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宗性法師:《金剛經》講課記錄 第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金剛經》講課記錄·9月08日

宗性法師主講

  小布丁 記錄

  大家都知道,《金剛經》在佛教界非常地受歡迎。由於它文字的流暢,語言的樸實,大家很容易讀,朗朗上口,並且它的義理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非常有指導意義,深受教內外信眾的普遍歡迎。所以,在講《金剛經》之前,我們要談一談這部經的重要性。

  從佛教史上,特別是從中國的禅宗史上,我們可以知道,中國的禅宗從達摩祖師以來(當然,在達摩祖師來以前也有禅法的流傳...)所傳授的禅法與以前所傳授的禅法相比在風格上、方法上發生了些變化。從達摩以後,一直傳下來,到二祖慧可,到三祖僧燦,四祖道信,到五祖弘忍,他們基本上都繼承了達摩祖師傳授禅法的風格。可是,到了六祖慧能的時候,禅宗的傳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形式上看,過去的禅宗(從達摩到弘忍)的印心采用《楞伽經》,可是從五祖弘忍傳給六祖慧能的時候卻采用了《金剛經》。我想呢,這個改變不是偶然的,因為佛法講啊,凡事講因緣。一切法的產生,世間法有世間法的因緣,佛法有佛法的因緣。從五祖弘忍到六祖,傳法上,從《楞伽經》到《金剛經》也是有一定因緣的。從禅宗史上看,特別是從四祖道信有這個傾向。

  我們怎麼知道的呢?在敦煌文獻裡面,有一個文獻,叫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這是道信法師傳授禅法的一個記載,是一個文本,後來叫做語錄。這個裡面談到,道信法師曾經到湖北傳法,在行腳途中,遇到一群盜人和城民鬧矛盾象要農民起義,水也斷了,糧也斷了。城民的生活遇到困難大家都去請教道信法師問他怎麼辦。他告訴大家不要慌,大家都念:摩诃般若波羅蜜。傳說啊,那個時候天空出現奇異的現象,所謂的護法,龍天,天神都來幫忙,盜賊嚇跑了,城民得救了。這個記載與現在所謂的科學的考據覺得好象是個歷史傳說,好象不真實。可是,我覺得是個真實的記錄。這說明,在四祖道信的時候,在傳法上有所改變,有所轉向,就是重視般若,重視智慧。弘忍大師在教導學徒的時候也采用《金剛經》的辦法。

  我們知道,在六祖壇經裡記載,六祖沒有什麼文化,但按現在的考證,六祖有文化,綜合來看,六祖沒有一點文化,是不現實的,還是有一定的文化的,只是不是太高。六祖在青年的時候靠打柴為生,有一天。遇到有個居士在誦金剛經,當誦到“應無所住而生起心”的時候,六祖聽到覺得非常好,就去問他,“這是誦的什麼經呢?”居士說:“是《金剛經》。”六祖:“經是哪裡來呢?”居士:“是湖北有個弘忍法師,他教導我們誦《金剛經》的,所以我去請的。”六祖很誠懇,他說那我也要學。居士說,那你得到湖北找弘忍法師請教。從這裡我們看到,五祖不僅僅是在教導六祖的時候用了《金剛經》,在平時接引弟子的時候,教導禅法的時候,都采用金剛經了。那麼,五祖的這個傳承從哪裡來?沒有無源之水,無根之木。那麼,追溯起來,五祖的這個傳承是從道信法師開始的。從道信法師開始已經重視般若。所以,不是突然的事。從六祖正式地把金剛經作為印心的經典,從此,中國的禅宗在傳播禅法的形式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前面五代傳授的特點,他們居無定所,用我們現在的話講,沒有固定的傳法基地,這樣,就沒有強大的僧團,沒有凝聚力,這樣傳法就很不方便。所以,我們看到,從達摩祖師到五祖弘忍都是單傳。到了五祖以下就有了變化,特別是六祖以後,一下子,傳法從南方到北方,從北方到南方,開始遍地開花。傳播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個人的行為變成了大眾的行為,再說得明白一點,從過去的個人的修持到大眾的修持的轉變。這是劃時代的。

