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九)~D 四、郁伽長者經(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四、郁伽長者經(下)

  說法地點:毗捨離的猕猴水邊的高樓台觀

  參加人員: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入涅槃後不久,郁伽長者常設大布施,後在海中沒失載滿貨物的船舶。阿難曾從長老比丘之意,去勸其勿再布施,長者卻說不厭則盡,只望滿如轉輪王之願。最後並述自己所得的奇特之法。

  郁伽長者自從皈依了佛陀之後,用現在時髦的佛教行話講,叫已經開悟了,而且他開的不是小悟,而是大悟,因為他不僅持守了五戒,更重要的是他像出家比丘那樣,持守了“梵行”之戒,從此遠離女人,這是很不容易的。

  在上文的相關分析中,我得出的結論是郁伽長者是位商業界的巨子,而且是屬於“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人中的精英份子。而在這部經中,則基本證實了我的判斷。這部郁伽長者的確是做生意出身的,他的業務范圍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從事海上運輸業,或者從事海上采集珍寶的事業。這個暫且不提,讓我們隨著經典的節奏往前走。

  我個人的想法是,當初郁伽皈依佛陀的時候,可以說是位年輕力壯的小伙子,頂多也就是三十至四十歲之間樣子。而如今,佛陀已經涅槃了,而郁伽長者,估計也有五六十歲了。自從皈依佛陀之後,他裡裡外外,與以前簡直是判若兩人。他樂善好施,體恤窮人,恭敬供養出家僧人,只要是他力所能力的事情,都會盡力去做。經中對他的記載是:“郁伽長者施設如是大施,謂與遠來客食,與行人、病人、瞻病者食,常施粥食,常設飯食,供給守僧園人,常請二十眾食,五日都請比丘眾食,施設如是大施”。那麼,每天供給這多人吃飯,肯定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是郁伽長者並不在意這些,他銘記了佛陀的教導,常念布施的好處,因此他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把物質層面的東西,都看得很淡,真正做到了該放下的都放下了。郁伽長者看到因為自己的布施而給大家所帶來的快樂,他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

  但是此時,有一樁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就是郁達長者在生意上出現了重大危機。經中對此記述道:“復於海中有一舶船,載滿貸還,價值百千,一時沒失”。種種跡象表明,這艘商船上所放的東西,全部是貴重的物品,它對於郁達長者的生意可謂舉足輕重。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艘商船的“一時沒失”呢?我想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海上遇到了飓風,導致商船的沉沒,相信當時所有的隨船人員,可以說無一生還。損失了巨額財產不說,而且還要賠付給死者家屬一大筆撫恤金。如此一來,很可能會導致郁達長者的生意從此以後一蹶不振。但是郁達長很是慈悲,他並沒有因為生意場上的意外損失而減少自己的布施行為,他一如既往地從事著慈善事業,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

  居住在毗捨離附近的大眾比丘們聽到了件事,十分感動。大家都很體諒郁達長者,想方設法為郁達長者減輕點負擔。於是大家就聚集到一起,商討著解決的辦法。其中一位長老比丘就對大家說:“諸賢!誰能往語郁伽長者:長者可止!勿復布施!”意思就是說郁達長者現在生意出現了危機,我們就勸說他不要再作如此巨大的布施了。那麼,要想把大家的意見傳遞給郁達長者,總需要一個中間遞話人才可以。讓誰去最為合適呢?於是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尊者阿難。為什麼說阿難是再也合適不過的人選呢?因為阿難“是佛侍者,受世尊教,佛所稱譽及諸智梵行人”,佛陀住世時,曾不止一次地當著大家的面,稱譽過阿難的功德十分殊勝,現在讓他去傳話,肯定是最佳人選。於是大家就一起,來到了阿難的居所,希望阿難能夠出面,勸說郁伽長者停止布施。

  當大家把意圖告訴阿難的時候,阿難感到很為難。於是阿難對大伙說:“諸尊!郁伽長者其性嚴整,若自為語者,倘能致大不喜。諸尊!我為誰語?”就是說,郁伽長者這個人是很注重承諾的人,當初他在佛陀座前聽聞了教法,下定決心今生要多行布施。如果現在我們請他停止布施,肯定會引起他的不高興。如果郁伽長者問究起來,說這是誰的主意,那麼阿難他應該如何作答呢?

  其實阿難的擔心並非多余,他把事情想得比較細致周到。那些長老上尊比丘就對阿難說:“阿難,這個你不用擔心。如果郁伽長者問起時,你就是說這是大眾比丘的意見,不是哪一個人的意見好了。你若這樣回答,郁伽長者肯定不會再多說什麼。”

  於是阿難就於第二天的上午,著衣持缽,趕往郁伽長者的家中。長者一見阿難來了,立馬從座站起身,端茶倒水讓座,十分歡喜。阿難坐定後,就把來意一五一十地向郁伽長者作了轉述。

  長者聽後,就問阿難:“尊者阿難!為是誰語?”

  阿難答道:“長者!我宣比丘眾語。”

  郁伽長者聽後,只得說:“如果說是大家的意見,我也不好多說什麼;如果是哪一個人的意見,那麼我是有看法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尊者阿難,您可能有所不知,我曾經發願,我將把我的一切財產,全部都用來布施,不會有絲毫的保留。‘但使我願滿,如轉輪王願’。”

  阿難一聽,就問:“長者,什麼叫轉輪王願呢?”

  於是郁達長者,就向阿難詳細解釋了有關轉輪王願的一些內容:

  1、在一個村莊裡,一個貧窮的人有時會產生這樣的念頭:假如我能夠成為村裡面最富有的人,那將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啊!——此為貧人之願;

  2、村裡面的富人有時會想:如果有能夠成為整個鄉鎮中最富有的人,那該多好!——此為村中首富之願;

  3、而鄉鎮中的富人會想:如果我能夠成為整個城中的首富該有多好!——此為邑中首富之願;

  4、城中的首富想到:如果我能夠成為城中的宗正官(管理王族族籍的官員),那該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啊!——此為城中首富之願;

  5、城中的宗正官會想:如果我能夠當上國家的宰相,那就好了——此為宗正之願;

  6、身居國相要職後,就會作是念:令我作小王——此為國相之願;

  7、作小王後,便作是念:令我作轉輪王——此為小王之願;

  8、轉輪王作是念:如果能夠剃除須發而出家修道,“令我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游: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這就是轉輪王的誓願。

  在這裡,郁伽長者的用意十分明白,他所追求的,並不是榮華富貴,也不是高官厚祿,他的目標,就是要像轉輪聖王那樣,披度出家做一名清淨的比丘僧,然後把自己這輩子的生死大事,徹底地給解決了。解決到什麼程度呢?就是“不更受有”,也就是不再受到生死輪回的束縛。這是什麼次第?就是證得了阿羅漢果位的次第。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當初郁伽長者回到家裡,著手辦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妻妾和丫環使女都統統打發掉,其根本原因就是為了遠離女色,做一個六根清淨的“居家比丘”——他身為優婆塞,而所持守的,卻是比丘的所有戒條。這樣的居士,在當今社會,恐怕是永遠地絕跡了!

經文的最後再次敘述了郁伽長者所具有的八未曾有法,此不一一再列。(09.02.14)

 

上一篇: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九)~B 二、瞻波經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