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八大人覺經》今說
賢宗法師香海禅寺義工開示
楊柳整理
歡迎各位來到香海禅寺體驗禅修。禅修是一種淨化心靈,啟發內在智慧的古老修行方式,它能夠使我們心靈深處本有的面目得以展現。這幾天大家在禅修的體驗中,若能切實感悟和實踐這一點,便能得到莫大的收獲;否則,若身在此而意在彼,或者帶有一顆排斥的心,那便不會得到一絲收獲,甚至會帶回苦惱與不順心。
佛教說,有多少心便有多少風景,有多少心便有多少認識。心是一切的根源。
今天與大家做一個專題分享,講《佛說八大人覺經》,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佛說八大人覺經》本文
首先讓我們一同高聲誦讀《佛說八大人覺經》本文(東漢·安世高譯):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薮,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餍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經文很短,然而其中的內涵很深,今天我們試著稍加解讀。
二、《佛說八大人覺經》題解
先來破題。佛就是指佛陀,他是一位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智者。要成為這樣的一位大智者,首先就要“自覺”,亦即自己首先必須足夠強大,才能夠去影響別人。自身強大的力量從何而來呢?從學習中,從思維中,從遠見卓識中,從踏實踐行中得來。唯有自身先得到解脫,才能夠幫助別人得到解脫;在此基礎上,便能夠證得自他圓滿的果位。這就如同一位企業家,不僅要依靠經營企業使自己獲得財富,而且要讓自己的員工、客戶都得到收獲,最後得到自他圓滿。因此佛的境界就是不斷地使自己提升,以便能更好地助益別人,最後取得雙向的圓滿。佛在這部經中所說到的是八條“大人覺悟”的重要方法。什麼是“大人”呢?“大人”就是有大智慧、大善根、大能力、大福德之人。智慧無量無邊,福澤無窮無盡,善根無可限量,故曰“大”。佛在佛教中是圓滿自在的狀態。這種狀態就人而言,便是達成自己的願景。
財富、名聲、長壽、尊嚴,這些可能都是人生渴望實現的願景。但我們往往沒有辦法得到它們,這就說明,在我們身上,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這些不足遮蔽了我們、障礙了我們,使我們緣木求魚,距離自己的理想越來越遠。怎樣彌補這些不足,解決這些問題呢?唯一的解決方式便是“修行”。修行即是改變我們原有的習慣,改變我們原有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讓自己不斷地走向正道,不斷提升和超越原本的境界。
剛剛學習打坐的時候,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你生活中尚不完滿或苦痛糾結的種種人事,因為這些人和事,你沒有辦法處理好,因此就成了你的心結。一旦進入打坐,首先呈現在眼前的可能就是這些心結。如果你的心想到的一直是這些瑣事,那麼內心便是躁動的;而人生的時間又如此短暫,如果你剛一靜下來就又躁動起來,便不可能在清醒、自覺的本來面目中有任何的成就。當你的心凝聚在某處,你便在那裡得到收獲;如果內心一直紛弛躁動,便不能夠在任何一個領域中安住下來,心不安住,談何收獲?
大家之所以來到這裡,就是為了讓自己的身體少動,讓心隨之沉澱,從而使心神澄明開闊。如果你整天所擔憂的都是一些最為瑣碎而具體的事情,就很少有時間去思考一些更為高遠的事情。
當你剛開始經營雜貨店的時候,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你自己督辦,所有的角色——進貨者、售貨者都是由你自己一力承當的。可是等到你的事業漸漸擴大的時候,你就要學會放手,學會信任,不用你再整天操心,事必躬親了。在佛教中,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得到很多人的尊崇和信仰,甚至有人說,每一個藏傳佛教的信徒都是千手觀音的一個化身。在企業經營中,你得讓你的下屬成為你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的一個化身與承載者。企業漸漸成長以後,就要讓更多的人認同你的價值,認同你的品牌,認同你的人生使命。觀音菩薩就是通過自己“予樂拔苦”的行動進而讓這種思想漸漸擴散開來。只要你行善,你就是觀音菩薩;只要你有智慧,你就是觀音菩薩。佛所說的“大人”也會用自己的能量去影響身邊無量無邊的人。
三、如何成就“大人”的境界