  所以,六祖大師對整個傳法的形式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麼,為什麼我們說是形式上變化了,而非傳播的思想內容?因為現在,很多人一提到禅宗,就說“禅宗是徹底中國化的佛教”。好象是中國的,已經徹底本土化民族化了,與印度佛教沒有關系了,好象已與佛法割斷了。後來我一直研究,得出一個個人的看法:對於中國化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完全正確。我們知道,中國禅宗有兩大精髓:一是佛性思想:自己覺悟,自己修持。每個人都有平等的,不增不減的佛性,只是因為個人智慧的不夠,讓無明所遮,所以還是凡夫。所以禅宗裡最重要的思想是:每個人都有佛性,有佛性的都可以成佛。所以,禅宗提倡:自覺、自度、自悟。這個是禅宗裡最核心的思想理論。二是般若思想。   為什麼這麼講呢?從菩提達摩開始就有這個傾向了。哪裡可以表現呢?達摩祖師從廣州登陸以後,達到南京,由於與梁武帝的對答不投機,就渡江到河南,由此有了慧可法師的斷臂公案...二祖慧可說:弟子心不安,妄想多,請祖師給我安心。菩提達摩講:“將心來吾於汝安。”慧可回答:“覓心了不可得。”菩提達摩講:“吾為汝安心已。”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發現一些東西:第一、精神上講,心不可得。第二、空性法上講,緣起緣滅,無自性,空性。從道信,到弘忍,到慧能都體現這個思想,只是不太明顯。後來表現最突出的是:呵斥罵祖。從空性上講,一切都了不可得,這即般若思想。可是,我們不能這樣做。因為你我都是凡夫啊,凡夫尚沒有證得第一義,沒有證得般若的思想,那麼呵斥罵祖就是煩惱。所以本著性空的思想,禅宗的思想。

  整個禅宗貫穿這兩大思想:佛性思想和般若思想。而這兩個思想從哪裡來呢?從佛法中來,從印度佛教來,所以,中國的禅宗在思想上與印度佛教沒有變化。為什麼這麼講?中國有佛性思想嗎?中國有般若思想嗎?沒有。那麼,為什麼說禅宗又是中國化的佛教呢?恐怕這個話不太全面。因為,中國禅宗的理論體系:佛性思想和般若思想在整個大乘佛教裡都是有的。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講有一定道理。就是說,禅宗的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印度佛教的理論體系,但傳播形式上發生了變化。從六祖那裡,把傳播的形式從個人到大眾化。把僧人的修持轉化為現實的生活化。六祖大師的改善從哪裡來的?從《金剛經》裡來的。所以,六祖才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這個理論就是從《金剛經》裡來的。所以說,六祖的傳法在整個禅宗史上是個革命,是在傳播形式上的革新。六祖以後,這個變化非常明顯。禅堂,清規,印度有嗎?沒有。這些東西,只有中國才有。為什麼?因為佛法的傳播是契理契機的。禅法的傳播也是要契理契機的。佛性思想,般若的思想,不拋棄,這是契理;而傳播形式,根據時代,根據社會的變遷而發生的改變,是契機。這個局面的改變,就是大眾化了,中國化了。

  這個思想的體現,《金剛經》裡是一致的。比如《金剛經》裡第一品的描述佛陀的,都是很生活的記載。可是,要知道就是在生活化裡,你會體會到佛法的奧妙,你會領悟到佛法的精髓。所以,六祖在金剛經上得到這個好處,所以,把原來的個體轉化成大眾化。可以說,《金剛經》在禅宗史上的地位是整個中國禅宗奠基性的經典,非常之重要。後來很多禅宗祖師大德,都很重視金剛經。如果有興趣,查一下語錄,可以看到,很多都是提倡《金剛經》的。例如,唐代,有個姓周的人,一輩子讀金剛經,作注解,非常得意。過去的注解很多,一打挑子,找人較量,結果,當時交通不發達,半路上歇腳,有個涼亭,遇上個老太太,想買點東西來吃。老太太問他,你挑的什麼東西啊?這麼辛苦啊?他說,我挑的《金剛經》和我對其的注解。老太太說:“那我考你一個問題,若答上來,免費吃,否則,拿錢也不給。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那麼你現在吃點心,是哪一個心呢?”他答不上來,很氣憤,就把《金剛經》燒了。後來,拜龍潭法師學佛,最後開悟了。我們得到的啟發,光是用語言是不夠的,《金剛經》是很接近生接近生活的,從這樣一些例子,我們可以知道,《金剛經》在禅宗史上的位置很重要。所以,大家能夠把《金剛經》吃透,能指導你的生活、行為、行動。那麼,你的生活一定是智慧的生活,你的行為一定是智慧的行為,你的行動一定是智慧的行動。

