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1經:本經以六種眾生來眾生六根對六境的攀緣。
我們常用“人心齊、泰山移”來形容團結和凝聚的力量。小時候曾經看到過一張漫畫,大意是天鵝、烏龜和馬三種動物一起拉車。大伙拉了半天,只見那輛車半天也沒挪半步。不能說大伙沒使勁,問題是大伙沒把勁往一處使:天鵝拼命朝天上飛,烏龜奮力直往水裡鑽,而那匹馬呢,則是大踏步向前。從這裡可以看出,有時候雖然將目標確立了,但是如果大家的著力點與著力方向不對,則同樣於事無補,無法實現既定的目標。
上面是從管理學的角度(即目標管理)來講如何實現目標。而本經是用六種眾生,來譬喻我們的六根對六境的緣取。經中說:“譬如士夫游空宅中,得六種眾生。”這六種眾生分別是狗、鳥、毒蛇、野干、失收摩羅(鳄魚)以及猕猴。我們知道,狗喜歡往村子裡跑,鳥肯定要往空中飛,蛇喜歡鑽洞,野干喜歡往荒野墳堆裡躲藏,鳄魚肯定是一頭潛入水中,而猕猴則必定會往山林中逃遁。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六種動物的生活習性不一樣嘛!狗屬於一種家畜,當然喜歡與主人親近;你讓它往山林裡跑,那豈不是成了喪家之犬了?鳄魚雖然是兩棲動物,但是大多數時間它們還是喜歡呆在水中。所以佛陀說,“此六眾生悉系一處,所樂不同,各各嗜欲到所安處,各各不相樂於他處,而系縛故,各用其力,向所樂方,而不能脫。”即便是將它們強行系縛一處,然而它們心裡還是時刻不停地向往著它們習性之處,一有機會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對於六根而言,它們如同六種動物一般,也是各取所需,各有所樂。眼根對色境,“眼根常求可愛之色,不可意色則生其厭”;耳根對聲境,“耳根常求可意之聲,不可意聲則生其厭”;如是鼻根對香境,舌根對味境,身根對觸境,意根對法境。這裡的“法境”,是思惟境界,即無法用眼耳等五根可以感觸之境。六根緣六境,便會產生種種喜厭,這便是眾生的劣根性,即總是喜歡看自己喜歡的,聽自己喜歡的,所謂“秀色可餐”、“一飽耳福”或“三月不知肉味”,都是自己所樂意享受的界境。正因為我們的六根到處去緣取去執著,結果弄得我們身心疲憊,一個勁地叫苦不迭。我們常常在自我歎息或者跟別人傾訴:“最近心很亂,很煩,總是靜不下來。”什麼原因呢?問題的關鍵還是我們自己六根沒有管束好,讓它們太自由、太散慢、太放縱了。我們大多時候把責任歸屬搞混淆,卻一個勁地埋怨這個世道: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
佛陀教導我們說,解決這個問題的渠道很多,最直接的法門便是修習“身念處”,收拾身心,將所有心念歸於一處。眼見色、耳聞聲等皆無有喜厭的分別,更談不上緣取,將六根牢牢地拴在樹樁上面,使它們不會再四處逃遁。“六眾生者,譬猶六根;堅柱者,譬身念處。若善修身念處,有念,不念色,見可愛色則不生著,不可愛色則不生厭”,如此時間久了,必能練就一身真功夫。
文末說幾句閒話:傍晚與人聊天,調侃說現在大多數人身份都很高,都達到了“兩院院士”的級別。哪兩院呢?一個是醫院,身體上老是出毛病,不是這病就是那個病;一個是寺院,是指精神依托上出了毛病,心裡老是慌慌的。我竊自鑒定後,以為自己在寺院呆了二十來年,最終卻也無意中摘了頂“兩院院士”的桂冠。幸運哉?悲乎哉?(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