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5經:本經敘述洗浴自心之法。
有一位婆羅門見到佛陀經常在孫陀利河岸邊習定,便前來詢問:“瞿昙!至孫陀利河中洗浴不?”佛陀覺得這種問話有些突兀,隨之反問道:“何用於孫陀利河中洗浴不?”為什麼要到河中洗浴呢?回答是“孫陀利河是濟度之數,是吉祥之數,是清淨之數,若有於中洗浴者,悉能除人一切諸惡。”印度人喜歡到河中洗浴,除了降暑功用外,最大的功效恐怕就是為了“濟度”、“吉祥”、“清淨”,從而最終“除人一切諸惡”。到河中沐浴可以清淨身體,並使人感到心情舒暢,這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是能不能使我們得到“濟度”,並能將我們的一切惡都卻除干淨,恐怕連半點把握都沒有。所以佛陀在回答的偈頌中,提到“愚者常居中,不能除眾惡”,在河中眾中洗浴者中,愚蠢不明之輩、為非作歹之徒可謂比比皆是,這些人是不是通過在河中的幾次洗浴,從此以後便洗心革面,變成徹底的好人了呢?十分危險,而且希望幾乎渺茫。也就是說,自身的清淨並不是用河中洗浴的方式可以獲得,所以佛陀說“其清淨之人,何用洗浴為?”再者,佛陀說“其清淨之人,何用布薩為?”如果用河中洗浴的方式可以獲得身心的清淨,那麼布薩就等於一無是處了,可是為什麼還有一些人雖然在河中洗浴無數次,卻仍然在僧眾面前布薩自舉其罪呢?可見在孫陀利河中洗浴,最多只能洗除色身上的污穢,對於自心垢穢(罪惡)的蠲除,可以說沒有半點幫助。
那麼真正能夠洗除心中貪垢沐浴方法又是什麼?佛陀接下來說:“淨業以自淨,是生於受持,不殺亦不盜,不YIN不妄語,信施除悭垢,於斯而洗浴。於一切眾生,常起慈悲心,井水以洗浴,用伽耶(河名)等為?”常攝戒善,常行布施,常起慈悲,這才是正確的自我洗浴方法。孫陀利河名為聖水河,其水實與井水或其他河流的水並無根本的差別。即便是被全印度人共認為聖河的恆河之水,也同樣起不到消除罪障的功用。內心的清淨,決不是任何外在之水所以洗除,“內心自清淨,不待洗於外”,因為“以水洗塵穢,不能淨其內”。
這則經典告誡我們:使用一切外在手段,來企圖使自心塵垢得以清除並獲得內心的清淨,不僅毫無助益,而且徒勞無功。解決自身煩惱乃至罪業的根本辦法,便是廣行十善和量力布施,並常懷慚愧,戒止十惡。這便是經中所說的“心靈洗浴法”。(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