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日慧法師:佛法的基本知識 第五章 觀察生死談寂滅 第四節 入道的方便——持息念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法的基本知識

日慧法師

第五章 觀察生死談寂滅

第四節 入道的方便——持息念

最後,想藉此提供一個最簡單易行的修四念處法門,這法門就是念息十六行。念息一詞,新譯持息念,亦有依音譯念阿那般那,或簡稱念安般的。音譯姑不論,意譯中,私意以為:念息一譯很順漢語語法,所以采用了它。它——念息十六行,可淺可深,淺則是初業行者下手的最佳方便,深則是正行者得慧解脫的坦途,而且,也是大、小乘的共道。從現存的《佛說念安般經》①(注釋:此經收在《佛教大藏經》第二十七冊。)看,可知此一法門是佛陀的親口 教授,幸勿等閒視之!

念息十六行,是以出入息作為念的所緣,其中一一行是它各個階段的指針。它依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分為四分,每分又分為四行,故稱為念息十六行。此外,在念息方面,尚有數息一門,不在此十六行之內,不可相混。

下面,依四念處的分類,談談它的修法。

十六行的名目是:知息長、知息短、知息遍一切身、靜止身行;知喜受、知樂受、知心行、靜止心行;知心、令心歡喜、令心攝持、令心解脫;觀無常、觀無欲、觀出離、觀滅。

先談前四行的身念處:行者要想身心安定,先決條件,就是令身心調適。要身心調適,便要調身調心。調身調心這二者,不論是誰先誰後,其結果都是一樣,因為先調身,調到真能安適,其心亦易就范而成就安適了。先調心也能如此成就身調。不過,調身易,調心難,所以,這裡修念息行,乃是從易下手處著眼。依息調身,以調身來調心,蓋出入息屬身行,身的靜躁,關系著息的粗細,遂施設念息四行。復次,如上說,我人的氣息,是依身行,而身行亦必藉出入息,故念息即是依身念息,依息的依處念息,如是,念息得名身念處,若念隨順慧住於緣中,使息行身處呈靜止狀態。當息與身俱呈靜止(安住)狀態時,那就是具足身念處了。

此下,略述四行方便。

第一、知長:這一行若是具體地說,則是念入息,入息長,知它是長;念出息,出息長,亦知它是長。

第二、知短:若具體說,亦如知長,不過反長為短而已。

然而,這二者應當合說,謂在念出入息中,念念俱觀長息知長,短息知短,沒有先觀長息後觀短息之分。因為它的作用在於修習心知能有專一的觀察力和高度的明了性,我認為行者應切實的注意到這點。至於這二行的成滿界限,當是要待到心知修習得極明了極細密時,自然會進入後行,因為全身毛孔本來就會呼吸,只以平時心粗,沒有能力觀察得到。

第三、知息遍一切身:所言“一切身”,即指一個人從頭發乃至足趾等一切身分以及其中所有毛孔竅穴,簡單地說,乃一個人全身的毛孔和器官空竅。“遍”是充滿義,故此念息第三行,除觀鼻息出入之外,更觀鼻中出入之息充滿全身,出入於全身孔竅之中。如是,悉心觀察,直到能明了覺知此事一切情狀,然亦不著。行者,經數數修習,成就知息遍一切身,得身心異常調適功德。

第四、靜止身行:行者仍念出入息,由於前三行的功德,懈怠、懶惰、睡眠等過失都已棄捨遣除,粗息已滅,身輕安隱,此即成就身念處。

說身念處已了,次當說受念處四行。

第一、知喜受:行者,由成就身念處,心生喜受,由此令心於息中得安住念,安住是定相,行者初得定,心生大喜。以是因緣,名為知喜受。

第二、知樂受:行者,心生大喜故,身益調適,遂得身柔軟,遍身大樂。如經說:“心喜則身猗猗,調柔也,身猗則受樂。”是為知樂受。

第三、知心行:由身樂能生貪煩惱過失,令心退失定境。於是,覺知貪從受生,受從心生,是心行,遂於念出入息中修受心行對治方便,遮止此受,是為知心行。

第四、靜止心行:行者既知心行過患,立即制止過患生起。由修習力,於此粗受,能予遮止。粗受遮後,行者之心,便得安隱住於出入息念,不沉不掉,獲至等持,是為成就受念處。

已說受念處念息四行,心念處四行今當說。

第一、知心:行者,由能制止心行過患,得心等持,見心寂靜。因此,能洞察心行。心行者,即心所行法,謂生法、滅法、染法、不染法、散亂法、攝持法、正法、邪法……如是等諸法,都是心之所行。知是心所行法,於等持中,念出入息,即知心所應住或不應住。

