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德育故事:竹馬兒童與賢能太守的信義約定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凡出言,信為先」。信,是德之根本。從「信」字的構造來說,左邊是一個「人」字,右邊是一個「言」字,意謂人言為信。

  今天故事中的主人翁,為官清正,信義當先,深受百姓愛戴。他以太守之尊,信守孩童的約定,更是被後人廣為流傳。

  郭伋歸早 止於野亭

  候期乃入 不欺童齡

  郭伋,字細侯,是漢光武帝時期扶風茂陵人。郭伋從小志向高遠,一心想要為百姓謀福祉,後來官至太中大夫,很有治世的能力,為官清廉、信義為先,深受百姓的愛戴和稱頌。

  建武元年,也就是公元二十五年,光武帝劉秀登基。當時的社會還未安定,盜賊土匪四處作亂。郭伋被多次委派到治安問題嚴重的州郡做太守,治亂除暴,安撫百姓。在漁陽的時候,郭伋有功必賞,有罪必懲,使盜賊銷聲匿跡;又整頓兵馬,抗擊匈奴,使得社會治安井然有序,人口大增,皇帝稱贊他為「賢能太守」。

  當時,颍川地區土匪流寇也十分猖獗,郭伋於是又被調往颍川。因山道險阻,情勢錯綜,剿匪艱難。郭伋深入險地,了解到土匪也多是因社會動蕩,無處安身,才被迫上山做了土匪。郭伋便以仁德信義,勸說他們改過自新,既往不咎,提供給他們返鄉務農的機會。當時歸降郭伋的土匪就達數百人之多。後來,那些土匪的黨羽聽說此事,都極其敬仰郭伋的為人,紛紛從各地不遠千裡來歸降,路途之上絡繹不絕。

  後來,郭伋還被征召做過並州牧,他勤政愛民,常常微服私訪,了解民生疾苦,平反了許多冤假錯案,當地百姓無不感念郭伋的恩義。

  有一年仲秋,郭伋帶著幾名隨從到美稷縣巡查,走到縣城郊外時,遠遠望見有幾百個小孩騎著竹馬嬉戲而來,在路旁跪拜迎接他們。郭伋下馬還禮問道:「孩子們,你們從哪裡來?在這裡干什麼呀?」一個稍稍年長的孩子回答說:「我們聽說郭爺爺今天到來,都很高興,特地前來歡迎您!」旁邊的一個小孩好似鼓足了勇氣才說:「您真是郭爺爺嗎?我們大伙聽過您的好多故事,說您是個大好人!」郭伋看著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充滿了溫情和慈愛,於是在孩子們的簇擁下進了縣城。

  郭伋在美稷縣衙,詳細閱讀了近年積纍的案卷,有錯判疑案的就馬上調出重新審理,又查訪民情,慰問貧苦,所到之處,百姓歡欣,有很多百姓為了表達對郭伋的感謝,想要送給他禮物,但郭伋一件都不收。事情辦完了以後,這些孩子又在城門口歡送,問道:「郭爺爺,郭爺爺……您什麼時候回來呀?我們還要來迎接您!」郭伋告訴了孩子們回來的時間,孩子們也跟郭伋約定好那一天來迎接他們。

  郭伋此行事情辦理得很順利,回來比預計時間提前了一天。快到城門口時,郭伋吩咐隨從今晚在郊外的一個山野小亭過夜,明日再進城。那時正值深秋,晚上山林中霜寒露重,很寒冷。隨從裡有一位是郭伋的師爺,很是不解的問:「老爺,天氣寒冷,我們還是早點回去吧,萬一感染風寒可就得不償失了!」郭伋說:「君子言出必行,一諾千金,怎可言而無信!」

  第二天早晨,旭日冉冉升起,陽光斜照著絢爛的美稷城郊,一群兒童早早騎著竹馬在那裡嬉戲,正七嘴八舌的討論著他們敬愛的郭爺爺。孩子們向遠處眺望,看到官道上塵土飛揚,馬蹄聲漸漸清晰,郭伋與隨從騎著駿馬風馳而至,孩子們不禁為之歡欣鼓舞。

  郭伋以太守之尊,與騎竹馬的孩子說過的話都不肯失信,更何況是重大的事情呢?真可謂是至誠至信之人,就連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都稱贊他「信之至矣」。

  郭伋晚年,告老還鄉,榮歸故裡,光武帝賜封他為太中大夫,並賞賜了很多田宅錢糧,然而郭伋也都分贈給了宗親族人。郭伋八十六歲時壽終正寢。

  孟子曾說:「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意思是說,誠信是天地運行的自然規律,追求誠信是做人應該遵循的規則。真誠到極點,而不能使別人感動,這是未曾有過的事;不真誠,是不能感動別人的。

  「竹馬迎郭伋」這一典故,後來也被用來稱贊地方官員施政有方,成績卓著,為老百姓所愛戴。於是便有了成語「竹馬交迎」,以此來稱頌地方官的誠信和賢德。

 

上一篇:真谛三藏的學說
下一篇:從古至今,謙和有禮,始終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