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善祥法師:公案禅機 伍、認識佛性 (二)不即不離 10.證解勘驗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公案本文

潭州沩山靈佑禅師謂仰山慧寂師雲:「汝須獨自回光返照,別人不知汝解處,汝試將實解,獻老僧看。」

(緣起於現象界,禅師欲印證仰山悟境,對仰山言,你常回光返照自性,使別人無從了知你之悟境,你將實際證解處,提出來讓我看看。)

仰山雲:「若教某甲自看,到這裡無圓位。亦無一物一解得獻和尚。」

(若由我自印證,我似經過藏、通、別三位後,覺得無達到位位相攝圓融之圓位。無一境物、無一解可呈給和尚。)

師雲:「無圓位處,原是汝作解處,未離心境在。」

(汝所提出之無圓位就是汝所見解到的,有此見解心,可說是未離心,尚有意境在。)           

仰山雲:「既無圓位,何處有法,把何物作境?」

(我意解的無圓位,既無圓位,何處有法相可言,又把何物當境界來看?)

師雲:「適來是汝作這麼解,是否?」

(不管如何說,剛剛這些見解是否由汝自己提出,作此見解?)

仰山雲:「是。」

(沒錯,是我作這麼解。)

師雲:「若恁麼,是具足心境法,未脫我心在。元來有解,爭道無解獻我?許汝信位顯,人位隱在。」

(若是這樣,還具足有心之法境在,未脫離我人空之意識心在。原來就有解,怎說無解獻給我呢?和尚印證汝已證入菩薩十信位階之境,但未上達超越純淨絕對,向上直入之悟境,向下救濟眾生之人位。)

 

()玄祥釋解

1.前言

一般無知修行人,常以盲修瞎練說在修行,練氣者有之,練光者有之,能出陰陽神者有之,能近身或隔空幫人治病者有之,能了知過去、未來者有之。但此等人無一戒可持,無一真善可言,雖有善心助於人,只是幫助人增長邪知、邪見,不能幫人斷除妄習,不能幫人使其慧命增長,所以佛教徒稱此等行者皆為外道行者。

當然此等人也能言善道,但非真正能講解脫知見,所以無從自我解脫或幫人超出世間三界,更不用談能得一聲聞果位。因此等人妄想心不除,粗習不去,所以粗心者有堅固妄想,執取五根、六塵之真如性用與所見為真,故祇能知其然,不能斷其所以然。若有行者能除色陰魔相者,雖超越了色陰五根、六塵之魔相,然以虛明妄想以為其覺受之本,有所覺知則諸緣所生覺受即起,受者有憂喜、苦樂,被七情、六欲等覺受所困,離不開受陰魔相之困境。當然更不知捨一切見聞、覺知,此所得之見聞覺知加上自己妄執,而說些似是而非的話,誤使人以為修行就要像他這樣子,實不知修行僅在於修心、斷妄想,離貪、瞋、癡等三毒,去除六大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邪見等,若不知斷除妄習,當然就無有果位可言。佛陀說斷一瞋即得須陀洹果,即是五根見諸外塵人事物,都能不被境黏,無有是非、善惡、對錯分別想。佛陀又說斷一法─貪,則許您證阿那含果(不還果),故行者能不貪世間諸欲、天界諸善境,即能超越色界天神之天報,得生四禅後五淨居天。

仰山慧寂禅師是何許人也,現雖才證得不沾五根之性用,心不黏六塵之外境,內能守一空寂。然靈佑禅師僅印可他得「信位住,人位隱在」,可說無有我、人、眾生相而已。這在果位上一點成就都無有,僅有修行人才有的五別境善境界出現,即有勝解、勝欲、念、定、慧等五。若依《菩薩璎珞本業經》賢聖名字品所列,信位者即應有十信心:(1)信心:一心決定,樂欲成就佛道。(2)念心:常修六念,即念佛、法、僧、戒、施及天。(3)精進心:樂聞菩薩藏,精勤修習無間善業。(4)定心:於事、於義,系心能安住,遠離一切虛偽、輕躁、憶想分別心。(5)慧心:聞菩薩藏,思量觀察,知一切法無我、無人,自性空寂。(6)戒心:受持菩薩戒,清淨律儀,身口意三業清淨,不犯諸過,有犯諸過即知悔除。(7)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無上菩提,不願得諸有漏境界;回施眾生,不專為己;回求實際空無,不著名相。(8)護法心:防護己心,不起煩惱,更修默護、念護、智護、息心護、他護等五種護行。(9)捨心:不惜身財,所得能捨施他人。(10)願心:隨時修習種種淨願。