如果我們想要成為這樣的“大人”,不僅要擁有開闊的心胸,高遠的境界;而且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把事情做好。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騰飛,發展速度非常快。在這一過程中,一些人一夜暴富了,於是有的人就開始動歪腦筋:為什麼別人一下子就富裕了起來,而我還在原地踏步呢?於是,很多生產假冒偽劣的廠商就開始行動起來了。這絕非一條正道,這樣得來的財富是不會長久的,三鹿奶粉就是一個很好的反例。近幾年,網絡經濟又發展起來,這種經濟模式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內積累起財富。但是這種模式的產生與發展,同時也使我們的傳統經濟模式面臨新的挑戰。我經常打趣說,我們寺院的香客沒有快遞多,因為我們寺院的義工們都會在網絡上購買東西,每天都有許多快遞光臨我們香海禅寺。未來,這種網絡經濟會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影響我們的生活。
幾年以前,就有人對我預言說:“未來的智能冰箱會和超市聯系在一起。當你的冰箱缺貨的時候,它就會自動報告給超市,超市馬上會提供你所需要的貨品。甚至不需要你拿出一分錢,它就能夠在你的銀行卡上進行自動轉賬。每過一段時間超市就會把你的消費信息通過短信的形式報告給你。同時,這些供貨信息也會發送給供貨商,讓他們及時向生產商反映,市場的需貨量。這就是網絡經濟對於傳統經濟模式所可能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網絡輿論的力量也非常驚人。前幾年有一個人在麗江與別人打架的視頻被目擊者拍下來,放到了網上,後來網友發現此人竟是一位短跑運動員,於是運動員的素質問題便引起了普遍關注。微博的力量更是驚人,它時時監控著每一個人的言行。這使得現在許多人都提高了警惕,不敢隨意放任自己的言行。當生活方式改變時,許多傳統的模式都會受到沖擊。如果我們還是向以前一樣地做事情,不能夠認清方向的話,你就會莫名其妙地被淘汰,哪怕你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比如你還是一如既往,兢兢業業地經營你的雜貨店,說不定哪一天你以打開門,發現對面開了一家大超市,你可能就會面臨失業的危險。這就是因為你沒有意識到世界整體的變化。
大家都知道義烏是中國小商品最發達的地方,而且那裡人均擁有高級轎車的數量也是最多的。但是今年我去到那裡的時候,那裡的一些老板告訴我說,現在他們的生意大不如前了。是什麼沖擊了他們的生意呢?是網絡。因為網絡省略了層層中間商,使商品價格大幅下降,這就使傳統的批發商大受打擊。這就告訴我們,如果不能看到潛藏的危機,便會遇到種種阻礙。我們身邊的每一種變化都值得我們靜下心來做一個思考,靜下心來去捕捉。
按照我個人的推想,在國家整體經濟保持持久穩定發展的情況下,未來可能生命科學、養身保健、心理建設等相關行業可能會得到飛躍性的發展。這是人對於身心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在現代生活中,人的心理訴求越來越高,人們的智力發展了,而網絡卻改變了人類的原始交流方式,漸漸地便會使得一些心理問題顯現出來,這時,心理咨詢師、催眠導師等職業可能是很有前景的。
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是圍著人轉動的,一切的所思所想都要從人本的角度出發進行考慮。平時,當我們將自己的時間排得太緊的時候,就沒有辦法考慮更多有關“人”的問題,也就沒有辦法更好地省覺自己。因此我們說,大智慧、大福德、大善根就會促使我們走向更加高遠的人生的境界,感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在最高處,我們所能找尋到的就是“道”,明白了道,才能明白宇宙萬事萬物運行的規律和法則,落實到現實的層面上,才能超越原先的局限,不斷地提升自己。
我對大家說“大人”的境界,說“佛”的境界,可能有些人會暗自想道:“這樣的境界對我而言太高了,我根本就不可能達到。”於是,他什麼都沒有做,就直接放棄了。這就是自我否定,把自己不斷地限制在一個越來越小的樊籠之中,最後就真的發現,自己沒有能力做任何事情了。我常常對寺裡的義工說:“今天你來大殿擦地,如果你能夠將這塊地方擦得干干淨淨,一塵不染,那便實現了你今天的圓滿。”這並不是虛妄之辭,每一個成就大事的人都是從極小的事情上著手,慢慢培養起自己的能力的。把地擦干淨,需要心靜,需要智慧,這份靜與智不比任何做大事的人更少一分。
南朝著名的文論家劉勰曾在南京定林寺跟隨當時的高僧僧佑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他潛心為僧佑整理各種文稿與佛教典籍,從佛學中吸取了深厚的學養,才最終寫出了我國古代文論史上的壓卷之作《文心雕龍》。這部體大思精的文論在其潛默整理佛學論稿的時候便已經孕生出最初的因子。這就是積累的意義。使命與堅持對於一個人而言是同等重要的,如果你今天做一下,明天放棄了,一樣沒有辦法得到最後的果報。
