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A 第256經~258經(無明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漫說《雜阿含》(卷十)

  第256經~258經(無明經):

  《雜阿含經》的八至十一卷,主要是對六入的探討;但是第十卷中,又摻入了有關五陰的內容。第256經至第258經,其兩位尊者之間的對話,即捨利弗和摩诃拘絺羅。他們探討的主題,即何謂明,何謂無明。關於無明與有明,我們已經不止一次地談論過這個話題。在前面的相關經典中,捨利弗與摩诃拘絺羅也曾談過什麼叫有明與無明。

  拘絺羅問:“所謂無明,雲何是無明?誰有此無明?”

  捨利弗答:“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捨利弗回答說,不明事理就是無明。

  拘絺羅問:“何所不知?”——什麼叫做“不知”?

  捨利弗答:“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不知;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不知;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不知。摩诃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不知、不見、無無間等(不證悟)、愚、暗、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

  拘絺羅繼問道:“什麼叫有知?”捨利弗同樣予以回答。很顯然,對五受陰如實而生,知道它們是無常法、磨滅法、生滅法如實而知,便叫作有知,這樣就叫作有明。“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

  第257經與256經大體相同,只是個別字句稍有差異。而在第258經中,重點講到了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與色離。展開而言,便是五陰之集、五陰之滅、五陰之味、五陰之患與五陰之離。關於這些名相,我們在前面的經典中,曾不止一次地提到,在此就不作過多地闡釋。

  第259經(無間等經):

  本經主要敘述若如實觀察五受陰,便能獲得聖果。

  本經同樣是捨利弗與摩诃拘絺羅之間的對話語錄,對話的主題是如何如實觀察五陰,如何方便快捷地證悟聖道。

  拘絺羅問:“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雲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

  我個人以為拘絺羅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很有針對性。拘絺羅問捨利弗:有什麼方便快捷的法門,能夠使沒有證道的比丘便捷地證悟聖道呢?這個問題如果放在當前,法師們肯定會擺出一大堆高妙的理論來論述,也有可能會賣弄幾句類似參話頭之類的禅宗公案來開示我們,不外是“自心作佛”、“煩惱即菩提”、“放下即解脫”之類的套話。這些話絕對正確,但是讓人難以琢磨得透,讓人不得要領,猶如霧裡看花般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捨利弗對這個問題是怎麼看的呢?他主要是從對五受陰的觀察與思惟的角度,來說明我們如何獲取解脫的方便法門。他說:

  “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須陀洹果證。”

  捨利弗的這段話,說得很在理,問題在於我們應該如何去看待它們。其實對於色、受、想、行、識五陰,即便是對於初學佛者,也是耳熟能詳,並且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可是真正能夠對五受陰有著切身的體會,便是件極難做到的事情。對於我們平常人而言,這個世界是美好的,人世間總是善良居多,正義總能戰勝邪惡。若從一個佛教的虔修者角度來說,所謂五受陰的世界,卻是“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的世界——這便是五陰受的八大過患。試想一下,現實中我們幾個人能夠認識到這一層?即便是被譽為“劃時代的高僧大德”,對五受陰的種種過患,能夠具備發自肺腑的感悟,恐怕都相當地困難。而捨利弗的觀點是,比丘要想盡快地脫離苦海,就必須要對五受陰的本質特征,進行深入的體察。

  接下來,捨利弗進一步說明,比丘要證得須陀洹果,需要對五受陰進行精勤思惟;不僅如此,比丘若想證得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乃至最高的阿羅漢果位,同樣需要對五受陰的精勤思惟。比丘為什麼要如此重視五受陰呢?原因在於認識到五受陰的無常、苦空與無我,是“是所應處故”,即比丘應該做的事情(份內事)。比丘只有這樣做了,才能稱之為“正業”,否則便是“不務正業”。

  最後,摩诃拘絺羅提出了一個十分有意思的問題:“得阿羅漢果證已,復思惟何等法?”

  捨利弗還是回答那句話:“摩诃拘絺羅!阿羅漢亦復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見法樂住故。”由此可見,觀察五受陰,無論凡夫還是聖人,都是大家共修的方便法門。

  當然,捨利弗最後一句話——“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見法樂住故”,倒是值得細細品味的一句話。阿羅漢究竟是不是個人修行的最高果位?阿羅漢究竟會不會退轉?阿羅漢的見、思二惑(包括微細惑、習氣)都徹底地斷除干淨了嗎?這些問題,成為自古迄今一直爭論不休的千年老話題。(4月24日)

 

上一篇: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九)~R 第255經(魯酰遮婆羅門經)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