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三十章)02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三十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三十章巍巍大人法02

  色聲香味觸法皆是入道處

   是以憍陳那因聲悟道,優波尼沙陀因色悟道,香嚴童子香悟道,乃至虛空藏菩薩因空悟道。

  《楞嚴經》提到,憍陳那因耳根聽聲音而悟道,優波尼沙陀因眼睛觀色而悟道。嚴格說來,色法包括很多,有表色、無表色之別。這個宇宙世界有些是概念的東西,看得見的黃藍白赤叫色,物質世界的地水火風、山河大地也叫色。香嚴重子因鼻子聞到香味而悟道,乃至虛空藏菩薩,因為證到空而悟道。

  則知自性遍一切處,皆是入路,豈局一門而專以蚊蚋之愚,翻恃鹪鹩之量。

  由這個道理,曉得六根、六塵隨處皆可悟道。自性不在一個地方,等於虛空,虛空比方自性,並不在某一個方向。如果認為只有這個方法才能悟道,或只有這個方法才是佛法,基本上違反了佛法的觀念。這說明自性遍一切處。‘皆是入路’,都是證入菩提的道路。‘豈局一門而專以蚊納之愚,翻恃鹪鹩之量’,把一根樹枝當成一棵大樹!

  且法無速,見有淺深,遮障之門,各任輕重。是以文殊菩薩頌雲: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並且這個佛法,也沒有說哪個法能快速成就悟道,哪個法會慢些悟道。法的本身沒有迅遲快慢,快慢迅遲問題出在我們智慧的見解,以現代話說,說是觀念、觀點。智慧大、觀點透徹就來得快,智慧小、觀點不明徹就慢慢來。‘法無遲速,見有淺深’,還是在於我們自在慧的問題。

  所以‘遮障之門各任輕重’,遮障就是魔障,被遮擋住、障礙住了。學佛法做工夫有很多障礙,有時是生理上發生障礙,有時是心理上發生障礙。這種障礙的輕重,並沒有一個主宰或魔王擋住你,‘自任輕重’,一切唯心所造。你智慧淺,障礙重,智慧深,障礙容易破掉,完全在於你自己。這一段有一半是《楞嚴經》的原文,後面幾句是永明壽禅師的評論。

  接下來又引用《楞嚴經》原文,是文殊菩薩的頌。《楞嚴經》記載二十五位菩薩圓通法門,每一位菩薩報告已當時學佛悟道的經過,最後由文殊菩薩作結論。為什麼由文殊菩薩作結論?因為文殊菩薩在佛教中代智慧而且他是七佛之師,他自己早已成佛,釋迦牟尼佛及其前面六位佛都是他的學生,因為學生當教主,他來捧場,所以現身為大弟子,稱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因此關於智慧方面成就的佛法,到了最後多半開始學佛,進入定慧三昧的境界,有人快,有人慢。譬如禅宗講頓悟,根性明利,很快就到了,有人要三大阿僧祇劫慢慢修,遲速不同。等於走路,有人腳步大走快一點,有人腳步小慢一點,都在走,你不能說他沒有走。老年人慢慢走也在走,小孩子跑碎步跑得快,結果跑了半天還落後。此謂‘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不要在那裡比快饅,只要最高目的一樣就對了。

  此《宗鏡錄》中,並是十方諸佛大威德不思議法門。

  他說這本《宗鏡錄》,編輯收錄三藏十二部中所有佛法的精華,集中十方一切佛最高最大的威性德性不可思議的方法。方法有很多,但到達最高點明心見性的道理沒有兩樣。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明心見性悟道後,到達聖人、佛的境界‘無不通’,邪道、魔道、外道,在正法佛法的眼光看來,統統變成正道。

  沒有悟道以前。學佛法在下意識帶著一種邪心、不正的觀念,自己體察不出,正法也變成魔法歪法。所以‘聖性無不通’,只有到達勝境者,看世間法間法無一不是佛法,沒有不通的。

