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明賢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各品講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地藏菩薩本願經》各品講解

第一品

這是《地藏菩薩本願經》的第一品。我們每頌一品,在後面略加一點說明。這裡要說明的,是以下的幾件事。

第一件事,說《地藏菩薩本願經》的這個因緣,是釋迦牟尼佛飛升到忉利天宮去敘說的這樣一部經典。這在歷史上曾經有過記錄,釋迦牟尼佛在弘法期間,到最後尾聲的時候,突然有一段時間他在人間消失了,就升到天上去。到天上說法有一個多月時間,然後又從天上下來。在藏傳佛教還有一些佛像,畫的釋迦牟尼佛從天宮下到人間來的當時的場景。釋迦牟尼佛當時到忉利天宮說法,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度化他的母親和其余的一些侍從等。

在這一次的度化過程當中,釋迦牟尼佛雖然在人天大眾之前召集了如此輝煌的這麼一次盛會,但是仍然還是有一些很小的問題發生了,就是“小果、聲聞、天龍八部以及未來世諸眾生等,雖聞如來誠實之語,必懷疑惑,設使頂受,未免興謗。”就是說,大眾不能接受釋迦牟尼佛還在我們這個世界之外,居然能召集那麼多神聖的,那樣一些的大眾來聚會,十萬龍天都不止。為什麼我們看到的世界都只能是這樣,他居然能召集那麼大的盛會?這是我們在誦經的時候特別容易產生疑惑的地方。

我們通常所說的人性,就是人的煩惱的個性、煩惱的品性。貪、嗔、癡的煩惱,人必然要有貪欲,或者必然要有嗔恨心,或者必然有愚癡的情況。人性的說法就是來確定人的這種根本的品性是無法修改的。或者說人是沒有超越性的。但是佛陀在經典裡面曾經出現過好幾次,對這個問題進行解決。

最早,釋迦牟尼佛在初轉*輪期間,他就說出了很多經典。說人有五種涅槃根性。因為有這些根性,所以後來大家來修行是可行的,而且修行是可以成佛或者證果的,可以轉凡而成聖。可是我們現在世間的學問呢,絕大多數的時候都來首先確定人的根性的部分,就是說人是一個凡人,煩惱是無法向聖者智慧方面進行改觀的。這是我們在理解佛經的一個難點。

佛陀的經典首先一出現,尤其是大乘經典,就要讓我們相信,我們人還有著在煩惱背後的無限可能。人的本性的智慧不像我們通常從心理上所理解的貪、嗔、癡、慢、疑這些煩惱以及一小部分的智慧,人還有全知、全能和不死的可能性。所以佛陀在說《地藏經》的時候,首先第一點就來跟文殊菩薩強調,就說如果是小果聲聞,修行聲聞乘的弟子,還有天龍八部以及未來眾生,即使是聽聞到如來的誠實之語,也會有懷疑,也會接受不了,甚至於即使是接受了,還是在未來會產生誹謗的問題。

因此在經典的開頭,釋迦牟尼佛首先就把這一點提出來了。雖然這是一個廣大的佛陀的境界,已經展現給菩薩來受用,但是還是會有很多的眾生在這裡心懷疑惑,不能接受釋迦牟尼佛對他們所說的無上的法門。這是第一個難點,我們在誦經之初就要能夠理解。

那麼說明這個難點是為了讓我們理解什麼呢?就是要理解我們現前的這個世界,有改變的可能性。通常我們所理解的外在的現象世界是唯物的,是基於物質的堆砌,或者說基於微塵的相互之間的轉換,都是實有的,不可能有改變。可是佛陀的經典所交代的是,釋迦牟尼佛向大眾所展示的重重無盡的大世界。在這裡,一沙一塵,一塵一劫,每一個劫、每一個微塵裡面都有無盡的佛陀在那裡轉動*輪。

就是在我們的誦經過程當中首先要去接受的一個事實,就是說釋迦牟尼佛能讓我們現前看起來不能夠改變的世界成為重重無盡的、清淨的如來藏世界,獲得那樣一個清淨的境界。所以,釋迦牟尼佛的這個當年的集會,這一部經典其實是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我們現前也有可能的一個境界。我們在誦經的過程當中,如果是心地清淨,當時的釋迦牟尼佛的這一個法會就能在我們面前呈現。這是第一個我們要了解的情況。

