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賢崇·賢宗法師:佛陀智,菩提心,笑伴人生路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陀智,菩提心,笑伴人生路

楊柳整理

  尊敬的各位同修:

  大家上午好!這是我第二次走進南通。昨天我來到這裡,看到江水在橋下奔流,感到這裡的每一個人心胸都像滾滾長江一般開闊,每一張笑臉都像浪花一樣自然綻放。這裡的企業家,坐擁大好環境,前途一定無可限量!今天受到金太陽集團的邀請,來到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些學佛的體會,希望能夠與各位家人締結佛緣。

  在開始今天的講課之前,我想首先向大家提兩個問題。第一,從生到死,我們在中間填寫什麼?第二,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擁有幸福和快樂?

  一、死生之道——以無盡智慧填寫有限人生

  人生就是一道“填空題”。生與死的端點都是既定的,中間的留白由個體自己去填寫。

  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國王彌達斯抓住了精靈西勒諾斯,他問精靈:“對人來說,什麼是最妙的東西?”精靈木然呆立,一聲不吭。直到最後,在國王的強逼下,他發出了刺耳的笑聲:“可憐的浮生啊,無常與苦難之子,你為什麼要逼我說出你最好不要聽到的話呢?最好的東西是你根本得不到的,那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為虛無。不過對於你來說,還有次好的東西——立刻就死。”尼采根據西勒諾斯的話,推導出了命題的反面。他說,對於那些能夠感知到悲劇存在的夙慧之人而言,“最壞的是立即要死,其次壞的是遲早要死。”

  對於我們來說,是不是正像尼采所說的一樣呢?生死之道是人生的大苦,它不可以改變,那麼我們所能做的,本來就已經很少。把握從生到死的過程,對於我們而言,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從降生開始,競爭就從來不曾消止。甚至在你投入母體的一剎那,就是因為你是十萬億個精子中最優秀的那一個,才得以與卵子結合,獲得生的機會。及至走到今天,我們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殘酷的競爭。我們如何找到一個道能夠讓我們立足於當下呢?這就需要我們從內在去進行反思。

  佛教的存在也和人生的存在一樣,也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非常曲折,從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體悟得道、創立佛教,到現在已有2554年。在這漫長的時間裡,佛教是怎樣在競爭中發展、融合,存在至今的呢?釋迦牟尼的理念,所追求的是什麼呢?是“解脫”,這就是人生最終極的智慧。

  很多人認為佛教是一種迷信,認為佛教信仰的是有神論,甚至是多神論。他們為什麼得出這樣的結論呢?就是因為寺廟中供奉著許多的佛像。其實在釋迦牟尼創立佛教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不供佛像的。佛教只是作為類似學派的組織而存在,以理性為傳承的基礎。如果有要紀念釋迦牟尼的活動,也只是供奉一個空的蓮花座而已。又經過好幾百年的發展,到了公元一世紀,在馬鳴論師的發展下,佛教才真正形成了宗教的規制。

  供奉佛像和諸菩薩像,也只是為了以有像的形式來紀念和緬懷這些具有大智慧、大慈悲的先人。佛和菩薩所行的功德,他們修行的法門、留下的典籍,都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因此,供奉他們,能夠使我們以像觀己,對照出自己的不足,以他們作為修行的榜樣來學習。很多僧人之所以頂禮佛陀,那是因為他們真的信仰佛陀所修行的方法,信仰佛陀所宣說的真理,所以將他作為上師來膜拜。至於很多人拜佛的動機是出於尋求保佑,這一點雖然我不很贊成,但是由於佛菩薩他們的行跡中包括度人,也包括救苦尋聲,所以為了尋求保佑而禮拜他們,也是可以理解的。

  《五燈會元錄》中有一則丹霞燒佛的故事:丹霞天然禅師到處游方,有一次到了洛陽慧林寺時,正遇上大寒天氣。丹霞就在殿上砍了一尊木佛來烤火。寺院的院主看見了大發脾氣,說:“你怎麼能燒我們廟裡的木雕佛像呢?”丹霞用拄杖在火灰裡撥了撥,說:“我燒木佛,是為了取得捨利子呀。”這個院主說:“你糊塗了吧,木頭雕的佛像裡怎麼會有捨利子呢!”丹霞說:“啊!既然沒有,那我就再取兩尊木佛來燒吧。”

