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下冊(第五十四章)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五十四章無花休怨春02

  如何開發記憶力與智慧

  又善男子。如天元旱。河池意干。萬卉焦枯。百谷零落。婆伽羅王。七日構雲。四方YIN雨。大地沾洽。一切種子皆萌芽。一切根株皆開發。一切枝葉皆郁茂。一切華果皆敷榮。

  這裡說明修止是學佛的第一步,等於夏天大旱到處一點水都沒有,得了止以後就好像天上有甘露降下來,干枯了的百草都會重生。婆伽羅王,就是佛經上的大龍王,以七天的時間興雲施雨。得了止後有什麼好處呢?下面就是它的形容:一切種子皆萌芽,一切根株皆開發,不但此生的記憶恢復,就是很多劫以前的事你也都會清楚。假如過去讀過書的,得了定以後智慧開發了,詩也會作,文也會寫了。因為在阿賴耶識田中,我們過去的種子還在。我們過去的種子不起作用,那是因為我們不在定中,因此無法發生作用。

  ‘一切枝葉皆郁茂,一切華果皆敷榮’,譬如大家學佛都想得神通,其實神通是修道的枝葉,悟道才是根本。

  無花休怨春

  人亦如是,以散逸故。應生善不復生。已生善還退失。禅定河干。道品樹滅。萬善焦枯。百福殘悴。因華道果。不復成熟。

  我們一般人為何變成普通人而不能得道,因為自己‘散逸’,散是散亂,逸是放逸。所以應該生的善根沒有發起。不能說我們全都是壞人,我們前生也曾做過好事,可是我們沒有定力,以致於前生的善報發不起來。而且人因為散亂、放逸而嚴重到‘已生善還退失’,這一生一些善根剛剛萌芽的,因為你散亂、放選,這點善根也退失掉了。‘禅定河干,道品樹滅’,禅定之河也干了,得道也沒希望了。‘萬善焦枯、百福殘悴’,放逸、散亂的果報會使得我們的萬善焦枯那麼嚴重,而且所有福報因為沒有得定也都憔悴了、凋零了。‘因華道果,不復成熟’,修定是因,成道是果,因為不修定,所以不復成就。

  若能閒林一意。內不出。外不入。靜雲興也。發諸禅定。即是降雨也。功德叢林。暖頂方便。眼智明覺。信忍順忍無生寂滅忍。

  ‘若能閒林一意’,我們打坐做功夫,不管念佛或是空觀也好,假使能做到只有這一念,就叫做閒林一意。‘內不出、外不入’,我們的念頭不向外攀緣想東想西,外面的境界也不會影響到我們做功夫。‘靜雲興也’;這就是初步達到靜的境界。

  ‘發諸禅定,即是降雨也’,靜的境界不是定,而是定的前兆。他比方說,我們修定的人若是意念專一了,而內不出、外不入時,就好像在下雨前天上起雲了,這個形容得非常好。明白一點地說,各位學靜坐的,一上坐兩腿一盤、手一擺准備靜的時候,此時最靜,你把握這一刻就對了,再過一下子就不靜了。真的是不靜嗎?其實不然!雖然坐到後來腿脹腳麻腰酸,其實正是靜雲興也。就好像天之所以會下雨是由於地上的水氣經過蒸發上升,碰到冷氣團就凝結成雲霧。

  其實只要心理靜到極點,念頭一定,生理的變化就是靜雲興也。只要這一點認識清楚了就可以慢慢做功夫了,而一般人所謂的打通任、督二脈、三脈七輪,其實在教理上都是屬於靜雲興也。

  然而一般我們做功夫,由平靜使生理起變化而裡面的念頭就跟著跑出來了,而覺得這裡酸、那裡脹,因此無法做到內不出、外不入,往往功夫就到此為止而無法再進步。

  假如你能認識這些現象不過是定的前兆,靜雲興也。進一步才可以談到如何發諸禅定,到了這個定境界就轉入意念的境界了,不要被生理轉著走。一轉入這個境界‘即是降雨也’,頭頂上慢慢清涼而有甘露水下來,也有一個名詞叫醍醐灌頂。甘露下降,頭頂清涼是開發定的境界的前兆。在教理上還未到初禅而是輕安,‘輕’是身體變得輕巧,走起路像樹葉在空中一樣地舒服;‘安’是安詳,所有的病痛都沒有了。所以叫輕字,而且一定是從頭頂上發起。跟著下面得到定了以後,‘功德叢林’,佛教育我們要修功德,到了定的境界一切功德才能成就,就像原始森林一樣的茂盛。‘暖頂方便’,‘暖’以密宗而言,就是發起拙火,得暖的話打坐腿就不會麻了,慢慢地全身發暖,暖了以後就柔軟了,不管是九十幾或一百幾,得暖以後原本硬化的老骨頭都會變成像嬰兒般。‘頂’,是開頂,到達了

  頂,氣脈就全通了,有一天身體機能壞了,就可以很潇灑向親朋好友道別而來去自如,只有很輕微的不適而不痛苦。若功夫只到暖位想生死來去自如是做不到的,腿還發麻的就差得更遠。‘方便’,就是方法,在修行的過程中不同的程度要用不同的方法,到了四加行的暖頂位後,所有修行的方法才會清楚。

  ‘眼智明覺’,智慧的眼睛打開了,一打開書就知道這是正法或是邪法;或是明了它是講哪一種漸次所用的方法。‘明覺’,是自己悟了。‘信忍’,因為對於佛法有了真正的體悟,因此生起堅定的信心得以安住,而不會被自己心理上偶爾現起的煩惱所干擾。‘順忍’,乃至於有人無理地打罵也不會動氣,而是自然地寬宏大量及無限的慈悲。‘無生寂滅忍’,萬緣不起,一念不生。這是講到由靜到定的初步就能生起那麼大的功德力量。

  上一篇: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五十三章)

  下一篇: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五十五章)

 

上一篇:星雲大師:佛陀的本來面目08
下一篇:德森法師:克服要言重刊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