第二個要了解的情況就是關於孝道的問題。我們多數的時候會認為孝道和菩提道會有沖突。沖突在哪裡呢?如果是要盡孝道,就時常地要在父母的跟前,如果是要修行菩提道,可能就要把這一份責任放輕,甚至忽略掉它。就是出離心和孝道之間會有沖突。而在這裡,來度化母親的婆羅門女,她是以極致的孝心的緣故,不光只是度化了自己的母親,而且讓周圍的無邊無量的眾生都同時獲得化度。這裡其實是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佛教的修行以孝可以達道,孝不是跟修行的道相違背的,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當自己在行持孝道的時候,所獲得利益的是周邊的一切人,不僅僅只是自己的父母親。因為自己眼下所見到的這個孝道的承受對象,這就是我們心地所造的一個境,是我們心地所造的一個外在的世界。如果是一人得度,就所有的人都會得度。這就是“一即一切”的道理。如果是自己的父母親能夠得度,那麼其他眾生的父母親也都能得度,因為境界是唯心所造的。

這是兩個難點,我們在誦持第一品的時候,就要能夠理解。

第二品

這一品的重點是釋迦牟尼佛向地藏菩薩做授記。

這個授記的緣起,原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在度化人間的時候,他有一個間隔期。這一個間隔期和中斷是不同的。佛陀來到人間度化眾生的全部過程當中,就如同釋迦牟尼佛當年到一個村落去托缽乞食,會持續地去,但是每一次乞到食之後都是要離開的。所以是中間有間隔,但是不會中斷。是隔一期佛就會又來,隔一期佛就會又來。

而且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一個世界沒有兩位佛陀,所以在整個釋迦牟尼佛的所說的佛法,度化眾生的期間,示現成釋迦牟尼佛這一個身相的,只是在三千年以前的那一次示現才是示現佛身,從此以後全部都是示現成菩薩、宰官、普通的庶民或者是其他的動物類。以眾生需要何種形象來度脫,佛陀就現何種形象而為說法。所以即便是現在,釋迦牟尼佛的化身仍然在人間頻頻示現。我們不要以為釋迦牟尼佛的度化已經結束了。說佛陀度化結束那只是依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教典的主張,而認為佛陀是在兩千年以前就已經涅槃,佛陀就沒有了。而在大乘佛教界,一致地都認為佛陀來到人間的度化是不會停止的,但是中間會有間隔。這個間隔會造成一部分人的誤解,就是說佛陀一期的度化快結束了,我們下一期該怎麼辦?

雖然佛陀還在不停地度化,但因為不是繼續顯現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形象,所以要向地藏菩薩來做授記。就是說,在這個度化期間,釋迦牟尼佛不能以釋迦牟尼佛的身相名正言順地度化眾生。因為示現成了其他的形象,所以一部分眾生會缺乏信念,會認為佛陀不管他了,會認為佛的法已經停止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地藏菩薩應該踴躍地承擔起釋迦牟尼佛度眾生的使命,它應該在人間頻繁地出現,以地藏菩薩的身份來彌補眾生得不到佛陀度化的缺欠。

因此,這樣的一個授記十分重要。雖然釋迦牟尼佛也仍然來到人間示現,但是從形式上看,釋迦牟尼佛把人間度化眾生的使命已經徹底托付給了地藏菩薩。直到下一位能仁佛出現之前,這個中間實施度化的、最為名正言順的度化者就是地藏菩薩了。這是我們在第二品所要重點理解的地方。

第三品

在這一品,我們首先第一個理解的重點,就是關於業的問題。這裡說了,如果是出佛身血、不孝父母等等的,墮無間地獄……各式各樣的苦報、罪報、業報(都要來承受)。因果的問題是佛教建立宗教信仰以來的一個重點的話題。那麼佛教的業果是以什麼基准來成立的呢?

有人曾經問過,有一部經典叫做《三世因果經》,就說前世做什麼因,後世得什麼果,是不是如同《三世因果經》說的那麼樣的丁是丁,卯是卯,一個因就是一個果?《三世因果經》的這個因果跟《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所談的因果的問題是不是完全相同的?我們通過考察,知道《三世因果經》是後世的一些信佛人根據經典裡面所說的因果原則進行後期編輯加工的。因為因果的問題不像《三世因果經》說得那麼丁是丁,卯是卯,做一個因它只能有唯一的結果,或者是一個結果只能有唯一的一個因,這都是不對的。只有像《地藏菩薩本願經》這裡原則性的這種說法,才是合乎情理的。所以佛陀在當年經典裡面說“業果不可思議”,這個“業”和“果”它不是由普通人就可以一句話斷定的。釋迦牟尼佛都說,業果是異常復雜的一件事。任何一個果,造成它的因可能有千千萬萬種的力量在其中推動,可能說是它因的那一種力量,只是千萬種力量當中的一類,所以業果的問題沒有辦法用普通的心意、普通的意願去進行表達。而我們普通人對於業果就總喜歡、總想要有一個可以確定的說法在手裡,得到什麼果,是什麼因,說定了就完了,我只要不造這個因,其實這個果以後永遠不會來,就簡單地來處理業果問題。可是,宿世的還包括因的錯綜復雜的、更前面的因,這實際上都是我們很難用普通的凡夫智慧去進行觀察的。

