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白雲禅師:尊重與珍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重與珍惜

   「尊重與珍惜」,尊重什麼?珍惜什麼?不知道大家看了這題目,有沒有把握它的主題,究竟在說些什麼?是不是會直覺聯想到「生命的問題」?不曉得各位在佛法上,面對生命的分類,熟不熟悉?可能你們會想,怎麼問那麼傻的問題,生命的分類,金剛經不是講得很清楚嗎?
   這裡稍許提一下,通常我們談生命的分類有三種,第一種是大家最熟悉的有情眾生,是指有情感反應,人可以直接體會到的。第二種非情類,「非」是指是非的非,並不是說它沒有情感,而是說它的情感反應,是我們沒有辦法直接感受到的。第三種無情類,也不是說它沒有情感,而是人根本感受不到的。
   然而,這三種要怎麼去分辨?有情類指的是動物,包含了爬蟲類、水族類……等等的眾生;非情類指的是植物,像樹木、花草、蔬果;無情類指的是礦物。可能這三種分類,大家比較陌生,除非多看些經典,否則不容易了解,但是它的名相不像我這種說法,現在我們不探討這些。
   為什麼要提出生命有三種分類?因為很多不信佛教的人會提出異議:不殺生,你們講不殺動物,但植物也是生命啊!為什麼可以殺?礦物也有生命,你們同樣去毀滅、去破壞;為什麼他們會有如此的反應?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很完整的把佛法表現出來,所以引發很多不信佛教的人,造成誤解,而說到:你們的戒條頭一個是不殺生,可是你們還是要吃蔬果,還要用花來供佛,不都是殺生嗎?
   我們曉得,佛像都用玉石……等,甚至以黃金來打造,因此,在這裡先要了解、認識生命。佛教談不殺生,究竟以什麼理念建立的,如果只是強調不殺生,就變成是很多佛教徒學佛,因為不殺生,那我們就吃素,不吃豬、雞、魚、鴨肉……等,這是錯誤的觀念。
   佛法不用這種方式來表達,我們講不殺生,是依於人的情感,直接可以感受到對方生命的存在,像感覺它的痛苦、喊叫……,這些比較殘忍的行為,也因此我們要了解,為什麼把不殺生擺在有情之類;其實我們講不殺生的重點,是培養慈悲心。
   佛菩薩是大慈大悲,我們是學佛、學菩薩的人,當然要學他的大慈大悲。所以,我們對佛法,有時只從一些教條,或由比較死板的方式去看佛法,結果讓很多人認為,佛法不錯、佛教不錯,可是我沒有辦法去接受,為什麼呢?要求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我們在人世間,已經有太多的不可以,佛法才提出解脫,如果學佛之後,反而增加許許多多的不可以,這個解脫會變成什麼呢?硬是以佛的看法,來說解脫,而不是人的看法。其實佛法是對人說的,而不是對佛說的,因我們人有那麼多的問題,才需要佛法的幫助。
   佛法用比較簡單的方式表達,是指的佛陀所說的道理和方法,聽起來好像沒有錯,可是沒有抓住它的重點。所謂佛法,先要了解:「佛」是什麼?談到這裡,大家會說:你忘了,這是教師學佛營,連「佛」我們都不知道嗎?可能你知道,但不一定知道的很詳細。因為,一般談到佛,是指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然而,「佛」在梵文中間,稱「Buddha」,翻成中文是覺悟,因此,佛是覺悟的意思,如果把握了這點,就很容易了解,什麼叫佛法。
   因為人在世間有太多的迷惑、太多的無奈,不能覺悟,才需要佛陀的道理方法幫助我們;而佛陀的道理方法與世間法,有什麼不同?我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各位,世間的法或多或少都有缺失,就像以知識經驗化解問題,所談的是智慧的問題。可是,「智慧」兩個字,在梵文中間是分開的,梵文中談智是阇那,指的是知識和經驗;般若才談慧,相互之間有什麼關系?
