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二十八)~B 第752經敘述若能修習八正道,便可斷除五欲。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752經敘述若能修習八正道,便可斷除五欲。五欲也就是經典中時常提到的“五欲功德”,它的具體內容是:“謂眼識明色,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如是眼、耳、鼻、舌、身識觸,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是名為欲。然彼非欲,於彼貪著者,是名為欲。”關於眼識與色境(或根與境)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本來它們之間是互不隸屬、相互獨立的。如果這樣說,我們的所謂貪欲所帶來的喜樂似乎無法成立。事實上根與境,是根對境的緣取,一個是緣取主體,一個是被緣取的客體。正是根與境的緣取,故而產生諸識。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了諸根對於諸境的取著?佛教用“無明”或“業”來解釋這個問題。嬰兒剛生下來便會吸奶,這是人之本能需求;兩周大的嬰兒,大約便會產生諸多的表情,比如說見到喜歡的東西,便露出笑容;而見到恐怖的、不喜歡的東西,便可能會哭鬧與厭惡,這當然不是用本能所能解釋,其中必然有某種力量起牽引作用。人類對諸色相的喜好,比如說基本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生存要件,是必不可少的——佛教並不否認世間的確存在某種“樂”。然這種“樂”,一旦發展為“欲”,乃至發展為“貪”,這就走到了另一個極端。佛教既反對自虐式的苦行方式,同時也反對無有節制的物欲享受。如果我們對於五欲產生“愛”、“可意”、“可念”,進而“長養欲樂”(即貪著),這是佛教摒棄的,也是走向解脫之路上必須要克服的巨大障礙。

  至於如何去克服這些五欲功德,佛教不光主張要節儉,樹立為了解脫而滋養色身這樣的觀念,更重要的是要從“心”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所以說佛陀在本經中的偈頌中,就很明確地談到這個問題:“世間雜五色,彼非為愛欲;貪欲覺想者,是則士夫欲。眾色常住世,行者斷心欲。”這六句偈對我們就交待得再清楚不過,即世間諸欲是無法徹底斷除的,有情類想要消滅五色欲是無法做到的。而這些欲,並不會主動來光顧我們,實際上是我們去主動光顧它們,因為我們有貪念色欲的“覺想”。因此要斷除五欲功德,就必須要從“心”入手,將心中的貪念去除,才是我們的根本任務。在《雜阿含·四十四經》中,佛陀說“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而大乘信徒常講“心淨則國土淨”,二者立足點完全一致。至於如何斷除這種內在的“覺想”,法門萬千不一而足,在本經中佛陀則說“有八正道,能斷愛欲”,從而說明八正道的殊勝。而在753經中,有位比丘請教何謂“甘露”?什麼叫甘露?大多數人在理解上可能會發生歧義,認為與及時雨有關。甘露實際上是一種不死藥,呈液體狀,人們喝了它據說可以長生不死。而在佛典中,常將佛法的法味喻為甘露。在本經中,佛陀就將八聖道分喻為甘露法。(3.13.)

 

上一篇: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二十七)~I 743經(慈經):本經是諸比丘造訪外道,聽聞外道的一番似是而非的歪理邪說。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