所以,業果的問題如果是不能正確理解,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邪見,比如說,有人一行醫就說“你肚子疼,你肚子疼你肯定是前世敲了別人的魚腦袋了”,或者說“牙疼,肯定是你罵了人了……”這種簡單和幼稚的確定方法,會使人們在對於業果的理解方面產生嚴重的邪見。所以這裡一談到業果問題的時候,佛陀大致地陳列,而不是說一對一,丁是丁,卯是卯的那麼簡單。業果是一個很復雜、很綜合的規律,這些規律我們不能用膚淺的心意就進行決定性的確認,這種心態是錯誤的。

再其次,還有一個問題是要理解的,是關於我們這個世界的緣起。經文裡面說:“萬死千生,業感如是,動經億劫,求出無期。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輾轉相寄,此界成後,還復而來,無間罪報,其事如是。”把我們的所謂世界觀的轉換問題用“業”來進行貫穿說明,這就是我們對於世界觀用佛教的方法來正確地建立的途徑。我們的所有的對於世界的理解,都來源於我們對於外部的感觸,或者眼睛能看到的,或者身體能感受到的,我們現有的外部環境。現在人們對於世界觀的判斷層出不窮,有很多人認為我們的這個世界就是地球,再往後,又認為是銀河系,再往後去,又認為是宇宙大爆炸、黑洞什麼的,這樣的一些學科都出來了,都是人們對於世界在無知的狀況下面希望能有一個判斷的方式。可是佛經裡面不允許這樣判斷,佛經說,我們的這個判斷都是有問題的,我們都在尋找世界形成的第一個因,我們尋找第一個因的這個意圖就是錯誤的,因為我們的業力,除非你超越了它,你在沒有超越它之前,你是找不到第一因的。

我們為什麼有找第一個因的意圖呢?因為我們平時對於世界都有著要麼是常見,要麼是斷見的這些邪見。因為有斷見,所以我們想尋找世界的最後一個果;因為我們有斷見,所以想尋找世界的一個起點的因,想從無就突然有了,或者從有突然無了,因此才造成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理解總覺得是一股其他的力量在推動。佛陀在這裡說:不是其他的任何力量在推動,這個世界的真正的推動力是業的力量,業的力量是無頭也無尾的。如果認為業有一個起點,那麼業就是實有的,而業本身就是在業感緣起的種種概念幻覺當中,我們形成無止無境的執著,對於業的執著使我們生死,而業本身是沒有實體的力量——沒有實體但能產生作用的力量,所以我們在被這種力量無止境地向前推,無止境地向後推。這是第二個我們需要理解的,就是關於人的世界觀形成,應該把我們對於外部世界理解的角度,把它逐漸引到“業感緣起”這件事情上來,那麼我們對於世界的理解才不會發生錯誤。

再其次,我們對於地獄的理解——我們看經典裡面所記錄的地獄,都只是好像是古代的受苦方式,是特別古典的方式,“锉斫镬湯”、“熱鐵澆身”等等的這些方法。而我們現在的人又有很多新的業力,那麼這些力量形成了以後,是不是可以形成新的受苦方式呢?古代的人受的地獄之苦跟我們現代人的地獄之苦是不是有區別?這是我們值得思維的問題。如果是單純地從業果緣起的這一點來考慮,兩種可能性都應該是有的,因為我們現在所受的業果既有無量劫以前推動來的業的力量,也有近期我們以現代生活的方式所造下的業的果,所以兩種可能性都有。這只是對於業果的粗淺的判斷。希望大家在誦經之後對於這一部分的經文進行深入學習。