   如果世間法談智,以知識經驗去化解問題,總是有很多做不到、或有缺失;「智」除了世間的知識經驗之外,也包含釋迦牟尼佛的知識經驗,可是,佛法不是出世法嗎?怎麼也說是世間法呢?舉個例子,大家就很容易了解,像佛教有部大藏經,我說那是印刷品,不曉得大家怎麼想?那是一堆印刷品,裡面有知識經驗,所以它還是屬於「智」,因此,「阇那」就是知識經驗,不管是世間的、佛陀的、或其他宗教所說的,都叫做知識經驗,都稱之為阇那。
   佛法裡面強調「慧」的問題,它究竟表現什麼?它是運用一切的知識經驗,發揮到極致,什麼樣的極致?也就是面對問題的時候,運用你的知識經驗,能夠完全的化解問題,使它不再有缺失,此時,所顯現的力量,才叫慧。所以,我們講慧是力量,智是發動力量的動力;因此,以慧而言,擁有的知識經驗愈多,表現的慧就愈圓滿;擁有的知識經驗不夠,表現的就不夠。
   可是到達像佛陀一樣的智慧,肯定是零缺點,此話怎講?因世間法都是相對的,像善惡、是非、對錯、美丑;事實上,人往往在相對中,選擇正面,而捨棄負面,譬如說:善跟惡的問題,一般佛教徒最強調要去惡向善,世間人也是如此。
   以佛教徒來講,釋迦牟尼佛不把人分成善人、惡人,而是說人的業,有善有惡,並不表示人擁有的業有善有惡,就可以分類他是善人、惡人,為什麼不可以?很簡單,人無始以來,造作的業有善有惡,不是完整的善,也不是完整的惡,這時候怎麼分辨他是善人、惡人?如以世間人分辨,看他有善行的時候,就是善人;有惡行的時候,就是惡人。
   但是,釋迦牟尼佛不用此種方式分別,他是談「業」有善有惡,這種善惡是你過去所做的,不能肯定你現在是善人或惡人,他是用什麼方式去看?善、不善。為什麼這麼說?人的行為有善的時刻,也有不善的時刻,可是這不是一種分別,而是善的行為中間,可能有其不善,不善的行為中間,可能也有其善。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老師,我們曉得教學的方法很多,當你教學生,如果用的語言,比較激烈一點,是不是你就是惡呢?雖然,看起來不善,事實上,它的目的是善的。如此將可發現,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對人不講善人、惡人?他在佛法上強調,即使你是個善人,其實也有不善的地方;如果你表現不善的時候,也有善的地方,這是依於世間的知識經驗去看問題。
   我們曉得佛陀的知識經驗,是運用此種知識經驗,發揮成比較圓滿的方法,才叫慧,從這上面可以發現,佛是覺悟的意思,憑什麼覺悟?憑的是智慧的覺悟。所以,我說學佛、修行,是學智慧、培養智慧。如果學佛,只在名相、經文上去念、誦、背、拜,那不叫學智慧,而是以佛教徒的方式所表現的一種行為而已。
   可是這種行為並不表示,一天二十四小時、一輩子、或每一時刻都能做到,至少他還要吃飯、穿衣、睡覺,還有很多其他的事要做,在做的時候,腦筋還是會想,此時所想的,難道說都是念經、拜佛嗎?能做到這個樣,也很了不起,為什麼?你已經沒有分別心,已經制心一處了!也是我們所說的入三昧境界。事實上,做不到,最起碼在吃飯的時候,桌上擺著很多菜,你還是會分別,鹹了一點、辣了一些,這甜的東西,可能吃了不太好,還是有很多的想法,不可能不想,因為人必然會想。
   什麼是智慧?就是怎麼運用知識經驗化解問題,因此,學佛是學智慧,學了智慧才不會被迷惑,才能得到覺悟,這種行為叫修行。也是剛剛我說的,它包含了經典裡面所說的,以此修正身、語、意的行為,或叫身、口、意行為;人會造業,是因為身口意行為有缺失,我們人之所以要修行,是要調整身口意的行為。
