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437經:此三經所述為修學次第問題。
在中國禅宗史上,有南北二宗。五祖弘忍有兩位得意高足,分別為慧能、神秀。慧能在江南布化,被稱做南宗;神秀在北方布化,叫做北宗。一般而言,慧能系主張漸修頓悟,其主張在“菩提本無樹”之偈中得到了完整的表述(具體可參閱《六祖法寶壇經》)。而神秀系則主張漸修漸悟,所謂“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兩種修習法門,孰優孰劣?依後世修禅情況來看,南宗似有一統天下之勢,而北宗則逐漸式微。不過依我個人愚見,修行法門本無高下之分,就好像吃飯,飯量小的一碗足矣;而飯量大的,三碗五碗也填不飽肚皮。修禅可以成道,念佛也同樣可以得到解脫。一個根機本來就不怎麼樣的人,你讓他去頓悟,拼命去“棒喝”他、讓他“參話頭”,就算你用棒子將他敲個半死,用吐沫淹他,他也未必能悟出個啥名堂來。
如果從原始佛教的根本教義立場上來說,我個人以為佛陀更傾向於“漸修漸悟”。我說這句話,並不是說原始佛教時期比丘們的機性都很低劣,而是說這是佛陀一貫的教導。佛陀一再強調比丘需要具備務實心態和扎實的功底,不要老是琢磨著走所謂的“南山捷徑”。佛陀的這種觀點在《雜阿含經》中,我們不止一次地見到經文記載。比如說在435經中,須達長者向佛陀請教:“世尊!此四聖谛為漸次無間等?為一頓無間等?”須達的問話,表面上只涉及修習四谛的次第問題,實質上可以推演出一切修習法門的步驟究竟是怎樣的。
佛陀對這個問題是怎麼回答的?很顯然,在修習四谛法門時,佛陀主張一步一個腳印,踏實穩妥地去漸修,而不要去跳躍式發展,搞什麼一步登天,“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此四聖谛漸次無間,非頓無間等。”這裡的“無間等”(突破、現觀),是指由突破凡夫而進入聖域,一般是指證入阿羅漢的情境。修習四谛是漸次修行的過程,也就是說,對於苦谛、苦集谛、苦滅谛、苦滅道跡谛四者之間,是講究次第的,不是說方知曉了苦谛,就一下子進入到苦滅道谛的修習——這是無法實現的。佛陀在這裡作個譬喻:“猶如有人,兩細葉樹葉連合為器,盛水持行,無有是處。”用兩個細小的樹葉合起來去盛水,水很快就漏光了,因為這兩片樹葉中間有縫隙,無法儲存住水(有漏)。相反,“譬如有人,取蓮華葉連合為器,盛水游行,斯有是處”,用巨大的蓮葉來盛水,不僅可以盛很多水,而且可以做到經久儲存,無有遺漏。為什麼,因為蓮葉不僅巨大,而且蓮葉很厚實,沒有縫隙漏洞。對於四谛而言,若從苦谛漸次修至道谛,一步步地搞明白,毫厘之間都清清爽爽,就好像蓮葉無有間隙,雖說道途艱險且遙遠,卻容易取得成功,十分保險。倘若貪圖便利,腳根不著地,就很容易將所盛之水漏個精光,因為“兩細樹葉連合為器”,是根本存不住水的。
在436經、437經中,佛陀用另一譬喻來說明:“如有四登階道,升於殿堂。若有說言不登初階,而登第二、第三、第四階升堂殿者,無有是處。”為什麼這樣說?因為“要由初階,然後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階得升殿堂”。其中要義,還是講漸修漸悟的問題。當然,我們不能將佛陀的這種說法稱作標准的、唯一的修行模式。佛陀針對不同的聞法對象,會施設出各種說法內容,這點與孔子的“因材施教”可謂同工異曲,相得益彰。在當代的修習法門上,“持名念佛”可謂漸修漸悟的典型代表。“持名”雖說收效比較緩慢,但是十分穩妥保險,不容易出偏差(除非方法確有問題)。時下普通民眾乃至佛家四眾弟子,皆有心虛浮躁之嫌(我本人也不例外)。若間有閒暇,心中可默念幾句佛號,便是一劑不錯的清涼撫慰良藥。“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趙樸老的《寬心謠》,料想是其生前長期持名念佛的智慧結晶,諸位不妨一看。(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