  我把這個故事說給大家聽,不是讓大家去寺廟裡面把佛像都燒光,而是為了說明佛教的思想注重於“理”,而不注重於“象”。“象”是指事物的外在,事物的表象。“象”只是一種表征,而不是事物本身。因此《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那什麼是“理”呢?就是指釋迦牟尼傳授給我們的道理。這種道理使我們快樂,使我們明白是非,使我們得到徹底的解脫。這才能把我們的人生引向光明的正道。

  釋迦牟尼放棄了王位,轉而追求人生的至理,說明在理性的王國中,有形而上的追求要比塵世的權位、金錢要重要得多。但是他也不是一下子就了悟,一下子就得道的。釋迦牟尼出家以後,先後在好幾個地方隱居。他曾經追隨過一個名叫阿羅陀的先人學習苦行術。但是苦行術的果報只在三界之內,並不是究竟的,於是他又另擇名師。後來他又在密林中禅定數息,修行了好幾年,也沒有成道的跡象。於是他把習得的東西全部放下,觀照自己內心的念頭,才最終找到了宇宙最終極的智慧。那麼,佛陀在菩提樹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最終悟到的是什麼?就是 “緣起論”的思想。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也就是“緣起論”與“性空論”的思想。

  二、緣起性空——佛陀的無上正等正覺

  “緣起性空”的思想可以譬喻為佛教思想大廈的基石,所以我今天來給各位就這一思想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緣起”就是指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因一定的條件組合而產生的(“因緣而起”),一旦條件起了變化或不復存在,那麼該事物也不復存在。就像種子要發芽,需要有水、土壤、陽光等等外因作為輔助。種子是主因,而水、土壤等就是眾緣。種子的發芽,需要依靠這些條件,才能夠成立。

  但是種子發芽以後會開花,開花以後花朵會枯萎,會結果,果子也會成熟,種子形成的植株也終有一天會壞滅。這種遷流變化的過程,這個不能永恆存在的事實,就叫做“性空”。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至於結婚、事業,那更加是一個遷流變化的過程了。宇宙間的萬物生來就有它們的自性。這個自性是什麼?就是“空”。只有這個“空”才是根本的、究竟的,換句話說,它既是損毀萬物的根本,也是生化萬物的根本。

  有一個偈子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如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也就是說,只有依空法觀物,這才是解脫人生苦痛的根本大法。

  既然人生就是這樣一個變化的過程,那麼我們應當怎麼樣去對待我們的人生呢?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往什麼地方去,應該做怎樣的取捨呢?這就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我將“緣起”的道理告訴大家,大家就可以去思考:我們日常做事情,要做成它,需要怎樣的因緣;你想要阻止壞事的發生,就要用智慧去切斷它發生的因緣。看待事情不要總是只見結果而不見因緣。比如你身邊一個人成功了,不要去嫉妒他、中傷他;相反的,應該祝福他,向他學習取經,看看他成功的原因是什麼。一個人失敗了,也不要去诋毀他、踐踏他,而要去幫助他,幫他一起分析他失敗的原因,鼓勵他重新站起來。這樣,你就為自己的人生種下了福田。

  至於“性空”的道理,不是要大家不再精進。如果認為反正這個世界的本性就是空的,從此就一蹶不振了,這是“邪道”,不是“性空”的本意。“性空”是要大家珍惜現在所擁有的,要惜福,要珍惜人生有限的過程;但是同時你也要清醒地知道這個“有”畢竟只是假有,所以不要貪戀,不要執著,不要掛礙。萬物怎樣去,任它隨流去。這才是積極的態度。