   人總離不開這三種行為的造作,像句子,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它絕不是單純的這個意思,它有直接感覺的,或經過迂回須要再去思考的。又譬如遇到一些事情,講的時候,感覺有點可笑,可是愈想愈好笑,可見人的思想,一直在動。身、語、意在佛法裡面,想達到圓滿的覺悟境界,需要時時刻刻提起正念。
   提起正念做什麼?使我們身口意的造作不要有偏差,怎麼樣才不會有偏差?像戒律、法門……等等的知識經驗,運用這些知識經驗,幫助我們的身口意不會有偏差,不要去造業,而去行道,這才是佛法的目的。
   今天有緣,到這裡參加學佛營;談到「學佛營」,我對「學佛」這個名詞,有點異議,以寺院而言,應叫「研習營」比較好,大家一起來研究討論。
   講到修行,我們學習經典、學習法門,這都是很正當的,可是有個問題,要學什麼經典?修什麼法門?常常很多佛教徒見了法師,向他問訊,甚至於向他磕頭,請法師開示,這點我不贊成;不是磕頭的問題,因為,那不是學佛的態度,也不是學佛的方法。
   真正參訪善知識,應該帶著問題去,平常看經典,或修法門,有了問題,要帶著問題去問法師,法師幫你分析。可是有一點,大家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聽到最後,請法師告訴我,修什麼法?或說法師,我很煩惱,能不能告訴我,怎麼辦?這不是帶著問題去。因為,煩惱只是個概念,法師們並不能夠說,你有煩惱,給你一個菩提,你就不煩惱了。
   同樣,大家來到菩提寺,假使有蚊子咬你,你還是會煩惱,菩提寺的「菩提」兩個字,不可能讓這個環境沒有蚊子。所以,為什麼說我們要帶著問題去,而不要用概念的方式去問;譬如你煩惱,用過各種方法,但還是煩惱;請問法師,該怎麼辦?法師的回答有兩種:
   其一:哎!學佛的人,不要煩惱嘛!是不是就不煩惱了?還是煩惱。
   其二:那好!我教你一個法門;剛開始教你念佛,天天念、時時刻刻念,煩惱來了就念,開頭有效,念上三兩天,煩惱還是煩惱;你再去問他,他教你一個咒語,或者你還不能化解,反正他都會告訴你一個方法,到最後你還是煩惱時,會挨一頓罵,「你看你,業障重不重?我什麼都教了,你還是煩惱。」這是時下佛教界的現象。
   釋迦牟尼佛只能告訴我們道理方法,我們要自己去面對煩惱,他絕不會說,你提出煩惱,我給你一個菩提。因此,佛教不是問跟答的問題,偶爾也有選擇性的問題存在,但沒有問答的問題,因為你提出的問題,即使告訴你一個答案,這答案的本身,還是有問題,絕不是說你提出問題,告訴你答案,你的問題就化解了!
   各位做老師的最起碼知道,一加一不一定等於二;就像我經常講的,乘法是倍數,為什麼一乘一還是一?為什麼一乘二還是二?可是二乘二是四。四乘四是十六,如果再往復雜一點的數目字去思考,這問題就大了!然而,算術、數學都是人為衍化出來的。世間的法,本來就有缺失,並非是零缺點,那麼的完美。
   佛法是針對世間相對的,去認識它,從相對中去突破,這要怎麼做?例如要明辨是非,不參與是非,對於「是」、「非」,你要明了、要辨別,可是不可以參與,是不是麻煩來了?既然要明辨,又不能參與,大家想想這個問題該怎麼辦?其實很簡單,你只要記得,這中間還有一個「我」在!因為人人都有一個我。
   假使說我們要明辨是非,涉及到是非,只有兩個人,如果自己也要參與,就變成三個「我」了!怎麼樣能夠在自己以外的兩個他我,去認識是跟非?學佛最怕的是常常忘了自己的我,就像賣衛生棉的廣告,好得不得了,好得忘了那個「我」。