由上十信所生之心,也僅是修行初步的善境界,除五別境(勝解、勝欲﹝精進欲﹞、念、定、慧等五善境界外,再加上持戒、回向、護心、願心及信心,共為十信心。依上所述我們可以返觀自己,是否已做到此十信住的位階,若還沒有則離入菩薩位階又差了卅幾位階哩!也就是還要花約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得開悟,入菩薩之林。除非您今生覓得善知識,提示您進道功程,今生急迫似地努力以赴,也許能像阿難尊者在《楞嚴經》中所說,不歷僧祇獲法身,達今生開悟的境界,入菩薩初地後,能學習度如是恆沙眾。

 

2.釋題

本公案名為「證解勘驗」,禅師依行者體會的心境來判斷行者約走到何境界,不是問行者有多少氣、見幾種光、能超世間見聞與否等等能力,不是由此來印證您是得個什麼果位。所以佛弟子應要有正確的知見,不要與外道一般的見識。

佛教各宗歷來以此十信配菩薩之位次而有各種異說,天台四教義認為十信位為別教五十二位中最初十位;圓教又別立六即,配以相似即,為六根清淨柔順忍之位。華嚴宗五教中謂如須陀洹道前有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加行位,於願樂行人,則有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四種;於始教,以十信等四位為資糧位;於終教,入菩薩初地位之前,還有三賢位(即十解﹝住﹞、十行、十回向),但認為十信未達不退位之故,所以不能算有何位階。而唯識宗亦言菩薩十地之前僅有三十心,也就是十解、十行、十回向,所以十信亦不立位。那麼我們要能有何境界才能入十住位?有點地前菩薩的味道?行者即要能做到:

(1)初發心住:信奉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受習一切行、一切法門,常起信心,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 種顛倒,不生八難處,常值佛法,廣聞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於空性之位;並以空理智心習諸佛之法,於心生出一切功德。十重者乃大乘菩薩嚴厲禁止作犯之十種盡戒:殺戒、盜戒、YIN戒、妄語戒、酤酒戒(賣酒)、說四眾過戒(談論出家、在家男女佛教徒之過失)、自贊毀他戒、悭惜加毀戒(悭惜財、法,毀謗布施財、法之事)、瞋心不受悔戒(起瞋心亦不接受對方之追悔)、謗三寶戒(謗佛法僧),不論自行,或教唆他人行事,皆為其所禁。八種顛倒者指,指凡夫與小乘之人所起八種顛倒之見解:(1)非常計常,(2)非樂計樂,(3)非我計我,(4)不淨計淨,(5)常計無常,(6)樂計非樂,(7)我計非我,(8)淨計不淨等八種妄見。八難處者:(1)在地獄難。(2)入餓鬼難,(3)在畜生難,(4)在長壽天難,如無想天五百劫壽,因無想故不得聞佛法(5)在邊地之勝處,生此處者,其人壽千歲,命無中夭,貪著享樂而不受教化,是以聖人不出其中,不得見佛聞法。(6)盲聾瘖難,業障深重,盲聾瘖,諸根不具,雖值佛出世,而不能見佛聞法。(7)世智辯聰難,人雖聰利,唯務耽習外道經書,不信出世正法。(8)生在佛前、佛後難,由業重緣薄,生在佛前佛後,不得見佛聞法。

(2)治地住:常隨空心,淨八萬四千法門,其心明淨,猶如琉璃內現精金;蓋以初發之妙心:履治為地,故稱治地住。

(3)修行住:前之發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無障礙。

(4)生貴住: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將生於佛家為法王子;即行與佛同,受佛之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