  在這裡我想推薦大家看一部印度電影,叫做《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作為父母,作為老師,作為孩子,都有值得看,值得吸取、學習的地方。我為什麼要推薦這部電影呢?因為我覺得這其中宣揚了一種“人性”的思想。這種“人性”是精進向上的,而不是墮落於物質世界、臣服於理論權威的YIN威之下的。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沿著自己喜歡的方向去努力,但是往往迫於社會、家庭的壓力,而不得不放棄自己,強迫自己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這就是大家感覺累、痛苦的原因。這部電影為我們構築了一個追求理想的人物形象,這個形象生存在現代社會中,面臨著與我們同樣的壓力,卻給出了不同的人生答案。

  季羨林先生在《我的一生》當中提到,他在德國留學時,每天所在的地方,僅僅是宿捨、教室和實驗室。星期天,實驗室關門的時候,他就感到無處可去,不知道怎樣打發這難過的星期天。為什麼他能夠在十幾年間過著這樣簡單的生活?又是為什麼他在今天能夠成為一代大師而受到尊敬?這裡的因緣,大家想過嗎?這就是“信念”、“理想”,更簡單地說,是出於他對於學術的“愛”,才能夠做到這樣的專注。即使他在實驗室中加班到半夜兩三點鐘,他也會覺得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如果你不願意做這些事情,那這種生活就是度日如年了。不喜歡,就沒有熱忱;沒有熱忱,就很難堅持;不能堅持,你就失敗了。

  李開復先生在《世界因你而不同》一書中提到,他第一次到谷歌去應試高級主管的時候,本以為老板會很重視他,會西裝革履,正襟危坐。但是當面試時間到的時候,總裁竟然踩著滑車從走廊一路滑進來。這樣的童趣,令他大跌眼鏡。而且在公司裡,每一個桌子、每一面牆壁,都可以作為寫字的白板隨便寫下討論的創意和結果;甚至洗手間裡都放著便箋紙。這是什麼?這就是智慧的碰撞,靈感的捕捉。

  大家在管理企業時,不妨多問問自己,為什麼我們的設計總是死氣沉沉,為什麼我們的業務就是局限在囹圄之中,為什麼我們的管理讓人無法開懷而感到死氣沉沉呢?

  大家在工作中也可以問問自己,我們是不是每時每刻都在著意捕捉、積累自己思想的火花,是不是特別渴望得到知識呢?

  我總是認為,學習不需要什麼特定的場合,只要心靜下來,渴望學習了,即刻就學習。學習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我們每個人每天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的,關鍵就在於你怎麼安排、利用你的時間。如果總是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事情上,那時間的流逝就是值得悲哀的。到了五六十歲、七八十歲,回首過往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什麼事情都沒有做成。因此,對待時間、對待人生、對待自己,你都應該要有明確的定位。當你沒有定位的時候,說的話都是人雲亦雲,做的事都是隨波逐流,到頭來也不過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活過,卻不會留下痕跡。

  “緣起性空”的思想也就是要求大家正確地面對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存在規律,遵循著這種規律去做事,才能夠心想事成。

  大家是做企業的,我推薦大家有空可以看看《三國演義》。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雖然是站在蜀漢的角度來品評一切,塑造了一系列平面人物,被歷代學者诟病為“狀諸葛多智而近妖”,但是其中所反映的“人性”的規律還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劉備這樣一個寄人籬下,東奔西突的末代皇孫,憑借什麼可以擁有三分天下,一壁江山呢?為什麼他可以將臥龍、鳳雛統統收歸門下,為什麼曹操曲意奉承而不成的關羽,卻那麼忠心於劉備呢?他求賢若渴,尊重人才的心是真誠的,行動是謙卑的,因而可以使人才徹底感服。

  古話說:“君子假借於物。”你想要辦成事情,就要學會假借。假借什麼呢?借你事業成功的因緣。借人才,借環境,借輿論,借市場等等。一個光桿司令是不能夠成事的。就好像一堆亂石,一堆雜木,放在平地上是不會動的。那怎樣才能使它們動呢?當你改變它們的外形,使它們變成圓石和圓木的時候,稍一推動,它們自然就滾起來了;又或者借助推車、汽車來運載它們,它們也就能夠到達你所想要它們到達的地方了。具體到我們的公司,就應該要創立一種制度,制度背後是文化因素的推動,然後借由這種制度來使員工良好地實施起來,這就是“假借於物”的道理。