   如果以學佛的心態去看問題,要知道,還是自己「我」的問題,不是人家那個我的問題;譬如煩惱,人家講一句話,可能不是講你,你會聯想到,可能就是在講我。人最可愛的地方在哪裡?他毀謗我,我很難過;既然是毀謗你,為什麼要難過?毀謗不是事實嘛!居然還難過;可是,每個人都很可愛,情願難過,為什麼?因為自己的我顯現了,可是這個顯現,不是去分析對方的毀謗,而是以對方發出來的聲音,用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方式感受,好像受了傷害。
   人有的時候,還有更可愛的地方,譬如在辦公室,你要簽名或做什麼……,可能沒有帶筆,人家桌上有筆,就順手拿來寫,習慣性地往口袋一放,走了。假使這個人說:「你怎麼做小偷?」你不會難過,最多說:「對不起,我以為是自己的。」他已經說,你是小偷了咧!為什麼那個時刻不會難過?因為,我們認為這是事實,我真的拿了你的筆。人家毀謗你,不是事實,反而難過;是事實,反而可以道歉、對不起,這是人很不可愛的地方。
   釋迦牟尼佛講了很多的道理方法,幾乎都是用譬喻的方式,很多的故事,都是世間的東西。唯一不同的地方在哪裡?他提出道理、方法使你去認識問題,從相對中間去認識、了解、突破,才是出世間,出離世間什麼?出離世間的問題,也就是化解問題。
   知識經驗人人都有,能不能化解問題?要看本身的知識經驗有多少。當然,這要看本身平常的修養,就像「學」這個字,它是指搜集資訊,再加以整理,轉變為自己的;簡言之,搜集資訊是吸收,吸收而後消化,消化了才屬於自己;如果只是別人的,那永遠是別人的。
   因此,我常說:學佛不要學人,像某某大師、某某長老,不得了,尤其密宗裡面的上師、仁波切,甚至於活佛,講到「活佛」,我常會想到,難道還會有「死佛」嗎?如果用這種方式去學佛,那不是學佛,是學人。
   在座的都是老師,如果自己不念書,不好好學習,一天到晚拜孔老夫子,你不可能成為賢人、聖人,也不可能成為有智慧的人;所以,一定要了解「學佛」,釋迦牟尼佛在入滅之前,於涅槃經中告訴我們,他入滅以後,依法不依人,以法為師。他沒有告訴你,要以我「釋迦牟尼佛」為榜樣、為老師。
   像現在寺院裡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本師」是中國人提倡出來的,他跟我們一樣來到這世間,唯一不同的地方,他學習了圓滿的智慧,可以化解任何的問題,是顯現圓滿覺悟的一位成就者。用這種方式去看,就不會像有些非常虔誠的佛教徒,手上慎重的捧著經典,而不好好的研習,難道就懂得它裡面的道理方法嗎?
   你們常看到很多的寺院,把大藏經放在大殿兩邊漂亮的櫃子裡,還用一把鎖鎖上,怕人家偷,假使人家偷了,就沒有法寶可拜!可否想到,經典是要去看、去鑽研的?這都是怪現象。還有,假使你看到藏經櫃沒有鎖,把玻璃門拉開,還沒碰到經書,就有人跑出來說:「不可以」!
   我們常常看到所謂的天才兒童;是不是生下來,從來不教他,就那麼能干呢?一定是父親、母親加上學校的教育,他學習得比別人快,比別人容易理解,才能成為天才兒童;如果從來沒有人教他,天底下沒有天才兒童。
   通常孩子小的時候都很乖巧,幾乎你要怎麼樣,他都可以怎麼樣,可是到了生理上開始成長變化,慢慢就開始反抗了,反抗到什麼時候呢?國中二年級,此時幾乎變成了叛逆期,他甚至還會罵父親、母親「你好土」,那是為什麼?孩子沒有變,你的教育沒有變,環境也沒有變。
   我們人一生中有兩個生理期,一是成年的生理期,一是進入中年的生理期。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麼走過來的,可是一旦面對問題的時刻,或成長的生理期,或中年進入老年的生理期,你將會發現,人反而忘了自己也是這麼走過來的,那是為什麼?因為忘了自己的「我」,這時候,一心一意擺在對方「我」的身上。因此,學佛不是叫你去否定這些現實的種種,現實本來就有些問題存在,而是當問題顯現時,該怎麼去面對?
