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四十四)~H 1186經、1187經:此二經敘述佛陀為萦髻婆羅門講說解除心中萦髻之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1186經、1187經:此二經敘述佛陀為萦髻婆羅門講說解除心中萦髻之法。

  有一位萦髻婆羅門很有善根,在未出家為婆羅門之前,曾經為佛陀所稱許,贊其為“善知識”。這位婆羅門既為“萦髻”,大約是將長頭發盤萦在頭頂之上而得名為“萦髻”婆羅門。他以“萦髻”為題,而說偈曰:“外身萦髻者,是但名萦髻;內心萦髻者,是結縛眾生。今請問瞿昙,雲何解萦髻?”頭頂上的萦髻並不難解,只要將束績萦髻的發簪或者其他之物取下便可以了。但是心中的那些萦髻又將如何解除束縛呢?

  佛陀回答說:“受持於淨戒,內心修正覺,專精勤方便,是則解萦髻。”淨戒的受持涉及到內外兩方面,主要傾向於外在之戒,即對六塵境的染著,所謂防非止惡。而內在的修煉,主要靠“修正覺”,即心懷正念,內正思惟,也即是將心念時時以正定相收攝。除了內外兩方面之外,一定要做到張弛有度,即世尊的“彈琴喻”,彈琴之時既不能太快(欲速則不達,否則琴弦易折斷),亦不能太慢(聲音緩頓而使人昏昏欲睡,容易滋生懈怠)。針對於此,佛陀在1187經講得更明白:“眼耳及與鼻,舌身意入處,於彼名及色,滅盡令無余。諸識永滅者,於彼斷萦髻。”此處所講的便是教誡我們正確處理根境識三者的關系,從而徹底解除掉心中的萦髻,使自己擺脫煩憂的束縛,獲得身心大自在。

  最後順便談一個佛教界常識性問題:出家僧人為什麼要剃除須發呢?這裡有不同的說法,主要集中在三點:第一,須發代表人世間的煩惱習氣,將須發剃除目的是要與煩惱作堅決的斗爭,並與煩惱徹底訣別;第二,從某種意義上講,須發受之於父母,因此須發表示世間親情。剃除須發表示出家從不囿於世俗的親情牽掛,志堅出離三界而求得最高的涅槃。第三,剃除須發是出家比丘的特征之一,用於與當時諸外道的區別,所以“剃發沙門”一般是佛教出家眾的特指。(12.31.)

 

上一篇: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四十四)~F 1184經:此經記載佛陀與孫陀利河邊與婆羅門施食之因緣。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