第四品 

我們這一品仍然有幾個理解的重點。第一個理解的重點,是有兩位佛陀,他們在宿世發願修行的時候,他們的願望不同,有一位佛陀說:“我要先成佛,以後再度眾生”,有一位佛陀說:“我必須要把眾生度盡,然後再成佛。”這兩位佛陀他們在發願時候的區別,是我們這一次誦經需要理解的重點。他們最終都成就了佛果,那麼成就佛果的根本力量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發願先成佛、後度眾生,也可以成佛?為什麼發願說,先把眾生度盡了,然後再成佛,也可以成佛呢?看樣子,度眾生這件事情,最終是自己成佛的根本力量,因此我們看佛的經典裡面,就常常談到菩提心的內容,什麼叫做菩提心呢?菩提心就是:你雖然有成佛的意圖,但是所有的意圖都是圍繞讓眾生不受苦,讓其他的生靈能夠得到度脫,才能最終成就佛果。也就是說,我們個人的意願,需要跟廣大的生靈聯系在一起,聯系到一塊去了,你的所有的願都不是孤立的,你的所有的發願都不是自私的,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才具備成佛的根本力量。成佛力量的源泉還是度眾生這件事,或者說這本身就是大乘佛教的特質所在,我們對於其他的生靈的幫助,如果是在小乘佛教的體系當中,他們可能是放在次要的位置上的,大乘佛教的一個鮮明的主張,就是把自利的所有行動都和利他關聯起來,他們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他們是沒有辦法拆分開來的,或者說,如果是你本身沒有度化其他生靈的這種意願,你自己的得度也無法完成。只有在大乘佛教的體系當中,才這麼完整地把個人的利益和大眾的利益緊密地關聯在了一起。我們通常說:“政治是指什麼?”——就是指大眾的事。我看這個大眾的事情,宗教也是最關注的,宗教也關注大眾心靈的解脫:你能不能成佛?這才是你生老病死、痛苦解決與否的關鍵。是不是朝著解脫道去發展?這才是關鍵,而不是在人間的是非上。

那麼,怎樣能夠生起利他的這種大乘的菩提心呢?我們都知道,菩提心是自己能不能進展,能不能成就佛果的根本力量。那麼菩提心,它到底在我們內心裡是一股什麼樣的力量?我們看前面經文裡邊,地藏菩薩他的母親在地獄裡面受苦,他看到的時候,他受不了了。他為了度化自己的母親,他就說,我要把天下的所有的母親都度化了,因為他從個人的痛苦當中理解了其他生命的苦難,自己都有度化他們的責任。在這個時候,他產生了力量,他能夠度化他的母親,佛陀給他授記,就說:不光是你的母親得度,所有眾生都得度了。

這在心裡邊是一股什麼樣的力量呢?從根本上講,這本身就是信仰的力量。我們前面在學習《中觀見與道德經》的時候,曾經提到過這樣的問題,就說,信仰是一個什麼樣的指標?怎樣才算是有了信仰?真實的信仰啊,是要你在體會人世間的無常和痛苦,還有生命當中的波折,整個過程當中甚至於你最好的摯友都拋棄你了,所有你可以倚仗的力量都沒有了,你完全一個人處在孤立狀態下對於生命進行的反思,在這種生命反照的過程當中,而從內裡產生的一股關注生命,一股希望生命更加美好轉化的這股力量。這種力量產生出來以後,你在觀照自己生命的時候是同樣地具備熱情,觀照他人生命的時候也同樣具備熱情的這個時候,這樣的力量才叫做信仰。在這個力量還沒有產生之前,我們所希望擁有的信仰很有可能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或者只是在插科打诨,我們並沒有獲得發諸內而形諸外的根本力量。

“發諸內而形諸外”是一句中國話,可是實際上這種精神卻是我們獲得信仰源泉的根本精神。地藏菩薩也正是在自己的母親遭受痛苦,在進行深度反思、震撼的狀態之下,他生起了要度化天下生靈的這麼樣的大願。由個人的信仰產生力量以後,我們才有可能產生度化其他生命的力量,這也就是當自己內心信仰建立,才能夠使外部世界的清淨名言得到轉化的理證的依據。我們外部的世界如果是根據如來藏所言,我們現在舉手投足能感觸到的外部世界都是清淨的佛世界,都是清淨佛土。那我們為什麼感受不到?其原因就是我們內部存在的信仰的力量沒有產生,菩提心的力量沒有產生。內裡的這股力量產生以後,我們才有可能產生外在轉化的能力。

因此,《地藏菩薩本願經》在這一品裡面所交代的發願的這種精神實際上是我們每一位佛弟子修行和發心的精神,我們都需要。如果我們的這種精神沒有生發起來,我們的信仰可能還是缺乏力量的,甚至於都還僅僅只是在追隨形式。根本力量是否形成,我們可以對照《地藏菩薩本願經》。所以在誦持這樣一部經典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會得到很多提示,信仰是如何在生起?善願如何在生起?菩提心如何在壯大?這都是從我們的發心過程當中可以觀察的,也是從《地藏菩薩本願經》可以借鑒來的。