  聯合國WHO組織曾經公布人類的健康准則,僅僅四點而已。分別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道德健康,但是我們常常只能理解到第一點。我們不妨問問自己,自己的心靈是否是真正快樂的呢?我們能夠適應這個社會嗎?我們是否具有健康、積極的道德准則,符合道德律令呢?試想,如果你周圍的人,每天見面,就像是你欠他幾千塊錢一樣,這種人能夠與人和諧相處嗎?這種人就屬於心理不健康的范疇。心理不健康的人,很難處理好人際關系,觀點往往比較偏激,做事情就很難成功。

  我在講課的時候,佛法本身講得很少,更多的是用生活中簡單的例子來觀照佛法。大家往往覺得佛法高深難解,但實際上,運用於生活中的佛法,卻可以是非常簡單的。看書就看書,寫文章就寫文章,一心一意,不起雜念,這就是修行。

  但是在現實中,人們往往受到名利的驅策,所思所行都充滿了分別心。很多人都想成佛,可是又沒有辦法按照佛的智慧去思考。對待身邊的朋友,人家有錢就去巴結,沒有錢就瞧不起人家,這種分別心多麼重啊!佛教常說:“眾生平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佛性。”也就是說,在人性的角度上看,無論是董事長還是打掃廁所的清潔工,都是平等的。只不過是分工不同罷了。其實不用說人,就是山河樹木也都是和我們一樣平等的。一味去分別的時候,佛性就消失了。

  《華嚴經》中有這樣的一句話:“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三千大千世界可以容納在一粒芥子之中,一粒芥子也可以自成為一個華藏世界。宇宙中的“大”和“小”從來都只是對比的關系。

  我們來看一個活動的投影:運行的宇宙。讓我們把距離一點一點地從現在的地方移開。一百米、一千米、一萬米、一萬萬米……,我們慢慢消失,我們的城市慢慢消失,直到我們的地球都消失為一粒塵埃,在宇宙中只見到無數個光點,那個小小的就是地球。這個時候,你再來問問自己:“我是誰?”你還會用分別心來對待萬物、對待眾生嗎?

  現在我們反過來做一個實驗,不斷地放大一片樹葉:一厘米、一毫米、一微米……我們看到的是什麼?細胞、細胞核、染色體……我們看到了核子和電子的運行。這副圖景和宇宙中的星雲圖像不像呢?

  這就是目前的科學能夠讓我們見識到的華藏世界。

  你說,稍微有一點成就就值得我們驕傲嗎?長相稍微莊嚴一點需要洋洋自得嗎?生命是無法想象的。佛教有一部經叫做《阿彌陀經》,它說,從我們的世界到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要經過十萬億個國土。這既可以說是無量劫的時空,也可以說僅僅是一個指甲蓋的距離。因為小和大都是相對於個體而不斷變化的。

  因此,佛教不斷地提請每一個個體注意“空性”,就是要求我們打破事物的表象探求它們的本質。

  三、八正道——捐棄煩惱的光明道路

  前面我們講到了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由此產生了佛教“緣起性空”的思想。在他成佛以後,就開始在鹿野苑向弟子說法,史上稱為“初轉*輪”,其內容主要是宣說“苦、集、滅、道”“四谛法”。接下來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道谛”中求得“慧解脫”的修行方法之一——“八正道”。

  這裡的“道”是道路的意思,佛教中指的就是消除煩惱、求得解脫的方式方法。

  “八正道”指的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念”這八種修行方式。

  “八正道”既然是自我修證的法門,那麼實踐它就比知道它要重要得多。

  我們經常說,知道是沒有力量的,相信並做到才有力量。否則就只是“所知障”而已。知道的越多,障礙就越大。我們做企業,與學者做學問不一樣,要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簡單的東西可操作化;也就是說,把所知道的東西通過一定的方式運用起來。