第二、令心歡喜:前面,念息修身念處時,因得靜止身行,自然生起喜樂,為防受喜生貪,滅除貪過患,故修靜止心行,令心增上,進住等持。今者,雖住念息等持,然以力弱,有時生起惛沉,令心不明了。所以,要故意使心生歡喜,以遣惛沉。

第三、令心攝持:行者住等持中,有時也會心生掉舉,不得寧靜。這時候,應當用攝持心的方法,令心還歸於定。惟這種方法,等於是強制掉舉的心就范,若不熟修前面這些方法,就沒有高度的觀察力和明了心,更不能令身心輕安適悅,這樣,還談什麼除掉還定,令心安住在念出入息的念上呢?所以,除掉舉,要有高度的警覺心,觀察、明了,棄捨順從煩惱,不平等住和不寧靜的過患,而這還有其它的必要條件,那就是已能令身心輕安適悅,有堪任善法的能力——沒有粗重不堪任之障——以及依等持力引生正定,使還歸念出入息的正念等持中。

上來所說心念處的第二、第三行,可說是專為斷除三摩地的沉、掉障礙施設的。

第四、令心解脫:行者惛沉、掉舉二法既離,這時的心,便安住在沒有煩惱、邊執,遠離系縛的平等捨心上念出入息,是為念息心得解脫。

已說心念處四行,最後說法念處四行。

第一、觀無常:由修念出入息諸行,心達寂靜等持故,如實覺一切有為法無常、空、無我,諸有為法生時空生,滅時空滅,其中,無人、無我、無作者、無受者,是為念出入息觀無常。

第二、觀無欲:由觀無常行,覺無常行故,斷諸煩惱結使;斷諸煩惱結使,即是無欲(斷行),是名念出入息觀無欲。

第三、觀出離:煩惱斷故,心則厭離,是名念出入息觀出離及得出離。

第四、觀滅:以心離故,得一切滅,是名念出入息觀滅及得滅。

念息法門,除了十六行,此外,還有六因緣方便。六因緣即所謂:數、隨、止、觀、轉緣、清淨。“數”名數出入息,如從一到十之類;“隨,,名行者心隨息出入;“止”名令心住出入息;“觀”名行者見息系身如珠中縷;“轉緣”謂轉身緣心,也就是說,不觀出入息在身上的感受,但觀心上的感受;“清淨”名行者離一切煩惱過患,心得清淨。然《成實論》不主張用此六事,如論說①(注釋:見《大正》三二·三五六中。):

此不必定,所以者何?是諸行中,不必要用數、隨二法。行者但令心住息中斷諸覺,故若能行十六種名為具足。

論中還特別推崇十六行為聖行、天行、梵行、學行、無學行,並解釋說①(注釋:見《大正》三二·三五六上。按:引文中“風行虛穴”的“穴”字,原書作“中”,疑是誤植,權改。括號中“居”、“得”二字,原書脫落,今補正。):

風行虛(穴),虛相能速開導壞相,壞相即是空,空即是聖行,故名聖行。

為生淨(居)天,故名天行。

為到寂滅,故名梵行。

為得學法,故名學行。

為(得)無學,故名無學行。

 論中又說②(注釋:見《大正》三二·三五六上、中。) :

 不淨觀,未得離欲自惡厭,身心則迷悶,如服藥,過則還為病……如跋求沫河邊諸比丘,不淨觀故,深生惡厭,飲毒、墜高等種種自殺。

此(念息十六種)行不爾,能得離欲而不生惡厭,故名為勝。又,此行易得,自緣身故;不淨易失。又,此行細微,以能自壞身故。不淨行粗,壞骨相難。又,此行能破一切煩惱,不淨但破YIN欲。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因覺生,念出入息,為斷諸覺故。

照這麼說,念息十六行,應是修行的最好法門,故《修行道地經》稱它是十六特勝。

惟最後要提醒我人注意的,是這一念息法門,不數息,不隨息,只能念息出入,而且是把能緣念放在入息的起點和出息的終點,即鼻頭和上唇處,並細心察知身息心念所起的各種變化。如:短息的心粗,長息的心細,息遍身的心最細等;但不許心隨逐息或依止息與息一起從息的出入管道上來去。這樣,才不至因念息在身理上產生任何障礙。

這段撰述,大抵以成實論師的思想為主,因為他談定並不特指禅定,似乎也可解釋為慧定。禅定難,慧定易,畏難喜易,人之常情,所以,我很欣然地接受它。不過,此論解釋這十六行,過於簡略,所以,這裡所說的內容,有不少是取材於《坐禅三昧經》的教授。至於十六行名目的詞語,則參考了多種典籍的翻譯,經過了一番取捨推敲決定的,可能沒有和任何一套譯名完全相同,“愚而好自用”,讀者諒之!

 

上一篇:日慧法師:佛法的基本知識 第五章 觀察生死談寂滅 第二節 緣起教與四谛教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