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極樂四土與淨穢之分
摘自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要解【然佛土有四。各分淨穢。凡聖同居土。五濁重者穢。五濁輕者淨。方便有余土。析空拙度證入者穢。體空巧度證入者淨。實報無障礙土。次第三觀證入者穢。一心三觀證入者淨。常寂光土。分證者穢。究竟滿證者淨。】 ‘然佛土有四,各分淨穢。凡聖同居土,五濁重者穢,五濁輕者淨。’這是西方世界有四種淨土。如果從比較上來說,淨穢是很明顯的可以看得出來。先說“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都是帶業往生的人。帶業就看帶得多少,帶得少的人,他就輕,就清淨;帶得多的人就濁,淨穢就從這個地方看出來。因此,每一土都有九品,九品裡面每一品裡頭又有九品。為什麼分得這麼多?每個人帶的業不相同。不可能兩個人帶的業是一樣的,每個人都不相同。由此可知,我們在這個世界不能不認真努力,不能不發憤,盡可能把業障多消除一些,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就增高。 “五濁”,本經後面講得很詳細。…… ‘方便有余土,析空拙度,證入者穢;體空巧度,證入者淨。’這個雖然不是我們的境界,但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知道之後,功夫好的,在這一生當中可以提升到這個境界;功夫不好的,到西方極樂世界自自然然也會提升到這個境界,乃至於實報、寂光,逐步往上提升。方便土,是權教菩薩以及阿羅漢、辟支佛所住的地方。西方世界沒有二乘,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西方世界純是菩薩。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縱然是帶了很重的業障,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菩薩的身分,不是小乘。不但是菩薩身分,而是最特殊的普賢菩薩的身分,大家念《華嚴經》、念《無量壽經》就了解,生到西極樂世界都是普賢菩薩;不過地位很低,菩薩一共有五十一個階級,我們到那裡是初信位的菩薩,好像念書這一年級。文殊,普賢是等覺,是五十一年級到頂點了,馬上就要畢業,我們這才入學,才一年級。到七年級,我們見思煩惱就斷掉了,五濁就沒有了,真正達到身心清淨,境界清淨,就到方便有余土。七年級的菩薩到“方便有余土”,就是七信位的普賢菩薩。六信以下在“凡聖同居土”,有六個階級,上面一個階級五濁輕,下面就五濁重,輕重、淨穢是這樣比較出來的。到方便有余土,我們一般講,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亂”。到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余土。 這裡面有兩種修學的方法:一種是真正小乘,小乘阿羅漢、辟支佛,或者是權教的菩薩,這些人執著比較深,對什麼事情都很執著,他們用的方法,用“析空觀”;析是分析,用這個方法,忽然覺悟身心世界都不是真實的,用分析的方法。現在科學家用這個方法把物質分析,現在是不是已經分析到最後?還不知道。如果科學工具再進步,恐怕現在分析認為不能再分的,將來又會再分出來。這樣一分析,知道物質它的現象原來都是組合的,不是真實的。《金剛經》所講“一合相”,一合相就是分析得到的結論。所有一切萬物,動物、植物、礦物,都是這些物質組合而成的,基本的物質完全相同,是一個,叫一合相,合就是組合。他用分析的方法,這樣子證入,就是契入實相、明了實相、覺悟實相。這個方法笨,它就叫穢。另外一種聰明人,這是權教菩薩有一類聰明的,他一聽佛說法,不必噜嗦,不必分析,他就明了,他能夠體悟。不需要這麼繁瑣的手續,這麼麻煩,他能夠當體就悟入。這種人就叫“體空巧度”,他的智能比前面一類要巧妙得太多,悟入也快速。要用天台四教來比,藏、通、別、圓,根性一個比一個利。通教根性的人比藏教利,別教根性的人比通教利。根性最利的是圓教,圓教根性的人,一聽他就領悟。 ‘實報無障礙土,次第三觀,證入者穢;一心三觀,證入者淨’。“實報”,實是真實,真實的報土。不像前面,前面叫化土,這是真正的報土,也叫做“實報莊嚴土”。此地用的名字叫“無障礙土”,正是《華嚴經》所講的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大自在、大圓滿的境界。什麼人住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行的處所;別教初地菩薩、圓教初住菩薩才證入。《華嚴經》講的華藏世界,就是“實報無障礙土”,這個地方的菩薩,最低的地位就是圓教初住,得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能夠見到這個境界。這個比前面就有很大的不同,前面沒有見性,這個地方是見性,禅家講的“明心見性”,淨土宗所謂“理一心不亂”。念佛,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余土,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就是實報無障礙土。要怎樣到這個地步?不需要問,不需要動念頭,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水到渠成。