  先說“正見”。“正”就是不斜、不偏,中正平和。“見”就是認識,就是“知”(可訓為“智”,亦即智慧)。所以,“正見”也就是正確的見解。如果我們的知見是正確的,那麼就能夠保持中正,正則通,通則達。如何確定一種見解是正確的呢?就是要看這種見解和宇宙長久運行的規則、事物長久存在的法則是否相一致。也就是說,這種見解一定是“正大光明”的。我上個月去日本時,考察了一個具有四百多年歷史的香道企業。他的香道在世界上是最頂級的,日本皇室中使用的就是他的香。我有一個朋友想要代理他們的香,但是他們對此不屑一顧。在他的理念裡,只是想著如何將這個品牌更好地、更長久地生存下去,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把他們的企業做得多大,要遍布多少地方,要銷售多少的量。他只是跟我的朋友說:“既然我們現在已經認識了,你可以先試著在中國銷售我們的香,如果市場好,那合作一段時間以後,你可以再考慮在中國的代理。”當我們想著要把企業做得多大時,就像一棵樹的樹冠長得非常大,但是它的根怎麼樣呢?只有根基牢固,它才可以經歷風雨雷電而不衰。一棵樹如果從小生長在這裡,那一次台風一定是不會將它吹倒的,那些被台風吹倒的都是被移植過來的樹。這些樹看上去樹冠已經很大,但是根系卻不夠深,因此風一吹就倒了。要創立一種企業文化,就要實實在在、一點一滴地積累,樹立一個長遠的目標,不要急功近利。

  我們的見識常常會陷入錯誤當中而不自知,比如我們總是認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今天你一落座,是不是就在想“我”今天的位置好不好。大家在意的只是“我”的工作、“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等等。我們總是希望自己是永恆的、不滅的。其實,這就是最錯誤的見解。你仔細想一想,那些你認為是你的,實際上真的是你嗎?你的頭發、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四肢、身體理所當然都被認為是你自己吧?那麼那一根掉下來的頭發是你嗎?不是的,甚至你都已經無法分辨它是不是曾經屬於你。你的眼睛、鼻子、嘴巴,這些也都不是你啊!有一個故事說,古代有一個將軍去參加君王的宴席。席上他說,今天演奏古琴的仕女的手真是非常漂亮啊!君王於是就把美人的那一雙手砍了下來送給他。將軍大駭!他不是喜歡那雙手嗎?其實不是的,他喜歡的是手演奏的狀態,是一個過程,一個整體,而不是一雙鮮血淋淋的手。這種砍手相贈的做法,我們都覺得很可笑,那麼你現在那麼寶愛你自己的面子,認為你自己永遠不會壞滅的識見,不是也很可笑嗎?佛學常說“我空”,就是從整體上、根本上來進行思考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這個道理。

  禅宗有一句偈語:“橋流水不流。”這是一種什麼思想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這句話看上去是非常荒誕的,但是對比橋的壞滅過程和水的壞滅過程來說,一百年以後,木橋不再,而水流依依,你說誰的遷流變化更加快呢?外在世界的真和假、有和無引起了種種爭辯,而將事物引入本質的識見、洞見空性的識見,才是究竟的、永恆的。

  二說“正思維”。佛教所說的正思維就是要離開世俗的主觀分別,離開邪妄迷謬,用純正、究竟的般若來思考問題。起心動念一旦錯誤,那結果將是不可想象的。商場上有很多造假的例子。前些年有的商人整天都在想著發財,想著上市,就用了違法的方式集資,最後企業上市了,自己也锒铛入獄。人爬得越高,他所受到的關注就越多,就越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正向的思維來要求自己,不合法、不合理的事情就不能夠去做,想都不要去想。有句話說:“如果要讓一個人毀滅,那首先就要讓他發狂。”當他的思想產生了妄念、狂念的時候,他就離毀滅不遠了。佛教要求我們有“正思維”,其實就是要從源頭上來對治錯誤的行為。這也是“緣起”思想的一種體現。

