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關於對號入座的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種誤區現象,是從正確的發心開始,的確是為追求解脫或成就佛道而學佛。但這種發心是否就能持續下去?是否就能保持永久的純正性呢?

  我們知道,發心只是一個開始,只是一念的力量。而這個剛剛生起的正念像嬰兒一樣,力量非常微弱。相反,凡夫心的力量卻非常強大,因為它來源於無始以來的生命洪流,其力量往往比我們想象的更強勁。只有當我們發起強烈的出離心和菩提心時,凡夫心才會暫時退避一下。就像貓出現時,老鼠就知趣地躲進洞裡。

  但我們的心不會總是處在這樣的狀態,尤其是當我們做事的時候。我們住持道場、管理寺院,免不了要應酬復雜的人際關系;到各地弘法、開設講座,也免不了和各種類型的信徒打交道。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就忘記了當初的發心,甚至將事業的成就當作修行目的。事實上,我們發出離心或菩提心去做事,最終所要成就的正果是解脫,是無上菩提,事業只是其中的一個副產品。

  遺憾的是,多數人在做事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忽略了自己的初心,逐漸背離了最初的目的。尤其在事業有了一定規模之後,我們甚至也會像世俗人那樣,希望這項事業越做越大,希望這項事業超過別人,而忘記了修行人應以怎樣的心態來做事。於是乎,所有的凡夫心都回來了。隨著事業的發展,對事業的貪著也在成正比地增長。事業開展得越大,對事業的貪著之心就越強。雖然從事的是佛教事業,但和從事世俗事業的心行運作規律是一樣的。

  無論是對佛教事業的貪著,還是對世俗財富的貪著,兩種貪的本質並沒有什麼區別。當然,弘揚佛法或護持道場能利益很多人,它所成就的福德,和貪著世間名利成就的果報截然不同。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兩者在主觀上所成就的貪著之心沒有絲毫不同。就像在我們眼睛裡,無論是放上金子還是沙子都同樣有害。

  很多做事的人,包括護法、弘法乃至修行的人,因為在知見上沒有過關,對做事應該持有的心態不能正確認識,所以在發心過程中不自覺地落入了凡夫心。這種情況在佛教界還比較普遍,雖然在客觀上成就了一番佛教事業,但也在主觀上成就了典型的凡夫心。事業發展到相當規模之後,甚至形成了山頭主義、本位主義、宗派觀念。其實,這些都是我執的表現。因為我執也在隨著事業一起成長,到最後和修行完全是兩碼事了。表面看起來事業很輝煌,弘法的影響也非常大,但我執和貪著之心也在與日俱增。

  明白這個道理極其重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可能都沒注意到這一點,所以接二連三地栽了進去。我也是因為近期思考菩提心的問題,才發現了這個道理。雖然道理很簡單,但意義非常重大。尤其是對同學們來說,因為我們現在開始把握還來得及。如果我們能發起猛利的菩提心,並調整好自己的心行,在做事過程中就不會被事業所轉。 貪於修本質上並無區別。有為才能無為。佛是什麼,剛出生的嬰兒,死後的軀體。別擔心這一世,你只是下凡體會了一番。我們都是佛反觀自省,我們凡夫真的是有太多太多的欲望!學了佛之後,方明白,原來“執著”也是貪啊!

    什麼時候,我們真的能夠萬緣放下,空掉自我,像愛護自己生命那樣去愛普天下所有眾生——那時,我們才算真正領會並實踐了佛陀的教誨!

    穩定出離心、增上菩提心。讓心裡那些“小老鼠們”永遠躲在洞裡不要出來,直到最終消失。“雖然從事的是佛教事業,但和從事世俗事業的心行運作規律是一樣的。”一語中的!“我們必須認識到,兩者在主觀上所成就的貪著之心沒有絲毫不同。就像在我們眼睛裡,無論是放上金子還是沙子都同樣有害。”

    “雖然在客觀上成就了一番佛教事業,但也在主觀上成就了典型的凡夫心。事業發展到相當規模之後,甚至形成了山頭主義、本位主義、宗派觀念。其實,這些都是我執的表現。因為我執也在隨著事業一起成長,到最後和修行完全是兩碼事了。表面看起來事業很輝煌,弘法的影響也非常大,但我執和貪著之心也在與日俱增。” 貪著就是貪著,而不管貪著的對象是什麼。重要的是形式,而不是內容。師父為喚醒墮落中的眾生不停舉出警示牌,我們應 不斷聞思修來逐漸鞏固菩提心,破除人心裡根深蒂固隱藏得那麼深的三毒。說說容易做做難,慚愧。

    您的洞見和比喻,透過表象,貼切地展示了實質性的問題所在。有漏的身心,是一種事實,學佛人必須要承認。這些警示非常的中肯和必要! 希望我們每個人發心永遠向善,永久純正。以一個善良的心去溫暖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我想:這是我們這些世俗人終生應做的吧!"如果我們能發起猛利的菩提心,並調整好自己的心行,在做事過程中就不會被事業所轉。"

    這個問題嘛,已想明白。不論做什麼事業,問自己:假如從現在停下來,可以嗎?如果隨時隨地可從正在做的事業中輕松地全身而退,那麼貪執不太重.

    當然,有時察覺對事業貪執太重,可強行退下來,為了自己的法身慧命.

    因為事業是做不完的,修行卻需要每天進步.在事業和修行進步之間,後者更重要,也是生命存在的意義所在.

 

上一篇:看看你能對號入座嗎
下一篇:海豹寄給人類的一封信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