如果你要問,你要起疑惑,什麼樣是“理一心”?我要念到什麼時候才念到理一心?我就直截了當告訴你,你這一生當中沒有指望。為什麼沒有指望?因為你還有雜念在“一心”裡頭,你就根本得不到一心。所以,什麼都不必問。鄉下老太婆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可能人家到事一心、到理一心,那是真的。所以人家往生的時候,可以站著走,坐著走,曉得哪一天走,又不生病,真正功夫達到這個境界。這是我們千萬要記住。秘訣就是“老實念”,什麼都不要問,什麼都不要想,一直念下去,功夫自自然然增上,這就對了。 “次第三觀”跟“一心三觀”,都是天台家的名詞。所謂次第三觀,它是有層次的,有先後的。天台大師講修行的方法,他老人家發明的“三止”、“三觀”,就是止、觀各有三種。三觀就是“空、假、中”,先觀空,然後再觀假,最後再觀中。他把空、假、中,分為三個階段來修學,這叫次第。對於中下根性的人來說,比較容易。真正利根的人,他不需要依這個次第,他在一念當中就圓滿空假中。即空、即假、即中,三觀具足,這裡面沒有界限,這就叫做“一心三觀”。當然,一心三觀的人根性很利,就在這一念心之中,這一念心就是空、就是假、就是中,這叫“圓修三觀”。 三觀,如果我們要學,就在一句佛號上。這一句佛號即空、即假、即中。怎麼說“即空”?我們仔細的去追究一下,能念之心在哪裡?能念之心不可得。所念之佛又在哪裡?佛,我們從體上去觀察,體也不可得,當體即空。能念、所念都空,從體上去觀察都空,俱不可得。雖不可得,我這一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事上有,很清楚,很明白,這就是“假”。我心裡念的,心裡所願的,西方從我們娑婆世界過十萬億佛國土,那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事相宛然,這是假,假有!空跟假是一,空不礙假,假不妨礙空,空假一如,這就是中道。所以在一念當中,空、假、中統統具足。不過念,勸諸位還是老實念,不要打妄想,不要去想空、想假,你這麼一想,這裡頭就夾雜,你的功夫就不會成就。理、事我們都明了,明了之後統統放下,不必去理會,你句句佛號都與一心三觀相應。念成功了,成功的樣子我們要曉得。真正念成功了,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都沒有了,“圓斷三惑”,這是念成功了。所以自己念得功夫得力不得力,念得成功不成功,自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圓證三德”,三德就是法身、般若、解脫。“法身”是你見性,明心見性,見性就是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你見到了。“般若”是智慧現前了,眼見、耳聽,一接觸沒有不通達明了的,而且一絲毫的錯誤都沒有,完全正確的通達明了。這是智慧開了,一開一切都開,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樣不通達。過去、未來、現在,都像在眼前一樣,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解脫”就是得大自在。這是我們功夫純熟的樣子。如果真念到這個境界,也不要生歡喜心。為什麼?一生歡喜心,這個境界就沒有了;歡喜心是煩惱,你心裡頭又著相了,又被污染,那就又沒有了。一定要保持正常,也就是清淨心永遠不能夠失掉,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好境界,圓斷三惑、圓證三德,這是好境界,並沒有一點歡喜心,心地如如不動。惡境界現前,也如如不動,決定不生煩惱。為什麼善惡境界都給你說?在這個境界裡面,你可以看到佛菩薩的境界,你也會看到地獄、餓鬼的境界。所以惡境界不動心,善境界也不動心,這是真正功夫成熟,真實的念佛三昧。 ‘常寂光土,分證者穢,究竟滿證者淨。’這是說明常寂光淨土淨穢的現象,一般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常寂光淨土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就天台家的講法,藏教跟通教,只是斷見思煩惱,沒有破無明,那當然就不算了。別教成佛證常寂光淨土,別教佛要是跟圓教做個比較,別教初地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法身大士。菩薩,十地菩薩十個位次,再加上等覺是十一個位次,無明破了十一品,妙覺,這就成佛了。所以成佛,實在講只是破十二品無明,無明總共有四十二品,他才破十二品,後頭還有三十品沒破,他也叫佛,別教的佛,他所證得的境界就是寂光土裡面的穢土。圓教佛,四十二品無明統統斷盡,圓滿證得常寂光淨土,它就叫淨。這是寂光土的現象。淨土這個法門非常的奇特,即使帶業往生的人,生在凡聖同居土,也能夠享受寂光淨土的境界,這是其它經論、法門裡面都沒有的。
上一篇:淨空法師:五濁的解釋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由于xuefo.tw域名因备案需要暂停使用(最短15天),自即日起请用http://big5.xuefo.tw访问网站,特此通知!
29279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