  好了,我們在講正文以前,強調一下《金剛經》的重要,可以說,如果你把金剛經的精神領會到家了,“成佛有余”。這裡啊,自信很重要。看看六祖多有自信啊。五祖問他:“你干什麼來的?”六祖回答:“成佛!”多大的自信心啊。這,是成佛的關鍵。


  一、序講——講課的原則和方法,
  1、對生活的感悟,大眾化的語言。
  2、微言大義,個別所提。

  1、對生活的感悟,大眾化的語言
  為什麼要提這兩句話?大家都知道,佛法,從佛陀創辦佛教以來,兩千五百年,傳播的歷程非常的艱辛。特別是近現代以來,面臨很多的困難,尤其是我們這個時代。隨著中國社會的巨變,文化基礎、政治基礎、經濟基礎對佛教的傳播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比如,現在我們學佛,聽到很多:“師傅啊,學佛很不容易啊,文言文,我看不懂啊”。這是文字的障礙。對學佛的人帶來很多的不方便。另外,世界一體化,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多。多元化的文化,文化是這樣,宗教也是這樣。宗教之間也是平等。宗教的傳播面臨很多的問題,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挑戰。並且我們現在還有問題。比如,問,“聽沒有聽經呢?”“聽,可是聽不懂。”這是語言的障礙。佛教,從漢代傳到中國來以後,到清朝末年民國初年這一段,文化傳統沒有發生變化:中國的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乃至佛教的文化進來後,傳統文化的根基沒有發生變化。中華民族裡有一個很特別的信仰習慣。“舉頭三尺有神明”啊,有時候人們不太相信,覺得可有可無,有時人們又覺得不信又不行。這就是我們說的,“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教。”就這麼個心態。雖然儒家裡不太這麼講,孔子講:不知生,焉知死?可見他們也注重生命永恆的問題。

  可是,到五四運動後,特別是解放後,整個文化傳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外面西方的文化都進來了。佛法的傳播就發生了問題。以前,祖師大德,經典注釋也好,全是按照傳統文化的路線來做的。所以我們今天文化傳統發生了變化,給我們今天學佛的人就帶來了文字上,文化上和語言上的障礙。所以,大家產生”聽不懂“的困惑。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有人說:“師父啊,我聽的時候歡喜,知道應該怎麼做(應該發菩提心,應該去奉獻,覺悟),在你講的時候沒有問題,可是,回到生活中的時候就不行了,還是有煩惱。”這個,就對講法的人有一個要求:生活的體驗,自己被感動了以後,才能感動別人。所以,我們提倡:“為了佛法,關照生活”。佛法就是關照生活的,讓你生活得自在,安詳,喜悅,快樂。

  所以,我們講經有個原則,一方面要大眾化,要克服語言和文字障礙。因為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人,生活在不同的階層,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領域,有著不同的語言。工人階層的人有工人的語言,生活在鄉村的人有鄉村人的語言,知識分子有知識分子的語言。所以,我們要把傳統佛法的精神吃透,用大眾化的語言,用不同階層的語言來轉述佛法,讓不同階層的人,分享到佛法的喜悅,佛陀的法喜。另一方面,我們要本著一個生活化的原則。要避免與實際生活脫節。這個“佛”啊,對不同的人,怎麼講呢?對知識分子、工人階級、普通的老百姓,分別怎麼講?按我們傳統的講法,“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佛是覺悟的人,首先自己覺悟了,再幫助他人覺悟,最後圓滿。我們長期學佛的人,懂。可是,對從來沒有接觸過佛法的人,怎麼說呢?要這樣去解釋,要他懂的,恐怕非常地艱難。可是,我們學佛法的人,有責任有義務讓其他的人懂得,所以,就要用大眾化的語言用生活中的感悟。