(5)方便具足住:習無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無缺。

(6)正心住:成就第六般若波羅蜜多,故非僅相貌,且心亦與佛同。

(7)不退住:既入於無生畢竟空界,心常行空無相願,身心和合,日日增長。

(8)童真住:自發心起,始終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靈相乃一時具足。

(9)法王子住:自初發心住至第四之生貴住,稱為入聖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稱為長養聖胎;而此法王子住則相形具足,於焉出胎;猶如從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紹隆佛位。

(10)灌頂住:菩薩既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為之灌頂;猶如剎帝利王子之受權灌頂。

已至灌頂住之地前菩薩即具有三別相:(1)度眾生,謂堪能修行,成就十種智,而能度眾生。(2)得甚深所入之境界,一切眾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地前菩薩亦不能測量其境界。(3)廣學十種智,了知一切法。

又什麼叫十住中灌頂住地前菩薩所成就之十智?(1)悉能震動無量世界智,(2)悉能照明無量世界智,(3)悉能住持無量世界智,(4)悉能遍游無量世界智,(5)悉能嚴淨無量世界智,(6)悉知無量眾生心行智,(7)悉知眾生隨心所行智,(8)悉知無量眾生諸根智,(9)悉能方便度無量眾生智,(10)悉能調伏無量眾生智。

上述初五者系明世界無礙智,一為隨心回轉,二為晖光照覺,三為願等住持,四為自在普入,五為至處皆嚴。次三為知眾生心行之智,一為知心,二為知心所行之境,三為知根海。後二者為授法之智,一為應根與法,二為滅惑成德,故稱調伏。當我們觀十住地前菩薩之德性,已歎為觀止,更不用去想十行位、十回向等地前菩薩或登地菩薩之境界了。

 

3.語體文解

潭州沩山靈佑禅師謂仰山慧寂師雲:「汝須獨自回光返照,別人不知汝解處,汝試將實解,獻老僧看。」

有一天潭州沩山靈佑禅師對仰山慧寂師說:「您現在用功的方法是常須獨自讓覺知心回光返照自性,讓真性主行,應緣時不起妄想分別心相隨,這樣子修行方法是對的,但別人不知您到底悟解到什麼程度。現在您試試看,將您實際所悟解的,呈獻給老僧看看,您是得個什麼道理或是到達什麼境界。」

禅宗無上心法不落於有為心相,真行者到真性主行無妄想心相隨時,若他守住空寂,連禅師都無能力去了知其心境。所以禅宗都以參問對話來勘驗行者悟境。現在沩山靈佑禅師問仰山慧寂師,試提出您目前的悟境來,讓他來印證一番。

按語說:緣起於現象界,禅師欲印證仰山悟境,對仰山言,你常回光返照自性,使別人無從了知你之悟境,你將實際證解處,提出來讓我看看。

仰山雲:「若教某甲自看,到這裡無圓位。亦無一物一解得獻和尚。」

仰山慧寂師說:「若教我自己來看,我所處的境界,我知道是還沒有到達圓位。但要我提出一問題,連一物也無,怎麼提得出問題給和尚您呢?」

此處我們當先學習何謂圓位?天台宗判教學說有藏、通、別、圓等四教,此是化法四教,分別诠釋於下:(1)藏教:全稱為三藏,即經、律、論之教,系指小乘教,為三乘人各別說生滅之四谛(苦、集、滅、道),以析空觀以及如何斷見、思惑,令入涅槃者。(2)通教:指般若諸部經教,義通大小,包括深奧與淺顯之道理。即為三乘人說體空無生之四谛,令同入無余涅槃。(3)別教:指其他方等經,即大乘經,此不共二乘人說,專為大菩薩說無量之四谛,以次第之三觀(假、空、中)破三惑(見思惑、沙塵惑、無明惑),令證「但中」之理。(4)圓教:指《法華經》教義,亦即為菩薩說無作之四谛,以圓融三觀以及斷三惑,令證「不但中」之理,即不偏於空、有二邊,入中道觀。

