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淨空法師《地藏經講義》
我們先看注子裡面說的,這段注子只有三行,‘《大論》雲,佛說二種施中’,二種施就是財布施跟法布施,‘法施為第一,以財施果報有量,法施果報無量。財施欲界報;法施三界報,亦出三界報’,這是先引《大智度論》裡面所說的。然後再說,‘若不求名聞財利力勢’,你布施不是為求名,也不是為求財,也不是為求利,也不是為求權力地位,你什麼都不求。‘但為學佛道’,佛道是什麼?真實智慧,真實的解脫,只為斷煩惱,只為斷憂慮,得清淨自在快樂,這是佛道。‘弘大慈悲心,度眾生老病死苦,是名清淨法施’,這就如理如法了。我們以清淨心,以無所希求心,幫助一切眾生,特別是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這是清淨法施。
法布施裡面有財布施,我們出錢出力是財布施,我們存的心是法布施,沒有絲毫希求的欲望,沒有;念眾生苦,幫助一切眾生,是我們自己應當盡的義務。幫助哪些人決定沒有偏心,平等布施、清淨布施。所以我常常勸同修們,眼光要遠大,佛法的弘傳,利益眾生,最低限度我們要以全世界眾生為對象,不是某一個地區,你一定要把心量拓開。如果是一個地區,這個地區好,另外一個地區貧窮落後,這個世界永遠得不到和平,所以必須全面的顧到,全面的教學、全面的提升,令一切眾生都能夠破迷開悟,社會才能得到安定,世界才能得到永久和平。雖然一切眾生過去生中種的因不相同,這一生的緣不相同,覺悟就行了,彼此互相能夠照顧,互助合作,免除一切爭端,就避免一切災害了。
我們接著再看小注,‘若不爾者,為市易法’,這就是說你沒有大慈悲心,你為什麼到佛門來布施?聽說佛門裡面講‘施一得萬報’,這個生意好做,哪個生意一本萬利?原來佛門布施一本萬利,趕緊來布施,存這種心就是市易法;是以做生意、做買賣,求利心切,這下看准了,一本萬利,可以賺大錢,這個心是決定錯誤的,不相應。下面又說,‘復次菩薩,知諸法實相,如涅槃不盡’,菩薩有智慧,了解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涅槃是梵語,它的意思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是真的,不是假的;凡是有生有滅都是假的,不是真的。‘福德入諸法實相故,而亦不盡’,怎麼入?與諸法實相應。怎麼相應?心相應,你布施時候起心動念與諸法實相相應。相應的現象是什麼?清淨不染,清淨平等,雖行布施而不染著布施;布施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無論修什麼樣的布施,實在說佛法講所有一切法都是布施,布施涵蓋了一切佛法。佛教人不外乎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這三大類,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修學的不超越這三大類。能夠以清淨心、真誠心,服務一切眾生、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就是布施;要有布施的心,只有服務而不求益利。所以佛菩薩是一個義務智慧教育的工作者,佛的學生亦復如是,這是智慧的教學,義務的教學,所以得福不可思議,這就入諸法實相。‘故福利不可為喻’,這是真實的福報、真實的利益,沒有法子比喻。
“回向法界”,回向就是服務,最近講《華嚴經》正好是這些鬼王、天王來代表十回向。大經裡面所講的十住、十行,成就自己的智慧能力、智慧德能,智慧德能成就之後,就要為大眾服務,為大眾服務就叫做回向,回自向他,將自己的智慧德能貢獻給社會,貢獻給一切眾生,這叫做回向。法界是范圍,這個范圍太大太大,不是一個國家、一個星球,而是盡虛空、遍法界,這個心量多大,所以他的福德利益那就無量無邊,跟諸佛如來果地上無二無別。這一段是講你造佛像、造菩薩形像、造轉輪聖王像,你所得的福。