第五品

第五品這裡最需要理解的是業感差別。這所謂業感差別呢,也就是說,業不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丁是丁,卯是卯的,你只要干了哪一件壞事就必定墮哪個地獄,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這麼簡單,因為地獄這種果報通常都是由生前很復雜的各類業果緣起糾集夾雜在一起的。比如說我們眼看著有人在偷別人的車,可是他是不是馬上就獲得一個自己的東西被別人盜的這麼一個果報呢?也許我們正希望它能呈現這個果報的時候,果報沒有呈現,不希望呈現的時候,有的果報也就呈現了。

因為業感差別有其極大的復雜性,我們所願意這樣理解的丁是丁,卯是卯的果報,心為什麼老停留在這裡呢?因為我們對於業果的理解,對於生命的理解都半是當世的。我們就覺得我們這一輩子就是當世的這一生,至於以前還有千千萬萬的生,以後還有千千萬萬生,這個事實往往被我們忽略掉了,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業果的理解就充滿了局限性。可是即便是佛陀在介紹地獄的時候,也都說一一獄中更有百千種差別,百千種苦楚,更何況多獄?地獄的各種各樣的情況,是沒有辦法用特定的某一個事件去說明的,因此在人間我們產生了對於業果判斷有時候的一些遺憾。有人說,怎麼好人盡是得惡報,壞人盡還是有好報?你看現在社會上那麼多的壞人,他們吃喝玩樂,過得那麼潇灑,而我們善良的人呢,總是被別人欺負。甚至於有的父母親教導孩子說“你就要學的恨一點”,“你要學的壞一點”,或者教導孩子說“你應該學得狡猾一點,你這樣出去被別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善良在對於業果不信賴的狀態下就會被誤解,惡行會被理解為善行,善行被理解為惡行。根源在哪裡呢?還是對於業果這一問題的簡單化的理解,進行我們內心所意願的合理化。在我們心裡面合情合理,實際上業果就不是業果了,所以我們還是要相信當年佛陀所提出的那句話“業果緣起不可思議”,背後的各種錯綜復雜的線索太多了,不是我們用簡單的小心翼翼就能夠判斷得清楚。如果是說我們的判斷不夠精確,我們也盡量地按照佛陀所說的“業果不可思議”,我們暫且擱置,不要做出短期的有限智慧判斷的決定。把這個決定做出來以後,自然就會倡導出一種抱怨情緒,或者是一種邪見,流傳起來,對於社會,對於自身、周邊人的影響都不好。我們始終要記住一條就是“業果不可思議”。它雖然是各大類型可以說,但並不是說我們一說就給說定了。像地藏菩薩曾經就在前世的弘法當中說:我對於偷盜的人就說貧窮苦楚報,對於嗔恨的人就說遭受打擊的這樣的報……只是向他們那一類的人說那樣的報,制止別人的惡行而已。報是基本的類屬,而不是決定性的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今天偷了馬上就得到一個果報:你的東西被偷了。業果的理解要留出這麼樣的彈性這麼樣的寬松的空間,對於業果的理解才不會走向片面。

第六品

讀誦這一品,我們就要從這部經典當中獲得利益了。首先,我們只要是聽到地藏菩薩這個名號,或者是隨喜贊歎甚至於自己也念誦,生生世世當中,我們都將富足平安,沒有恐懼,有著種種的善報。假如說自己還能在平日裡誦《地藏菩薩本願經》,誦這個經一個月,從初一一直到二十九、三十,這十個齋日裡面每天誦一遍,或者是誦一誦地藏菩薩的名號,有無量的功德。這是佛陀直接來教授的這些方法,我們確信無疑。

這裡關鍵是關於《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的所談到的,關於人臨終的時候來進行轉誦這一件事,我們要重點地來進行了解。當有親人、朋友、長輩、幼輩這樣的人在生死之際難得決定的時候,我們誦持這樣一部經典,對於他將是最大的幫助。《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所提倡的方法,自己讀一遍,或者是請人轉讀,或者是拿病人可愛的物件、衣服、寶貝或者莊園、田捨對著病人在那裡說,就說“我幫你的東西拿去塑佛像了,拿去供養經像,拿去供養寺院了”,一定要對著病人說。在病人昏蒙的神識狀態下面,他聽到了這個話,功德就增進了,這實際上也正是地藏菩薩名,一聞名得福的這麼一個果實。甚至於諸識分散,志氣盡了,從第一天到第七天高聲轉讀這樣一個經典,宿殃重罪乃至於五無間罪都永得解脫。

