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五十)~H 1336經:本經敘述阿那律陀尊者不為天神欲樂所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1336經:本經敘述阿那律陀尊者不為天神欲樂所誘。

  在佛陀的諸弟子中,有著“十大弟子”之說。雖說這種說法有些勉強,佛陀座下的表現優異的賢良之輩又豈能用“十”可以囊括的?然而縱觀此十位弟子,的確是教界出類拔萃的傑出代表。從現存經典中看,諸如《維摩诘所說經·弟子品》、《灌頂經》等對十大弟子的事跡均有涉及。在十大弟子中,捨利弗智慧猛利,善解諸疑,故稱其為智慧第一;目犍連尊者神足輕舉即能遍飛十方,故有神通第一之稱;迦葉尊者頭陀行卓著,故有苦行第一之稱;須菩提尊者恆好空定,能分別諸空義,故稱其為解空第一;富樓那尊者善於弘法,可以令荒蠻之民普宗佛教,故說法第一;迦旃延尊者能敷演教法,分別深義,故其議論第一;優婆離尊者戒律精嚴,無有違觸,故持戒第一;羅睺羅尊者不毀禁戒,誦讀不怠,其為密行第一;阿難尊者侍佛25載,知時明物,多聞不忘,其有多聞第一之稱。而本經中所述的阿難律尊者,其天眼能見十方世界,故被譽為天眼第一。

  關於阿那律尊者家庭出身,一般認為是佛陀的親堂弟,在佛陀成道後返回故國時,其與阿難、難陀等諸釋迦族弟子一同出家,同歸於佛陀座下。其出家修道之初,精進勇猛心尚為不足,普在佛前瞌睡,受到佛陀呵責。至此痛加悟悔,終於心眼漸開並證得天眼通。

  阿那律是維護僧團和合的傑出典范,此點常為後人所稱道。在《中阿含·長壽王品》中記載拘捨彌諸比丘“數共斗诤”,佛陀教誡這些比丘“莫共斗诤”,“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見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貴。”可是這些參與诤斗的比丘並不怎麼聽話,於是佛陀獨自遠行,行至般那蔓阇寺林。而此林中有三位族姓子,分別為尊者阿那律、難提與金毗羅。阿那律遙見佛陀前來,立即“出迎世尊,攝佛衣缽”,難提尊者為趕緊為佛陀敷座,金毗羅尊者為佛取水洗手足。佛陀問阿那律:“汝常安隱,無所乏耶?”阿那律答言:“世尊!我常安隱,無有所乏。”佛陀進一步問:“雲何安隱,無所乏耶?”阿那律尊者白佛言:

  “世尊!我作是念:我有善利,有大功德,謂我與如是夢行共行。世尊!我常向彼梵行行慈身業,見與不見,等無有異;行慈口業、行慈意業,見與不見,等無有異。世尊!我作是念:我今寧可自捨己心,隨彼諸賢心。世尊!我便自捨己心,隨彼諸賢心。世尊!我未曾有一不可心。世尊!如是我常安隱,無有所乏。”

  這段經文是十分令人感動的。經中所說的“我今寧可自捨己心,隨彼諸賢心”,是一種極其高尚的捨己為人思想,處處與他人感同身受,時時顧及到他人的想法與利益,這便是我們今天常說的“換位思考”,十分難得,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備要件。故而當佛陀聽完阿那律的一番自我陳述後,贊歎他們“汝等常共和合,安樂無诤,一心一師,合一水乳,頗得人上為法”。

  如上所述,阿那律尊者在個人修持方面也堪稱典范。在本經中,他住止一山林之中,有位天神為了考驗他的道心,便對尊者說:“汝今可發願,願還生本處,三十三天上,五欲樂悉備。百種諸音樂,常以自歡娛;每至睡眠時,音樂以覺悟,諸天玉女眾,晝夜侍左右。”這是一種天上欲樂,無非就是音樂美女之類的物質與精神的高度享受。而阿那律尊者對於這一切可以說沒有絲毫的眷顧念頭,他清醒地意識到這些東西純粹是“此皆大苦聚”,因為他已經“生死已永盡,不受後有故”。對於一個已經看淡生死並且已經脫離生死束縛的人來說,天上之樂又算幾何?(6.1.)

 

上一篇: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五十)~F 1331經:此經敘述諸天神精勤護持比丘修習佛法。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