   所以,佛教提出三無漏學:戒、定、慧,為什麼要談這些?因為戒定慧都是些知識經驗、道理方法,如果能吸收,消化,轉變成為自己的,你就能時時刻刻面對問題,化解問題,對別人可以,對自己當然更是可以了。因為,佛法是講自利而後利他,自度而後度他。如果說世間法是相對的、有缺失;而像我剛剛說的,佛法完成之後,是零缺點、沒有缺失,它是絕對的;我們常看到寺院裡面,寫著「不二法門」,其實它就是談「絕對」的意思。
   其次,還要提醒各位,剛剛談到突破的問題,突破在經典裡叫出離,什麼是出離?一定是面對問題,跟問題打交道,能夠突破問題,從中轉出來,才叫出離。譬如離苦得樂,不是叫你逃避苦而追求樂,而是從苦的中間去認識、去了解,最後能夠突破,你的苦就化解了,得到的結果是樂;不是於苦與樂相對中,叫你選擇樂而捨棄苦。
   苦、樂是相對法,善、惡也是相對法,從相對中間去認識、去了解,憑什麼去認識、了解?那就要學佛,也就是要學覺悟的道理方法,能幫助你覺悟的道理方法,才是佛法,才有出離的機會,突破的機會,這是在概念上先要有所認識的。
   再者,還要談一個名詞,學佛的人、或佛教徒都很在意的一個名詞:回向、回向功德。我們一般都聽說,做功德要回向,回向之後,你的功德變得愈大,好像是魔術師,佛法那裡有這種講法。功德要回向,是不要你執著於功德,這是第一個概念。第二個概念是個重點,功德,功是一種力量,德是一種修養,把修養化成為力量,才叫功德,這裡面包括精神的、物質的。
   事實上,回向應該怎麼解釋?我剛剛說的就是重點,用白話講,大家最容易了解,把你既得的利益,給與更多的人分享,就叫功德,也叫回向,也就是回向功德。即是把你「既得」的利益,是什麼?不管是精神的、物質的,本身擁有的知識經驗,擁有的財富都在內,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而且是種利益,不是造成傷害的,給與更多的人分享。
   在座的各位,在學校幾乎都是在做功德,只是你沒有發現做了功德,有沒有回向?所謂有沒有回向,是不是你執著於功德?可能大家馬上產生一個意念,我是不是每天下課,還要做回向呢?其實不是講「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這不叫回向,真正的回向,是什麼?很簡單,你今天教了一天的課,的確學生應該學的,你教了沒有?學生理解了多少?如果你發覺還有缺失,第二天自己去彌補那些缺失,這整個過程就是功德回向。
   我們回復到佛教本身的做法,我們講布施,大家都知道,好像布施有三種,財施、法施,另外還有無畏施,是不是有三種?其實,布施只有兩種,為什麼我說只有兩種?物質、精神可以給與人,無畏怎麼給與人?拿什麼給與?其實是說財施、法施這兩種布施的行為,你要具備無畏的精神,要無所畏懼;所以不是三種布施,只有兩種。這種無所畏懼是什麼?它包含了連續性,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持續的做下去,因此,一定要了解布施有兩種,這兩種行為要具備無畏的精神去做。
   為什麼要談這個問題?因為剛剛談功德回向,在座可能有很多受過菩薩戒,當你受完菩薩戒之後,回到家裡有沒有發覺,很多做不到?這種事特別多。很多人聽人家講受菩薩戒的功德、增上功德,就糊裡糊塗去受菩薩戒,受回來後,做不到。有的人跑來問我:「老師父,我怎麼辦?」我說:「什麼怎麼辦?」「人家說:受菩薩戒很好,我就去受了,可是很多做不到,怎麼辦?」我告訴他一句話:「誰叫你受菩薩戒,你就去找誰。」做不到,你受它干什麼?最後是知法犯法咧!