所以仰山慧寂師自知未達位位相攝圓融,住空有不二之圓位理地,僅處於別教中的空證中,故要他提出一問題,因一物也無,要他怎能提得出來。所以仰山師說,無一物一解能呈和尚。在實證過程中,當行者住入空寂時,心已死掉了,要能起心動念真是困難,或勉強起心動念會覺得不痛快,當心大死一番時才是人間大好寂靜,這是小乘行者寂滅之樂。

若已達悟空行者,再下來要怎麼修下去?依《大般若經》中所說,悟得空、無相、無願(無作)等三三昧後,當得從陀羅尼門下手,所以《止觀輔行傳弘決》雲:「如智者釋位,而引南岳用大品文四十二字,以為圓位。歡喜等地以為別位,干慧等地以為通位。」此處智顗大師說,若要證得圓位,當要理解基本梵字四十二字母。又觀《大智度論》有雲:「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語,因語有名,因名有義。菩薩若聞字、因字,乃至能了其義,是字初阿、後茶,中有四十。」

再觀《大般若經》亦謂:「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诃薩大乘相者,謂諸文字陀羅尼門。何等文字陀羅尼門?謂字平等性、語平等性入諸字門。雲何字平等性、語平等性入諸字門?善現當知!若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由是可知,《大般若經》稱四十二字門為文字陀羅尼,《大品般若經》卷五廣乘品,並以四十二字母與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並稱菩薩摩诃薩之摩诃衍(大乘)行相。

按語說:若由我自印證,我似經過藏、通、別三位後,覺得無達到位位相攝圓融之圓位。亦無一境物、無一解可呈給和尚。

師雲:「無圓位處,原是汝作解處,未離心境在。」

沩山靈佑禅師說:「無達到圓位處,原是您認為這樣作解處,那應還未離心境,應還有心境在,怎能說無一物、一境可呈老僧?」當行者悟得空、無之境,亦可闡述空無之境,若行者真執頑空,墮空亡處,可能就以無有所說當作悟解處。

按語說:汝所提出之無圓位就是汝所見解到的,有此見解心,可說是未離心,尚有意境在。             

仰山雲:「既無圓位,何處有法,把何物作境?」

仰山慧寂師說:「既然無達到圓位,何處有法可說,我能把何物作境呈給和尚您呢?」行者當知圓位者位位相攝圓融,所以才無有法可說,有境無住,有法無主,故無所說之境,這才是圓位行者的風范。既然仰山師自知未達圓位,又住空寂,以為無一法可說,其實還是有一心守住空寂在。

按語說:我意解的無圓位,既無圓位,何處有法相可言,又把何物當境界來看?

師雲:「適來是汝作這麼解,是否?」

沩山靈佑禅師說:「起初您說未達圓位,但亦無一物、一境可呈,但剛才您所說的見解,是您目前所體知的悟境,這就是您目前的見解,對不對?」

按語說:不管如何說,剛剛這些見解是否由汝自己提出,作此見解?

仰山雲:「是。」

仰山慧寂師說:「是的,沒錯!」按語說:沒錯,是我作這麼解。

師雲:「若恁麼,是具足心境法,未脫我心在。元來有解,爭道無解獻我?許汝信位顯,人位隱在。」

沩山靈佑禅師最後終於鑒定其悟境說:「若是這樣子,您還是有心境法具足於心,您雖已去除我相,但我心還未脫離,尚有具生我執、分別法執之心在。原來是有所解悟,何以說無解悟可以呈現與我?我現在正式印證您證得信位顯露,但人位未顯,也就是悲心未起,還沒有具足度人之能力,但已有此等潛力在了。」

按語說:若是這樣,還具足有心之法境在,未脫離我人空之意識心在。原來就有解,怎說無解獻給我呢?和尚印證汝已證入菩薩十信位階之境,但未上達超越純淨絕對,向上直入之悟境,向下救濟眾生之人位。

(2004.10.22.撰於法爾)

 

上一篇:善祥法師:公案禅機 伍、認識佛性 (二)不即不離 8.如井觑驢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