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徒必須具備強大的菩提心,希望所有的眾生,早日脫離輪回之苦,早日成佛,要擁有這種大心量。菩提心的基礎,就是建立在四無量心上。我們看到四臂觀音長了四個手,他不是怪物,也不是莫名其妙長了四個手,而是要告訴我們:你想要像我這樣變成菩薩,先要擁有菩薩的心。菩薩的心,最基礎的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慈心,是希望所有眾生得到快樂。誰會經常這樣想?天下的母親。一位慈悲的母親,不管她的兒女對她是好是壞,她永遠是不變的慈悲。除非她自己往生了,要不然會對兒女一輩子牽掛。從懷孕前、懷孕中就一直牽掛;孩子生出來後,伴隨著他長大成人,學業、戀愛、結婚、生小孩,總是牽掛,期待孩子越來越好。在母親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害怕他們受到傷害,遇到困難、痛苦與挫折,並想方設法幫孩子避免一切煩惱。
當兒女的往往最不能理解的就是母親的牽掛,甚至會覺得她們這樣招人討厭,但是當你從一位母親的慈心出發,這種希望孩子越來越好,一直快樂不要受傷害的心態,就是我們講的慈悲心的重要基礎。
慈心,能調伏嗔恨心。
慈悲的母親,對兒女就算有失望、絕望,也從不會放棄她的慈心,不會放棄兒女,她們恨不得將自己的棺材本也省下,全部留給兒女。這樣的慈母,會對自己的兒女產生嗔恨心嗎?不會。最多是嘴巴上發發牢騷而已。
慈心能對治嗔恨。
要調伏嗔恨心,就要學著將所有一切眾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學習一位慈祥的母親對兒女的慈懷心態,那眾生就沒有不入眼的了。也許你曾看這個人順眼,看那個人不順眼,甚至很多人根本沒惹你,你看到他就覺得討厭。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分別心,所謂的對親人、仇人、非親人和非仇人的分別心。當你能夠一視同仁地對一切眾生產生慈心之時,你就沒有敵人了。
你對兒女會產生仇敵的心態嗎?會產生強大的嗔恨嗎?不會。當你有看不順眼的人,當這個人讓你生氣的時候,你就當他是你的兒女,就不會產生嗔恨心了。慈心最大的功能,就是調伏我們的嗔恨,從此你看到誰都會覺得很歡喜。
心中有慈心的人,看誰都高興,這並不是因為別人做得好,而是他自己修得好。就像佛印大師看蘇東坡是一尊佛,而蘇東坡看佛印大師是一坨屎一樣。心中有佛,看人是佛;心中有屎,看人就是屎了。如果你一天到晚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順眼,就表示你心中真的有一大坨屎在那兒。當一個人具備了慈心,沒有了嗔恨心,因為心善,見到所有人都會感到面善,智慧也就增長了,慈心的本質就是空性。
我們有個老弟子,一天到晚跟我講,“上師,我好高興、好歡喜。”
有些人卻問我,“這個人是不是有精神病,怎麼一天到晚說好高興、好歡喜。”當他心中有慈心的時候,他看所有人都很順眼。
有這種歡喜心的人,別人與他相處久了,會覺得特別舒適,越看這個人越順眼,這就是慈心的感染力。
具有慈心之人,他的遍知能力並沒有消失,他不樹敵,沒有敵人,但好人和壞人他分得清清楚楚,只是心中沒有惡意,因此看到的都是善意。所以,佛陀看眾生都是佛,我們看眾生都是一身毛病,我們跟佛陀的一個差距就在這兒。
遍知一切的能力沒有消失,內心又充滿歡喜,這叫大圓境智。鏡子光亮亮的在那兒,你把好看的臉、不好看的臉放過去,誰看鏡子,鏡子都不會有煩惱。
豬照鏡子,它沒煩惱;蛇照鏡子,它也沒煩惱,但是從鏡子裡會透出豬的長相、蛇的長相、人的長相,了了分明又如如不動,最後會成就大圓鏡智,一切莊嚴將在眼前顯現。
帶著慈心的人,就像菩薩們,無論誰看菩薩都覺得順眼,哪怕是西方人或其他不信佛的人,看到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等莊嚴的法相,也想把它放在家裡當裝飾品,每天看著高興。如果他看著就不高興,還會願意把佛菩薩放在客廳嗎?
總之,慈悲無界,慈心會對治我們的嗔恨心,能夠讓我們得到大圓鏡智以及報身佛。
報身佛有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好,比如我們常講的“八吉祥”就是佛身上紋路。
我們要經常發出慈心: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