“大人”的境界興起於我們將自己活著的意義與他人、民族、國家、地球、宇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時刻,只有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才能產生巨大的能動性。
現在很多企業提出要向宗教學習其持久的生命力。而宗教的生命力向所從來呢?它來自於持久的願力、強大的使命和忘我的精神。比如佛教誓要將佛陀的教育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所有的出家人,只要身披僧衣,便要弘法利生,使更多的有緣人能夠了解到佛陀的智慧,利益諸有情,使他們都得到幸福的生活,得到圓滿的自由,這就是每一個佛弟子活在世間的唯一意義。
我們寺院裡成立了讀書會,定期分享很多好書。我們的香海讀書會現在已有固定會員500人。我為什麼要讓在我們寺院學習、靜養的每一個人都讀這些書呢?我就是想讓他們了解事物存在的基本規律,只有當大家都明白了“為什麼”以後,我們才能夠擁有幸福,擁有智慧。
四、“覺”的關鍵意義
《佛說八大人覺經》的題眼就在於一個“覺”字。這部經的題目點明這個核心以後,每一句都以“覺”字總領,佛要“大人”覺悟、覺知。什麼是覺呢?從不明白到明白就是覺,從黑暗走向光明就是覺,從混沌到清明就是覺。人生在世,諸多掛礙、煩惱之根由,就是因為不覺,就是因為“無明”。
這部經要“大人”所覺知的,正是世間種種苦痛的根源。經文若是豎行排版,我們便可以很清楚地進行“橫讀”(讀每段第一句,這是讀《詩經》的主要方式),從中可以發現這些煩惱依次包括:無常、多欲(主要指貪欲)、心無厭足、懈怠墮落、愚癡生死、貧苦多怨、五欲過患、生死熾然等八項。而對治這八種苦難的唯一辦法,總起來說,仍舊歸到一個“覺”字上。
佛學中有一門因明學,專門講邏輯,略等於西方所說的邏輯學。由此可見,佛經是非常注重邏輯的,言必有據,事必有因,絕少牽強附會。
佛教中稱為“經”的,都是通過世世代代的實踐,認為該種道理是正確的,以此所著的文本,才能夠被稱為“經”。
下面開始進入經文正宗分的解讀。
五、覺悟世間無常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薮,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這段說無常、無我的覺悟。當我問你,這世間什麼不變時,你會發現要回答這個問題何其困難。花草樹木、鳥獸蟲魚、山川大地,孰能不變?唯有“變”的規律不變而已。
人都想擁有永恆的東西,但是這樣的東西卻是不存在的。我們身邊有許多女士,花在臉上的錢可能都比黃金還要貴重。她們都希望青春永駐,或者至少使青春暫留。這都是違背宇宙的規律的。其實美容最好的聖品就是開心。如果不開心,多少化妝品都沒有辦法拯救你。
其實,“無常”這兩個字誰沒有聽到過呢?但是人往往容易落入永恆的妄想之中。當你創辦了一個企業,就希望它能夠持久地運行下去;當你與自己的戀人步入婚姻的殿堂,便希望能夠永浴愛河。是不是每個人都希望這樣呢?結果都能夠實現嗎?世事變化,虛偽無主。蘇轼在《赤壁賦》中大歎生命的短暫:“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的確就是如此。只要你的身體存在,任何的疾病都有可能降臨;只要你的心在,任何邪惡的念頭都有可能會產生。這就是“心是惡源,形為罪薮”。這個世界上,有什麼事情不可能發生呢?以前有一部電影說,一個男人目擊了一個車禍現場。當時他見到傷者倒地,就抱起那個傷者去就醫。沒有想到這個受傷的人竟然攜帶有艾滋病毒,而那個救人者正好手上有一個小傷口,於是傷者的病原體就通過血液傳染給了他。那個人沒有任何的罪行,可是不幸還是照樣還是來到了他的身上。
再比方說,我們可能交到一個好朋友,就推心置腹,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跟他分享,結果有一天,他卻可能突然因為利益而背叛你、出賣你、诋毀你,這樣你能夠接受嗎?當我們擁有一份幸福,一份友誼,就好好去珍惜它,若是有一天失去了,也要馬上做好自我調整,做到心無掛礙。
佛說,只有“大人”能夠覺悟到無常這一點,不斷進行觀照與修行時,我們才能夠漸離生死。當我們正確地認識生命時,我們對於生死便是沒有恐懼的。
六、覺知多欲為苦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這裡要通過覺知來對治的就是“欲”。而諸多欲望之中,最為首要的就是要對治“貪欲”。所謂“富貴如浮雲,貪字變成貧”,許多罪惡的淵薮,不幸的開端,就是在於一個貪字。
內心不足,所以要貪。“貪”字上面是一個“今”,下面是一個“貝”,貝字從財。你今天所最寶愛的東西,就是你目前所想要“貪”的東西。而“貪”字同樣還指出了一個時限問題。亦即你今天所貪慕的東西,它所能留存的時間非常短,過了今天,這個“貪”字也就不成立了。你今天所貪愛的,可能明天就不喜歡了;但是你今天如果一味貪求,他日就必得報應。為了一些自己以後可能根本不會喜愛的東西,而不惜搭上自己的良知和性命,這不是很不值得嗎?
