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四十八)~H 1281經:本經闡述這樣一個問題:即對於世人而言,什麼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1281經:本經闡述這樣一個問題:即對於世人而言,什麼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

  我們在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時,其中一句經文叫“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YIN、妄語,百千罪狀?”這段經文非常重要。為什麼說我們“南閻浮提眾生”的每一個舉動,甚至每動一個念頭,都是“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呢?因為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可謂是“惡多善少”,所謂“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地藏經》),很難真正生起善心。對於娑婆世界的眾生習性,佛陀的對治法門是讓我們盡量少一點“舉止動念”,因為一旦有了“舉止動念”,所產生的後果便是惡舉止與惡念頭。就好像喜歡小偷小摸的人,他們若是到某處去,哪怕是觀光旅游,總是會下意識地東張西望,看看有沒有下手的機會。

  本經中正是談到這個問題。有一位天子向佛談了自己的一些觀點:“決定以遮遮,意妄想而來;若人遮一切,不令其逼迫。”這位天子言下之意是:既然這個世界的眾生都會容易制造惡業,那不如什麼都不做,身不做事,口不言語,意不起念,這樣不是就不會制造什麼惡業了嗎?這樣的觀點可以說又偏向了另外一個極端,犯了“因噎廢食”的毛病。南閻浮提眾生雖然說“其性強剛,難調難伏”,而且是“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但不是說讓我們從此以後與“舉心動念”完全絕緣了呀!正如我們人生一世總歸要歸於死亡,有些人喜歡鑽牛角尖,說既然早晚都是死,還不如及時行樂享受人生。

  針對這樣一種極端想法,佛陀的回答是:“決定以遮遮,意妄想而來,不必一切遮,但遮其惡業;遮彼彼惡已,不令其逼迫。”佛陀在這裡糾正了天人對“遮遮”的片面理解,認為這裡的“遮遮”,是指對於惡業的遮止;倘若對惡業有了遮止,那麼妄想自然就不會產生了。所以什麼該遮止,什麼不該遮止,這才是我們需要搞清楚的問題。遮止不應該也沒有必要遮止一切——我們該遮止惡業,而對於善業,不僅不需要遮止,相反卻是多多益善。善業一旦日日增長,惡業就會逐日減損,如此一來,我們的功德不就緩慢地趨於圓滿了嗎?

  什麼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這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3.23.)

 

上一篇: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四十八)~F 1279經:本經為佛家倫理經典之一,內容主要是敘述何為“負處”,何為“勝處”?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