一個人在生命的轉型的過程當中,這是他獲得解脫,獲得重大生命進展的一種機會,所以我們具備信仰的佛弟子,對於生死的問題,往往有我們一套的理解。人在生來死去的時候,他不是孤苦無依的,有了信仰的人在朋友死亡或者自己死亡的時候都有著很好的解決方法。南傳佛教有一個禮儀,叫作“回生儀式”,是怎麼做呢?在生前自己花錢買一個棺木,請一位法師來或者是直接送到寺院去,去了以後就准備好自己死亡的各種物件,往生被啊、鮮花啊、什麼扎在手上的黑手章啊,這些全部都准備好了,很隆重地躺倒棺材裡面去,躺倒裡面去了,法師在旁邊誦經,就把往生的所有的經咒都誦完了以後,然後宣布你的這一生已經死去了。一宣布完以後這個人就可以從裡面出來,出來了又得到另外一個宣布,就說你的新的一生又來臨了,出了棺木就相當於從新活了一遍。我看這樣的一個儀軌特別具備佛教的轉生轉世的這種精神。人總是這樣的,最拋不下的就是過去的各種煩惱、疑惑、猶豫,而如果是說我們並沒有到生命的最終結的時候,能夠讓我們獲得新生,讓我們獲得對於生命的嶄新的理解,那這樣豈不是跟重生了一模一樣嘛!

而《地藏菩薩本願經》,我們在這個生和死的關鍵時候進行轉誦,將有無量的福德因緣。不過我們現實的生活過程當中,平時多半都是願意在沒有重大責任的時候,處於自我的懈怠狀態,或者是一種半封閉狀態,自己要干什麼都行,自己為自己作決定。在這個狀態當中啊,對於生命的問題我們很難總像那樣的警惕起來,或者是即便有親戚朋友出現了生來死去的事,在發生事件的那幾天可能受到一個震撼,可當事情過去了久了,也就心平氣和還是會回到平常的生活當中了,我們似乎人人都不會有死亡,人人都不會有生老病死的問題一樣。地藏菩薩在這裡用福德因緣的方式,滲透到我們的生活當中來,讓我們知道誦持《地藏菩薩本願經》到底有多大的恩惠,有多大的現實果報。在誦持的過程當中,實際上我們就已經在對於生和死有著更理性、更加充分全面的理解,在這個理解的基礎上面,我們的信仰的精神就會現前。這是《地藏菩薩本願經》在利益存亡這一部分沒有直言說白的一件事。可是我們知道,只要把生死流轉的無常現實常常在作理解,我們自然地會有種種福報。

第七品

第七品有一個理解重點,就是:如果我們是為他人來念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一分功德是臨終人他們能夠獲得。為什麼分成這樣的六分和一分功德?

只要是在我們面前的,哪怕是跟我們沒有任何關系,他在面前的生老病死,從佛教的教義來說,都跟我們是有著深刻關系的。因為一人有一個世界,因為你面前所見到的這一切,都是你這個世界裡面的一切。表面上看,好像這個世界上人人有來有去,有榮華富貴,也有過得愁苦的、痛苦的人,跟我們好像都沒有什麼關系,可是教典當中反復地像這樣說明。大乘佛法為什麼要反復提到,你有了利益其他眾生之心的時候,你的信仰才能產生,你的菩提心才能誕生呢?就因為你面對的這個世界跟你有著最為直接的關聯,不是無關的。如果認為是無關的,那是外道見解,會墮入在原始唯物主義的這樣的思想當中。而佛教的教典說,最起碼是一切唯心所造的,現前的世界都是你心所造就的。再深一步來說,一人都有一個世界。我們在座的各位,各人都有一個世界在這裡呈現。那麼我們現在假如是一百人,我們現場實際上就有一百個世界在這裡呈現。有人還曾經問:我們為什麼現在一百個世界感覺都好像差不多的?你看到的佛像也是我看到的佛像,你看到的桌子也是我看到的桌子。這是外在景觀的相似性,而並不是完全重疊,並不是共著一個的。如果只是共著一個世界的,那這個就是所謂的唯物主義。

唯物的世界觀和佛法的世界觀差異在哪裡呢?就是我們現象世界共同的只有一個,還是我們的現象世界各人都有一個?如果這個差異我們能夠分開來看,那我們就是具備信仰的正見。如果仍然還延續所有的人都共著這一個世界的,這樣一個觀念呢,那就屬於唯物的邪見。