  三說“正語”。這就是要求我們用合適、良好的語言來修口業,遠離妄言、兩舌、绮語、惡口。在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忍不住要去議論別人,說別人的壞話。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辦呢?就像我們在《日誦警策文》當中讀到的:贊美人時,要高聲表達;批評人時,要咬住舌頭。經常把時間花在說長道短上的人,還能有什麼時間去思考,去實踐呢?我們前面說過,人生非常的短暫,把時間花在無聊的事情上面,那麼就不要再因為自己的一事無成而去責怪別人、責怪社會了。很多時候,暴力爭端就是由一兩句惡口而引起的。所以,想指責別人的時候,就一定要忍住,多念幾句“阿彌陀佛”吧。

  四說“正業”。身、口、意三毒不染,言行清淨,這就是“正業”。修正業,而不要造業,這就是佛教對於佛子和居士的要求。其實,這也是各位在家人力所能及的事情。身不造殺盜YIN,口不作妄绮語,意不染貪嗔癡,這就是在修行“正業”。當我們要求自己做到以上的准則時,事業可能毫無起色嗎?家庭可能雞飛狗跳嗎?不可能的!這樣看來,其實你身邊所有問題的起因還是在於你自己。我們應該多反思反思自己,而不要去指責別人。

  五說“正命”。正命指的是正當的生活和謀生手段,勸人遠離不正當的職業。大家現在依靠自己的本事,安身立命,這就是在行“正命”。那麼在佛教看來什麼職業不是“正命”呢?比如搶劫、相命、自說功德等等,這些就不是正當的職業。很多人認為佛教徒會施行神通,會給人家相命消災,這實在是一種誤解。我們在佛教的歷史上,不乏看到一些宣說神跡的故事。很多人就執迷於這些故事當中,認為只要按照什麼神奇的法門,練個十年八年,就可以成佛。這是不可能的!我不否認有夙慧或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異象存在,但是古代神僧的故事,往往不是旨在宣說神通,而是為了說明僧寶心傳衣缽的智慧或者潛心修行的果位。很多人看到六祖頓悟的故事以後紛紛效仿,覺得漸悟實在是很癡愚的修行方式。豈知世間一切的頓悟都是建立在漸悟的基礎之上的,沒有前面大量的積累和辛苦的參悟,就不可能憑空得到果位。佛教中,常常有憑借智慧來進行預言的故事,這是高僧大德建立在參悟基礎之上所做出的推測,但是很多時候,他們都被神化了。“子不語怪力亂神”,站在迷信的角度上來看待佛教,這是我們所不主張的。

  六說“正精進”。不斷鼓勵自己斷惡修善,努力修行,這就是“正精進”。在歌德《浮士德》的故事中,浮士德博士不斷地追尋更好的自己,追求漸進的理想,最後榮升天堂。著名的學者馮至先生就把這一歷程歸納為是“止於至善”。我們努力精進,這和追求名聞利養是非常不同的。策勵精進的人無所求而終有大得,碌碌營求的人整日為了名利奔波而最終喪失了色身,一無所有。佛教教人正精進就是要讓我們打開自己的心量,包容一切,奉獻一切,付出一切,止惡向善來進行修行。

  七說“正念”。人往往很容易進入發呆的狀態當中,一個人在一天裡不知道要起多少念頭,這其中,十之八九的念頭都是荒唐的,不可能發生的,都是妄想紛飛。我們為什麼看不住自己的念頭呢?因為我們的心裡還沒有一個“正念”。當正念沒有填滿自己的心胸時,邪思妄念就會紛紛到來,擾亂我們的修行。佛教教人時時憶持佛法,可以抵制住正念,這實在是一個很好用的方法。當我們胡思亂想的時候,就念幾句“阿彌陀佛”控制住自己的妄念吧。這樣對於大家的學習、工作也都有好處。

  八說“正定”。這指的是依正確的禅定方式來修行。正身端坐,心注一境,捐棄一切紛零散亂的念頭,向內覺察觀照,用佛的智慧來觀照自己,觀照人生,觀照世界,這就是正定。下午我會教大家禅修的具體入門方法。

  今天上午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上一篇:賢崇·賢宗法師: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