在民間故事中,有一個故事類型非常有趣,它所講的都是貪得無厭者的故事。這個故事母題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其中的一個版本說:相傳上古帝王舜有一子,名曰象。舜曾為他發明了象棋以訓練他的智慧。象飼養了一條大蛇,頗通人性。一日,象的母親生病了,需蛇心一片以為藥引。象與蛇商量,蛇因可自行修復傷處,遂同意。象持刃入蛇腹,想:取心一片若母病不愈,奈何?乃將蛇心全部割下。蛇亡口閉,將象吞入腹中亦死。這就是多欲的果報。
《佛說四十二章經》說:“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它所講的也正是此理。
佛說要“少欲無為”,這並不是教大家不要作為。否則,這話就和第四覺中的“常行精進”自相矛盾了。這裡的“無為”是叫人“不妄為”,也就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符合正道的事情就應當去做,惡事就一概不做。這便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七、覺知心無厭足
第三:覺知心無餍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緊接著少欲無為來講,第三點要“大人”覺察的就是“心無餍足”的問題。人總是想追求更多自己所沒有的東西,也總是以“得不到的”和“已失去的”為最大的想望。豈止這一行止會增長罪惡?你越是著意追求什麼,就越是成為這樣東西的奴隸。你所追求的東西,反過來成為心魔。因此,佛教一直教人打破自己心中最為牽念的東西,教人休息諸事,放下萬緣,以免被自己無止境的貪婪所淹沒。
世人所畢生追求的東西,在佛看來都不是究竟。有以財相交者,則財盡人唾;有以名相交者,則名淡人離;有以文相交者,則思竭人謗;有以情相交者,則情滅人散;有以身相交者,則身死人去;有已神相交者:此一物生於清風明月,流水落花,蒼山大海,寰宇六合之未發處,故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佛說,菩薩與世人行事不同,在於菩薩常念知足,安貧守道。這也就相當於大家非常熟悉的儒家所說的“孔顏之樂”。顏回甘於清貧生活,能夠守持住自己的內心,所謂:“子顏子,一箪食,一瓢漿。”“知足”是中國傳統文化十分重視的內容之一,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對於“知足”都持贊同的態度。人的生命有限,經歷有限,資源有限,能力有限,而要去一味追求無限,這豈不是荒誕之說嗎?