   所以我們談修行辦道一些很平常的事,不注意就會出問題,譬如說皈依三寶之後,馬上就去受五戒;通常我只贊成皈依三寶後,先學戒,不要受戒,先去學,認為自己能做得到了,再去受。因為在家修行,三皈五戒裡有這種方便,先去學五個戒條,學會一個,你自己就在佛前自受。
   自受,是怎麼受呢?譬如說不殺生,我能做得到,的確永遠都可以做得到,就在佛前說:「從今天起,我開始受不殺生戒」,你就自受了。五個戒條,一個一個都能做到了,然後才到戒壇去受戒。譬如:在家居士參加共修,先學習戒律,回到家,看自己能不能做得到?其實不只是戒律,就像學佛營,大家也是想學一些東西帶回去,慢慢再去認識,去修養,你們來這裡,只是搜集資訊,帶回去消化。
   許多事情像發願,認為這個功德最大,常常有人發此願,我出家,將來要蓋個大寺院,供養很多出家人,讓他們修行辦道;我說這叫大妄語,你現在根本做不到,是不是妄想呢?發願是要依於現在的條件,能做得到,表現出來的,才能叫功德。
   談到布施,我講幾句擋財路的話,很多人都會罵我,但你們不會。以前我舉例說,要布施、供養,不要聽人家說布施得愈多,功德就愈大,不要用這種方式去布施、供養,不是跑到寺院去比誰的鈔票多,而是要量力而為。佛法有個大前提,也是它的宗旨,不可以造成彼此的傷害,只要有任何一方造成傷害,這種行為就不可能完成功德;所以我說,不要傷害別人,自己也不要受到傷害。
   以布施功德來講,譬如你是一家之主,賺錢養一家五口,一個月賺五萬,這五萬塊錢,雖然是你一個人賺的,但是不要忘了,其他四個人與你是一體的,這五萬塊他們都有份。如果你想做功德,明天、後天、或是那一天,要到寺院去做供養,布施五千元,我贊成五個人開個家庭會議:「我提議准備五千元去布施供養,你們有沒有意見?」因為這五千元,只有自己贊成,一千元有功德,因為你要做嘛!如果其他四位,有一位說不,你只能做四千元,如果有兩位說不,只能做三千元,就這麼減,最後大家都不願意,你只能布施一千元。你不能說:「老子賺錢,愛怎麼花就怎麼花」,那是不可以的。我想在座都會有這種感受,可能一部分說到你們的心底。
   所謂造成彼此的傷害,往往我們想要做功德,說不定功德的目的沒有達到,已經先傷害了!我不曉得在座的家庭裡面,有沒有這種情況?譬如有的信佛教、基督教,天主教,或其他的宗教。假使一個家庭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你要供養佛法僧,他要捐獻上帝,不可能走在一起;即使他們沒有其他的信仰,你也不能夠一手包辦,我下個命令就這麼做,那不能完成功德。
   雖然我這些話,講得好像不通人情,都是一家人,何必要這樣嘛!但不要忘了,你是學佛的人。釋迦牟尼佛強調眾生平等,這話人人都能夠接受,就像做老師的會勸家長,對你的小孩,有的時候要做老師、父親,或母親,可是不要忘了,當某個時刻,你還要做他的朋友。
   佛陀說的一句話「眾生平等」,佛教裡面平常的一些名詞,很多人都會念,怎麼運用它?怎樣把它擺在問題上,去化解問題?包括自己、別人的,這都是我們學佛必須要把握的一些概念,也是一些重點。
   明天以討論問題做總結,以我的經驗,通常討論問題,只有少數的人會提問題,而多數有問題的人,可是不想講出來,怎麼辦呢?依我的作風,可以用紙條先寫好,明天一開始,先解答口頭提出來的問題,然後再解答紙條所提的問題。
   難得在一起,在學佛的過程中,難免有些問題,可能你的問題,也是別人的問題,通常聽一個人講是有限的,個人提出實際的問題,然後大家一起研討,就可達到回向的目的,我們談所謂的尊重、珍惜,我不想把佛教的一些名詞,擺一大堆在這裡,歸納為結緣、隨緣、惜緣,然後你們大家一起分享。
   我介紹佛法,很少用那種方式談,如果各位看法界衛視,我介紹經典,很少在名相上打轉;因為,那都是些知識經驗、道理方法,怎樣把這些融合在現實生活裡,能用得上,才叫佛法;如果用不上,那不叫學佛,最多只能說是一位佛教徒而已。
   所以說做個佛教徒要信佛,也要做個學佛的人,才有機會成佛;我們只信不學,那只是依賴,依賴是有限的,唯有自己才能夠使你的智慧愈來愈高,你就有覺悟的機會,時時刻刻都可以得到利益。這是我八十余年的學佛過程,以很簡單的方式呈現,大家能把握的話,就比較容易悠游法海,今天就介紹到這裡,謝謝各位。

91年暑期教師學佛營

 

上一篇:白雲禅師:好好開拓自己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