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時代下,佛法式微的如今,怎樣弘揚佛法,淨化人心,鄙人認為孝順父母是世間頂重要的,也是能使佛法延續的一大因緣。原因在於,雖然過去佛法被視為迷信而被抨擊,家訓家法、族譜族規也被取締,但是目前家庭關系仍然是社會關系的基礎,國家越來越強調民族、國家、家風的重要性,社會問題、國家及世界的大問題在未來可能會因家庭關系的改善而改善,因為人們需要先親其親,才能不獨親其親,才能親一切大眾,乃至一切眾生。
家庭是人成長的開始,是人走向社會的第一個起點。家人是人走向獨立的第一任陪伴者,也是不長不短的人生中無法割捨的一生的牽掛和羁絆。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不是獨立的個體,都不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每個人都有父母,每個人都有家。
父母締結婚姻,組建家庭,孕育子女。母親從懷孕開始,坐立臥行,心心念念的就是順利把孩子生下來,她拖著沉重的身體生活、工作,身體狀況大不如前,疾病憂愁席卷而來;父親加倍努力地工作,同時照顧母親,希望孩子攝取良好的養分。孩子在母親的身體中發育,汲取所需的一切,父母就是孩子的天和地。
脫離母體以來,我們衣食住行全是來源於父母,沒有他們,我們無法生存下去,更不用說我們的疾病、痛苦、教育給他們增添的煩惱有多少了。面對充斥誘惑、罪惡、邪氣的社會環境,實在難以保證不被同化,若遇惡緣,念念增益,墮落下行遠比逆風上行來得容易來得快,培養一個好孩子比培養一個壞孩子真是要難千萬倍啊。我們無法計量背後的父母承擔了多大的壓力,無法衡量他們付出了怎樣巨大的努力。
在子女成長的幾十年中,父母費心盡力地使孩子健康、平安、快樂,身體力行地給孩子做好榜樣,潛移默化影響他們的言行,生怕孩子不能成人,以後給社會增添麻煩。父母對子女悉心照顧呵護,精心盡心教育,同時在外打拼,提供源源不斷的供給。父母無時無刻不為孩子憂慮,面對重大抉擇時無一不把孩子放在首位。十月懷胎,三年哺乳,數十年教養,一生牽掛,從各個方面限制自己的生活和事業,為的是能多陪伴、教養自己的孩子。他們最好的青春奉獻給了孩子,最遠大的理想也讓位給了自己的孩子。
父母二人上養老輩,下養子女,同時為社會的事業添磚加瓦,辛勤一生,直到老去。但是老去的父母並沒有想到,現在的社會,已是獨立自由成風,人人叫嚷著要追求個性,保持自我,離開家庭。兒女忤逆父母、頂撞父母已經見慣不慣,老人們守舊落後的觀念使兒女漸漸厭煩,小棉襖越來越薄越來越少,空巢、無依無靠、無力生活的老人越來越多。
縱觀現實,我國從1999年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到2017年的18年間,老年人口淨增1.1億。預計到2050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4.87億,占總人口的34.9%。根據清華大學發布的《中國老齡社會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將在2025年至2030年間,進入深度老齡社會,65歲及以上老人達到1.95億,占總人口比例為14.01%。及至2040年,中國將進入超級老齡社會,65歲以上老人將達到2.79億,占總人口比例高達20.21%。
面對如此嚴峻的養老壓力,如果作為子女的孩子都不要父母了,我們的社會能好好照顧我們的父母嗎?
如果我們不要父母,那就是丟掉了我們的來處,毀掉了我們的根,我們還有美好的未來嗎?
即便是我們盡力養父母的老,我們也都無法回報父母如山如海的恩情,因為從一開始,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事實就是終其一生我們也無法回報父母給我們的愛。
百善孝為先,能成為一家人,是多麼特殊而深厚的緣分,一定要孝順父母,善待家人。但不是愚孝,子女要給予父母智慧,引領父母成長,轉變原生家庭中不善的部分為善的部分,代代相傳,血脈相承,方能形成大德家風,帶動社風民風。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如果每一個家庭都能安樂,國家自然就會繁榮富強。如果每一個人都能以德行作為立身之本、立家之本、立業之本,國家自然就會崇德尚廉。這就是好家風的意義所在。
末法時代,利益至上,人心糊塗,物欲橫流。好在我們還能看到希望,家庭中仍然廣泛存在著沒有被埋沒的真善美,愛是眾生的天性,尤其是愛子女。所以在此奉勸大家,對於自己的不孝行為應盡早忏悔,多多善巧地進行法布施,以使善念善行可以發揚光大,保留佛法之種,救人救國。
願將此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祝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信受佛法,永不退轉,願回向法界,願佛法永住於世,眾生早日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