為什麼稱唯物為邪見呢?在中世界的印度,月稱論師在辨析邪見的過程當中,第一個破斥的就是原始的印度的唯物主義。因為那一個唯物主義的觀點就強調:所有的人只是共同的生活在這樣同樣的一個世界,只有同樣的一個夢想,就是要獲得名、要獲得利。因為認為這個世界都只有同樣的一個,所產生的負面效應就是:如果有金銀,大家共同來搶;如果沒有金銀,大家共同放棄。這就是如同《道德經》裡邊所說的——樹立標榜。樹立標榜呢,就使大眾都要來偷。你貴難得之貨,大家就都要來偷,你貴難得之名,大家就都要來爭,就使得我們這個世界爭斗不息、爭斗不已,最終我們都不具備利他精神。

利他的精神是從一人一個世界的理解當中產生,侵損他人的精神是從我們共同在一個世界的精神下產生。這樣一來,其實我們世界觀方面的分水嶺,在現實社會的意義和價值就很明確。爭執是從哪裡來的?如果這個世界只有一個,只有一個茶杯放在這裡。這個世界觀一確定,那麼爭斗是永遠不可避免的,大家都要喝水,都要用這個杯子,必定要爭的。如果是各人都有一個世界,那麼這個情況也就變了:因為我世界裡的杯子是我世界裡的,你們要搶也是搶不去的,你世界裡的杯子是你的,我要來搶回來,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世界是不可能相互跨越的。那麼這樣一來,才能夠形成我們對於世界的根本和諧力量。

六分功德生者自利的原因就是因為被利益方和我們這個發心的方面原本是一體的,因為是一體的,所以這一份功德兩方面受用,雖然是兩方面受用,實際上是一個整體的功德,彼此都是一體的緣故。這是一個理解的重點。

再其次,有命終人希望能夠受生到善道去,甚至於希望為他來做福業,獲得永遠解脫生死。這下我們就有可能要考慮到釋迦牟尼佛他說這部經的環境——忉利天宮。摩耶夫人當時就在忉利天宮,釋迦摩尼佛的目的是來度化她的。摩耶夫人已經在忉利天宮,我們平時的理解就是,如果能得度,升天就已經不錯了。而這裡的這個得度目標到底樹立在了哪裡?說這部經典的時候使摩耶夫人得度,這裡不是只進行福德方面的增上,而是為了要獲得決定勝方面的果證,為了使摩耶夫人以及她的侍從都能夠證果而成就菩提道,目的是在這裡。所以即便是摩耶夫人生在忉利天宮,佛陀也要繼續地去幫助度化她。

第八品 

在很多經論裡,佛陀都講過一個共同的公案:一個母親,她抱著一個小孩子,這個小孩子因為生病了,很煩躁,手就到處亂舞,抓得母親的臉上滿是血口子,可是母親正抱著他往醫生所在的地方去。他越是鬧得凶,抓他母親越抓得傷痕累累,他母親越是不放棄他。

地藏菩薩對於度化閻浮提娑婆眾生世界的眾生來說,這個化度者就好像是母親一樣,這麼小心地來呵護他這些子女。呵護到什麼程度呢?一直到生死。對於生死的判斷,菩薩他也來進行呵護。我們都知道在地獄裡面,一談地獄就說有十八層,而且地獄裡面有閻羅王,還有各個主命鬼王,這些主命鬼王主人的生死,剛才經文裡面就說,主命鬼王原本也是菩薩,他到以後呢還要成佛的,他也是因為受地藏菩薩大願力的影響,在主閻浮人命。他本來希望閻浮人多造善,所以就能夠得到善果,可是閻浮人呢,很多人就只知道造惡,他雖然著急,也沒有辦法。他是個法官,但這是一個善良的法官,他特別希望所有的人都不要犯法而受罪,可是絕大多數人是多惡少善。即便是法官不忍心來判攝他們,但是原則性的事件,法官仍然在那裡處理。不過他向大眾交底,就說閻浮人只要是造惡就一定有惡報的,所以很希望大家就能夠及時地行持善業,能夠獲得種種解脫。

第九品

這第九品啊,全部都是稱佛名號。我們借助十方諸佛的種種名號使我們獲得殊勝的福田。這些佛的名號多半是一聞其名,即滅無量罪或成就無量的功德,都由地藏菩薩的慈悲願力感化,所以我們才能夠得聞這些佛陀的名號。