  比如,普通鄉下的老太太:“師父啊,我要皈依。”要皈依,總不可能什麼都不講吧。皈依什麼呢?皈依佛,佛是什麼?佛是天地下最善良最體貼的人,是天底下最懂得關懷人的人,是最懂得怎樣幫助別人的人,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這樣啊,她就覺得很實在,不是飄渺虛無的。可是對知識分子這樣講,就太簡單了。對知識分子講:“佛是智慧圓滿,人格圓滿,修養圓滿。”可是,這樣對老太太講她聽不懂。所以啊,我們要學會用不同的語言來轉述。對知識分子講:“佛是智慧圓滿,人格圓滿,修養圓滿的。”圓滿:我們用現在話的講,就是保持你智慧和人格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所以說,在沒有成佛之前,都不圓滿,這體現在不穩定,不連續。當你在現實生活中的時候,被現實生活所左右,智慧就沒有連續性,穩定性,所以,你這個智慧沒有連貫性。所以,佛的智慧是連續的,穩定的,這個就是圓滿了。

  這個就要靠我們學習佛法的人把道理用現代的語言載體,現代文字的載體,現在模式的載體表現出來,讓大家能夠了解接受。所以,將來一定要本著這個原則。這次我們講金剛經也是用這個原則。這個也是大家以後弘揚佛法的原則——用大眾化的語言,用生活中的感悟。

  2、微言大義,個別所提。
  就是說,古代的文字啊,非常的冗長難懂,意義非常得多。並且這個語言呢,他主要傳遞一種信息。所以說,我們在對傳統理解的時候,不是只是在字面上,文字上去理解,而是要透過這個語言文字載體去理解,透過這個要表達什麼?

  我們語言,都是要向我們表達一個意思。例如“我已經吃過晚飯了。”他傳遞什麼信息?這是告訴你我這個時候,腸胃的狀態,心理的狀態。所以一切語言文字,都是載體!都是工具!我們不是要在語言文字上去做文章,而是要透過這個語言文字的行間去了解佛要告訴我們什麼。就是要“依義不依語”。我們要知道,這個語言文字與道的關系,語言文字,只是符號,重要的是通過這個語言文字載體給我們傳遞信息,那麼,佛經透過語言文字給我們傳遞什麼信息呢?覺悟!三藏十二部,傳遞給我們的就是:覺悟,能夠去煩惱,證菩提。所以,我們在講《金剛經》的過程中也要本著這樣的方法。比如,“如是我聞“如:如果,是:這樣,我:阿難,聞:聽到。更重要的是要透過這個文字去理解裡面的意思,佛法的文字與一般的文字不一樣,它是透過這些文字向我們傳播佛法的真理的。所以呢,我們的思想怎樣去接近佛法的智慧海,去接近佛法的智慧根,然後去檢驗我們每一個人自己內心的智慧根,喚起我們每個人內心的覺悟。

  另外,《金剛經》裡也有一些明相,比如,羅漢,比丘,須菩提,這些東西我們不做過多的闡釋。所以,我們重要從以上兩個方面來講。所以,微言大義,依義不依語。

  我們講金剛經就將本著這樣兩個原則。

  二、本經的宗旨——在奉獻中忘我,在忘我中覺悟。

  我為什麼做這樣的概括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有:我慢,我執,非常的嚴重。這部《金剛經》就是要我們放下我慢,放下我執。怎麼放下呢?“我皆令入無余涅磐而滅度之。”就是對眾生而言,我們都有這個義務幫助他們覺悟;同時還有一句話,“而實無眾生可滅度者”——什麼意思?度一切眾生,就是奉獻,不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乃至佛法上的,都是度眾生的工具。“而無眾生可滅度者”是講:眾生也是虛妄的,也是空的,我自己能度化的人也是虛幻的,也是空的。所以呢,我們說:在奉獻中忘我,忘我的目的是什麼?是要達到覺悟!這個精神非常重要!

  我們常說,生活中人們的我執非常重,非常計較,可是我們現在還發現,學佛的人啦,在奉獻中,在度化眾生中,也還是有“我”的,也還是有我執我慢的。比如,這個世間人,他幫助人的時候,都是有計較的,都是求回報的。我們常常聽到有這樣的抱怨:“這個人簡直沒良心啊,他困難的時候我幫助過他,我給他很多恩惠,很多好處,他現在恩將仇報啊。”你想想,這表現出來什麼問題?圖回報嘛。人家幫助了他,就一定要他人對我好。按佛法講,這是沒有道理的。佛法講,幫助別人,是無條件的!這個就是在奉獻中忘我。