  那麼在佛眼看,‘順逆皆方便’,走順路,走倒路,都是方法而已!淨土是方法,禅宗也是方法,密宗是方法,律宗也是方法,出世間是方法,入世間何嘗不是方法!一切皆是方法、方便而已!方便者非究竟,究竟就是悟到那個本性、那個東西。

  ‘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開始發心學佛的人叫初心。永明壽禅師引用他的結論中的話:

  猶赫赫日輪,豈嬰孩所視;高高法座,非矬陋之能升。唯文殊大人,普賢長子,上上根器方堪能爾。

  ‘矬’,古書考據,矬即矮,後來又有一專門念法念矬(音錯)。這兩句比喻的對子,皆是永明壽禅師才華的流露。赫赫是形容太陽光出來的威光,光芒耀眼四射,使眼睛睜不開,高高法座,不是矮小陋劣的人所能爬得上去。

  ‘唯文殊大人,普賢長子,上上根器方堪能爾’。大乘佛法中有所謂四大菩薩,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悲,地藏王菩薩代表大願,普賢菩薩代表大行,文殊菩薩代表大智。大悲、大願、大行是連貫而密不可分的,因此,也可歸納為:智慧與行願。

  中國叢林廟子以大乘佛法為標榜,大雄寶殿的三尊佛像,中間是佛,兩旁是文殊與普賢,代表‘智悲雙運’,此即大乘佛法的精神。‘智不住三有’,真的跳出三界得了道的人,就不想到三界教化眾生,度人是好痛苦的好麻煩的事。但菩薩要起大慈悲,自己跳出,別人沒有跳出,因此犧牲自我,再入三界度眾生,所以叫‘悲不入涅槃’。

  大乘之道即這兩句話:‘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智不住三有’文殊菩薩代表,‘悲不入涅槃’普賢境界。菩薩道講行願,而且行願與智慧兩者並進。你光想學佛跳出來,對六度萬行有利於他人之事不肯做,沒有用的。悲心不堅固,功德不圓滿.智慧就發不起來,這是大乘的精神。

  所以他說,這個境界只有文殊菩薩、普賢長子能做得到。實際上文殊、普賢、觀音都是古佛,在釋迦牟尼佛之前早已成佛,為什麼再來當學生?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教化在家出家弟子,他們‘悲不入涅槃’,而再來輔助釋迦牟尼佛的教化。所以稱普賢為佛的長子,當家的。為什麼當家的大兒子那麼重要!行願最重!行願不夠,心理行為不合願力,你修得再好也沒有用。永明壽禅師說,只有文殊和普賢才能做得到。

  如《華嚴論》雲:大光王入菩薩大慈,為首三昧,顯所行慈心業用,饒益自在。

  《華嚴論》上說,有一位成佛的菩薩叫大光王,他進入菩薩大乘境界以慈悲為首,也就是儒家所講的仁慈,以仁慈為第一個境界。學佛先要使自己心性發起以仁慈為首的三味,才能夠顯出慈愛的心,這個慈愛的心發不起來不行。所以大光王菩薩以大慈為首三味,以慈心起種種業用。以慈悲心入世做人做事,是不是在造業?對,也在造業,造的是善業。佛家講造業包括善惡兩業。造善業不一定是造成佛的業。不為惡而行善,善也不住,功德我不要,全歸眾生,那就是佛業。如果有心造善業則是人天之果,不是佛乘的道理。獎勵善業,不住善業而捨掉,是佛菩薩的行道。

  饒益,相當於現代所說的社會福利。利益為什麼加一個饒字?饒代表無限量,非常充沛、無止境、沒有范圍地利益眾生,所以叫饒益。利益眾生而一切自在。有人說今天睡得好舒服,為什麼?因為做了一件好事,這樣利益眾生並不自在,心中有一個今天我做好事有觀念在,已經不行了。所謂善業不住,過去不留,六祖聽《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修佛法做善事,有一個行善的觀念存在,你心裡早有所住,何以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非佛道,重點在此。

 

上一篇:星雲大師:《心經》第5課02
下一篇:濟公和尚常用這一段咒文來降伏天魔(宣化上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