可惜很多人就是“不覺”,就是不願意接受這種“知足”的智慧,而認為房子、車子、票子是他人生價值的標簽,於是在世界各地都購買房屋。結果卻不知自己與房子哪一個才是主人了。
八、覺知懈怠墮落
第四:覺知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人的惰性常常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因此,佛陀教“大人”要常行精進。
之所以發願容易而踐行為難,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人具有惰性。心理學上有一種拖延症,據說很多人都有這種拖延的傾向,就是不到規定的期限就不會提前將一件事情完成,一定要磨到最後一天才省覺自己未完成之事,於是匆匆忙忙,應付了事。現在有一些年輕人所信奉的信條是,能躺著就不要坐著,能坐著就不要站著,能站著就不要走著,能走著就不要跑著。一切都總是尋求最省力的方法為宜。其實,一直行進在順境之中,長養在溫室之中的人所具有的正面能量是非常有限的。一旦遇到什麼困難,根本不足以應付。反之,只有以逆境為人生前行之動力的強者,才有足夠的心量與能量以成就大事。因此,佛教以精進這一方法來制伏人心中的四魔。
什麼是四魔呢?《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說:“當知諸魔,略有四種。魔所作事,有無量種。勤修觀行諸瑜伽師,應善遍知,當正遠離。雲何四魔?(一)蘊魔,(二)煩惱魔,(三)死魔,(四)天魔。”在佛經中,有用“苦集滅道”四谛來對治四魔的具體辦法,而這裡又將降服四魔的辦法歸結到一個精進上來。這其實都是相通的。
聖者要證得“四谛”,必用精進之法。若不精進,談何修證呢?佛教的修行講究精進,因此大家常會見到寺廟裡使用木魚。木魚象魚之形,魚精進少息,即使休息,也只在水中停留片刻而已。這就是木魚的象征意義。我們在平常的生活中,即使不是佛教徒,也要注意精進。這是一個很素樸的道理:“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所說亦同此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精進不是鑽營。若是將佛教的精進精神用到功名利祿的求取上,用到一些見不得光的旁門左道上,這就大錯特錯了。佛教既講精進,又講隨順,教人在認清宇宙規律的前提之下做出努力,最終解脫生死。而對於悖逆正道,違反宇宙規律的事情,佛教是堅決反對的。
九、覺悟愚癡生死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如果說第四常行精進覺所能夠解決的是人的怠惰本性,那麼第五覺佛所要求“大人”修證的目的就是要解決愚癡無明的問題。在自己省覺、得到智慧以後,佛還進一步要求“大人”要“教化一切”。先講自度,然後度他,最後達到自他圓滿,就是佛的境界。
“佛教”一詞,亦即“佛陀的教育”,由此可知教育乃是佛教最為重視的一件事情。寺院自古就是論師講經說法、教化眾生的場所,相當於現在的大學一樣,是一個傳播學問、傳承智慧的場所。我們香海禅寺一致致力發展的也就是發揚佛教的文化,恢復寺院的教育功能。因此,我們不但成立的禅修院、捨得書院、讀書會,而且專門有居士樓與關房提供有志者在此靜修。
既然佛教重視教育,當然也就非常看重論師的辯才。佛教史上有許多高僧大德非常善於講經說法,口吐蓮花,教化一切。這是建立在博聞強識、精進修行的基礎之上的厚積薄發,絕非一日之功。唐代高僧玄奘法師不僅學養深厚,而且非常善於論辯。在印度那爛陀寺時,戒賢法師曾派他為寺內僧眾開講《攝大乘論》和《唯識抉擇論》。傳說當時有一位婆羅門前來向他挑戰。在寺門前書論點四十條,揚言誰能破他的論點,他就以頭相謝。好幾天過去了,都沒有人出來與他對抗。最終,玄奘法師為了保護那爛陀寺的尊嚴,決定挺身而出。他命人將婆羅門喚入,請戒賢大師等人為證人,與此人展開了激烈的論戰,將對方的論點逐一駁倒,對方啞口無言,心悅誠服地要求割下自己的腦袋。玄奘當然沒有要他的性命,從此那個婆羅門便跟隨玄奘,做了他的僕人。
佛教要求論師成就辯才的原因,並不是希望以詭辯之術來博取名譽與資產,佛陀明確地開示“大人”要以辯才度化一切眾生,使眾人得到共同的快樂。
十、覺知貧苦多怨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這一覺也稱“布施平等覺”。意思是要以覺知因果來修行己心,廣行布施。貧苦的人,內心缺乏而不滿足的人最容易滋生怨念。因為財物上的缺乏或者因為心理上的不滿足,人常常滋生怨天尤人之心。但是這種怨心一旦產生,馬上就會種下逆增上緣的因,結出種種人際關系上的不順利。一個總是嫉妒、抱怨的狹隘之人,往往在無形中結下許多惡緣,而這種惡緣如果從這一世延續到下一世,那麼來世貧苦就會更加厲害,惡緣又會隨之而來,形成一個惡循環。
