做,現在我們可以輕松了。大迦葉尊者聽了,非常心痛,他想:佛陀經過六年雪山苦行,無量劫積累資糧,才證到佛果,為我們說妙法,他入滅之後,如果大家都不按照他的法學習了,法不就滅了嗎?於是,大迦葉尊者在僧團面前說,我們應該把佛陀說的法結集出來,留給眾生,讓後世的弟子們可以依靠。
結集時,由阿難誦出經典。當阿難升上法座,誦出佛陀的經典,他的身體突然光芒四射,具足了莊嚴的威德。弟子們看到了,覺得疑惑:佛陀沒有入滅嗎?還是他方佛前來說法了呢?或者是阿難成佛了?這時,阿難開口說了第一句話:“如是我聞。”這時大家明白了,阿難所說的,就是佛陀所說的法。
經典的六成就:
信成就:如是
聞成就:我聞
時成就:一時
主成就: 佛
處成就: 在某處(處所)
眾成就: 與比丘等人俱(聽法者)
為什麼把“如是我聞”作為信成就和聞成就呢?有很深的道理。
這是《大智度論》裡的問題:“諸佛經何以故初稱如是語?答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是義者即信也。若人心中有信清淨,是人能入佛法;若無信,是人不能入佛法。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相;信者言是事如是。……若人心善直信,是人可聽法。若無是相,則不解。”
一個人如果相信,就會說“如是如是”——是這樣的。如果不相信,就會說“不如是”。“如是”,就是告訴我們要相信,阿難說,我就是聽如來這樣講的。以這樣的信心,我們就能虛心地領納法義。
“如是”還包含智。
一切外道出家,他們都心念:“我法微妙,第一清淨。”世間上處處都在說法,有其他宗教,有種種學問。大家都在說:“我的理論是最好的,是最正確的,別人的都有問題。”因為這樣自贊毀他,現世陷入斗诤,後世墮入地獄。
而佛陀說法不是這樣。“佛意如是,我弟子無愛法,無染法,無朋黨,但求離苦解脫,不戲論諸法相。”佛陀說法,不是為了表達他的見解,也不是他發明了一種理論,與世人爭。《金剛經》上也說:“如來無所說法,若說如來有所說法,是為謗佛。”如來說法,無非是為了我們斷除痛苦,內心得到安樂和解脫。所以,佛陀所說的法可稱“如是”——世間的真理,該怎麼樣,就是怎麼樣,不需要去增加它,也不需要去減少它。
佛陀曾經來到一個村莊,給村莊裡的居民說法。這些居民很困惑,說:前段時間也來了幾個其他的宗教師,做過演講,而且說自己是對的,以前的人說錯了。你現在也說自己是對的。那我們怎麼知道,到底誰是對的,誰是錯的?我們該聽誰的呢?佛陀告訴他們,不要因為別人說他是正確的就相信他,也不要因為一個人的相貌和出身相信他,要看他說的是否符合真理。要親身體驗,看實踐這個法的時候,是否能夠解脫,他說的是不是世間的如實相。
所以說,依智能斷除戲論和爭競。
我們對佛法要有這樣的態度和認識。大家為什麼來聽《金剛經》?首先是因為相信這部經是佛陀所說,有它的可信性,值得我們聞說、學習。第二,我們不是來學一種觀點或知識,以後好跟別人誇誇其談。我們是通過這部經,學習宇宙人生的真相和規律,如何斷除煩惱,從這部經得到智慧,得到啟發。這樣,我們才真正領受了“智”的含義。
2、具體經文講解
我們進入經文。“如是”。其含義,前已言之。
“我聞”。是阿難自稱聽佛所說。
“一時”。是說法的時間。
“佛在捨衛國祗樹給孤獨園”。
捨衛其實並不是一個國,而是憍薩羅國的國都。“捨衛”意為“聞物”,說這個大城的物質文明發達,在整個印度聞名。人們也會以此城指代這個國家。
祗樹給孤獨園,是佛陀說法的地方,在捨衛的郊區,以祗陀太子與給孤獨長者命名。這是佛教最早期的兩個園林之一。
起初,佛教弟子沒有地方住,都住在曠野裡,住在樹下。波斯匿王的國家裡,有一位商人,是給孤獨長者的內弟。這位商人很有錢,也很有信心,看都佛弟子打坐時經常風吹雨打,向佛陀請求為佛弟子建房子,佛陀同意了。這位商人就在城外建了竹林精捨,環境優美,有60間房子,這是最早的精捨。
一次,給孤獨長者來到內弟家,見全家人都忙碌著,是為了准備請佛陀來應供。給孤獨長者聽到佛陀的名號,內心震動,生起極大的歡喜心,為了早一點見到佛陀,次日他早早起床,摸著黑往城外走。當他見到郊外一片黑暗,有些恐懼,又打算回去。這時,有位護法在空中對他說:不要停留,往前走利益極大,哪怕給你十萬頭象、十萬匹馬、十萬輛騾車等財寶,都沒有往前走一步的利益十六分之一大。給孤獨長者生起了信心,繼續前進。
到了竹林精捨,他看到霧中有人在經行,產生了從未有過的親切感。只聽此人叫他:“來,須達。”給孤獨是這位長者的外號,因為他喜歡布施給孤獨貧窮的人,大家叫久了這個外號,都沒有人叫他的名字了。但是濃霧中的這個人,叫的是他的名字。這就是佛陀。給孤獨長者意識到,除了佛陀,沒有人有這樣的莊嚴,也沒有人有這樣的智慧。
給孤獨長者頂禮了佛陀,由於緊張、激動,結結巴巴地不知道該說什麼。後來他問佛陀,您睡得好嗎?應該說,這句話問得不是太恰當,好像是說,您這麼早就起來了,是不是睡不著啊?
