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經(種智經):
本經敘述四十四種智。根據經中所述,此四十四種智分別是以“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滅智、老死滅道跡智”四種智為基礎,其余十智分別是:
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
如果將上述十支名相分別乘以四(如生智、生集智、生滅智、生滅道跡智),即為四十;再加上前述的老死智四種,共為四十四種智,這便是十二因緣中的十一支(除去無明)。無明本身就是一種無智慧的表征,故而沒有什麼“無明智”的說法。不過有一點需要思考:佛陀施設此四十四種智,其用意何在呢?這點需要在別的經典中找尋答案。
第357經(無明增經):
本經敘述七十七種智。經中對此表述是:
“有七十七種智……雲何七十七種智?生緣老死智,非余生緣老死智;過去生緣老死智,非余過去生緣老死智;未來生緣老死智,非余未來生緣老死智;及法住智,無常、有為、心所緣生、盡法、變易法、離欲法、滅法斷知智。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緣行智,非余無明緣行智;過去無明緣行智,非余過去無明緣行智;未來無明緣行智,非余未來無明緣行智;及法住智,無常、有為、心所緣生、盡法、變易法、無緣法、滅法斷智,是名七十七種智。”
這段經文有點拗口,所謂“智”,就是一種對於支法的證知程度。因緣法中十二支中,每一支與前支、後支皆有一種順、逆關系,比如說“無明緣行”,這是“順”;而“無明滅則行滅”,則是一種“逆”。以“無明”為例,共分為七種:
(1)無明緣行;(2)無明滅則行滅;(3)過去的“無明緣行”;(4)未來的“無明緣行”;(5)過去的“無明滅則行滅”;(6)未來的“無明滅則行滅”;(7)此種智(法住智)也會滅去(滅法斷智)。
再以“生”為例:生緣老死;生滅則老死滅;過去的“生緣老死”;未來的“生緣老死”;過去的“生滅則老死滅”;未來的“生滅則老死滅”;此種智(“法住智”)也會斷滅。
以此類推,“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共計十一支。十一支中每一支皆有上述七種情況,綜合起來,共為七十七種智。
358經(無明增經):
本經敘述增法與減法。增法就是隨增煩之法,減法即是遞減煩惱之法。
1、增法:“雲何增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增法。”
2、減法:“雲何減法?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所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減法。”
從上述表述中可得知,所謂增法,即恆順眾生之法,即我們平常所說的“隨波逐流”。十二因緣中的順因緣,便是一種生生不息,煩惱只增不減的過程。所謂減法,即為逆流之法,將生死之輪徹底斬斷,從其源頭“無明”開始,無明一旦滅,行自然滅——這裡的“行”,一般是指三善行(雖說三善行也有果報,然只為善不為惡,自然無惡報)。此一增一減,雖僅差一字,卻相差千裡萬裡。(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