  我們學佛的人都做到了嘛?包括我都在反思。為什麼圖回報,因為我執嘛,我們學佛的人,也有學佛人的“我執”,也帶來很多煩惱。在寺廟裡,我經常看到這樣的事情:我到這裡來,我捐了功德錢,100塊,50塊,第二次來,沒有看到我的名字,馬上去找師傅:”我捐了錢,怎麼沒有我的名字刻上?“於是發一大堆牢騷,發一大堆脾氣,最後氣得不得了,這是花錢買煩惱啊。這個有什麼問題?就是因為奉獻中沒有忘我,就是因為圖回報嘛,就是因為有我執嘛。而《金剛經》告訴我們,無有眾生可滅度者。如果一個人生活裡,老是斤斤計較,怎麼得自在,怎麼得法喜,怎麼有快樂?

  所以,我們把金剛經的精神概括成這麼兩句話,而金剛經實際上就是講這麼兩句話——“在奉獻中忘我,在忘我中覺悟。”你去幫助人,給人方便,給人信心,給人力量的過程中自己非常之坦然,而不去計較對方會有什麼回報。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佛法講活在當下嘛,檢查當下的一念心,就是看你的這一念心裡,忘我沒有?如果你能真正做到在當下一念能夠忘我,你就得分自在,秒自在,分分秒秒都自在了。反過來,如果不排除我執的煩惱,那麼你就分不自在,秒不自在,天天都不自在。那你這個學佛會有進步嗎?很難的。“在奉獻裡忘我”,這是佛法裡講的福德,“在忘我中覺悟”這是佛法裡講的智慧。福德和智慧就在你的一念心裡面。

  有人經常跟我講:“師父啊,這個成佛不容易啊,難啊!”我問:“為什麼?”,“因為要智慧圓滿,福德圓滿才能成佛啊。”我說,“非也”。禅宗的精神,是在一念之間啊。不是嗎?如果你能在一念中達到“在奉獻中忘我,在忘我中覺悟。”你能在一念當中積累智慧,積累福德,那你這一念就是佛啊。那為什麼還是凡夫呢?因為你只是這一念做到,而非念念做到是佛。如果我們每個人能保持在每一念有奉獻的心,有忘我的心,有覺悟的心,那麼每一念就是佛。“一念覺悟一念佛,念念覺悟念念佛。”釋迦牟尼佛就是念念都奉獻,都忘我,都覺悟了,所以他才是徹底圓滿的,具備功德妙用的。而我們自己呢?雖然我們自己在一念覺悟了,可是保持不了,下一念,你就不是了,就還是凡夫了,所以,禅宗裡強調:念念覺悟。“念念當下,念念覺悟”。所以,《金剛經》非常重要,是成佛的寶典。

  我們現在在生活裡很難辦到,那怎麼辦呢?不等於很難辦就不辦了,不能因為艱難就不去做了。當然是艱難,否則都成佛而非凡夫了。因為我們凡夫,歷劫以來,習氣毛病非常的重,所以是,有個過程。學佛人的有個毛病,一學佛了,一天以後就問:“師父啊,我怎麼還沒有成就呢?”要知道從發心到成就要有一個過程。我們物理講慣性,習慣勢力,因為我們的習氣毛病非常的嚴重,這個習慣力,這個慣性,老干擾我們發心,所以,我們還辦不到。這裡,我提倡大家經常“覺照”——從你的一念心去訓練。學佛修行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對你心的訓練!把你原來那個習氣毛病的心訓練成一個覺照的心,覺悟的心。我們現在這一生,已活了幾十歲,習氣毛病已經不得了,所以,由於習氣慣性的干擾,使我們的發心很薄弱,使得我們奉獻的心,覺悟的心不容易生起來。怎麼辦?覺照!注意當下那念心,把自私的心改變成無私的心。我怎麼要無私的奉獻呢。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要把眾生當父母看待,他們的痛苦就是我們親人的痛苦,我們怎麼能不管呢?如果能這樣訓練的話,我想是容易辦到的。

  所以,整個〈金剛經〉的宗旨就概括成這麼兩句話——“在奉獻中忘我,在忘我中覺悟”。

 

上一篇:日慧法師:佛法的基本知識 第五章 觀察生死談寂滅 第四節 入道的方便——持息念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