當然,並不是說貧窮的人一定就會多怨,這裡所說的貧苦更多的還是指內心的不滿足。貧而樂道的人有很多,他們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殊具風度的人物,如孔子、顏回、莊子、陶淵明等等。他們即使身在困厄之中,依然能夠體道自樂,豐盈的內心帶給他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使他們無須向外索取。相反,許多人雖然很富有,卻依然不滿足,有了一套房子就想要第二套;有了車還希望能夠再擁有名車,這樣內心不能滿足的人才是真正貧苦的人。而要擺脫這種貧苦,就要奉獻,要行布施,以此積累順增上緣,使你在事業上與家庭中都能夠左右逢源。布施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有財施、法施、無畏施等,因此並非只有有財者才可以布施。你若有力氣,就用力氣幫助別人干一點活兒;你若有才華,就用才能幫助別 和;你若勇敢,就布施以無畏……
菩薩行布施的時候,是不分仇人與愛人的,他愛一切眾生,因此平等地度化一切眾生。他不結惡緣,不憎惡人。因為這世上本來沒有絕對的善惡,當別人犯錯的時候,以寬容來對待他,具有大心量、大胸次的人,就是菩薩。
十一、覺悟五欲過患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五欲是指色聲香味觸五塵境,佛教認為這五種欲望如蛇如毒,害人不淺,因此又稱“五箭”。為什麼說五欲害人呢?佛教所說“色”,基本等於“物質”,一切物質皆有形有色,有生有滅。也因為有生滅,所以物質都沒有其自性,因為因緣和合而生,因緣離散而滅。這樣的“色”,是不值得執著的。美人、美酒、美玉,不僅不值得貪求,相反的,對於這些東西若追求過甚,還會引火焚身。《聊齋志異》中《畫皮》的故事人人皆知,鬼怪通過形貌的修飾來引起人對於色的貪求之心,最終用殘忍的手段殺死書生。這個故事的書生就是因為被女子的相貌所迷,故而將她收留下來。而這個美貌的女子竟然是鬼怪用人皮裝飾而成的。蒲松齡栩栩如生地描摹畫皮的情狀道:“見一獰鬼,面翠色,齒巉巉如鋸,鋪人皮於榻上,執彩筆而繪之。已而擲筆,舉皮如振衣狀,披於身,遂化為女子。”這個故事影射出一個道理:執著於色的人終被色所害命。
現在科技發達了,許多女士會利用高科技的方式來改變和調整自己的容貌。人對於美的追求是合理的,只是不要過度。許多因整容過度而適得其反的例子警示世人:美應當順應自然,而不要過於假手人工。紅女白婆、死死生生,這就是自然。對於聲香味觸的追求也不宜過度,否則,當某種欲望的追求成為你人生的坐標時,你就淪為它的俘虜。
佛教用戒定慧三學來對治人過盛的欲望,勸人適可而止,省覺自性,切勿迷失。
十二、覺知生死熾然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最後,佛要“大人”覺知的乃是生死的問題。佛學歸根到底是一種人生論,它最終的指向不是宇宙觀,而是解脫生死。這個問題最為困難,對於人來說,也最為根本。
“生死熾然”,其實是一個偏義的說法,令人熾然難安的最大問題還是死亡。但是,這個世界上活著的人,哪怕是最智慧的,也無法談論它。因為確實知道死亡的,在彼岸而不在此岸。但是這個永恆的謎題,卻也造成了人無量的苦惱。每當有一個人預言了一種災難或者一個末日,聽者便會感到恐慌,因為這種語詞直接指向死亡。任何一個有覺知力的人,天然地會因為關於死亡的思考而感到發背沾衣:“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塵”;“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晨風懷苦心,蟋蟀傷局促”……古詩中寫滿對於死亡的驚怖而感懷,興發之處,令人苦歎。佛陀之所以出家,所要解脫的也正是生死問題。
在這裡,佛陀所提出對治生死問題的方法即是“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這是一個關於奉獻與利他的無上願景。以眾生的苦樂為自身的苦樂,超脫小我的偏執境界,達到一種與天地眾生同在的博大胸次。每一個人,要成為菩薩,都要發四大弘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種利他的宏願也就是“大乘心”的根本,只有突破自己眼前的利益、突破自己的愛憎、突破對於死亡的恐懼,最終突破自我,放下我執,以天地眾生的喜樂為自我的喜樂,才能做到不著兩邊,自他圓滿。這種菩提心落實到生活當中,就好比當我們見到別人需要幫助時,就把那個需要幫助的人當作自己一樣來盡全力幫助他。
只有當我們忘記自己,托身於清風明月之中,才能夠真正與自然合一;也只有當我們忘記自己,與他人和諧相處時,我們才能夠實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