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談家風,就得先知道什麼是家庭。
而要認識家庭,就得了解婚姻。
如果要談婚姻,那還得先談談愛情。
要談愛情,我們還得先談談愛。
愛情是愛嗎?
一般認為,愛情包含三個要素:激情、親密、承諾。承諾讓短暫的激情和親密得以延續,這確實有道理,還比較符合辯證法。但如果用理性深入地剖析、清醒地認識愛情,那我們能認識到更為深層的東西。
愛情首先存在於兩個人的互動之間,在相識、相知時彼此的感情逐漸加深,發展到互相愛慕、不分你我的程度,比盟友深情,比朋友親密。兩人認定對方是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由於愛情遵循此起彼伏的規律,當某一個人的重要性在另一個人心中漸漸提升時,其他人的重要性就會相應的下降。所以愛情中的人們常常會講“擁有你就擁有全世界”。
他如果成為你的全世界,必然的,你也會希望你是他的全世界。得到一些東西,自然就會失去一些東西。比如你得到了占有欲,那你就會失去自由。
然後你開始按照你的意志占有他的情感,控制他的自由,掌控他的方向、改變他。所以愛情中的人們又常講:你是我的,所以你的也是我的。但是你有沒有發現,有些地方好像不太對?
你和對方建立了愛情,卻對他行使占有欲、控制欲,也許你們的激情、親密、承諾可能依然存在,如果這叫愛情的話。但是事實上你必須認清,這並不是愛。
愛和愛情是兩個東西。
什麼是愛?
愛是給予,不是索求。愛是無私,不是自私。
愛是慈悲,愛是一顆為對方著想的心,愛是真心誠意地希望對方幸福、快樂。
愛是不吝惜地給予、付出、奉獻給對方他需要和缺失的東西,連同你所擁有的最好的一切。
愛是了解對方的苦,小心翼翼地對待和呵護,寧願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對方。
愛是不希求任何回報。
這種心意,就可以叫做“愛”。而你抱著只想從對方身上得到,而自己從不給予、妥協和改變的心意,注定會離愛越來越遠。
愛和婚姻、家庭、社會、國家、世界
如果愛情中沒有愛,那將是一場“他”與“我”的博弈。
如果愛情中有了愛,那你就擁有了幸福婚姻、家庭的根。幸福就是從這顆家庭這顆樹上結出的果實。
反之,如果在沒有愛的愛情中締結婚姻、建立家庭,如果至始至終沒有產生愛,那一定不可能結出幸福的果。因為 “自私”會深入這個家庭的基因,長此以往,會給社會、國家、世界帶來威脅和傷害。
除非愛被孕育出來,這才有可能改變這場家庭的悲劇。
所以說,要弘揚好家風,不如說要我們懂得什麼是愛,學會去愛,並且擴展我們的愛。從兩個人彼此之間的愛發展成愛情,再到對一個家庭、兩個家族的愛,再發展到對社會、國家的愛,最後發展到對世界、對眾生的愛。
對家庭、家族的愛會產生好家風,對社會、國家的愛會產生好國風,對世界的愛、眾生的愛會創造愛的國度。
如果你是懂得小愛乃至大愛的人,幸福就會成為你的囊中之物。如果一國之中的每個人都有大愛,那麼就可以將這個國稱為“國”“家”。
找回愛的能力
愛是我們本來就具備的能力。為什麼我們今天都不懂愛,都不會愛了?大部分原因在於我們被世俗的利欲染污了,而要知道你是否還具備愛的能力,面臨人性考驗時,你的選擇會告訴你答案。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儒釋道是占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他們給了愛無力、愛無能的人一條建議:請通過修身來找回愛吧。修身、愛人、愛家、愛國是統一的整體,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以後,你就能夠齊家、治國、平天下。
附:
1、儒家:仁、義、禮、智、信
2、道家:孝順父母、忠事君師、慈心萬物、忍性容非、谏诤蠲惡、損己救窮、放生養物,種諸果林、道邊捨井,種樹立橋、為人興利除害、讀三寶經律、恆奉香花供養之具。
3、佛家: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語,不绮語,不貪,不嗔,不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