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施粥廠敬代饑民呼吁,德森法師補述緣起(一九四二年九月一日)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飲食之事。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實為人生之急需。近數年來。天災人禍。相繼頻仍。饑馑薦臻。餓莩載道。令人目摯心傷。同人等鑒饑民之慘狀。不忍坐視。乃在本鎮辦理粥廠。聊盡救濟之心。賴諸方善士。慈悲願力。得以繼續維持。五載於茲。向係冬寒開辦。春暖即停。今春因物價飛漲。饑民一聞粥廠停辦日近。即起恐慌。共言。唯有待死。其窘迫之狀。哭泣之慘。見聞實難忍受。同人等只得竭力籌維繼續辦理。迄今又三月有余。心力交瘁。來源已竭。萬難支持。設一經停辦。此素恃粥廠以活之千百饑民。即將坐以待斃。問心實覺難安。迫不得已、敬代饑民呼吁於仁人義士之前。倘肯各解仁囊。共維善舉。則此孑遺。生命得以苟延。語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況千百命乎。其為功德。無量無邊。每日食粥。以六百人計。需米石余。需款二百余圓。燃料就地募化。人工由靈嚴山寺擔任。粒米寸柴。期歸實際。勝因善果。回向真如。惟祈共發大心。同挽浩劫。區區愚誠。敬乞垂鑑。
代吁人:
彭玉成 劉幼珊 葉玉如 吳子麟 釋妙真 江漢文 徐桂福 方恢熙 王明海 顧蔚伯 潘子亮 吳侔伯 陶開元 嚴康伯
同啟
補述緣起
按此事發起,在民二十六年臘月。靈巖山妙真和尚等。鑑饑民之困苦。特稟請印老法師,商籌救濟。第恐人心不古,反致招搖。須求有利無弊。故經濟雖由靈巖力任勸募。其事須由地方人士出面辦理。幸該地向多樂善之士。見僧人如此熱心救濟。即凡有力者,亦皆慷慨助成。每屆經費。大約由妙真和尙來滬,向素來景仰印公,及愛護靈巖諸大善士。與蘇木當地各慈善士女,公同湊集。故得勉強維持。森亦居間接之人,所以略知其概。今望諸上善人。當知此舉。不特單具救饑之功。且有擁護名山,繼承印老悲願之德。實校其他救濟事業。功德益增殊勝。凡蒙惠施款項者。或直交蘇洲木瀆靈巖山,由木瀆施粥廠發收據。或就近即交上海赫德路四一八號,佛教浄業社,法寶館,印光大師永久紀念會,發給加蓋代木瀆施粥廠收粥捐字樣之收據。均屬一樣。望閱刊諸君。稍節日用之十一。救濟餓莩。功德無量。德森附識。
摘自民國三十一年九月一日《弘化月刊》第十五期,見《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六十九卷第十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