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4經:本經敘述若身心不放逸,則魔怨不得自在尋伺。
有一位名叫毗瘦紐的天子在禮拜佛陀後,隨喜贊歎於佛:
“供養於如來,歡喜常增長;欣樂正法律,不放逸隨學。”
供養三寶尤其是供養於佛,其功德自然十分殊勝。在早期佛教時期(佛陀住世期間),對於佛與僧的供養,主要是指四事供養,亦即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四種供養為主,很少發生其他的供養。後世這種情況大約是隨著貨幣對寺院經濟的逐漸侵蝕,開始出現了以金銀、貨幣形式的供養。但是貨幣(無論是紙質還是金屬質料)的本質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即特殊商品),它只有在不斷交換與流通過程中,其功能才會被充分發揮出來。因此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等職能特性。而在早期佛教中,四事供養中的任何供養,均不能直接用於交換或支付,因此其不具備貨幣的屬性。但是後來隨著金銀貨幣的支付范圍的逐漸增大,對寺院及僧人的布施或供養,原先的四事供養日益顯得無能為力。因金銀貨幣不僅攜帶方便,而且交換十分便利。貨幣供養雖十分省事,但也帶來了一連串的問題,隨之而來的“不捉金銀戒”便應運而生——這是個人隨感而發,不作為重點。
天人供養於佛,並且時常聆聽佛陀的教誨,所以這位毗瘦紐天子在聞法之後,能夠鑄到“不放逸”,著實令人贊歎。這種“不放逸”,可以分為身、口、意三個方面,它一則可視為該天子的修行心得,另則可以視之為對世人的一種警誡。
而佛陀聞後,以偈而答:
“若如是說法,防護不放逸;以不放逸故,不隨魔自在。”
佛陀對於這位天子的話表示肯定,重點是放在“不放逸”上。在佛陀看來,“放逸”乃是修行之大敵。後世諸家均將放逸視為煩惱之一,如《俱捨論》言“不修諸善,是修諸善所對治”,《成唯識論》稱“於染淨品不能防修,縱蕩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對於意欲想成就一番道業的人來說,放逸無疑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那般不可掌控。如此一來,各種魔怨亦趁虛而入,為自己淪為魔子魔孫而埋下伏筆。相反,若日夜六時恆持“不放逸”,則魔王便不得尋伺自在,沒有任何下手的機會。
或許有人表示懷疑:這世間哪有什麼魔子魔孫?可是作為凡夫的我——即在我的思忖中,世間身著人皮、青面獠牙的魔怨還著實不少。假如有機會,我會站在一面大鏡大跟前,對著鏡中的那個丑陋家伙說:喂,老兄!你是魔王的子孫麼?(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