第十品

這一品是較量布施功德。各類的對於佛法的布施,有修理經典的,還有讀誦經典的,還有修復毀壞的佛像的,包括重新地塑造佛像,總而言之,有一點要求,即便你是(以)國王的身份來進行布施的時候,最好也是“親自迎禮,下心含笑”。我們在布施的過程當中,在做善事的過程當中,最好不要有輕慢心。這裡很典型地有這麼一種提倡。

我們在布施的時候,最大的障礙就是容易生起傲慢心。如果是有我慢心存在,那麼這種布施就稱為不淨施。不淨施是不是徹底不好呢?也不會。任何形式的不淨施都是我們未來獲得解脫,獲得福德的因緣,所以月稱論師在印度當年弘揚佛法的時候就曾經提過這個問題。雖然不淨施是不清淨的,他未來所獲得的果實不單純,不是純淨的佛果,但是它也是契入善果和逐漸獲得增上生的因緣,所以有不淨施比沒有不淨施當然要好。但如果是有不淨施了以後,最好發展成為清淨的布施,清淨的施要比不淨施要好。這一品就較量種種的功德因緣。

第十一品

《地藏菩薩本願經》這一世也可以修行,而讀誦這一經典會有哪些功德利益呢?最起碼地來說,土地豐壤,家宅永安,先亡升天,現存益壽,所求遂意,無水火災,虛耗辟除,杜絕惡夢,出入神戶,多遇聖因,有這樣的一些利益。當然這個利益還不只這些,經典的前後還廣說種種的見聞利益。在此後,下面的一品也是見聞利益。

第十二品

這裡都是說見到地藏菩薩,聽聞地藏菩薩名號以及念誦《地藏菩薩本願經》等等的諸多的廣大利益。最重要的還有一件事,就是當一個人如果是說特別想念誦這一部經典,但是沒有讀誦性,旋讀旋忘,那這個該怎麼辦呢?在地藏菩薩面前安一杯水,持誦地藏菩薩名號或念《地藏菩薩本願經》,之後把這杯水喝下去,一七到三七日,要注意一些事情,要注意五辛、酒肉、邪YIN、妄語以及種種殺害。實際上也就是說,我們做到基本的十善,我們做一個人的常規的倫理規則進行遵守。這裡就很簡單,我們平時做一個善人通常得不到這麼多的利益,而這裡只是做到了一個普通的善人,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慎五辛酒肉,就能夠恢復記憶,在夢中獲得灌頂水,這完全是地藏菩薩的加持力量。這樣的事件其實很多人在生活當中嘗試過,從信佛以來一直到現在,見到喝這種加持水,獲得受灌頂水而使得記憶清晰,恢復聰明,有讀誦性的人,這樣的事例不計其數。

第十三品

文化的傳承就是如此,經典的翻譯在元代以前就全部都完成了。現在我們所讀到的佛經幾乎都是古文的形式,而我們讀誦一次佛陀親言的經典,我們就再一次地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洗禮。所以現代社會,我們看有很多人說得很費勁,傳統文化該如何恢復,怎麼讓青年人受到傳統文化的教育,其實誦一遍《地藏菩薩本願經》,我看這是一次最好的教育了。受到語法的教育,受到信仰的教育,也受到過去的人的世界觀的教育,各個方面的教育也就都有了。雖然我們現在還很年輕,但是我們一誦起古代的經典,我們也就跟古人一樣。古人這樣誦,我們也這樣誦,文化就這樣傳承下來了。

關鍵這裡傳承的不僅僅只是文化,像法會聖眾面前,釋迦牟尼佛對地藏菩薩的授記,不光是傳承文化,度化人天眾生的重大使命是由地藏菩薩傳承下來的。而這裡釋迦牟尼佛又說,誦持《地藏菩薩本願經》會有如此之大的功德,因為《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就承載著這種授記和傳承,我們在誦持的時候自然地也就把地藏菩薩度化眾生的事業給傳承下來了。所以我們說“誓為地藏真子 ,願作龍樹孤臣”啊!

在地藏菩薩聖誕的這一天,我們一起圓滿地誦持了這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可以說,我們可能在誦經過程當中少有能夠這麼清楚地誦下來的,一邊誦著,一邊在理解。我們這一次的誦經功德,希望大家都能夠承擔住這個福報,而且把佛法的傳承,度化眾生和信仰使命的傳承承載下去。

 

上一篇:明賢法師:“重走唐僧西行路”背後的故事——佛光文化網訪談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