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要恆心不變 [摘編]
樹是一天一天的長,你雖然沒有見到它的生長,但不知不覺中它是在長大。等到十年或百年後,就變成有用的材料。樹是這樣子,我們人修道也是如此,不要著急,不要想今天修行,明天就開悟,不是這麼容易的。必須要天天鍛煉,天天修行,也不管它有什麼進步,你不退步就是進步。
你只要一天一天把妄想減少,這就是進步。欲念一天比一天少,這就是進步。貪嗔癡心一天比一天少,這就是進步。不要求快,所謂:“其進銳者,其退速。”你進得快,也退得快。反而,必須用恆常之心來修行,天天都求忏悔,改過自新,所謂:“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功可造。”
我們修行,就是要去習氣毛病,去骯髒的思想,現出本有的光明,本來之智慧。這些智慧光明,是人人本具的,可惜被無明遮蓋住了,不能善用自己之智慧光明。無明遮障了,就想往下流;你若露出智慧,就會往上達,即是逆流。
故修行非一朝一夕,而是要念茲在茲,朝於斯、夕於斯,年年月月都是這樣修行,恆常不變。時間久了,才能養成我們的般若智慧。不要一日暴之,十日寒之,這樣你永遠也不會有成就。我們要學樹木的成長,一天一天長大,日日誠心修行 。
在修道期間,遇到任何境界,魔障、逆緣、順緣,都要處之泰然。順逆皆精進,把一切萬事萬物皆看成是在為我們演說妙法。若我們能了解萬事萬物皆在說法,則可知其妙不可言之處,若能明白了,就能知道自己本來之面目,就路還家,借世間法而修出世法,不被萬法所迷,不被萬相所惑。當一切境界來了,迎刃而解,不被其所障。這樣子,久而久之,我們的智慧將會現前。不現前的原因,就因為我們不向前進,只想往後退。遇到善緣猶疑不決;遇到惡緣就從而隨之,跟著跑了。因而流浪於六道中,總也跑不出去,愈陷愈深,愈深愈拔不出腿來。在這裡反覺得有點意思,所以看不破放不下,總也得不到自在解脫。故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糊塗生來,糊塗死去,而中間又不知所作為何,總是顛顛倒倒,找不出個所以然的道理。
各位!這種人生就是糊塗人生,總以為自己有名有利,有大成就。其實人世間的成功,就是聖賢的失敗,所以帳應該特別分析算清楚,做一個真正的明白人。一明白,永遠明白,打破生死關,跳出輪回圈,這樣才是大丈夫的能事。
俗話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一個人學習任何事情,無論是學業還是事業,甚至是修行的道業,要有所成就,都必須有“心” :成就菩薩道的人,大慈大悲,抱持救度眾生的心。心有很多,以下提出堅固四心:
第一、信仰要有真心:信仰的美,在於能開發心地,將心中的財寶發掘出來。真心學佛、有信仰的人,他的身口意,全都歸敬三寶,他會效法普賢菩薩,用身體去實踐佛法;效法富樓那尊者,不畏蠻凶,說法度眾。如果我們在行住坐臥當中,念念都與佛相應,處處不離佛心,就是有真心的信仰了。第二、求法要有耐心:一個修道人,要養成逆來順受的胸襟,凡事都以心甘情願的態度去接受。信仰如靠山,求法如爬山,總要歷經一番煎熬與磨練,方能學有所成,所以要有耐心。如過去的浮山遠禅師、汾陽禅師為求佛法,不遠千裡尋訪明師,他們不懼呵斥驅逐,不畏艱難挫折,終於成為一代禅師。
第三、修道要有恆心:修道需要實際的體驗,日修月修年年修,朝夕惕勵不變心,才是有恆心的修道。現代人往往不耐煩、無恆長心,過去南泉普願禅師三十年不下南泉、無門慧忠國師四十年不離黨子谷,廬山慧遠大師終生不過虎溪,他們都是修道者的楷模。菩薩不也是經過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佛嗎?所以修道要有恆心,才能成就。
第四、護法要有熱心:護教、護法與弘法同等重要,護法要有熱忱,甚至能為信仰、為真理、為佛教而犧牲奉獻。近代的章太炎、呂澄、蔣維喬等佛教學者,致力佛學之鑽研;孫張清揚居士護持佛教、三寶不遺馀力,搶救僧伽於囹圄之中,則是台灣佛教開拓初期的護法功臣。
“置心一處,無事不辦”,不論做事或修行,真心、耐心、恆心、熱心,都是不可缺少的。
第一、信仰要有真心,第二、求法要有耐心,
第三、修道要有恆心,第四、護法要有熱心。阿彌陀佛 !
摘自 淨土修行必讀第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