佛陀微笑了,對他講了一個偈頌:“斷除諸執著,心中無掛礙,佛陀實安眠,已達心安穩。”佛陀說法,都是一語雙關的。世間眾生,都是那麼彷徨,有那麼多牽掛,沒辦法好好睡覺,夢中還在糾纏。而如來的心是安穩的。
佛陀為給孤獨長者講法,告訴他,修習布施等善法非常好,你也因此得到了快樂,但你如果能進一步放下執著、煩惱,就會得到內心寂靜清涼的安樂,涅槃之樂。一剎那間,給孤獨長者就證到了初果。按我們現在的話講,就是當下就開悟了,證到了空性。
給孤獨長者感恩佛陀,想請佛陀到自己所在的國家去說法,並想供養一所住所。佛陀答應了。給孤獨長者回到自己的國家後,尋找合適的幽靜之處建造精捨,選中了一座園林。這座園林為祗陀太子所有,給孤獨長者想買過來。祗陀太子不想賣,說除非用黃金布地,才把園林賣給他。給孤獨長者很高興,用馬車拉來黃金,一塊一塊地鋪在地上。祗陀太子本來是說玩笑話,看到長者真的這樣做,被感動了,決定也參與供養一部分精捨。
給孤獨長者將精捨建得非常精美,請佛陀和他的弟子過來。佛陀告訴他,把精捨供養給十方僧團,這房子不屬於那一個人,而是一切出家人到了這裡,都可以住進來。然後佛陀說了一個偈頌:“免受寒暑野獸害,以及夏季蛇、蟲、雨,避開可怕之熱風,庇蔭禅觀得自在——佛陀稱贊之住所,對於僧伽第一施。因此智者為自福,應為學者建住所,以清淨心施仁者,給予食、水、衣與住。彼等教他斷惡法,悟法達無漏涅槃。”
這個園林,佛陀住過很久,講過很多殊勝經典,祗陀太子與給孤獨長者的名字,也隨著經典流傳。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有人說,看很多經典,都是“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不是佛陀走到哪裡,都帶著這千二百五十人呢?其實並不是。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指佛陀最早教化的弟子,在律藏裡都有記載,我們就不一一講了。這是一個表達方法,並不是說他們什麼時候都跟著佛陀。
(二)發起序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爾時”。那個時候。
讀誦經典的時候,我們應該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好像回到了兩千多年前法會的現場,這樣會覺得格外歡喜。
“世尊食時”。
世尊,是佛陀的十個名號之一,即為世間所尊重者的含義。此字梵文音譯為:婆伽婆、婆誐嚩帝、婆伽梵、薄伽梵。《往生咒》裡,就有世尊的名號。意譯作“世尊”之外,亦直譯作有德、有名聲等。即“富有眾德、眾祐、威德、名聲、尊貴者”之意。
食時,到了吃飯的時間。今天我們講《金剛經》,緣起很好,今天很多人都受持了八關齋,過午不食。七世諸佛皆受持過午不食,吃飯的時間是有規定的。如來不是隨隨便便什麼時候都吃東西,他在合適的時間才吃,一般是上午到中午這段時間。
“著衣持缽”。
著衣,世尊出門穿袈裟。
袈裟有三種:
1、五衣:安陀會,作務時所穿。在漢地,一般看不到僧人穿五衣。在藏地,僧人所穿的裙子就是五衣。
2、七衣:郁多羅僧,入眾時的常禮服。上殿、誦經時搭的衣。
3、大衣:僧伽黎,乞食、入聚落時穿。佛陀在《金剛經》裡著的衣,就是大衣。如來重視威儀,搭上大衣顯得莊嚴,這是為了度化眾生的方便。如來雖然證到了空性,但做事非常有條理,一絲不亂。
印度很熱,平時一般用不著搭大衣,這是禮儀的需要。
漢地僧人,因為歷史上滅佛的緣故,平時穿的並不是袈裟。我們現在穿的,是明代的俗裝。
袈裟者,“雜”也,又稱“壞色衣”。一般不允許用漂亮的顏色,是青色、黑色、褐色,黯淡、難看的顏色。與俗服有異。不住於色,不炫耀的意思。在印度,傳統的衣服沒有袖子,出家人和在家人都是穿著一塊布料,所以在顏色上區分開來就更加重要。印度的在家人喜歡穿白衣,所以“白衣”也是在家人的稱呼。
對在家人來說,買衣服要考慮顏色,而我們出家人一年到頭都是穿著這樣的衣服,無所謂流行色,少了很多煩惱。這就是持戒的好處,不張揚。
另外,袈裟是把布料割截開拼起來的,也就是破布做的。僧人在野外修行時,強盜們看了這樣的衣服,就不會起貪心。還有,把袈裟縫起來的時候,佛陀說,要按田地的樣子來縫,一格一格的,因為僧人是世間的福田,衣服要有田相。在家人受了菩薩戒之後,也會搭缦衣,這個衣,與出家人的衣服有差別,就是沒有田相。在家人如果搭了帶田相的衣,是有過失的。在家人應該靠自己的勞動來生活,而不是接受別人的供養來生活。
持缽,缽梵名缽多羅,意為“應量器”。
應有三種:
一色相應,缽要灰黑色,令不起愛染心。
二體相應,缽體粗質,使人不起貪意。佛陀不許出家人用七寶做缽,不能做得太豪華。一般是鐵缽、瓦缽。
三大小相應,不過量也。缽有大中小號,根據飯量來定。
缽有一個好處,不管什麼飯菜都放在一起,不會分幾個碗。吃的時候,你對自己每一餐的飯量就會有個標准。可以在缽在做一個記號,托缽的時候,托到這麼滿了,就可以止住了。這樣可以防止貪心,不會吃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