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四十四)~I 1188經:此五經敘述佛陀初成佛時思惟當尊重正法,得到諸梵天的贊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1188經:此五經敘述佛陀初成佛時思惟當尊重正法,得到諸梵天的贊歎。

  本經敘述了佛陀初成佛道時所思惟正法的一部分,又可劃分為三方面內容:

  第一,“不恭敬者,則為大苦,無有次序。無他自在可畏懼者,則於大義有所退減。有所恭敬,有次序,有他自在者,得安樂住;有所恭敬,有次序,有他自在,大義滿足。”

  第二,“頗有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中,令我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

  第三,“無有諸天、魔……世人能於我所戒具足勝、三昧勝、智慧勝、解脫勝、解脫知見勝,令我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者。唯有正法令我自覺,成三藐三佛陀者,我當於彼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所以者何?過去如來、應、等正覺亦於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諸當來世如來、應、等正覺亦於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

  佛陀在成佛前後,對世間和出世間的各種問題都進行了深入的思惟。第一重意思,佛陀談到了人應該心懷謙卑,常常懷有一顆慚愧的心。如果一個人目無尊長,心懷我慢,不把任何人都放在眼裡,這樣的人是十分危險的。對於這個問題,中國的古話叫“謙受益,滿招損”,凡是驕傲自滿的家伙,不僅會引起別人的不快乃至反感,也同樣阻擋了自己前進的步伐,可謂損人損己。相反,如果一個人能夠“有所恭敬,有次序,有他自在”,那麼則會“大義滿足”,於己於人都很有幫助。

  第二重意思,佛陀從不輕視世間一切眾生,也從不藐視世間一切學術言論,因為在佛陀的心中一切眾生佛性平等,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差別,所以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是眾生為什麼沒有證悟到佛陀的那種大圓滿的境界呢?原因其實也不難,“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佛之所以為佛,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其實並不遙遠,完全是存乎一念之間。佛陀具備了“戒具足勝、三昧勝、智慧勝、解脫勝、解脫知見勝”,這是其他任何眾生所不具備的。但是即便是如此,佛陀依然尊重一切眾生,從沒有因為眾生沒有斷除煩惱而輕視——我們在佛陀那裡,找不到任何與驕慢相類似的詞匯,因為佛陀早已根除了分別心。

  第三重意思,正如佛陀對眾生充滿著敬重相同,眾生對佛陀也應該心懷敬仰與尊崇。佛陀是根據什麼而成就佛道的呢?是“正法”。我們知道,本經並非佛陀對諸比丘的宣說,而是“獨靜思惟”,因為此時佛陀“成佛未久”,沒有正式收授弟子弘法,而對於一些義理尚需要一個逐步梳理的過程。所以在這部經中(乃至後面的幾部小經)是佛陀談自己成佛過程的心得體會,十分真實可貴。佛陀在這裡所說的“正法”,並非是他自己的創造,而是往昔諸佛乃至後世諸佛所共證之法,“過去如來……諸當來世如來……於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因此它帶有普遍的適用價值和絕對的真理性。

  結論:佛陀通過此經的思惟,目的是要告訴我們:正法是我們共同依止的對象,我們當心懷敬畏。對於當代僧人而言,力使“正法久住”,乃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1.1.)

 

上一篇: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四十四)~H 1186經、1187經:此二經敘述佛陀為萦髻婆羅門講說解除心中萦髻之法。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