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五)~M 987經:佛陀對弟子們說,“我於二法依止多住”,這是典型的現身說法,即以自己的一些經驗體會來教誡弟子。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987經:佛陀對弟子們說,“我於二法依止多住”,這是典型的現身說法,即以自己的一些經驗體會來教誡弟子。此二法的內容為:“於諸善法未曾知足,於斷未曾遠離。”這句話的意思是對於屬於善法的,便從來沒有滿足過;對於“斷”,亦從未遠離過,即時時都會警惕自己要斷欲,而不能心有旁骛,用情不專。其實這兩句話,我們可以用“四正勤”來換位表述,即“已生之惡令斷除、未生之惡令不生、未生之善令之生,已生之善令增長”。其中的“已生之善令增長”便是對於諸類善法從無厭足之心,而精勤不怠地修習多修習;對於“已生之惡”或“未生之惡”,都要努力使其斷滅或不令生起。從儒家思想角度來說,這便是教導我們須擁有一顆“自省”之心。從古希臘蘇格拉底的“自知自己無知”的名言裡,我們可以看出,能夠清楚地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點,並且能充分認識到他人身上所具備的優點,這本身就是一種智慧所在。因此柏拉圖在談到這一點時說:“人們哪!像蘇格拉底那樣的人,發現自己的智慧真正說來毫無價值,那就是你們中間最智慧的人了。”(柏拉圖《申辯篇》)。從這一點上來講,本經中對於不滿足於善法以及不遠離於斷欲此二點,都是最高智慧的表現。世間所有的善法,我們都會去精勤獲取和持行,而對於世間所有的惡法,我們都會努力去克服和去除,如此一來,善法會與日俱增,而惡法卻與日俱減,這便是修行人的勇猛精進。

  佛陀說,為了成就善法和斷滅惡法,哪怕為此失去性命也在所不惜。“於善法不知足故,於諸斷法未曾遠離故,乃至肌消肉盡,筋連骨立,終不捨離精勤方便,不捨善法,不得未得,終不休息,未曾於劣心生歡喜,常樂增進,升上上道。”經中的“肌消肉盡,筋連骨立”,便是“為法忘軀”的生動寫照。

  那麼,精進勇猛止惡行善的終點是什麼?自然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可以獲得無上正等正覺,而且是“疾得”,成本低,收效快,是修持證道的最佳捷徑。因此佛陀在經文的開頭,就告訴我們說“我於二法依止多住”——佛陀就是這麼做的,我們身為佛陀的弟子,當然也要遵循著佛陀的教誡去如法踐行。相對於理想圓滿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來說,世間的那些功名利祿自然是無足輕重,根本不值得我們去眷念。“於諸下劣不生歡喜想,當修上上升進多住”,這才是正道。若止步或流連於“下劣”,雖可以獲些感官上短暫的欣悅,到頭來還是樂少苦多,永無升進之日。其實依我個人淺見,佛陀無非是讓我們多多勤於自省,並擁有更多自我省察的勇氣和膽識。這對當代人來說,可謂彌足珍貴的稀有寶物。(7.19.)

 

上一篇: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五)~K 984經:重點談十八愛行;985經:重點談愛與恚的互為緣起。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